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毛泽东与中华春节习俗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这是毛泽东的词作《卜算子·咏梅》中的前两句。每年瑞雪飘飞的时候,中国人民迎来一年中最盛大的、也最具有中华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传说“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传说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春节期间燃放鞭炮的习俗。

中华民族春节的历史很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在民间,春节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其中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节为高潮。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

春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准备年货。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等等,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

除夕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

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刻,守岁是最重要的活动。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都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的一年里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吉利的话。一些地方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中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人此时都要回家和亲人团聚。但对于投身中国革命事业的毛泽东而言,从青年时代起,几乎没有回故乡韶山过过年。人们不禁要问:身居异乡的毛泽东,是如何过春节的呢?

1918年底,毛泽东和萧瑜等几个新民学会会员抵达北京后,暂时借住在杨昌济教授家里,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没回韶山家中过春节。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回到湖南,组织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10月率部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年春节的前几天,刚刚翻了身的茨坪群众,家家忙着做米果。可是,喂的家禽全被国民党的兵抢光了。毛泽东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为了让士兵和群众过好第一个翻身年,特发给每位战士三块银元,补贴过年;派人到宁冈杀猪,挑运到茨坪,每人分三斤猪肉。对缺米少盐的困难户,另外分给他们米和盐。这样一来,茨坪的红军战士和百姓,人人都有米果吃,家家都蒸了米馅肉。

从1929年1月率领红四军进入赣南,至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度过了6个春节。

1929年2月9日,正是春节。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瑞金北陲十几里人烟稀少的大柏地。毛泽东心情很沉重,因为红四军离开井冈山进入赣南后,赣敌刘士毅部正以三团之众在后紧追不舍。但无论如何,也得让战士们吃上一顿年饭啊。毛泽东将想法对朱德说了,叫人找来军需处长范树德,向他交代了一个重要任务:“找到两个团的司务长,要他们一定想办法搞到酒菜,让官兵们吃上一餐年饭。”范树德召集十几个司务长在一起计议一番,决定先向群众打欠条,凡是吃物全部过秤登记。

大年初一,追敌刘士毅部钻进了红军伏击圈。濒临险境的红军官兵,人人与敌拼死相搏。刘士毅部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拼搏的对手,被打得溃不成军。两个团基本被歼,800余官兵成为俘虏。弹尽粮绝的红四军不但得到了两个团所携的枪弹和银钱,还打击了追敌的嚣张气焰。同年5月,从闽西回师的红四军路过大柏地,向前村的民众兑现了所欠的款项。

1930年,随着年关临近,国民党蓄谋已久的“三省会剿”也开始了。前委决定红四军撤离闽西,回师赣南,以打乱敌人的部署,在运动中相机歼敌。毛泽东带领第二纵队离开上杭。l月27日,红二纵队抵达广昌的尖峰。毛泽东看见一路上走着办年货的农民,才想起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毛泽东对纵队司令员胡少海说:“少海呀,这么说我们得要打广昌了,拿下了县城,春节就好过。”胡少海马上派人去广昌城打探敌情,获悉广昌县城没有敌人的正规部队,只有一支200余人的靖卫团。毛泽东听后对胡少海说:“胡司令,天赐良机啊,赶到广昌城去过年吧。”

大年三十这天辰时,红四军第二纵队突然出现在广昌城外,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城池,胡少海自带一个连扑向县府“衙门”。红军轻取广昌县城,过上了热闹而丰盛的春节。因为缴获了国民党县政府的一批银洋,每个官兵还得到了一份压岁钱,大家甭提有多高兴了。毛泽东高兴地对胡少海等人说:“广昌过年,好运连连啊!”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后落脚陕北,毛泽东在陕北过了13个春节。

1940年春节前夕,警卫党中央首长的长枪连,只买了20斤猪肉。正在这时,管理中央首长生活的同志,抬着半肩猪肉送来了,并说:“昨天小灶杀了一口猪,这是毛主席叫送给你们过年的。”事实上,当时的中央首长平素也见不到荤。连队里开会讨论中,不知是谁说了句:“请毛主席吃年饭!”大伙不约而同地都说好。就这样,把请毛主席吃年饭的任务交给连指导员张久厚去办。开始,毛泽东告诉张久厚:“你们的心愿我领了。吃饭嘛,我就不去了!”张久厚一听,坚决地说:“不去不行!”毛泽东放下文件,笑了笑说:“你们这不是请客,是在下命令。看来,我只好服从了。能不能给我点权力,让我帮你们多请几位怎样?”张久厚以笑作答。毛主席果断地说:“好,就这样定了。”

年三十过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来到了长枪连。进窑洞落座后,毛泽东问:“我们这张桌上的饭菜是不是和大家一样?”他环视了一下,又说:“我们不能特殊。搞特殊,人家嘴里不说,可心里有意见,那就不好了。”稍停,毛泽东又说:“我们常讲同甘共苦,共产党人说得到做得到,言行一致群众才信服。”开饭后,没有酒,大家热情地向毛主席敬肉。毛泽东一看就笑了,说:“这么大块的红烧肉,我还是第一次见。你们存心不让客人吃呀!”一排长夹起三两重的一块肉吃了下去。毛泽东见状,说:“你厉害,比不过你,我认输了。”

毛泽东在延安时,每年春节都要在枣园的小礼堂请村里人吃饭。礼堂门口放着一张方桌,毛泽东就在桌旁和每个人握手。每家的家长都穿着新衣服来给人民领袖毛主席拜年,他们给毛主席带来软糕、油馍、黄酒、麻糖等礼物,满满堆了一桌。吃饭时礼堂里摆十几桌,每桌都有一位领导人作陪。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不久,毛泽东就在12月6日乘火车离开北京赴苏联访问,10天后抵达莫斯科。这一年的春节是2月17日,如果在条约签署后毛泽东乘飞机回国还是赶得上在北京过年的,可是最终还是选择乘火车回国,而且动身的日期就是2月17日大年初一这一天。所以,毛泽东建国后的第一个春节是在苏联度过,而且是在行进中的火车上。

1962年的春节这天,毛泽东在颐年堂内设家宴,宴请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特请章士钊、程潜、仇鳌和王季范四位社会名流和乡友作陪。

上午8时许,毛泽东待章士钊等人入席后,一本正经、诙谐地说:“今天请你们来,要陪一位客人。”章士钊环顾四座,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急切地问道:“主席,客人是谁呢?”毛泽东吸了一口香烟,有些神秘地说:“这个客人嘛,非同一般,你们都认识他,来了就知道了。不过也可以事先透一点风,他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呢!”

正在这时,一位高个儿、50多岁的清瘦男人,面带微笑,仪态大方,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步入客厅。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客人身上。毛泽东显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人,却像老朋友似的迎上去握手,并拉他在自己身边坐下,同时向章士钊等人微笑着介绍:“你们不认识吧,他就是宣统皇帝嘛!我们都曾经是他的臣民,难道不是顶头上司?”

毛泽东指着在座的四位老人向溥仪作了介绍。溥仪态度极为谦虚,每介绍一位,他都站起来鞠躬致意,根本看不出半点皇帝的“架子”。毛泽东对他说:“你不必客气,他们都是我的老朋友,常来常往的,不算客人,只有你才是真正的客人嘛!”

那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虽然是一国主席设的是家宴,却没有什么山珍海味——“燕窝席”、“鱼翅席”,更无往日皇宫溥仪常见的“满汉全席”和“御宴”。桌面上只有几碟湘味儿的辣椒、苦瓜、豆豉等小菜和大米饭加馒头,喝的是葡萄酒。毛泽东边吃边对溥仪说:“我们湖南人最喜欢吃辣椒,叫做‘没有辣椒不吃饭’,所以每个湖南人身上都有辣椒味哩。”说着,他夹起一筷子青辣椒炒苦瓜,置于溥仪面前的小碟内,见他已吃进嘴里,笑着问:“味道怎么样啊?还不错吧!”溥仪早已辣出一脸热汗,忙不迭地说:“不错!不错!”毛泽东风趣地说:“看来你这北方人,身上也有辣味哩!”

毛泽东指了指仇鳌和程潜,又对溥仪说道:“他们的辣味最重,不安分守己地当你的良民,起来造你的反,辛亥革命一闹,就把你这个皇帝老子撵下来了,是不是?”毛泽东妙语连珠,溥仪笑得前仰后合。毛泽东听说溥仪在抚顺时,已与他的“福贵人”离婚,于是关切地问:“你还没有结婚吧?”溥仪彬彬有礼地回答:“还没有呢!”毛泽东马上接话:“可以再结婚嘛!不过,你的婚姻问题要慎重考虑,不能马马虎虎。要找一个合适的,因为这是后半生的事,要成立一个家。”溥仪点点头:“主席言之有理。”

年饭后,毛泽东与溥仪等客人合影留念。毛泽东还特意拉过溥仪,让他站在自己右侧,附着他的耳朵说:“我们两人可得照一张相哟!”

1976年1月3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一个除夕之夜。

那时,卧病在床的毛泽东身边没有客人,也没有自己家的亲人,只有几个工作人员陪伴着他。年夜饭是工作人员一勺一勺喂的。此时的毛泽东不仅失去了“饭来伸手”之力,就是“饭来张口”,吞咽也十分困难了。毛泽东在病榻上侧卧着,艰难地吃了几口他历来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他的最后一次年夜饭。

饭后,工作人员把毛泽东搀扶下床,送到客厅。毛泽东坐下后,头靠在沙发上休息,静静地坐在那里。入夜时隐隐约约听见远处的鞭炮声,使他想起了往年燃放鞭炮的情景。他看着眼前日夜陪伴自己的几个工作人员,用低哑的声音说:“放点爆竹吧!你们这些年轻人也该过过节。”正在值班室的几名工作人员,准备好几挂鞭炮在房外燃放了一会儿。此刻的毛泽东听着这爆竹声,他那瘦弱、松弛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nvRVal6AkTD833lq9CynSzJjZopEeJPwfXQWIDKt2T/51L6ObfSG/8MIsmChY/3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