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毛泽东听相声

1973年12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八大军区司令员互相对调,周恩来随即部署有关事宜,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军委会议。12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接见了参加中央军委会议的46位高级将领。此时,毛泽东已年届八十高龄。

毛泽东即席讲话的开场白出人意料,他说:“送君送到阳光路,你也苦,我也苦,手中锣儿敲的苦。”

毛泽东并不理会那些面面相觑的将军们,继续沿着自己的思路说下去:“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赵子龙老迈年高。我年老了,也要去‘卖年糕’,要到福州去卖年糕。南京不去,南京太热了。”

毛泽东晚年时,有几次和身边工作人员感慨地说:我老了,看来得去“卖年糕”了。

毛泽东的“卖年糕”这一幽默自嘲之说,来自传统相声《歪批三国》。

在这个经典相声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以其“独家”的“苏批三国”版本考证出张飞他姥姥家姓吴,论据是:无事生非(吴氏生飞),三国里有三个做小买卖的(如赵子龙:赵子龙他老卖年糕),还有三个数学家(如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等。

赵子龙他“老卖年糕”,是由“苏批三国”其中有这么一段得来的:

甲姜维唱的几句流水板,把赵子龙这点儿家底儿,全给抖搂出来了。后人才知道他是卖年糕的。

乙哦,姜维是怎么唱的?

甲这样唱的。

乙您学一学。

甲(唱)“这一般,五虎将俱都丧了,只剩下那赵子龙他老迈年高!”说赵子龙是“老卖年糕”。也就是说一辈子没卖过别的。……

原来毛泽东借“卖年糕”之说,是说自己已经老迈年高了。毛泽东知识渊博竟会引用这段相声中的一句话自嘲,可想这段相声对他的印象多么深。其实,毛泽东一直对中华传统的相声有很浓厚的兴趣。

相声,中华传统曲艺形式之一,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毛泽东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后,曾多次观看梅兰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表演京剧折子戏,还建议由侯宝林等相声演员表演几段轻松幽默的相声。1949年4月初,当时的北京市领导叶剑英、彭真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准备了一台文艺晚会。当毛泽东得知安排了侯宝林新创作的相声段子时,高兴地说:“侯宝林是个人才,我很想听听他的相声。”

相声大师侯宝林回忆说:“1949年北京刚解放,我给毛主席第一次说相声,就发现他很爱听相声。后来,又一次我给他说相声时,我从后台看见他老人家坐在藤椅上,手臂上挽着件雨衣。前边的节目演完,毛主席站起来想走了,但当他看到我和郭启儒出场时(当时没有报幕员),就挽着雨衣又坐下了,这对我是莫大的鼓舞。有时,我在小范围里也给毛主席说相声。”

侯宝林与郭启儒第一次为毛泽东说的相声是《婚姻与迷信》。毛泽东被逗笑了,说:“侯宝林是个语言学家。”以后毛泽东移至中南海,工作之余常请侯宝林到住处说相声。他劳累了请侯宝林说相声,烦躁了请侯宝林说相声,高兴了也请侯宝林说相声。侯宝林说过一个段子之后,毛泽东常常带头鼓掌,说:“侯先生,再来一个。”

中央办公厅的同志认真规定了侯宝林与毛泽东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让毛主席仰头看他,造成颈椎疲劳;也不可太远,影响观看效果。每次演出之后,毛泽东要与演员握手,办公厅的同志交待侯宝林,一定要掌握时机,不要让毛主席站起来,要看准时机,在毛主席欲起未起之际抢先一步,与毛主席握手道别。侯宝林对领袖充满感情,每次做得都很圆满。

侯宝林回忆说:“我给毛主席一共说过一百五十多段相声,我在说唱团只说过一百段左右。有些段子在外边已经不说了,像《字像》这个段子,需要白沙撒字,在舞台上由于不具备条件,说起来很困难。但是我给毛主席就可以说了。我们坐在地板上,地板很干净,我们就边写边说。有些段子在外边该不该演,能不能说在拿不准的情况下,我们也给毛泽东说。所以毛泽东听我说相声听得最多。我觉得毛泽东最喜欢的段子是《关公战秦琼》,因为这个段子他点过,当场要求重演。别的段子像《戏剧杂谈》、《戏剧与方言》、《改行》等,我们都给毛泽东重演过。惟独《关公战秦琼》这段子,我们刚说完,毛泽东说:‘再说一次。’他喜欢听《关公战秦琼》。”

侯宝林在相声领域是个奇才。旧段子很快说完了,为了使毛泽东听的相声不重复,侯宝林开始搞创作,自编自演。让毛泽东喜欢的相声,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含量,这很不容易。这就逼着侯宝林阅读了大量古书。有一次他编了个调侃诗人的相声,讽刺腹中空空、又要附庸风雅的俗人。作诗曰:“胆大包天不可欺,张飞喝断当阳桥,虽然不是好买卖,一日夫妻百日恩。”听着这前言不搭后语的“歪诗”,毛泽东笑得弓下腰,半天直不起来。

毛泽东也喜爱听相声演员马季的演出。1959年至1963年,马季所在的广播说唱团经常去中南海演出。1963年,马季下乡到山东文登县进行创作,写出了三个相声段子:《画像》、《黑斑病》、《跳大神》。毛泽东知道后很高兴,说:“那好,演一演,我听一听。”看完演出后,他还握着马季的手说:“还是下去好!”

毛泽东说的“还是下去好”,就是要有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相声创作来源于生活。

毛泽东最喜欢听马季表演的两个段子:一个是张寿臣创作的《装小嘴儿》,一个是揭露江湖医生骗人伎俩的《拔牙》。

《装小嘴》这是个传统相声节目,说的是有人怕自己嘴大了,说话的时候老说自己“小字”,“你多大了?”“二十五。”“你爱吃什么?”“吃白薯。”就是装小嘴。在马季的印象中,《拔牙》他当年给毛泽东演过五六次之多,其他演员有时候也演《拔牙》,毛泽东百听不厌。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告诉马季说:“你们不去的时候,他让我们放这个段子听。”可见他喜欢的程度。

有时候说到挺逗的小段子时,毛泽东还非常风趣地和马季开玩笑说:“这不是给人扣帽子嘛!”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初,有关部门找马季所在的广播说唱团,让他们提供一些有关相声的资料和相声的本子,说主席要去就不还你们了。由此可见毛泽东非常喜欢传统相声。 bSo0P7OhSXaNEfLitXJp9OHtuouXWfFsznb+F1Pb59vqRdLuSB9iqgsHoilkxSp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