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毛泽东观秦腔 |
|
毛泽东在陕北生活过整整13个春秋,对于发源于三秦大地的传统戏曲——秦腔,非常熟悉,非常喜爱,并对秦腔的创新和现代化,做过重要指示,起到过有力的推助作用。
毛泽东说:秦腔是对革命有功的
秦腔是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剧种。秦腔起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长安发展壮大起来的,经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的。因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而得名。秦腔“形成于秦,精进于汉,昌明于唐,完整于元,成熟于明,广播于清,几经衍变,蔚为大观”,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因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叫“梆子腔”,因以梆击节时发出“咣咣”声,俗称“桄桄子”。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
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衍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桄桄(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秦腔音乐属板腔体结构。其板类共有六种:慢板、二六板、带板、垫板、二倒板、滚板。秦腔角色分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十三门。秦腔的表演朴实、粗犷、细腻、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1938年4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工人代表大会组织的戏曲晚会上,观看了传统秦腔剧目《升官图》、《二进宫》、《五典坡》等,在场观众情绪很高,掌声不断。
毛泽东对坐在身边的工会负责人毛其华说:“你看,群众非常欢迎这种形式。群众欢迎的形式我们应该搞,但是内容太旧了,应该有新的革命内容。”
毛其华指着坐在毛泽东身后的柯仲平说:“这是文协的老柯,他是专门搞文化工作的……”
毛泽东转身亲切地问柯仲平:“是不是应该搞啊?”时任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副主席的柯仲平肯定地回答说:“应该,应该。”并坚定地接受了毛泽东的指示。
从第二天起,柯仲平就四处奔走,招人筹资,决心创造一个以古老秦腔为艺术形式,反映红军将士和劳苦大众生活的艺术团体。
20世纪3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处境十分艰难,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困难是很大的。但是,在陕甘宁边区很有名的云南籍诗人柯仲平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并展开了细致而深入的工作。在寻觅人才的过程中,柯仲平获知延安师范学校有一位老师叫马健翎。此人能编会唱,酷爱秦腔和眉户艺术,同时还领导着一个以学生为主的“乡土剧团”,经常编写一些秧歌剧或秦腔折子戏,在不同场合演出。
柯仲平如获至宝,很快约见了马健翎。当柯仲平谈起想组建一个新型秦腔剧团时,马健翎十分激动,他说早有此愿,特别是当得知这是毛泽东的指示时,更加坚定了实现此愿望的决心。
在组建剧团最困难的时候,毛泽东派人送来了300块银元,解决了建团的燃眉之急。经柯仲平、马健翎和另外几位同志反复研究后决定,剧团的名字定为“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以显示永远为民众服务的决心。剧团建立了必要的机构和章程,柯仲平任团长,马健翎任副团长兼剧务主任。
1938年是全面抗日战争的第二年,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决心把强盗赶出中国去。“抗战!抗战!挽救濒临灭亡的中华民族!”——这是时代的呼声。民众剧团结合这一形势,在很短的时间里,赶排出了一批秦腔现代短戏《好男儿》、《一条路》、《回关东》等。这也许算最早用秦腔艺术,讴歌人民战斗、生活的剧目了,也是自毛泽东指示后第一批秦腔现代戏的处女作。
《好男儿》描写的是东北抗日联军战士郑二虎被日军俘虏后,遭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后来抗日联军打进县城救出了郑二虎,全歼了县城的日伪军。此剧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具有很大的鼓动性和唤起人们奋战的感染力。《一条路》和《回关东》同样是号召人们团结起来,抗击日寇侵略的故事。
1938年7月4日,这些剧目在延安天主教堂公演时,极大地轰动了延安县城,秦腔艺术经创新内容后,得到了观众的真心喜爱。
1938年秋,马健翎编了一个话剧叫《国魂》,此剧是反映党的统战政策的,号召知识分子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冬天,此剧首次在抗日军政大学演出,毛泽东也亲临现场观看。戏演完后观众普遍反映说,故事曲折,情节动人。毛泽东当晚接见了马健翎,说:“这个戏写得很成功。很好,如果你能把它改为秦腔,作用就更大了。”
马健翎很快把话剧《国魂》改成了秦腔。当此剧再次以秦腔形式演出时,毛泽东又一次观看了演出,非常高兴,并拍手叫好。过了几天,毛泽东写信给柯仲平,信里说:“请你转告马健翎同志,让他把秦腔《国魂》改名为《中国魂》。”从此,《中国魂》以秦腔形式在延安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1939年2月,民众剧团离开延安,深入陕北边远山镇作巡回演出,除了秦腔外,还有少量眉户和秧歌剧。陕北当时虽为老解放区,但人们以秦腔艺术接受抗日救国理论,这还是首次。这次巡回演出,行程约1200公里,所到城乡30余处,在军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毛泽东曾对朱德说:“民众剧团经常深入群众,宣传革命理论,这很好。”
1943年秋,毛泽东接见了民众剧团的负责人柯仲平和马健翎,同时被接见的还有抗战剧团的负责人杨醉乡。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毛泽东会见三贤”。毛泽东高兴地说:“一个抗战剧团,一个民众剧团,好像两个很受群众欢迎的播种队,走到哪里,就将抗日的种子撒播到哪里。民众剧团是在物质和创作极困难的条件下诞生的。你们编演的秦腔《好男儿》、《一条路》等剧,既是大众性的,也是艺术性的,体现了中国的作风和气魄,体现了中国的新文化,我希望你们再接再砺,继续努力。”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对戏曲界柯仲平、马健翎、杨醉乡的接见,极大地鼓舞了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志,一批优秀的音乐、诗歌、戏曲及文学作品相继诞生。1943年及此后的几年里,马健翎和他的战友们先后编导了大型秦腔现代戏《血泪仇》、《穷人恨》、《一家人》(又名《保卫和平》)和秦腔古装戏《鱼腹山》等,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1946年10月,中共中央为欢迎王震和三五九旅指战员从中原解放区回到延安,周恩来特指定民众剧团在欢迎晚会上演出《一家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陪同王震一起观看了演出。第二天毛泽东写了一封表扬信,让宣传部转交柯仲平,向民众剧团全体人员宣读。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和王震曾多次观看秦腔现代戏《血泪仇》、《穷人恨》、《一家人》等,并亲笔写信给民众剧团全体人员,表示赞扬和提出希望。解放军不少指挥员在战前动员会上,经常组织官兵观看《血泪仇》、《穷人恨》等戏,为启发革命斗志,英勇杀敌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因此,毛泽东赞誉说:“秦腔是对革命有功的。”
毛泽东关怀易俗社
1950年毛泽东主席接见易俗社副社长高培支时,赞扬易俗社是一个拥有长久历史的优秀团体。高先生事后常激动地对人讲:“毛主席知道我们易俗社,这是易俗社最大的光荣,是对辛勤创建、发展易俗社的已故的和在世的同仁们最大的安慰。”
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1912年7月1日,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之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陕西易俗社。该社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制定章程,建立领导机构。主要领导成员由社员民主选举,并规定任期。设立评议部、编辑部、学校部、训练部,招收少年学员,先学初小、高小课程,后上“文史进修班”,达标者发给毕业证。在此基础上学习六年戏曲专业,合格者发给戏曲专科学校毕业证书,从事戏曲演出。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秦腔戏曲人才,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
易俗社创作、改编大小剧本500余本(另有资料显示为800多本),不少已成为优秀保留剧目,如《吕四娘》、《三滴血》、《火焰驹》、《柜中缘》等。
易俗社的戏曲改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训令,赞扬易俗社编演的剧本“命题取材,均有可取,不失改良戏剧之本旨”,并颁发“金色褒奖”。1924年,鲁迅到西安讲学期间多次观摩易俗社的演出,题“古调独弹”匾额相赠,并捐献50元讲学金。1929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捐资大洋百元奖励易俗社所取得的成绩。新中国成立以后,易俗社由政府接办,并多次晋京演出,《三滴血》、《游西湖》、《游龟山》、《柜中缘》、《三回头》、《看女》、《西安事变》等优秀剧目享誉全国。
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郭汉城曾评价易俗社忧国伤时,主张改革戏曲,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进步的、重要的戏曲改革团体。著名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在解放后,特地率领他们的剧团赴西安易俗社学习经验,交流心得。
1958年2月14日,正在长春拍摄秦腔艺术片《火焰驹》的易俗社演员得知了一个让人惊喜的消息:“毛泽东主席要来片场探望演出人员。”包括秦腔著名表演艺术家陈妙华在内,易俗社每一个人的心中此刻都充满了紧张和期待。果然,毛泽东如约而至。易俗社为毛主席呈现了自己的经典剧目。毛泽东在片场亲切地接见了易俗社的演员,并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鼓励。
从1938年毛泽东提议改进秦腔艺术至今,60多年过去了,深受西北人民热爱的秦腔艺术,经多年的不断改进完善,已经开辟出了无限广阔的前景。毛泽东生前对秦腔艺术的关怀与支持,将永远为后人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