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1

“国学热”中的“冷思考”

2011年1月11日,一座包括石质基座在内的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地区的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新闻媒体称之“天安门地区又添文化新地标”。这一“文化新地标”的建立,也是以儒学为主的国学文化迎来蓬勃复兴新时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

曾几何时,从八旬老叟到三岁小儿,人人开口“子曰”,闭口“国学”,许多被誉为“国学大师”和自封为“国学大师”者更是“你方讲罢我登坛”。

国学真的那么无所不能吗?我们应该不加辨别地“全盘复古”,还是与时俱进、古为今用呢?在“国学热”的扑面而至中,我们不能不进行一番“冷思考”。

在这种“冷思考”中,使我由然地缅怀一位伟人,那就是国学底蕴极其雄宏的开国领袖毛泽东。他熟读经书,精通史籍,对古典诗词的创作,在近现代更是无人能及的。试问时下那些被誉为“国学大师”的人们,有几人通读过《资治通鉴》?谁还能灵活自如的运用古典诗词格律表现时代内容?毛泽东对国学的辩证思考和古为今用,在“国学热”的今日,仍然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这正是我构思和创作《毛泽东品国学》的现实动因。

《毛泽东品国学》于2009年10月份出版后,引起全国各阶层读者的强烈反响,受到了一致好评,一直居于各大书城畅销书榜单中,纷纷被搜狐网、腾讯网、网易网、凤凰网等各大门户网站连载,点击率数以千万计,激起了网民的热议和评论。全国各地的报纸、杂志、电台等媒体也陆续或节选或连载。成为近年来“毛泽东热”和“国学热”的交响曲中的一道强音。

然而,毛泽东的国学素养博大精深,毛泽东读过的国学典籍汗牛充栋,显然,在一本小书中只能对毛泽东品读国学、活用国学的情况理其大端,粗线勾勒,所以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为了弥补这些缺憾和遗漏,笔者又一鼓作气,创作了《毛泽东品国学2》,对毛泽东令人叹为观止的毛泽东的国学大世界,更进一步地从纵横两大维度深入挖掘和拓展扩充。

这部《毛泽东品国学2》,对《毛泽东品国学》中没有充分展开的国学命题,予以纵深掘发。如毛泽东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超越,在《毛泽东品国学》中,只用了一小节的文字,蜻蜓点水,简略介绍;而在《毛泽东品国学2》中,则详细考证了毛泽东系统研读《孙子兵法》的确切时间,从兵学辩证法、“知彼知己”、“致人而不致于人”、“以十击一”、“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孙子兵法》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在现代战争中如何灵活运用《孙子兵法》的精髓以克敌制胜。

这部《毛泽东品国学2》,对毛泽东大智慧与国学精华之间的渊源关系,进行了深层探索和理论升华。在《毛泽东品国学》中对毛泽东与国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浅层的叙事性的陈述,即注重二者之间的“形似”;而在这本《毛泽东品国学2》中,则从更深的理论层面揭示了毛泽东对国学智慧的继承和超越,即更注重二者之间的“神似”。如探讨了毛泽东的“奋斗到死”人生哲学与儒家的“自强不息”思想的内在联系。又如对古典白话小说对毛泽东独具魅力的领袖风格的塑造进行了大胆的管窥蠡测。

这部《毛泽东品国学2》,对《毛泽东品国学》中没有介绍和涉猎的毛泽东国学世界,做了横向拓展。如中华民俗文化和传统曲艺是国学文化中的最富民族特色和生动鲜活的瑰宝,一般人脑海中的国学范畴对此多有忽视,而毛泽东却对此却颇为关注和津津乐道,并留下大量品评和论述,《毛泽东品国学2》浓墨重彩地介绍了这两方面的内容。毛泽东与现代国学大师胡适、梁漱溟、郭沫若等名家的交往和对他们的品评,则更是《毛泽东品国学2》全新披露的内容。

当然,要驾驭如此重大而敏感的题材,要完成两部近百万言的厚重的书稿,没有对毛泽东的无限崇敬,没有满腔的激情,没有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是不可想象的。所幸我与毛泽东似乎有某种天然的联系:在我出生仅半个月后,毛泽东撒手人寰;我在十二岁时,就能背诵毛泽东全部诗词;而在我十七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读到一部美国人写的《毛泽东传》,我从此成为毛泽东的“忠实粉丝”。当同龄人们在对歌星、影星们的狂热迷恋中度过青春岁月时,我却似乎有些不合时宜地无限崇拜毛泽东。

十数载来,我对毛泽东从热情崇拜到理性研究,从未间断过。我几乎第一时间地阅读了每一本新出版的关于毛泽东的传记、回忆录,以及各种逐年不断公开的历史档案资料。

在研究毛泽东的过程中,我为毛泽东渊博的国学知识、挥洒自如地运用国学的气度所深深折服。可以说,毛泽东是我真正的“国学导师”。

年复一年的深入研究,使我愈来愈认识到毛泽东的伟大。《诗经》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由于“心向往之”,就有了创作《毛泽东品国学》和《毛泽东品国学2》的难以扼制的激情。

然而,要完成一部厚重的书稿,仅凭“心向往之”的激情,可能会半途而废。写作的过程往往是寂寞和枯燥的。我是以毛泽东一生所倡导的认真态度、“下苦功”毅力和“拼命三郎”精神,去字斟句酌地、扎扎实实地写作这部书稿的。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晨钟暮鼓,国家图书馆尘封多年的资料上所留下的汗渍,是最好的见证。我最大的体会是,要完成一部较有价值的作品,必须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的劲头。

虽然我对泽东有着较深入的研究,但一个人的学力,毕竟是有限的,观点也难免偏颇,所以我虚心地学习了国内外的一些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观点,弥补了我在许多问题的偏颇不足之处,使本书趋于严谨和完善。这正如毛泽东所言:虚心使人进步!

当我在平静的书桌上创作这部分书稿时,窗外的“国学热”一浪高过一浪。借此机会,我想联系我对毛泽东的认识,以及本书的创作,对目前的“国学热”,谈谈自己的一点“冷思考”。

对于以国学为主的中华传统文化,毛泽东历来都主张“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人似乎有这样的看法:毛泽东认为国学是“糟粕”,对其采取彻底的否定和批判态度。有人举例说:毛泽东与孔夫子水火不容,主张把“孔老二”批倒批臭。我认为,这些看法未免有些“以点代面”,“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诚然,在毛泽东的最后岁月里,对孔夫子,对国学,说过一些过头的话,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但这远远不能代表他一生的态度。事实上,在毛泽东的一生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多次说过孔子的好话。我的总体感觉是,毛泽东对国学以继承和“取其精华”为主,以批判和“去其糟粕”为次。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加以分析,给毛泽东一个公允的评价。

在全面现代化的21世纪中国,传统的国学不可过热,过热就会“膨胀”,就是“发烧”,就会“发炎”,就会导致“病态”。如果不加辩证地机械复古、不加批判地盲目继承、不甄别其糟粕地全盘吸收,传统文化会“复而不兴”,“国学热”会熄灭于历史的死胡同中!令人遗憾地是,在今日的“国学热”大潮中,很多人恰恰缺失的是毛泽东的冷静的审视、辩证的眼光、批判的精神和“古为今用”的艺术。这也正是21世纪的今天,每个中国人探索毛泽东的国学大视野、重温毛泽东对国学的睿智品评的现实意义!

卢志丹 38a2pvo4wAWmRpx1h/KMkcRklJ9KHtWXw9JGkU6vU2rg/A20duHe1V7nqLxtO+2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