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毛泽东的以弱胜强和老子的“柔弱胜刚强”

1974年,毛泽东曾说:《老子》是部兵书。

《老子》中蕴含的兵学思想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唐代王真认为,《老子》“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近代思想家魏源则认为:“《老子》其言兵之书乎。”可见《老子》虽然不是一部军事著作,但其中确实蕴含着十分宝贵的兵学思想和军事智慧,其中所倡导的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鲜明态度和深刻辩证的军事认识论及战争指导思想等,都对后世军事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提出“柔弱胜刚强”,历来被军事家推崇为重要的战争指导思想。老子的思想总的来说是“贵柔”、“守柔”。老子强调以静制动,认为作为弱者,要战胜并取代强者,就不能与其死打硬拼,而要采取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不战而胜的策略原则。在这个总的思想指导下,老子充分展示了其辩证法的智慧,提出了“以奇用兵”等一系列军事谋略思想。

纵观《老子》,其中关于“柔”、“弱”、“柔弱”具有多层涵义,大致可梳理、概括为三个层次:首先是指幼小的新生的事物。老子喜欢以典型的新生事物——婴幼儿为例:“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婴儿的骨是弱的,筋是柔软的,可他的手握东西却能握得很紧,是有前途有力量的象征。再如:“专气致柔,能婴儿否?”“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其次是指充满生命力的东西。例如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草木之生也柔脆”,“故柔弱者生之徒”。第三层含义是指灵活、随机应变、适应性强、不僵化。对此老子以水为典型,“弱者道之用”,而“天下莫柔弱于水”。水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流动性很强、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老子说它“无有”;水善于避高就下,即“居善地”;水灵活、随机应变,遇方则成方,遇圆则成圆,所以说它“事善能,动善时”。天下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没有什么东西比它更善于攻坚的了。滴水穿石,水这种没有固定形状的东西,硬是把极其坚硬的(“至坚”)、没有缝隙的(“无间”)岩石、山体啃出了大窟窿、穿出了大裂缝。汇聚起来的水,更是气势磅礴,撼山淹谷,不可阻挡。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综上所述,老子所说的“柔弱”,颇为类似我们今天所说的新生事物,充满生命力,灵活、随机应变,适应性强,不僵化。在老子眼里,“柔弱”的对立面是“刚强”、“坚强”。它颇为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言的旧事物,它陈旧、僵化,它的强大是它趋于灭亡的标志。所以老子说,人之“死也坚强”,“万物草木其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也”。老子的“柔弱胜刚强”具有类似于毛泽东所说的“新生事物一定战胜旧事物”的含义。

基于“柔弱胜刚强”,老子提出反“弱”为“强”的策略思想。他认为,强弱只是一个相对的问题,面对强大的敌人,若是硬要削弱它,反而无济于事。因此,按照“物壮则老”的道理,让它持续地强大下去,过不了多久,它倒会自动的衰弱下去,这就是“将欲弱之,必固强之”的道理。为了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老子在战争中十分注重以“退”为“进”的策略。他认为,一味进攻,反而会招致大败;弱者有时退避三舍,反而会取得胜利。所以在战争中,不赞成无谓的冒险与盲动,过分的勇敢反而会遭殃,这就是老子所讲的“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的道理。要善于将进与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威力。

在以革命战争夺取全国政权的过程中,毛泽东认为我军的战略战术,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应当从战争实际出发,扬长避短,避强击弱,充分地利用敌之弱点和我之优点,充分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以求得生存、发展和胜利。

纵观毛泽东各个时期的著述和战争实践,都是主张在整体以弱胜强,而在局部上以强胜弱的。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对战略与战役战斗优劣关系作了明确论述,指出“我们是以少胜多的”(战略上),“我们又是以多胜少的”(战术上)。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制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毛泽东长期战争指导的实践也充分证实了这点。由此可见,毛泽东以弱胜强思想是就整体上、战略上而言的,这与具体作战上的以强胜弱是辩证统一的。

为了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老子十分注重战争的“夺”与“与”的关系。如何实现“反夺为与”和“反与为杀”,老子对此作出了深刻的解答。老子指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欲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也就是说,想要缩小它,必须暂且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加强它。想要废除它,必须暂且兴起它。想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就叫微妙而又明白的道理,也就是柔弱胜刚强。而柔弱为什么能胜刚强呢?就在于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强则必折。暂且使对方“张之”、“强之”等等,就能麻痹对方,诱使它走向反面,从而不战而胜。这种辩证的军事策略体现了老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即“反者道之动”的逆向思维方式。老子喜欢从反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事物,“夺”和“与”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与”是为了“夺”,只有更好地“与”,才能“夺”得最后的胜利。

相应地,毛泽东对攻防关系的论述也更加系统,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完全的成功。从井冈山时期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跑我追,反“围剿”斗争中的“诱敌深入”的方针,以及后来的一系列战略战术原则,都反映了对于攻防辩证关系的正确处理。攻防关系在他的军事战术原则中,主要体现在对“打”和“走”的关系处理上。毛泽东认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要目标。”“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是许多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现象,何况军事运动。”毛泽东在对待进攻与防御的问题上,自觉地运用矛盾及其转化原理,赋于攻防关系以许多新的、生动的具体内容,使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为了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老子主张“以奇用兵”。老子所讲的“以奇用兵”就是要像水一样机动灵活,出奇制胜,袭其不备。只有这样,才能在战争中争取主动,获得胜利。奇与正是相对的两个概念,“正复为奇”,在正常的情况下为正者,在特殊的情况下则为奇者。战争情况瞬息万变,如果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很难取得胜利;因此要善出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胜利。

毛泽东所领导的人民战争,其战略战术也表现在“奇”上。毛泽东曾强调:“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的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而这种“以奇用兵”的思想在游击战争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认为:“游击战争战略原则的第一个问题——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这是游击战争战略原则的最中心的问题。”在长征时期,为了跳出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毛泽东采取“兜圈子”的游击战术,避实就虚,迂回穿插,指挥红军在运动战中声东击西,以走制胜。先后四渡赤水,二占遵义,佯攻贵阳,威逼昆明,最后巧渡金沙江,终于跳出了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追堵截。对于如何运用兵力,毛泽东强调:“按照情况灵活地分散兵力或集中兵力,是游击战争的主要的方法,但是还须懂得灵活地转移(变换)兵力。”兵贵神速,毛泽东将“以奇用兵”发挥的淋漓尽致。这种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与老子的“以奇用兵”有异曲同工之妙。 TIzNzAOsJnVxyycdsQAkr+x33NLh1uzDqnNN3q0j1wIUIlSAszpK3kOevm+xbv5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