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作为古老的诗歌大国,中国有一条源远流长的诗歌理论之河。不言而喻,这条河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演变的,其上游、中游、下游各有其不同的形态。依照现代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诗歌是人类普遍心灵逻辑的转换物,因而它与人类文明的形态息息相关。而诗歌理论(诗学)作为诗歌创作的思想指导和经验总结,也必然渗透着一种文化精神。当前提倡中西文学比较的学者,已注意到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差异,并主张跨文化的(Cross Cultural)研究。事实上文化既是一种空间的存在,也是一种时间的存在。就中国古代而言,两个相邻的朝代唐和宋之间实际上表现出相当大的文化差异,以至于有学者提出“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的概念。诗歌理论既与文化相关,那么在“唐型文化”和“宋型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诗学,其理论趣尚必然不同。换言之,当我们从事比较诗学研究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空间轴上东西文化的异质,而且应注意到时间轴上唐宋文化的异型。

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45页)相对于唐文化,宋文化在精神文明方面更胜一筹,并显示出知识型、思辨型、人文型等鲜明特点。然而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一种文化眼光,即以唐文化为标准的文化眼光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惊叹唐文化以赫赫武功为背景的恢弘气度之时,往往忽视了积贫积弱的宋王朝在文化上的博大精深,并由此在诗学上极力推崇才气发扬的盛唐气象,而多少不满于思虑深沉的两宋理趣。这种以感情取代理智的态度,由文化而至文学,从而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上形成两个误区:一是以唐诗为审美标准来衡量取舍宋诗或宋代诗学;二是无视唐宋诗学的差异,以唐诗精神代替整个中国诗学精神。

古典文学界向来流传着唐诗、宋词、元曲各为“一代之文学”的传统观念,后来又有“宋人多数不懂形象思维,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蜡”的权威论断。因此,除了少数专业研究者外,宋诗在现代普通读者、甚至某些专治古典文学的学者眼中,简直就是寒伧的老学究。在宋诗选本中,最能体现宋诗风貌的作品常常漏收,充斥其间的往往是唐诗的宋代翻版。在宋诗学研究方面,只有《沧浪诗话》、《石林诗话》、《岁寒堂诗话》等几本宋人诗话受到青睐,其原因恰恰在于这些诗话能站在唐诗学立场上尖锐地批评宋诗。宋诗几乎成为衬托唐诗的高明、证实唐诗的优越的反面教材。在此风潮影响下,一部才华横溢的研究中国诗歌美学的著作,竟直接从钟嵘、司空图跳到前后七子、王夫之,近乎不承认宋代有诗歌美学存在。作为一部叙述中国诗歌的“美学理论史和美的艺术史”的著作,它好比一条只有上、下游而没有中游的河流一样令人匪夷所思。事实上,在中国文论研究方面,有关“意境”、“神韵”、“兴趣”等唐诗学范畴的论著早已汗牛充栋,而致力于探讨宋诗学“句法”、“气格”、“理趣”等范畴的论著仍寥若晨星。

古典文学界的学术偏见在比较文学界更成为一种学术盲点。正如外国人习惯用“唐人”来统称中国人一样,从事中西比较诗学宏观研究的学者也习惯于把唐诗等同于中国古典诗歌。如所谓中国古典诗和英美意象派诗的比较,实际上谈的是唐诗和意象派;又如所谓“典型”与“意境”、“崇高”与“雄浑”等中西诗学范畴的比较,中方范畴全基于唐诗学精神。有位学者撰写了一部缜密精到的中英诗艺比较研究的著作,其有关中国诗艺部分的例证却全是唐人作品,而未选取更契合新批评派艺术原则的宋代诗歌。诚然,唐诗的成就足以代表中国诗歌与任何西方国家的诗歌媲美,但中国诗歌的成就却绝非唐诗所能限制。黑夜里所有的猫总是一样的颜色,这种无视唐宋诗学差异的认识盲点,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毕竟是一种遗憾。

走出误区,我们面对的是宋诗学这片波澜壮阔的河面。它既汇聚着传统的精髓,又折射着现代的光辉;它从唐诗学的印象感受、激情想象的氛围中走出来,以其哲学、政治、历史、宗教与文学相结合的诗性智慧,“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苏轼《书蒲永升画后》),呈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清晰的理论形态。李笠翁尝云:“天地之间有一种文字,即有一种文字之法脉准绳载之于书。”(《闲情偶寄》)对于宋人来说,这句话不妨反过来。相对于唐诗,宋诗更是一种在诗学理论,尤其是“句法”理论自觉指导下的实践。正是宋诗人的诗性智慧,促成了宋诗品格的诞生。最好的例证是,欧阳修、梅尧臣、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陈师道、吕本中、陆游、杨万里、刘克庄等人,既是两宋诗坛的领袖,又是天才的诗歌理论家。换言之,宋代诗学基本理论原则的确立者,同时也是宋诗艺术风格的创造者,学者兼诗人是宋代诗论家的一大特色。正因如此,宋代的文化精神在宋诗学中得到更鲜明、更自觉、更集中的体现。

一张巨大的文化之网,决定了宋代士人的基本心态,也决定了宋诗学的理论范畴及宋诗的审美特征。宋诗学的每一个命题,都与宋型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哲学而言,宋代理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哲学思辨能力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宋诗学尚“理”观念的形成,显然与此有关;又理学讲求正心诚意的功夫,宋诗学中“明道见性”、“治心养气”、“思无邪”、“真味发溢”诸观点的提出,亦本之于此。以政治而言,宋王朝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文人政治地位相对优越,因而普遍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自尊、自重、自信,以挺立士风为己任,表现于宋诗学,就是“教化与讽谏”意识的抬头,崇尚“雅健”,提倡“气格”。同时,科举制度的完善,吸引士人从边疆马上回到翰墨书斋,由此而造成宋诗学的人文旨趣和书卷精神。以历史而言,宋代国力孱弱,边患频仍,文人的政治使命感在宋诗学中自然转化为一种忧患意识。以宗教而言,禅宗的流行影响一代士风,改变了宋人的思维方式,从而在宋诗学中出现了一系列“活法”、“熟参”、“妙悟”的新概念。至于中国传统诗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平淡美诗观的最终确立,更是宋文化中儒、释、道生命哲学与宋诗人心灵合一的产物。

这张文化之网也织就了宋诗学内部体系的经纬。文化整合的观念贯穿于宋诗学的本体论、功能论(诗道)、修养论(诗法)、风格论(诗格)、创作论、鉴赏论(诗思)与技巧论(诗艺)等各个层面。《宣和画谱·道释叙论》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也者,虽志道之士所不能忘,然特游之而已。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此梓庆之削鐻,轮扁之斫轮,昔人亦有所取焉。”宋诗学也基本遵循这一思路,坚持以道贯艺或以艺观道。于是在宋人诗论中,随处可见不同概念的相通融合,不同命题的联系牵涉,甚至对立范畴的互补转化,诸如“诗画一律”、“诗文相生”、“学诗如学道”、“意新语工”、“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格高韵胜”、“语峻体健”之类的口号,以及“熟参”与“妙悟”、“句法”与“活法”、“精妙”与“自然”、“雅健”与“平淡”、“文之精”与“道之馀”之类的讨论,无不如此。真所谓“诗中有道,道中有诗”,自由创造源于传统法则,艺术直觉契于道德理性,哲学沉思依于审美观照,诗学境界邻于人文理想。这是一个何等深邃而缜密的诗学网络啊!宋诗论的每一个命题都可在其中得到合理的阐释。

然而,两宋跨时三百二十年,其间社会环境变化甚大,文化风潮亦颇有迁移,至于诗歌更是门户林立,流派纷呈,沿袭而新变,独创而回归,言辞之丛脞,议论之驳杂,不一而足。要想全面论述两宋诗学的内容,其困难自不待言。本书之所以号称“宋代诗学通论”,正是试图从理论范畴的角度横向剖析宋诗学的各个层面,而有意放弃了一般中国文学批评史所常用的以人为纲或以史为纲的形式。这固然出于打破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传统写作模式的考虑,也因为本人的学力还无法达到从历史的叙述清晰地展示理论逻辑的水平。虽然本书尽可能在同一论题下显现宋诗学的历史进程,以论为纲,以史为纬,但更多的章节是把宋诗学看作宋型文化的折光而整体论述的,史的精神几乎全隐沦于论的形式之中。其结果是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历史的割裂为代价,流动之河被鲁莽的主观之网拦腰截断。事实上,本书已不敢僭称“诗学通论”,倘若这张粗网能打捞起宋诗论家那些睿智的诗性碎片,给新时代的人们奉上一些“诗人玉屑”,我也就聊以自慰了。 WPrto3SYOq7MbgbFipODxUypK5rGHgmCTmRWZyqHU2XlPGp/3wM3ESKCYQ3vnsu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