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旧称暹罗,其旧武器如刀、矛、弓箭、盔盾之类均带中国色彩,唯因系较为后起之民族,故其石器、铜器时代几于渺不可考,且在其专制王国时期禁止发掘古墓,石铜兵器之偶然出土者亦甚稀少。唐宋以降,华人传入之兵器颇多,因有此来源,故其千数百年以来之文化较高于柬埔寨、越南及缅甸等族,而其兵器之种类亦较繁焉。
泰国人至今尚呼其刀为Dao,源自华音,与缅甸同。唯其刀之形式颇异于中国后代之刀而与缅刀大同小异,即刃与柄同为一顺形曲线而向一面微曲作弓形(参阅图版四十八之179号),其刀柄甚长,有长至刃长十分之六者。泰刀银柄银鞘者甚多,其银皮系反面钻花者,其柄大都甚长。吾国云南省旧刀亦多银柄银鞘者,柄鞘虽系直形而大都圆体,颇与泰刀相似,唯泰刀圆鞘之下端尾部大都扁形而非圆形耳。泰国人在火器未输入以前所沿用之兵器有刀、矛、标枪、弓箭之类,剑则罕见,今就泰国名称将其各种旧兵器译音略述如下:
钢背 (Khang Prai) 此为华人昔时在泰国所制之火枪名,曾经泰国军队利用者。据英人塔顿爵士之著述,在明季时此种火枪非但在泰国曾有华人设厂制造,抑且在马六甲一带及南洋群岛各地均曾有中国人前往制造此类火枪,传与土人以抵抗白人。其枪膛(即钢管)之外观颇好,内部则嫌粗糙云。
他密 (Thami) 大弓名。约长1.52米,其背(即弦)长1.1米左右,两端用硬木或铁装夹,发矢处加皮并用棕树叶包之。泰人开弓手足并用,颇为特别,其箭则能及远。
哈沙 (Hak Sat) 标枪名。长约2.1米,用脚掷出。
哈 (Hak) 小标枪名。
孔姆 (Khoam) 长标枪名或矛名。长约2.5米,有时更长。其尖有角,战时可用手掷出30至40米之远以杀敌,缅甸人亦曾用同样之标枪作 战。
特利 (Tri) 叉名。叉为三齿形,三刃向外向前。此器较古,想系唐时由中国传往者。
达斯 (Dass) 曲形大刀名。长约46厘米至1米。
卡锡 (Kassi) 新式马刀名。
刀 (Ngao及Dao) 曲形大刀,刃长约46厘米,柄长约1.8米,系古代战士用之长柄大刀。恐系脱胎于中国同类长刀。
卡苏 (Kasun) 普通弓名。
洛飞 (Lok fai) 火球名。可自一塔座放出,以燃烧一城市。
菲洛 (Phlo) 小火球名。
特龙 (Tront) 火箭。被敌人攻击时伸手可以放出。
洛 (Lo) 护身之圆盾。
达 (Dang) 长圆形护身牌,以木或牛皮制成者。
般杰 (Panji) 用以绊敌之竹制武器。
邦兰 (Pun-Lang-Chaang) 象背载放之火枪。
邦耶 (Pun-yai) 大炮。
除上述武器之外,其武士尚有小刀小剑等武器,装潢较为精美,然系贵族或富户所有,非普通战士之物也。就上列泰语各种兵器观之,其中大半汉音,或源出中国、或由在泰华人创制,可以想见昔年中泰关系之密切及泰国所受中国文化之深、受益之广。
1936年著者函致该国教育部时任部长,请将其博物馆及公家所藏各种旧兵器以及古兵、铜兵等古兵器摄影寄赠,以资研究而便著述。旋得复书,寄来泰国旧兵器之摄影若干帧,共计兵器及武器23件,即图44之所示者也;至于石铜兵器则均付阙如,亦未言及,大约并非吝讳,或因发掘事业未兴而古器物尚长眠地下耳。今就所得材料,将泰国旧兵器分为长兵、短兵、射远器及防御武器四类述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