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
朝鲜兵器

朝鲜兵器自远古以至19世纪殆受中国影响,或由华人直接输入,或由仿制,几至与中国兵器难以分论。自日本侵略朝鲜以来,日本考古家历次在平安南道、乐浪郡及黄海道等处发掘古墓达三十年之久,但墓之时代不逾周秦,是以各报告中鲜见石兵。铜兵之出土者则较多,且有在日本人士发掘之前已为欧洲人购去者,如英国收藏家尤莫福波洛斯即为藏有高丽青铜器较多之一人也,其藏器曾于1928年由耶特教授(W.Percevat Yettes)为之整理,并刊印有藏器目录。 [1] 中有两青铜矛头颇类商周之器(图27之1、3号), 又有青铜小剑或匕首则完全系朝鲜形式(图27之2号),其刃大头而圆尖,颇似暹罗刀形而异于中国之剑,护手则近于汉式,柄形特别,近护手处有一中孔,柄尾二孔排列如双目,下有凸槽如鼻,鼻旁有一突出之舌,由一小钉绾束而可以上下活动。耶特氏断定此剑系朝鲜石器时代所遗留之形状,想有所见而云然。至由日本人士掘出之铜兵则大都为周秦之器,亦多汉代之物,尤以汉代玉具剑较多于别处出土者,汉弩机亦不少。周秦铜矛、戈、戟、刀、斧、箭镞尤多,汉铁兵亦众,均藏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及东京帝国大学等处,日本私人收藏者亦有。其铜矛有时如周秦之器(图28之8号),有时形制特异,刃下乃作山字形之筒首,筒体较长于刃体(图28之9号),有时乃系大体中轴之剑形矛,其茎极短,不可名筒。日本考古家称为铜剑,或者系古式矛形剑之遗型, 但恐实系矛头,其茎已折断耳(图29之5号)。平安南道所出青铜剑系与秦始皇二十五年戈同出土者,其柄亦异于周剑之柄,乃朝鲜剑也(图29之4号)。其他铜兵大都与秦汉铜兵同形,此不赘述。铁兵之出土者亦多,如类于战国及汉初铁刀之环首长刃铁刀(图29之2、3号),金铜护手或饰玉之铁剑(图29之6、7号),三角形长体铁镞(图28之5、6号)、扁体铁链(图28之1—4号)等均是。至于原北平历史博物馆所藏之朝鲜长刀(图29之8号),大约系明时贡品。

图27 朝鲜古青铜兵器

1.矛头。长20厘米,下部有一小孔,当为系联柄鞘之用。2.小剑或匕首。长33厘米。刃首微向左曲,柄部有三眼孔,耶特谓为石器所遗留之形制。柄之下端有一由小钉绾束之小舌,可上下活动。3.矛头。长25厘米,得自朝鲜。(采自《尤莫福波洛斯所藏中国与朝鲜青铜器目录》)

图28 朝鲜出土之铜铁兵器

1—4.汉铁镞。5—6.战国铁镞。7.汉铁戟。长69厘米。以上均平安南道乐浪郡治出土,朝鲜总督府博物馆藏。8.战国或汉铜矛。长12厘米。黄海道黄州郡黑桥面出土,李王家博物馆藏器。9.铜矛及镦。矛长33.8厘米,镦长10.8厘米。平安南道乐浪古墓出土,平壤桥都芳树藏。(采自原田淑人《中国古器图考兵器篇》)

图29 朝鲜出土之铜铁兵器

1.金铜制环头大刀。此种柄形之刀,朝鲜及日本古坟中常有出土。原大,庆州金冠塚出土。2.铁刀。此刀环头内作蕨手状装饰,颇足为刀形进化之表示。长95厘米,柄部长14厘米,乐浪古坟出土,平壤警察署保管。另有一类似形状之刀,长76厘米,有漆鞘同时出土。3.铜刀。刀身有镀金痕迹,疑系汉代仪仗所用之刀。长93厘米,乐浪古坟出土,东京美术学校藏。4.铜剑。柄之下半部作龙首珠形,有镀金痕迹。长50厘米,平安南道大同江郡船里出土。5.被称为铜剑之矛头。长21.8厘米,平安南道出土。6.铁剑。1/7原大,乐浪古坟出土。此剑出土于9号墓死者左侧,剑柄木制,鞘为布裹加黑漆,柄之两端及鞘上附有玉制装饰,即汉代所谓之玉具剑也。7.铁剑。护手铜质,作鸟兽形,柄与鞘木制,鞘裹丝布涂朱漆,鞘端有金铜帽。长82厘米,乐浪古坟出土。8.铁刀。长119.4厘米,背厚1.8厘米,木柄。原北平历史博物馆藏。以上未标明收藏单位者均朝鲜总督府博物馆藏。(采自原田淑人《中国古器图考兵器篇》)

[1] The George Eumorfoulos Collection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and Corean Bronzes ,伦敦,1928年。 61P1AxLwk0iKD5aJZ22vGd3JF1pjt5eXwY1QeAcI0QQiofPSh85sZBULSRlSs35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