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2009年,张爱玲的遗作,带有纪传体色彩的小说《小团圆》出版,这部真实、细腻、热烈的作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强烈的关注,在华人世界又重新刮起了一股“张爱玲风潮”。人们从这部小说中能看到张爱玲一生的爱恨情仇,而她本身也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显然,张爱玲的家庭背景,对她此后的人生与创作均至关重要。她的祖父是清末名臣张佩纶,祖母是李鸿章的女儿,而父亲后来成了位遗老氏的人物,张爱玲作品中浓重的没落贵族气息大都来源于此。父亲的狂暴,家庭的不幸,又使得她深深体会到人生阴暗与悲哀的一面。而母亲和姑姑的独立自主,又使她由此感受了一种自由意识。

事实上,张爱玲的文学才能很早就表现出来了。现在保存下来的她中学时代的几篇散文和短篇小说习作,可以略见她后来成就的端倪。而她十九岁时写的《我的天才梦》中深刻的自省意识,说明她已经完全成熟了。其中的名句是:“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几乎可以概括她的一生。

对于张爱玲的中文水准,迄今为止仍然是个谜。《我的天才梦》所表现的成熟,以及后来《传奇》《流言》等的突出成就,毫无疑问表明她是运用汉语的大师。然而二十二岁报考圣约翰大学时,她却因国文不及格而未被录取。幸而这样,她没有得到这个前往英国的机会,在沦陷的上海才有可能诞生一位二十世纪中国的重要作家。张爱玲在成为中文作者之前是一位英文作者:她用英文为《泰晤士报》和《二十世纪》写过不少文章,以后又都自行翻译为中文发表,构成散文集《流言》的重要篇章。

多年来,张爱玲因其小说和散文的成就,而获得了大量的“张迷”,包括读者和后来的一些小说、散文作家,特别是女性作家。模仿学习张爱玲者不无有成就者,但迄今还没有一个人能超过她。她有一句话,对于晚辈的影响可能要更大,也更确实:“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至少对张爱玲自己来说是没错的,她创作的黄金时代一共只有两年,如果不“趁早”,中国文学史上恐怕就没有这么一个人了。

在张爱玲的生命历程中,身边有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一个是她的姑姑,一个是她的锡兰朋友炎樱。她分别为她们写过语录。姑姑的特立独行,炎樱的天真浪漫,与张爱玲自己的性格有种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

张爱玲的作品与时代的关系,较之她的前辈、同辈和后辈笔下要疏远得多;然而张爱玲的创作生涯的荣枯兴衰,受到她所处时代的影响最大。“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首先就破坏了张爱玲。短短两年的繁华过去,张爱玲的创作困顿下来,虽然她仍有少量佳作问世,但是总的来说,中国文学史上再也没有一个属于张爱玲的时代了。

在晚年的最后岁月,除了一本由若干照片和似乎过分简洁的说明文字组成的《对照记》以及少数散文之外,张爱玲没有做多少事情。《对照记》中没有胡兰成和她后来的美国丈夫赖雅的位置,说明张爱玲宁肯大家和她一起把她的感情生活彻底遗忘。她的时间花在不断搬家上,而不断搬家的原因是她皮肤过敏,她总疑心有不知名的小虫子咬啮她,这让我们想起了几十年前她说过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难道真是谶语不成。

不过,张爱玲的生命的确是“华美”的,无论先前的显赫,还是后来的寂寞。时至今日,有关张爱玲的故事、传说,以及她的文字,都是人们争相品评、研读的对象。民国文坛是一个耀眼的时代,而张爱玲是璀璨光芒中一颗闪耀的恒星。 jMUrRkYYcWJuC1BhLBLTNS+5o3JzEbP0O9rbkUg68y41s9O2414ucqggJYNDus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