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词曰:
黑发难留,朱颜易变,人生不比青松。名消利息,一派落花风。悔杀少年不乐,风流院,放逐衰翁。王孙辈,听歌金缕,及早恋芳药。世间真乐地,算来算去,还数房中。不比荣华境,欢始愁终。得趣朝朝,燕酣眠处,怕响晨钟。睁眼看,乾坤覆载,一幅好个春。
词里曾说,黑亮的头发容易变得斑白,娇美的容颜难以长久留存。人活在这世上,又怎能像苍劲的青松那样一直青翠不老呢?岁月过得飞快,花儿悄悄落下,谁又能把一生的美好年华留住呢?
回想年轻时,春风正盛,心意畅快,骑着马都觉得脚步轻快;可到了年老的时候,才真正明白时光是多么容易流逝。正处在青春正好的年岁,怎么能不趁着这时光好好享受生活,辜负了这人间的种种妙处呢?
所以说生活里的乐趣,得慢慢去体会品味,其实也就是平常日子里那些琐碎事中的一点点滋味。它不像财富和地位那样让人觉得快活,往往一开始让人高兴的富贵荣华,背后却藏着数不清的烦恼忧愁。
要是能看透生活真正的乐趣,就能让人每天都过得舒服自在,晚上睡得香甜,早上起来不害怕钟声催起,傍晚回家还能踩着松树的影子。站起身放眼望去,天地间到处都是鲜活灵动的变化。
这首《满庭芳》,道出了人生的疲惫,人们被困在一天天的忙碌奔波里,各种事情都萦绕在心头,没有一刻能够清闲下来。
幸运的是,自古以来,圣人设立了婚娶的礼仪,解开了世人心里的疲倦与烦恼,让人不至于身心都疲惫到极点。
那些年老的儒生认为,男女之间的事情是关乎生死的大事,头绪繁多,与命运紧密相连。但看得通透的人则会觉得,要是人生中没有了男女之事,就会早早地衰老,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不妨想一想,许多僧人到了四五十岁,头上依旧看不到白发。甚至有很多七八十岁的老和尚,依然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有人可能会说,出家的和尚中也有不少六根不净的人,和世间的俗人没什么两样,这样又怎能保养元气,延长寿命呢?
再看看京城里的宦官,他们已经丧失了男女方面的功能,不与女子接触,按道理说,他们应该能永葆青春,可他们的面容却比同龄人显得苍老,头发也早早地变白了。
由此可见,克制欲望在延长寿命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功效。《本草纲目》里虽然没有记载这些内容,大家的见解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说这样有益,有的人说这样有害。
仔细想想,男女之事非但没有害处,反而和人参、附子的效用相似,能够补充彼此的不足,产生相互配合的协同作用。
不过,人参、附子虽然是大补的东西,也必须适量使用,不能贪多。它们本来是药材,用来调理身体还可以,可要是当作平常的饮食来吃,时间久了,反而会伤害到身体的根本。
男女之事也是如此。适当去做,能调和阴阳,让人精神舒畅;若是沉溺其中,不知道节制,反而就像水火相互争斗,会弄得元气大伤。
要是能把这事看作生活里的点缀,累的时候稍微消遣一下,让心情变得舒畅,那倒是有益的;可一旦把它当成人生唯一的追求,不知道收敛,就只会越走越偏,透支了精力,折损了身体的本钱。
说到底,最妙的还是“有而不执”。心里不冷淡,也不过分热切,不逃避,也不着急求成,拿捏好分寸,自然就能阴阳平顺,身体和心灵都能安稳。
正如人参、附子,虽说它们的补益之力与男女之事有几分相似,但来源和用法却有着天壤之别。人参、附子还得认准正宗道地的好药材,要是贪便宜买了市面上那些粗劣的货色,不但没有益处,反而平白无故吃了亏。
而男女之事,对于夫妻来说,便是正宗道地的。与妻子和睦相处,生活过得自在,不仅能维系家庭的和谐美满,也有助于子孙后代的延续。
愉快地相处,让身体和心灵都感到舒畅,这难道不是一件有益的事吗?至于那些出身富贵的女子,倒像是引人注目的“野花”。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妻子平淡无奇,没什么特别之处,反而对那些“野花”十分偏爱。追求别人的妻子,心里满是不安,时刻都在担忧得失,得到的乐趣很少,产生的恐惧却很多,实在是得不偿失。
更有一些人,因为一时的放纵,做出不堪的事情,触犯了道德与法律,最终落得个名声扫地、家破人亡的下场,后果真是惨不忍睹。
可见,世人常常舍弃近处的东西去追求远处的,喜欢新的而厌恶旧的,偏偏忽略了最珍贵的东西,其实就在眼前。
我写这本书的最初想法,是为了提醒大家要有所节制,而不是鼓励纵情享乐。
我的目的是引导读者用正确的方式看待男女之事,而不是宣扬那些污秽的念头。读者千万不要误解了我创作的意图。
不过,既然要劝人节制,为什么不干脆写一本道德方面的书,直截了当地引导社会风气呢?为什么还要写小说呢?这正是因为要改变风俗,必须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才能深入人心。
如今,大多数人对经典的圣贤之书没什么兴趣,却对那些稗官野史充满了好奇。
而且在那些荒诞的故事中,人们尤其喜欢那些离奇的情节,对忠孝节义等传统美德却不怎么关注。
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如果我写一本道德书,即使免费赠送,恐怕也没人愿意翻阅。
倒不如借着男女之事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沉浸在故事里,在情节的推进中,悄悄引导他们明白,生活的乐趣固然重要,但如果沉迷在俗事里,最终只会迷失自己,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通过讲述因果轮回的故事,让他们意识到,过度放纵欲望最终会招来恶果,不能为了眼前的快感,轻易毁掉自己的家庭和名誉。
有了这些警示,人们自然会回到正道上来。夫妻之间能相互尊重,家庭和睦,社会风气也会得到改善。
我希望天下的读者能把这本书当作经典来研读,而不只是看作用来消遣的小说。书中的每一条劝诫,都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虽然书中有许多生活细节的描写,但这些细节的目的,正是让读者在故事的结尾领悟到因果轮回的道理,从而自觉地警醒自己。
如果一开始就直白地说教,恐怕读者很难接受。因此,这些细节就如同把枣肉包裹在橄榄里,先吸引读者的注意,再让他们在其中领悟深层的含义。
开篇说的话有些长了,故事的详细内容,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