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谢道韫

【作者小传】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侄女,王凝之妻。自幼聪敏,素负才名。隆安三年(399年),孙恩率军攻破会稽城,会稽内史王凝之死于乱军之中,道韫曾抽刀出门,手刃数人而被俘。后寡居会稽。有诗、赋、颂、诔行于世。原有集,已失传。

登山

谢道韫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非工复非匠,云构发自然。

气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

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

这首诗又题《泰山吟》,为谢氏登泰山时有所感而作。

全诗十句。首二句总叙,乃遥望泰山所见之整体印象。东岳,即泰山;秀极,秀丽的顶峰。峨峨则形容山峰高大雄伟。其间,着一“秀”字,更于平淡中见奇特。因此,屹立在作者面前的泰山,巍峨挺拔,气势磅礴。接着四句描写泰山石室,这是山中最吸引作者的处所。虚宇,泰山石室。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载:“小天门有秦时五大夫松……西北有石室。”幽以玄,幽深而玄奥。云构,本指高大的建筑,如“阿房云构,金狄成行”(《史记·秦始皇本纪》),这里用以表明:高大幽深的石室,并非出于工匠之手,而是大自然的杰作。四句所写,为作者登山时所见,乃诗篇重点描写对象。但作者以虚笔勾勒,主要将描写对象——石室在其心中的印象表现出来,所以显得若隐若现,犹如在云雾缭绕的景象中一般。

最后四句说感想,这是诗篇所要表达的意旨。气象,指自然景色、天地造化;屡迁,谓多次迁居。《晋书·周馥传》:“殷人有屡迁之事,周王有岐山之徙。”二句表明作者有着热爱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以至于为欣赏自然景致的独特气象而屡次迁居。宅,居住。宇,本指屋宇,此指泰山石室。二句说得十分明确,谓自己愿意在此石室长期隐居下来,以终老此生。这一感想说得十分直截了当,而又十分真实、自然。

全诗所写,一为客观物景——泰山和泰山石室,一为主观心境——“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二者结合得非常融洽。即,诗篇中物景所体现的雄伟、秀美以及恬静、清幽等特点,实际上已染上了诗人主观情感色彩,起码应该说,诗篇中的泰山与泰山石室,已经是被人化,或我化了的物景;而我所表达的意愿,实际上也已带着物(泰山与石室)的气象,已不是单纯的我的说教。所以,全诗所写,物与我能够共同构成一个具有非凡气象的境界。

(施议对)

拟嵇中散《咏松诗》

谢道韫

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愿想游下憩,瞻彼万仞条。

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

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

谢道韫,事迹见《世说新语·言语》等,她是谢安的侄女,王羲之子、左将军王凝之夫人,谢道韫对自己婚姻极为不满,曾提出离婚的要求。她是著名的才女,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比喻下雪景象,深得谢安赞赏。

谢道韫此诗,拟嵇康的《游仙诗》: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

自遇一何高,独立迥无双。

愿想游其下,蹊路绝不通。

王乔弃我去,乘云驾六龙。

飘摇戏玄圃,黄老路相逢。

授我自然道,旷若发童蒙。

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

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

临觞奏九韶,雅歌何邕邕。

长与俗人别,谁能睹其踪。

相较之下,谢道韫的诗与嵇康诗可谓大同小异,谢诗不过是嵇诗的缩写。《文心雕龙》指嵇康诗风“嵇志清峻”,嵇康追求修炼养生,在政治上,与司马氏政权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爱憎分明,刚肠嫉恶。

谢道韫此诗若是其婚后作品,那似可作如此的推测:王谢联姻,琅邪王氏,比陈郡谢氏更属老牌高门世族。而且,据陈寅恪考证,王氏属典型的天师道信仰家族,王羲之的儿子有许多不近人情的怪癖,谢道韫所嫁之王凝之可能便是如此,谢道韫发出“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的抱怨,可见忍无可忍,不满至极!

可是,谢道韫是在何种语境下来模拟嵇诗的,这倒值得思考。对人生的短暂、脆弱,两首诗颇有共鸣:人生美好,若匆匆结束人生旅程,实在令人不忍,诗人有情,对人世心存依恋。而人生于世,这个世界却并不美好,嵇康诗“蝉蜕弃秽累,结友家板桐”,作为生性高洁者,最不耐此世人性的丑恶,世人不择手段,勾心斗角,嵇康深恶痛绝。嵇康诗透露一个讯息:高尚如我辈,惟有高蹈,在幽深之山间,采药服食,“长与俗人别”,摆脱人生的拘囿,并且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污染。这正是高士之愿望。

谢道韫像

——清任熊绘《于越先贤像传赞》

妇女最重爱情、家庭,谢道韫在婚姻上遭受挫折,实与嵇康因政治引发的愤怒具有同质性,亦令她看淡世情,期盼追随仙人王乔,超然于俗世,如此,一切的烦恼就随风而去了。才情卓越的自我人生,亦像山上松树一般,青翠不凋,傲然拔俗。可惜,“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此不过是历代求仙者不可企及的梦想而已,谢道韫也深悉这个道理。所以,结尾两句寄托了她无限的幽怨。

(汪春泓) o8tbNNVd3br2De5h7jZtMUQu1rRnNn7bNizImKGuvC62cKqiUHLRn3QM683QmXN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