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澄俗

澄地是处偏远乡野,当地流传着一桩奇特的旧事——这里不少人天生有种异能,能在夜里化作鸟兽之类的物形,悄悄走出家门觅食。据说这本事是祖辈传下来的,一来是当地物产不算丰饶,夜里化物寻食能贴补家用;二来是化物后行动隐秘,不易被外人察觉,久而久之,村民们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只是从不对外地人提及这桩秘事。

有一年秋末,一位从江南来的行商路过澄地,因赶路错过了宿头,便住进了镇上唯一一家路边客栈。这客栈不大,只有三五间客房,主人是对中年夫妇,带着一双儿女过日子,平日里待人还算和善。行商一路奔波,夜里总睡不安稳,约莫三更时分,肚子饿得咕咕叫,便想着去厨房找些店家存放的米,自己煮碗热粥填肚子。

刚走到厨房门口,行商就听见里面传来“沙沙”的细碎声响,借着窗棂透进来的月光一看,竟有四五只油光水滑的灰老鼠,正围着墙角那只半人高的瓦制米盎打转。那老鼠一点不怕人,领头的一只率先顺着盎壁爬进去,其余几只也跟着钻了进去,爪子扒拉着米粒,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行商见状,顺手拿起门后靠放的竹扫帚,轻轻往盎边一戳,老鼠们动作极快,“嗖”地一下就窜到墙角的鼠洞里,转眼没了踪影。

可没等行商拿起米瓢,那鼠洞又探出几颗小脑袋,见四周没动静,竟又慢悠悠地爬出来,再次朝着米盎挪去。这般反复折腾了两回,行商也没了耐心——他想着这老鼠如此猖獗,今夜若不除了,怕是要整夜在屋里捣乱。于是他悄悄退到门边,手里攥着一块压米袋用的厚木板,眼睛紧紧盯着米盎。

不多时,那几只老鼠果然又全钻进了米盎,正埋头啃食米粒时,行商猛地冲上前,将木板牢牢盖在盎口,双手死死按住,不让老鼠有机会逃窜。又怕老鼠没死透,他转身从水缸里舀起凉水,一瓢接一瓢地往盎口的缝隙里灌,听着里面渐渐没了挣扎的声响,才松开手。等他掀开木板一看,几只老鼠早已浮在浑浊的水面上,肚子鼓胀,显然是活不成了。行商嫌恶地皱了皱眉,用竹筛将死老鼠捞出来,扔到了客栈后院的柴草堆里,随后便回房睡了,只当是除了个小麻烦。

可第二天一早,行商还没睡醒,就被客栈里传来的哭声惊醒。他披衣出门一看,只见客栈院子里围了不少村民,主人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女儿躺在门板上,面色青紫,早已没了气息,身体摸起来还有些余温,显然是夜里突然暴毙的。只有主人家十岁的小儿子,前一晚因亲戚家办喜事,被接去住了一夜,才侥幸活了下来。

那小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拉着来帮忙的亲戚说,昨晚睡前他还跟爹娘撒娇,爹娘摸着他的头说“夜里要出去找点吃的,你乖乖在亲戚家睡,明天就来接你”,没想到这竟成了最后一句话。村民们议论纷纷,有人想起昨晚行商在厨房折腾的动静,便疑心是行商害了主人一家,小儿子的亲戚更是带着孩子直奔县衙告状,说行商外来客,不明缘由害了四条人命。

县官接到状纸,立刻派衙役去客栈查验,在米盎里找到了残留的水迹和几根老鼠毛,又传讯行商问明情况。行商这才知道自己闯了祸,急忙把夜里驱鼠、灌杀老鼠的经过一一说明,只说自己从不知道澄地有“人能化物”的怪事。县官又找来村里的老人询问,老人们这才道出澄人夜里化物觅食的秘闻——原来昨夜钻进米盎的,正是主人夫妇和他们的两个女儿,只因家里米缸见了底,才化作老鼠去偷米,却不料被不知情的行商误杀了。

县官听罢,心中已然明了:行商并非故意害人,只是不知当地的特殊情况,纯属无心之失。于是便判行商无罪,还安抚了小儿子,让村里的里正帮忙照看他的生活。行商虽免了罪责,却也吓得不轻,当天就收拾行李离开了澄地,往后再路过偏远乡野,再也不敢轻易处置这些“寻常”的鸟兽了。 +WDyCwy+dBsfkEp3U9bmKcmmzlAoH95yV5DHzRmQuM899km42+U352L39wok1kn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