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徽荫朱公,当年调任广东巡抚。刚到任没几天,就发现粤东有个大难题——往来的商人、旅客,天天有人来衙门递冤状,都是告“亲人失踪”的:有的说丈夫去外地进货,走了半个月没消息;有的说伙计们组队去广东贩货,一去就没了音信;更惨的是,有人千里迢迢来寻亲,结果自己也没了踪影。
这些案子都有个共同点:死不见尸、活不见人,连点线索都没有。时间一长,积案堆得像小山,可之前的官员根本不管——刚开始还发个文书让下面查,后来告状的人太多,干脆就把状纸压着不看了。
朱公看着这些冤状,心里又惊又疼:光案卷上记着的失踪者,就有一百多个,那些家在千里之外、没人来报案的,还不知道有多少!他天天翻这些旧案卷,翻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连头发都愁白了几根。他找遍了手下的官员、差役,问有没有办法查,可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案子太邪门,连个目击者都没有。
没办法,朱公只好诚心诚意准备了祭祀的东西,先洗澡换了干净衣服,然后写了篇文书,祭拜当地的城隍神,求神灵指点迷津。祭拜完的当晚,他在衙门的斋房里休息,迷迷糊糊间,看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人走进来,手里拿着朝板,样子很庄重。
朱公赶紧问:“您是哪位官员?”那人回答:“我是本地的城隍,姓刘。”朱公又问:“您来是有什么话要告诉我吗?”刘城隍只说了四句话:“鬓边垂雪,天际生云,水中漂木,壁上安门。”说完,转身就不见了。
朱公一下子醒了,坐在床上琢磨这四句话——完全看不懂啊!他翻来覆去想了一整夜,快天亮的时候,突然一拍大腿:“我想通了!”
你猜怎么解?“鬓边垂雪”,雪是白的,鬓角白了就是“老”啊;“天际生云”,云从龙,这不就是“龙”吗?“水中漂木”,水里漂的木头,不就是“舡”(古代“船”的写法)吗?“壁上安门”,墙上开个门,那就是“户”啊!连起来就是“老龙舡户”!
朱公一下子明白了:这案子肯定跟“老龙舡户”有关!他赶紧派人去查,果然——广东东北方向有两个地方,一个叫小岭,一个叫蓝关,有条河从“老龙津”流过来,一直通到南海。外地来广东的大商人,大多走这条水路,靠河边的船家摆渡。
朱公立刻找了几个靠谱的武官,偷偷交代了计谋,让他们去老龙津附近盯着那些划船的人。没几天,武官们就抓了五十多个船家——这些人没等用刑,就全招了。
原来这些人根本不是正经船家,是一群杀人劫财的贼人!他们打着“摆渡”的幌子,骗路过的客商上船。等客人坐稳了,要么偷偷在茶水里下蒙汗药,要么点上让人昏迷的“闷香”,把客人迷得人事不省。然后他们就把客人的肚子剖开,往里面塞石头——这样尸体就会沉到河底,永远不会浮上来,自然找不到踪迹。最后再把客人的钱财搜刮干净,连件衣服都不留。
这法子也太残忍了!多少家庭因为他们家破人亡!
自从朱公把这伙贼人抓了、为冤魂昭雪后,广东上下都欢腾了,老百姓编了好多歌谣夸朱公,说他是“青天大老爷”。
异史氏(蒲松龄自称)说:“把人肚子剖开塞石头沉水,这冤屈也太惨了!可那些当官的,就像木头做的一样,一点都不心疼——难道就只有广东这么暗无天日吗?朱公一到任,连鬼神都来帮忙,沉在水底的冤屈都能照见,这多神奇啊!”
“其实朱公也没长四只眼睛、两张嘴,他不过是心里装着老百姓的疾苦,比别人更上心罢了。反观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出门的时候前呼后拥,刀剑把路都挡住;回家的时候满屋子熏香,过得比神仙还舒服。他们虽然当官当得风光,可跟那些老龙舡户的贼人比,又有什么不一样呢?——都是不管老百姓死活的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