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为宏伟的北岳庙建筑

在北魏当朝的倡导之下,佛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以致于发展到了危及统治者利益的程度,最终导致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于446年下诏宣布“灭佛”。而道教则于此时得到极大的发展,所建造的宫观在大茂山的山阳“褶皱出,随处可见”,北岳庙就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

北岳庙构筑于天峰岭南坡半山腰上,北倚绝壁,面临山谷,依坡而起,雄伟壮观,是恒山庙中最为宏伟的一座,是现在北岳大帝的主庙,而恒宗殿就是供奉北岳大帝的地方。

恒宗殿,亦名贞元殿,因位于恒山恒宗峰南岩峭壁下,得名恒宗殿,俗称朝殿。建于明弘治十四年(1502),坐北向南,居高临下,冠于诸庙观之首。

恒宗殿门前有103级石阶,这便是有名的“陡若天梯”。通往前下方到达北岳庙门,即崇灵门。崇灵门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朱门铜钉,绿瓦红墙。陡阶两面分别是青龙殿和白虎殿两相拱卫。

登上石阶,就是北岳庙的主殿恒宗殿。恒宗殿殿面阔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式屋顶,四周有回廊环绕。黄、绿琉璃4瓦覆顶。

恒宗殿门牌匾上题有“贞元之殿”4个大字,门侧有长联,上联为:

恒岳万古障中原唯我圣朝归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载;

文昌六星联北斗是真人才雕龙绣虎光芒雄射九重天。

恒宗殿殿内供奉北岳大帝金身像,头带太平冠,身披朱绫,目光微启,端庄沉静,一派帝王气概。两旁恭立4位文官和四大元帅像。神座上方高悬康熙御书匾额“化垂悠久”,两旁对联为“威镇坤方庙貌远昭千古,德垂冀地精灵不爽分毫”。恒宗殿左侧是振衣楼,同右侧的藏经楼相对称。

北岳庙的寝宫,隐于幽深之处,嵌于石窟之中。而三清殿,则巧妙地建在绝壁之上,下面则是万丈深渊。魁星阁,独立于险峰,而与北斗相应。明朝李梦龙曾赋诗一首《谒岳庙》,诗中写道:

嵯峨恒岳锁云中,

望秩何车有閟宫。

片面飞来明月冷,

六龙归去碧山空。

松杉晚挹浮岚翠,

殿客晴摇旭日红。

敬谒瓣香修岁事,

满庭霜叶起秋风。

浑源南去是恒山,

路阻千岩万壑艰。

一自重华移望后,

便传飞石落人间。

彩云缥缈龙旌远,

紫盖茏葱鹤驭还。

时雨时肠帷帝念,

愿分和气散尘寰。

过了恒宗殿,就是会仙府,因里面排列着许多神仙的塑像而得名。会仙府建立在一片高平的岩石之上,位于一个形如弯月的石窟内,内塑上、中、下八洞神仙以及福、禄、寿三星。

府外东西两侧悬崖,布满了宋、辽、金、元、明、清历代名人称颂恒山的摩崖石刻,各体书法,异彩纷呈,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在会仙府西北的山岩上就是著名的琴棋台。琴棋台像半轮山月凸出于悬崖峭壁。该台极其平坦,活像一个大棋盘。

琴棋台西边就是通元谷,位于入谷处有一巨大的石门。谷内云蒸霞蔚,草木含翠,蕴藏着无限的生机和灵气。此谷就是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炼丹的地方。因为张果老被赐封为通元先生而得名。

由通元谷往南即到九天宫。九天宫殿庭楼阁,规划整齐。宫门外药草丛生,春天带露的杞树茁壮清纯,秋际着霜的野菊高洁挺立,采摘回来配成茶食之作料,芳芬清神。当月凭栏,山中烟云弥漫。和宫中道士把茶而谈,极尽人间悠闲之乐。

在九天宫的前面则是纯阳宫,相传吕洞宾曾在此降乩卜卦,因而以吕洞宾道号纯阳得名。

在恒山半山腰有两口古井,两者相距不过一米,而水质却是一苦一甜,区别极其明显,被称为“苦甜井”。

相传,恒山过去只有苦井一眼,唐朝时有一个姓魏的道人,在恒山修道讲经数十年。

有一天,魏道人讲经完毕,看到一个老人一直不走,问其原由,老者据实以告:“我乃本山黑龙,玄武化身,听道已有数年,深得其意,当为本山尽绵薄之力。”

恰好这一年恒山附近久旱不雨,魏道人就求助于黑龙。黑龙面露难色,说道:“降雨救民乃我本职,苦于玉帝禁令,违者诛戮,最轻也得囚于山底,永不超生。”

魏道人只好作罢,又拜谒张果老,张果老作法普降喜雨。玉帝误以为是黑龙所为,便欲诛之,张果老为其求情,才未受诛。

但死罪可免,囚罪难逃,黑龙感恩张果老,想到恒山只有苦井一眼,便主动囚于井底,将自己的口水吐出,供人饮用。天长日久,苦井旁受冲刷之力,形成水井一眼,便是 “甜水井”。

甜井很深,从不干涸,水味清洌甘甜,道家弟子奉为圣水。唐玄宗曾为甜井题匾,名为“龙泉观”。

恒宗殿外有有一块“鸡叫石”,相传恒山停旨岭村有一对兄弟,弟弟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哥哥好吃懒做,不求上进。父母死后,哥哥分给弟弟一只公鸡,便将其踢出家门。

这一年,天下大旱,虫满为患,上苍因弟弟好善积德,便将公鸡点化,为其捉虫除害。弟弟的庄稼在大旱之年长势良好。

哥哥的庄稼却遭虫害咬噬,哥哥便向弟弟借鸡一用。但是,公鸡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走,哥哥便气急败坏地追着公鸡猛打,当追到恒宗殿右侧,哥哥用石击之,公鸡魂魄便向对面山体飞去,只留下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就叫“鸡叫石”,击打其上便作鸡叫之声。清晨敲击鸡叫石,引起山谷回声,如群鸡争鸣,所以被称之为“金鸡报晓”。

知识点滴

曲阳历史悠久,因地处古代北岳恒山弯曲的阳面而得名。那是在上古时,恒山所在位置最先认定为曲阳。战国时期,曲阳曾先后为鲜虞、中山和赵国属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设置曲阳县。

公元前206年,汉朝设恒山郡,后又设常山郡,曲阳县属之。公元前179年,曲阳改称“上曲阳”。

元朝曾一度将曲阳提升为恒州,故曲阳也有“恒州”之称,可见曲阳与恒山的历史渊源之深,恒山胜景之一的北岳庙,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庙”,俗称窦王殿,就建在曲阳。 VW6e/LkQgWzEEhOGqhBlUYurfgwlEAFqClUMdTh9rZd7Y2t8Z/p8LGXpLnFcGo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