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在这种局面之下,寡人怎么可能会去作死?即便是袁绍求着我出面帮他,我也是不可能帮他的!你是知道的,我只是一心想中兴汉室的。我又怎么会去做那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呢?”
曹操叹了口气,“既然你开诚布公,那我也就直说了。不知陛下是否还记得,两年前,我们在这大殿之外的广场之上,臣对陛下说过的话?”
“记得。”
“当年,臣曾说过,只要陛下不做那昌邑王,臣便不会做那霍光。而且我曹操既然身为汉臣,我这一生便不会叛汉!即便是天命在我,我也不做周文王。臣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吗?”
“清楚了,清楚了!”刘协的心里依然是难以平静。曹操的质问,山雨欲来。他怕,他怕曹操铤而走险。他怕曹操翻脸不认人。
“当年,我曾依附过袁绍不少日子。袁绍这人,臣很清楚。就算是陛下不知道袁绍的为人,你也可以问!但是在这大势之下,臣不希望陛下和臣二心。这对我很重要,对陛下同样很重要!”
刘协连连点头,“曹公。寡人之前的那句‘曹爱卿’,并不是虚言。虽然我兴汉之心不死。但是在大是大非之前,寡人和曹爱卿永远是站在一条战线上的。希望曹爱卿能相信寡人。”
曹操点了点头,带着许诸离去了。
得知徐州的事情之后,曹操曾经是大怒过。
但是冷静下来之后,他也不解,为何刘协会站在他的对立面。
今日一席话,他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天下分曹虽然秘密,但是也不是秘密。有心之人想要知道袁绍的大略并不困难。至少他的儿子,在数月之前便已经知道了。
在这样的局面下,刘协是聪明人。
就像他说的那样,兴汉之心,他始终不死,但是他也不会去作死。事实可见,那刘备手中的衣带诏必然是矫诏!
就算是刘协给了他一张诏书,那也是如同刘协说的那样,是帮助曹操的,而不是要讨伐他曹操的。
若是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若是连这一点智慧都没有那刘协还谈什么兴汉?
但是眼下的局面却让他为难。
徐州啊!
没了徐州,他和青州的儿子就被分割在了两端。而现在青州的战事虽然他并不是很清楚,但是其难度定然会成倍的增加!
原本以少打多,强攻青州便是艰难的战事。而现在,更难了。
淮南的夏侯惇必须回防东大营,抵御刘备。
而朱灵的一万人接收了寿春之后,也没有办法腾出人手来反攻徐州。他还要担心刘备来攻打他。
淮南南边的庐江郡,朱灵也去不了了。毕竟刘勋在那里。
兖州的夏侯渊要抵御袁绍,还要钳制青州。
在河内,他倒是有足够的兵马。但是那里紧挨着袁绍。
他不能动。
他的儿子曾书信告诉他。河内是他“一只螃蟹压天下”的第一只大鳌。
不容有失。
关西的兵马,虽然也不少。但是他们防御着武关,防御着汉中张鲁,还震慑着马腾、韩遂、关中群雄和南匈奴。
虽然他儿子说,南匈奴和马腾韩遂那里,他已经初步搞定了。但是这些人何时会复反?只有天知道。
但是,他又哪来兵力去反攻徐州?
坐在书房,曹操焦头烂额。
他的儿子,在为他征战天下。而他答应了儿子要铲除刘备,他却没有做到。
一个疏忽间,刘备竟然是策反了他的三万人马!更是将一颗锥子扎在了最为紧要的地方!让他首尾不能兼顾!
青州之战,刘备可以出兵与袁潭一起夹攻曹昂!
袁绍南征,刘备可以趁机偷袭许都!
打广陵、打淮南、打豫州,此刻坐拥徐州四郡的刘备已经是无所不能了!而他却要疲于奔命!
这一子落在了当中,四面之敌,可就随时都能和他呼应了。
“啊~~~~啊!”曹操双手抱头。
这一刻,他的头痛症又犯了。而这一次,他却没有“良药”,为他治病!
司空府的人一连十日,都是忧心忡忡。曹操这一次的头痛症来得太猛。便是太医吉平也是束手无策。 汤药一碗一碗地喂下,但是曹操却依然是头痛不已。
雪上加霜,袁绍讨伐曹操的檄文传到了许都。袁绍正式向曹操宣战了!
陈琳执笔的《为袁绍檄豫州》,洋洋洒洒。那字里行间,从曹操的爷爷到曹操本人,从曹操做过的每一件事,到曹操杀过的每一个人,将曹操批得是体无完肤。
檄文中的曹操简直就是一个混世大魔王,反义词词典!
看完檄文之后,曹操的头痛症,反倒是好了。
成又如何?败又如何?
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是黑是白,是对是错,任人去骂好了。
自己的儿子此刻都在前线厮杀,而自己却在这里怨天尤人,有意思吗?错了便是错了。
刘备,等儿子回来了之后,再杀了便是。多大的事啊!
曹操终于是重新振作了起来。
天下分曹之下,他没有时间去荒废,也没有时间去头痛。头痛这种事情,让那些失败者去慢慢头痛好了。
说实话,现在身处临淄的袁潭,就正在头痛。
广县、益都、南丰、广饶、利县、乐安、千乘、蓼城、临济、东朝阳等十个县城都被包围了!
一个巨大的包围圈,环绕三方,将临淄和它周边的几个县城包围在了其中。
最令人气愤的是,包围这些县城的部队只有区区二百人!
他们耀武耀威地在这些县城的四个城门外,扎下了一个及其简易的营寨!与其说是营寨,倒不如说是用些树干胡乱堆砌的障碍。
每个城门外都只有五十骑!
他们不攻城!
即便是城门开着,他们也不会攻城。
他们知道他们人数稀少,他们知道他们进了城就是死!
但是他们不进城。他们就守在城外,等着城内的守军出来。
弓箭就在他们的手边,锅碗瓢盆,帐篷,就在他们的身后。他们甚至是还备了攻城用的云梯!他们他们就在弓箭射不到的地方,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