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茂言道,“我老了。经此一役,我决定退隐了。关西的事情,朝廷的事情,我是再也不想参合了。段将军,既然公子看得起你。你就硬着头皮上吧。”
“不能吧。你这刚刚为朝廷立下了大功,就算是你想要隐退,朝廷也未必会准。而且您现在当打之年,怎能轻言退隐?”
“退了就是退了,功成身退,正好。”
喝了这第一杯酒,段煨的心里依然忐忑。
无功受禄,而且他们的面前还坐着,在关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名”公子,他的心里完全没有底。
曹昂端起第二杯酒,“段将军,你自比李傕如何?“
段煨惶恐地端起了酒杯,叹气道,“李傕天纵奇才,我不如他。”
第二杯酒喝完,曹昂端起了第三杯酒,“那你认为我比李傕如何?”
霎时间,段煨汗如雨下。他闻到了一股极其危险的气息。
他离开了身前的小案,跪伏在了地上,“事实已经摆在了面前,公子胜李傕万倍。”
曹昂点了点头,“那我离开长安之后,你敢不敢成为下一个李傕?”
段煨的头磕在了地上,“末将不敢!末将一定守好长安城,静待公子吩咐。”
曹昂点了点头,“你记住就好。我能灭了李傕,便也能灭了你。如果你敢在长安乱来的话,我很快便会回来。”
“末将不敢!末将不敢!”段煨的汗水滴到了地板上,他的眼睛也紧紧地闭上。他不敢看曹昂现在的表情,甚至是一动也不敢动。
曹昂这话是威胁,不是震慑。段煨相信,如果他真的乱来了,曹昂是一定会提着屠刀重回关西的。而他虽然是希望自己来镇守长安,但是自己却没有拒绝的权力,更没有乱来的权力。
以往的李傕,让他闻风丧胆,丝毫生不出对抗的心思。而这个神秘蒙面人,凭借仅仅一千骑兵,便覆灭了整个李傕的实力。
虽然他并没有参战,但是他能想象到,曹昂的手腕究竟是有多厉害。如果他要杀了自己,自己根本就连挣扎都做不到。
夜半临渊。
“好。起来喝酒。”
这第三杯酒喝下去,段煨如坐针毡。
李傕的头颅被快马送到了许都。当年在长安之时,天子刘协便没少受李傕的气。董卓死了,刘协最恨的人,便是李傕。
而现在李傕的头颅摆在了刘协的面前。即便是李傕被夷了三族,仍然不能让刘协解气。李傕的头颅被高悬示众,以儆效尤。
谒者仆射裴茂大功于朝廷,虽然他递上了辞呈,告老还乡,但是依然被天子封为阳吉平侯。而讨伐李傕的“主力”,段煨,官拜镇远将军,领北地太守,封闅乡亭侯。
后来,钟繇果然是到任司隶校尉。而段煨也完成了他在关中、关西的历史使命,被迁到许都,官拜大鸿胪,又迁光禄大夫,都是九卿之一的高官。
关西的战事画上了句话。其中的谜团也一一解开。
裴茂,这位汉灵帝时期的尚书令,在大功之后,仅仅只是赐予了爵位,而没有任何的官职。甚至是他在正史上的记载,也从这一刻起,也画上了句号。
以至于他是什么时候死的,都没有任何的记载。
但是对于年仅50岁,依然身强力壮,当打之年,又为朝廷刚刚才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他而言,这又怎么可能?
甚至是,他究竟是有三个儿子,还是四个儿子,还是五个儿子,在史书上,都成了分歧。而久不在中枢的他,他的孙子裴秀却成了西晋的尚书仆射,仅次于总理朝政的尚书令!
他真的是如同史书一般,功成身退,了无踪影了吗?
显然不是。
而他的隐退,又是为何?
曹昂!天机府!
李傕的强大,丝毫没有夸张。
段煨在董卓麾下的时候,就是一个“路人甲”,屯田于华阴。他根本就没有和李傕抗衡的实力。而实力弱小的他又如何能和无兵无权的裴茂一起,夺回关西,夷李傕三族的?
史书上,没有丝毫的介绍,没有丝毫的详情。仅仅只有,李傕被梁兴、张衡破于黄白城,斩首,夷三族的结果。
但是这样的结果,本来就是狂妄的。若是没有曹昂和他的天罚军,坐拥雄城长安的李傕,又怎么可能会败?
拥有郿坞财富的他,又怎么可能会离开长安城,而去什么黄白城?
而郿坞同样也是昙花一现了。它里面积累的财富凭空蒸发,再也没有了记载。
史书的扯淡,让曹昂和天罚军的功绩,被张冠李戴到了裴茂和段煨的头上。但是曹昂会在意那区区的功劳吗?这原本就是隐在暗处的他,随手送上的。
翻过了长安北面的群山,曹昂带着他现在两千骑的天罚军进入了南匈奴的境内。
由于时间短暂,从飞熊军中选拔出来的一千名天罚军的装备,远远没有完善。
他们只能用从寻常护甲上拆下来的普通的铁甲片,为他们缝制马甲。而骑士的盔甲也是各式各样,不尽相同。不过这样一来,倒也是多了一些西凉风味。
长枪,依然是标配,但是圆盾,却是寻常步兵用的圆盾,比骑兵圆盾要大上一些,笨重一些。
弓箭也没有给他们配备。因为他们目前的骑射水平,还没有达到天罚军的要求。不过,在西凉比较常见的钩索,他们倒是都装备了。
这是天罚军本没有配备的装备。通过钩索,他们能在远处抛出钩子,勾住鹿角之类的障碍物,然后利用马匹的力量,拖走鹿角,破除敌方的防御工事。
而这样的抛钩索的技能,倒也是天罚军原本不曾拥有的。
中原的骑兵往往是掩护步兵进行攻击。而在关西,骑兵才是正儿八经的部队,步兵只能守城用用。关西的骑兵战法比之中原,又要先进很多。
这也是郭嘉选择不和李傕的飞熊军正面接战的原因之一。
基于这二者的不同,曹昂将原有的天罚军命名为破军。而将从飞熊军收编而来的一千人命名为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