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寄全椒山中道士 注175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注176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注177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评析/

这是韦应物著名的作品,宋元以来,评价尤高。本诗最后两句又是公认的妙笔。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称:“结尾两句,非复语言思索可到。”明代高棅《批点唐诗正声》评:“全首无一字不佳,语似冲泊,而意兴独至……”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赞该诗:“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言语意思。”其实,韦应物的诗往往不见得有多少深意,但却体现出他不积极也不消极的淡泊和顺其自然,这是人格,也是性格。有人评价其诗可以跨过王、孟而直接接续陶渊明,主要在于具备了陶的精神。

苏轼极爱此诗,以至于很用心力地摹拟,用本诗的韵和了一首《寄邓道士(并引)》。苏东坡天才诗人,和陶渊明的诗可不分高下,但和韦应物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却未获称许。也许清代施补华找到了答案,他在《岘佣说诗》里评道:“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谓也。”世间艺术作品,但凡过于执著,刻意为之,便已流于次等了。

/注释/

注175 全椒:唐代滁州全椒县,今安徽滁州全椒县。山:全椒县神山,位于县城西北。有洞极深,景物幽邃。第二句中的“山”亦即此。

注176 郡斋:官署中的斋舍。此时韦应物在徐州刺史任上。山中客:即题目中的“道士”。诗人因在官邸感到清冷,所以忽然想到神山里住着的道士。

注177 白石:东晋葛洪《神仙传》里记有“白石”先生煮白石为粮的故事。这里借喻全椒道士,说他生活的清苦。这两句联想道士的生活情况:在山中砍了柴捆扎起来,担回去煮饭。他煮的饭不是真米饭,而是白石子。 RvUBWto/wfGx1YcSv5jmQrU7rvhDJCmaiS0RtxSn+t31dSxuGupgOiEO1xbRsC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