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受到高度评价的命理经典
“命学四书”

《滴天髓》《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子平真诠》是齐名的“命学四书”,是四柱学的经典之作。《子平真诠》是其中文字最少,但理论精辟,论述最有纲领的著作。


命理学的巅峰之作

对于《子平真诠》,很多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民国命学大师徐乐吾说:“吾平生最服《滴天髓》《子平真诠》《穷通宝鉴》三书。”

民国命理学家方重审说:“此中旧籍,首推《滴天髓》与《子平真诠》二书,最为完善精深。后之言命学者,千言万语不能越其范围。”

很多命理著作并不教人实战方法,藏私甚重。而此书不然,如果说《三命通会》是授人以“鱼”,那《子平真诠》就是授人以“渔”。如果说《滴天髓》是四柱学的顶级学术著作,如同树顶的果实,那么《子平真诠》便有如摘取硕果的阶梯。两书一深一浅,互相匹配,不可或缺。所以《子平真诠》一问世就受到很高的重视。

“无意间”诞生的命学珍宝

《子平真诠》的序言中写到,作者写手稿时本没有成书的想法,无意间被好友读到,视为命理学珍宝,认为足以为《渊海子平》做注解,便命名为“真诠”!从此书内容看,这种评价一点不为过,此书不但很好地解释了《渊海子平》的核心理论,使原始命理学不再因论述简明而引起歧义,而且作者的行文不婉转委曲,句句直指要害,论述精辟有力,令后人熟读后即可理解,使命理学避免玄学和不可知论的桎梏,而走向了更有重点、条理的分析方法上。

相对于《三命通会》辞书式的庞杂,《子平真诠》更注重的是理论思路的阐述。民国徐乐吾为《子平真诠》做了注本并流传到今天,但是可惜徐乐吾用《滴天髓》来解释《子平真诠》,而没有正确解释原始“用神”的概念,而是使该书流于“扶抑调候论”和“日主旺衰平衡论”,这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

四柱学发展脉络

四柱学并不是在诞生时就完美的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众多学者的集体智慧结晶。

四柱学代表作
四柱分析法及其代表作

四种论命理论

干支纪日始于商代,干支纪月始于西汉,干支纪年始于东汉的公元126年。因此,四柱命理的萌芽不可能早于东汉,而其产生则始于唐宋时期。此后,它逐渐演化出很多理论分支,人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八字、大运、流年的吉凶。简单来说,分析四柱命理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以《子平真诠》为代表的著作主要以用神的“成败、救应”为断命的标准,论述的重点是“用神”。

2.以《滴天髓》为代表的著作主要以“澄浊、求清”为断命的标准,论述的重点是“气势”。

3.以《穷通宝鉴》为代表的著作主要以“气候的变化”为断命的标准,论述的重点是“调候”。

4.以“年命、纳音、神煞”论命,这些方法始于战国时期的鬼谷子,在四柱学开山之作《渊海子平》中也有提及,其代表作是《玉照定真经》《李虚中命书》等,但现在已经不被人们重视。

并驾齐驱的两本巨著

今天研究命理的人主要采取《子平真诠》和《滴天髓》中的理论。如果说《子平真诠》为命理之规矩,如同给了人们分析八字的具体标尺,那么《滴天髓》则示人以“巧”,让人在运用标尺之时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虽然两种不同的方法对于同一个八字的分析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而且也会得到一样的结论,但由于理论上的差异,两者各有所长:《子平真诠》侧重于以用神的“纯杂”来分高低,而《滴天髓》则以气势的“清浊、有情无情”来分贵贱。

《滴天髓》是命理学界公认的顶级巨著,它抛弃了一切神煞。作者结合一生命理实践,阐发隐微,穷通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之道,达到难以企及的高度,使人无法望其项背。《子平真诠》继承和发展了《三命通会》的格局、用神这一论命体系,而且剔除了“神煞”这个元素,成为命理学上“用神派”的龙头老大,与《滴天髓》的“气势派”遥相呼应而互相补充。《子平真诠》和《滴天髓》因此被视为命理学的姊妹篇。在实战中,如果可以将两书相结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融会贯通,那就离大师不远了。

初学者可以先看《千里命稿》了解基本概念,再看《子平真诠》升级,然后是《滴天髓》《穷通宝鉴》《渊海子平》《三命通会》。都读完后再看一遍《滴天髓》,便可算是入门了。

多种论命法

四柱命理的萌芽不可能早于东汉,而其产生则始于唐宋时期。此后,它逐渐演化出很多理论分支,人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八字、大运、流年的吉凶。

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史上,四柱命理学的道路并不平坦,它走的是一条迂回上升的道路,各种著作之间也必然有高低深浅之分。 kKFJQYUj0IttkTmSxvc7LuRPEYaVqr6Zhf2WpyNKLerb9M/1S/EOy7DcZeyv4l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