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薪酬管理概述

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薪酬管理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不仅能合理控制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能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投资的升值及企业经营目标的达成。

1.2.1 薪酬管理的概念

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组织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员工薪酬支付原则、薪酬策略、薪酬体系、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构成等进行确定、分配和系统调整的动态管理过程。

1.薪酬管理的功能

薪酬管理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科学的薪酬管理能有效地控制企业的人工成本。

(2)科学的薪酬管理能有效地促进员工绩效的提高,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合理的薪酬管理能促进员工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

(4)合理的薪酬管理能构建和谐的组织气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5)科学的薪酬管理能促进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有机结合。

(6)科学的薪酬管理能有效促进员工稳定性,实现企业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2.薪酬管理的原则

薪酬管理的原则

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一般应遵循6大原则。

(1)公平性原则。薪酬的公平性体现在 3个方面,即外部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和自身公平性。外部公平性是指薪酬与劳动力市场上同行业、同岗位的员工之间薪酬水平具有可比性。内部公平性是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薪酬水平,应能体现员工个人能力大小以及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大小等,内部公平性影响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合作关系。员工自身的公平性主要是考虑到员工的工资收入等应与个人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大小直接呈正相关,让员工有满足感。

(2)竞争性原则。该原则主要针对外部薪酬市场水平。企业只有支付符合劳动力市场水平的薪酬,确保企业的薪酬水平与类似行业、类似企业、类似岗位的薪酬水平相当;同时,关注竞争对手采取的薪酬策略和薪酬水平情况,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

(3)激励性原则。各岗位员工的薪酬应与员工的绩效直接相关,且具有一定的差距。不同等级的员工之间薪酬水平也应该适当拉开差距,以促进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体现薪酬的激励作用。

(4)平衡性原则。人力资源成本也是企业薪酬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企业实施的薪酬管理不仅要体现薪酬水平的对外竞争性,还应该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合理控制人力资源成本的无限制增长。

(5)成本控制性原则。企业还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的财务实力和实际支付能力。科学合理的薪酬管理要求企业对人工成本进行必要的控制。

(6)合法性原则。企业薪酬管理的制度规定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例如国家对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以及工作时间要求、延长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支付标准,社保、住房公积金缴纳标准,经济补偿金和年底工资指导线要求等。

1.2.2 薪酬的测算

企业在进行薪酬水平设计或薪酬调整时,均需要结合企业人工成本总额预算及各岗位人才市场人才供给的情况所决定的薪酬水平,对企业各岗位的薪酬额度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的测算。

所谓薪酬测算,就是通过科学的计算方法,对薪酬调整后的一种预期性结果的科学分析过程。薪酬测算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薪酬总额及薪酬水平能更加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又能保证在劳动力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性。通过薪酬测算,企业能对薪酬调整的总体额度进行合理控制,进而较准确地确定各岗位薪酬的调整幅度。

1.2.3 薪酬的预算

薪酬预算是一种定量的控制计划,是指管理者在薪酬管理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成本开支方面的权衡和取舍。准确的预算,可保证企业在未来一定周期内的薪酬支付受到一定程度的协调和控制。

基本工资预算是企业战略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程序。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把企业的市场经营状况、本企业经营状况、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等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基本工资预算也是确保薪酬成本不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的必要手段。

1.2.4 薪酬的调整

企业在薪酬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薪酬制定不符合现实情况或执行不理想的情形,因此要不断地对其已有薪酬进行调整。

企业薪酬调整的合理与否,决定了薪酬调整对员工激励作用的大小。因此,企业在进行薪酬调整前应全面收集资料、调查了解,有针对性地去调整薪酬水平或薪酬结构。企业的薪酬调整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如表1-3所示。

表1-3 薪酬调整的内容

续表

企业在进行薪酬调整时,应积极进行市场薪酬水平调查及内部员工薪酬满意度调查,全面了解企业内外部薪酬实施情况,以减少企业薪酬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薪酬政策能够持续有效地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1.2.5 薪酬的控制

企业的薪酬控制主要是指对薪酬费用总额的控制,目的是避免因薪酬过快增长而导致超出企业实际支付能力情况的发生。薪酬控制的常用工具一般有通过员工数量和工时来控制、通过薪酬结构调整和薪酬水平调整来控制、通过薪酬技术进行潜在的薪酬控制3种。

(1)通过员工数量和工时控制薪酬。它通常包括控制员工的聘用数量和用工时数。控制员工数量是指长期保留核心员工,而对于非核心员工来说,则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短期用工机制。控制用工时数实现薪酬控制,即通过控制员工实际工作的时间来进行薪酬费用控制,但此方法的应用应建立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

(2)通过薪酬结构调整和薪酬水平调整来控制薪酬。其具体操作如表1-4所示。

表1-4 通过薪酬结构调整和薪酬水平调整薪酬的控制方法

(3)通过薪酬技术进行潜在的薪酬控制。企业可以通过工作评价、薪酬调查、薪酬结构、宽带薪酬、最高最低薪酬水平控制、成本分析、薪酬比例比较等薪酬技术手段,来改善薪酬成本控制工作。 DPDTl94LSYSyfh37NdytfNPz9jgMpCGHW+b76dQP98N/nXc2SEP+4sIg5vEusrsW

【微课堂】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