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4封

自动自发,即刻行动

亲爱的约翰:

智者说的话我总是记忆犹新。有位智者说得好,“教育涵盖了方方面面,但是它本身不教你任何东西。”这位智者向我们展示了一条真理:如果你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最实用、最经典、最可行的哲学也难以通行。

我一直深信,机会是靠机遇得来的。再好的构想都有缺陷,即使是很普通的计划,但如果确实执行并且持续发展,都会比半途而废的好计划强得多,因为前者会贯彻始终,后者却前功尽弃。因此我说,成功没有秘诀,要在人生中获取好结果,有超常的聪明智慧和特殊才艺当然好,没有也无可厚非,只要肯积极行动,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吸取这个惨痛教训,最终使自己沦为平庸之辈。看看那些庸碌无为的普通人,你会发现,他们说的远比做的多,甚至只说不做。但他们个个都是找借口的行家,总会找各种借口来开脱,直到最后证明这件事不应该、没有能力或已经来不及做为止。

与此类人相比,我似乎聪明、狡猾得多。盖茨先生吹捧我是个积极主动、自动自发的行动派。我很乐意接受这个吹捧,因为我没有辜负它。积极行动是我身上的一个明显特征,我从不喜欢纸上谈兵。我知道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世界上没有哪一件东西不是由一个个想法付诸实施所得来的。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考虑行动。

很多人都承认,知识若不以智慧为基础是没用的,但更令人沮丧的是即使空有知识和智慧,如果没有行动,一切仍是空谈。行动与充分的准备可视为事物的两面。人生必须收放有度。做太多的准备却迟迟不行动,最后只会浪费时间。换言之,事事必须有节制,我们不能陷入不断演练、计划的圈套,而必须承认一个现实:不论计划有多周详,我们仍难以准确预测最后的解决方案。

我并不否认计划的重要性,它是获得完美结果的第一步,但计划并非行动,也无法替代行动。就好像打高尔夫球似的,如果没有打过第一洞,便无法到达第二洞。行动解决一切。没有行动,什么都不会发生。我们无论如何也买不到万无一失的保险,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下定决心去实施计划。

缺乏行动之人都有一个坏习惯:喜欢维持现状,拒绝改变。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正如人会生死一样,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但因内心对未知的恐惧,很多人抗拒改变,哪怕现状多么令他不满意,他都不敢向前跨出一步。看看那些本该事业有成却一事无成的人,你就知道不同情他们是件很难的事。

是的,每个人在决定一件大事时,内心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担心、恐惧,都会面对不知到底要不要做的困扰。但“行动派”会用决心燃起心灵的火花,想出各种办法来完成他们的心愿,更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

很多缺乏行动之人总是很天真,喜欢坐等事情自然发生。他们天真地以为,别人会关心他们的事。事实上,除了自己以外,别人对他们不大感兴趣。要知道,人们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例如,一桩生意获利比重越高,就越要主动采取行动,因为成败与别人毫无关系,他们是不会在乎的。这时候,我们最好把它积极地推一把,如果我们怠惰退缩,坐等别人采取主动来推动事情的话,结果必定会令人大失所望。

一个人只有依靠自己,才不会让自己失望,并能增强自己掌握命运的机会。智者只会积极促使事情发展。

人生中最令人沮丧的莫过于想做的事太多,结果不但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做,反而想到每件事的步骤繁琐,而被做不到的情绪所干扰,以致一事无成。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人的时间都有限,任何人都无法做完所有的事情。智者深知,并非所有的行动都会产生有意义的结果,只有明智的行动才能带来有意义的结果,所以智者只会做产生正面效果的工作,做与完成最大目标有关的工作,而且专心致志,所以智者总能作出最有价值的贡献,并获益良多。

想吃掉大象必须一口一口地吃,做事也如此,想完成所有事情,只会让机会溜掉。因此,我的座右铭是:洛克菲勒对紧急事件采取积极主动态度。

很多人把自己变成一个被动者,他们希望万事俱备之后才去行动。人生随时都是机会,但是几乎没有十全十美的。那些被动的人平庸一辈子,恰恰是因为他们一定要等到每一件事情都百分之百有利,万无一失以后才去做。这是傻瓜的做法。我们必须向生命妥协,相信手上的正是目前需要的机会,才会将自己挡在行动前陷入永远痴痴等待的泥沼之外。

我们追求完美,但是人类的事情没有一件绝对完美,只有接近完美。等到所有条件都完美以后才去做,只能永远等下去,并将机会拱手让给他人。那些要等到所有事情都已经准备妥当才出发的人,将永远也离不开家。要想变成“我现在就去做”的那种人,就要停止一切白日梦,时时想到现在,从现在就开始做。诸如“明天”、“下星期”、“将来”之类的句子,跟“永远不可能做到”意义相同。

每个人都有失去自信、怀疑自己能力的时候,尤其是在逆境中的时候。但真正懂得行动艺术的人,却可以用坚强的毅力克服它,会告诉自己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有失败得很惨的时候,会告诉自己不论事前作了多少准备、思考多久,真正着手做的时候,都难免会犯错误。然而,被动的人并不把失败视为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却总在告诫自己:或许我真的不行了,以致失去了积极参与未来的行动。

很多人都相信心想事成,但我却将其视为谎言。好主意一毛钱能买一打,最初的设想只是一连串行动的起点,接下来要实施第二阶段的准备、计划和第三阶段的行动。在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有想法、有主张的人,但懂得成功地将其付诸实现比在家空想出一千个好主意要有价值得多的人却很少。

人们用以判断你能力的真正标准不是你脑子里装了多少东西,而是你的行动。人们都信任脚踏实地的人,他们都会想:这个人敢说敢做,一定知道怎么做最好。我还没听过有人因为没有打扰别人、没有采取行动或要等别人下令才做事而受到赞扬的。那些在商界、政府、军队中的领袖,都是很有才能又实干、自动自发的人。那些站在场外袖手旁观的人永远当不上领导者。

不论是自动自发者还是被动之人,都是习惯使然。习惯有如绳索,我们每天都在纺织一根绳索,直到它最后变得粗大得无法折断。习惯的绳索不是带领我们到高峰就是引领我们到低谷,这主要得看是好习惯或坏习惯了。坏习惯能左右我们,很容易养成,但却很难伺候。好习惯很难塑造,维持下去却很容易。

要有现在就做的习惯,最重要的是要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戒除精神散漫的习惯,要决心做个主动的人,勇于做事,不要等到万事俱备后才去做,因为世界上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培养行动的习惯,不需要特殊的聪明智慧或专门的技巧,只需要努力耕耘,让好习惯在生活中开花结果即可。

儿子,人生就像一场伟大的战役,为了胜利,你需要行动,再行动,永远行动!这样,你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祝圣诞节快乐!我想这时候给你写这封信,应该是最好的圣诞礼物了。

爱你的父亲
1897年12月24日 iRo2QvnQb9laok2APsnjw2NOeF82wFd57t/AQTj5KaqWIryjDVe36xkFeJjnKiI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