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酸楚

对于孙杨和他的家人来说,2016年分外不易。年初的一场骨折几乎断送了孙杨的奥运之路。

在澳大利亚集训时,孙杨一早独自进行跳跃旋转的训练。跳着跳着,右脚落地没有站稳,脚向内侧翻,当下“嘎嘣”一声。

“我想可能会有问题,疼了很久,后来都麻木了,整个脚肿得很厉害,当时马上就用冰敷了,情况虽然看起来很不好,但我自己还是很乐观。去医院的路上想,应该不会骨折,自己还是很健康的,可能就是一些挫伤之类的。”孙杨说。在去医院的路上,他还安慰陪伴身边的母亲和工作人员。

到了医院,拍片之后,孙杨的右脚被确诊为第五跖骨疲劳性骨折。“医生过来说‘断了’,当时我脑子真的一片空白,什么东西都没有,就想着——我骨折了。”当时离里约奥运会选拔赛仅有3个月不到的时间。孙杨懵了,在场的人都懵了,没人说话,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孙杨的母亲杨明在澳洲集训期间全程照料儿子的作息起居,每天花六七个小时炖汤给孙杨补充营养。因为不会说英语,杨明当时坐在一辆黑色面包车里在医院的停车场等消息。听到是骨折,杨明放声大哭,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杨明也是运动员出身,身材高大。采访现场,她低头指给《人物》记者看,发迹线周围一圈密密实实的白发,已经很难被染过的头发盖住。这都是2016年上半年孙杨受伤后瞬间冒出来的。

远在杭州的朱颖一听说孙杨的伤病情况,第一个想法也是:完了。“我说这还练什么呀,不用比了,回来吧。当时就是这种心情。”朱颖回忆道。

医生的结论是,起码6周以后才有恢复运动的可能。但骨折后的第11天,大年初二,孙杨自己决定下水。他的伤脚上戴着高分子支架,由工作人员背下楼,用轮椅推到泳池边,在水下练单脚转身和腰腹力量。每天一小时的训练时间,前后需要准备三四个小时,孙杨每天坚持。

骨折仅仅是第一关。孙杨身高1米97,由于骨折恢复期间双腿处于不平衡状态,左脚的受力点过多,导致左腿膝盖软骨退化,右边的小腿比左边的细了6.5厘米。2016年4月份的选拔赛前,脚因为在水中浸了太长时间,像海绵一样泡发起来,水肿特别厉害,完全不能用力。更让人胆战心惊的是,2016年5月20日,在复诊右脚的复原情况时,竟然又发现了一处新添的骨折——右脚第四跖骨疲劳性骨折。此时离奥运会只有两个月的时间。

但孙杨从未觉得自己不能去里约。一恢复训练,他就把训练的视频发给朱颖。视频中孙杨右脚在水中完全不动,只依靠单脚前行。“他说,‘我还是会尽力,我还是要拿第一’。”朱颖说。受伤4个月后,凭借此前的训练基础,在2016年6月初的美国圣克拉拉站赛季中,孙杨一举拿下200米自由泳冠军,并创造了2016年世界最好成绩。

因为骨折,孙杨近半年没有转身蹬边和出发台起跳,这两项对他来说在比赛中几乎是致命伤。200米自由泳决赛那天,朱颖在电视前看直播。“在这种完全不利于他的情况下,从各方面心态来讲,400米失利了,又要去驾驭一个自己之前没有拿过第一的一个项目。他的脚出发又不行,其实你应该看到他比赛的时候,他出发会比别人慢很多。他启动得比别人慢,他全都是靠后半程顶上去的,我觉得这是特别难的事。”朱颖是最初把孙杨带到泳池边的人,也是最了解他的人之一。“酸楚,”她说,“心里头酸酸的,太不容易了。”

伤病对孙杨的影响还是在之后的1500米项目中显露了出来的。由于缺乏系统而严谨的训练,加上赛前感冒的影响,在1500米自由泳预赛中,孙杨排名小组第七,未能晋级。前半程,孙杨一直领先。过了800米,他感觉身体到了极限,“突然就感觉又没力,又发僵……觉得一口气憋在这里很难受。”孙杨指着胸口。眼看着对手一个一个追上来的孙杨触壁后,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成绩,把头埋进了水里,久久不肯抬起来。

里约奥运会结束后,杨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诚地说了孙杨备战奥运时的两次骨折。她说,之所以没在伤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对外公布,是因为他们不敢说,也不想说。当时谁也不知道孙杨还能否正常参加奥运会,也怕说了会让对手得意。

但坚持游完1500米对于现在的孙杨来说有着比夺冠更重要的意义。“无论如何,我已经跳下去比赛了,我就得坚持把它游完,无论是成绩有15分好(游进15分钟),还是有16分好,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给人看的是一种精神和一种毅力。” YLRiAR5HSsDGeCz+OwXJ77IKwEMBh9DsnekZMgCJ4JPUMMaSCwhuQ+sSo7Qge5h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