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3 汇率对出口价格的不完全传递实证研究

4.3.1 数据说明及处理

我们先考虑汇率和出口价格之间的关系。由于数据长度限制,本部分选取1995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分析。为突出强调汇率变动与进出口价格之间关系的重要性,这汇率传递阶段的研究不加入其他变量。分别以EP、IP、REER表示中国的商品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其中,总体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来源于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来源于IMF的IFS数据库。

为了后续研究的需要,先将这些指数都换算成以1995年1月为基期的定基指数序列。换算方法是先找到某一年度的环比指数序列,然后对同比指数序列进行换算。但是我国公开的进出口商品价格环比指数序列难以得到,因此这里是根据毕玉江(2008)构建的进出口实际价格指数序列进行的换算。使用X11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处理,再取自然对数,分别以LNEP、LNIP、LNREER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包含上述变量序列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变量间的影响关系。

4.3.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首先通过单位根检验确定这些变量的单整阶数。参照赤池信息准则AIC(Akaike Info Criterion)和施瓦茨准则SC(Schwarz Criterion)。检验结果可见表4.1。

表4.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检验方程形式(C, T, d)中C表明检验方程带有常数项,T表明带趋势项。d为滞后期数,选择标准是AIC和SC准则。检验计量软件为Eviews6.0。

从检验结果可知,上面这三个变量序列的水平值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都不是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序列平稳,说明它们都是I(1)序列。

4.3.3 协整检验

这一部分使用Johansen方法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通过建立迹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似然比统计量来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在确定VAR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时,本部分进行了滞后长度判别检验(Lag Length Criteria)。同时考虑到有效估计的残差应该具有正态分布特征,结合以上这些因素本文确定VAR模型的滞后期数为6。

采取带截距项和趋势项的检验模型对向量 Ft =( LNEP t LNIP t LNREER t )进行协整检验。协整关系检验的结果见表4.2。

表4.2 出口价格、进口价格、实际有效汇率的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注: * 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p-值是MacKinnon-Haug-Michelis (1999) p-values。

可以看到,迹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出口价格、进口价格、实际有效汇率之间存在1个协整关系。

正规化后的协整向量可表示为:

由上面协整分析结果,从长期来看,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存在正相关关系。根据1995—2009年数据得出的出口价格对汇率的长期弹性为0.25,但是系数估计值的显著性并不高。另外,出口价格对进口价格存在相对较高的弹性,进口价格上升1%,将使得出口价格升高0.5个百分点,而且其估计值的显著性水平也较高,这也验证了我国加工贸易中有较高比重形成的出口中包含较多进口成份的客观事实。

4.3.4 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分析

1.基于VECM的脉冲响应分析

在VECM模型中设定研究向量为Y t =( LNEP t LNIP t LNREER t )′。

确定差分形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方程如下:

其中, VECM 为误差修正项,它们的系数用来反应相应变量对其长期稳定关系的偏离及调整程度。本部分基于上面的实证检验框架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参考调整后的可决系数( )、AIC和SC等标准,限定变量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在这些限制条件的基础上进行VECM研究。由于估计出的参数结果较多,因此这里没有列出各方程的估计结果。

下面图形显示了上述VECM模型的脉冲响应结果。

图4.2 脉冲响应分析结果

可以看到,当对汇率施加一个标准差的正向冲击时,出口价格对汇率冲击的响应在前3期为正,第4期开始都为负效应,最高约在-0.005的水平上。说明汇率升值后本币出口价格只在短期内有微小上升,随后就是经过加成调整的本币出口价格负向变动。进口价格冲击对出口价格的波动具有明显的同步变动效应,而且在第10期超过出口价格对自身的影响。对进口价格波动而言,汇率冲击产生的影响效应一直都是负的,大约在第5期开始稳定在-0.15的水平上。从脉冲响应分析的结果来看,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价格确实存在不完全传递效应。相对而言,汇率波动对出口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要低于其对进口价格的影响程度。

2.方差分解分析

本部分利用方差分解分析各个变量对进口价格和出口价格变化的贡献率,它可以提供不同的冲击对各变量的k步提前预测误差的影响程度,从而可反应出每个变量的随机冲击在影响VAR系统变量时的相对重要性。

图4.3 进出口价格波动的方差分解

由前20期内进出口价格波动的方差分解图可以看出,汇率波动对出口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不高,最高达到5.9%的水平,进口价格波动对出口价格的影响程度是不断上升的,第14期开始超过30%。汇率波动对进口价格的影响相对要高一些,第12期开始就超过了20%,最高达到21%的水平。方差分解还显示进出口价格之间互相具有一定程度的解释力。

4.3.5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所建立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基础上,我们还对以上三个变量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表4.3 基于VECM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在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汇率变动与出口价格之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其联合因果关系检验也非常显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汇率与进口价格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而且出口价格、汇率变动对进口价格的联合因果关系也比较显著。 pvNAM0R+iDbYPNO6lSDTgftmYyvOa0YINCoNYSQ7cuwRwGdfrXam5uTrp9ANiK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