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实现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实现从小经济体模式转向大国模式,从不平衡发展转向再平衡发展模式,从摸着石头过河转向依法治国治理模式。此外,向高质量发展也需处理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东中西与东北的区域布局以及政府、市场和社会形成合力的三组关系。

(一)三个转型

发展模式由小国经济转型为大国经济模式。需要尽快构建大国经济体系,从两头在外、中间在内,依靠投资和外需的“小国经济”模式,转向依靠内需和进出口并重的“大国经济”模式。中国经济总量已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贡献占到30%,超过了美日欧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的总和。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构建需要迈进新阶段:实现由40年小国型开放战略向新40年的大国开放战略的转型。从简单的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模式,向出口和进口结合的模式转变,通过扩大进口服务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这是研究分析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

用新的再平衡矫正原有的非平衡。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用新40年再平衡(倾斜)战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旧的40年的不平衡。新的再均衡应该是走向基于内需的发展。在区位上,以中部地区作为制造业支点,使之成为未来发展的圆心,东部地区则转向市场研发和高端现代服务业,与当前发达经济体紧密对接,西部地区的发展则需要依托劳动力优势、“一带一路”优势、资源优势,涉及西部如何对外合作。

由“摸着石头过河”转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从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来看,“摸着石头过河”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探索,在实践中大胆试验、积极探索,不断摸索规律,积累并总结经验。

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改革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进一步提升,改革的难度也显著增大,更多的时候需要有自上而下的大局观,统揽全局,厘清关系,突破重点领域体制性的困难和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关文件在总结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时强调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依赖依法治国。一方面,“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如市场化过程中的政府缺位、政府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需要依法治国加以克服;另一方面,顶层设计要求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筹规划,依法治国也是加强、推进落实顶层设计的必由之路。

(二)三组关系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循环关系。从要素、需求、供给、微观、宏观5个角度建立研究分析框架和研究设计指标体系。要素不仅包括原有支撑高速增长的水、电、路、气和投资等硬要素,还包括创新、教育、人才和制度供给等软要素。需求则从当地、国内、国际三个纬度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对供给、微观和宏观进行区域和国际视野的分析。

核心在于如何构建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高质量组合。重新审视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内区域协调体系的构建。东部更多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参与全球最高水平的竞争;西部地区则更多依托“一带一路”,通过与亚非拉和中东欧地区合作发展形成梯度;中部地区则更多成为未来中国制造业承载的集中区域。

就内需和外需循环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而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服务高质量发展。由新的不平衡战略(倾斜战略)纠正过去不平衡战略所带来的不平衡、不充分,如新的区域协调战略与开放战略的结合——中部是圆心,中国内需市场的空间重合;沿海是中国外需市场与世界市场的叠合,实现创新驱动战略;西部则是与“一带一路”(新疆)的叠合,东北则是与中蒙俄战略的叠合。由此,实现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的良性发展。中西部是“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和强力延续的空间。把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活力延伸到内地以至更远的地方。

构建体制机制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力量的综合作用,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放管服”的核心在于形成新的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从国际经验来看,同样的设备、工艺和原材料,为什么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的原因应该是治理体系的问题,是生产关系如何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供给的问题。 SR6WDPJyHIKCy/ewrWZ8X1uRB6krDODdZp7z5CgXnKNAEVqx9ktcyfc0RTb09h8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