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在《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投资和数字经济》报告中指出,数字经济是全球投资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它可以提升所有行业的竞争力,为商业和创业活动提供新机会、帮助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参与全球电子价值链,也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截至2017年2月20日,全球市值最高的前13家企业中已经有7家是纯粹的数字经济公司,比例惊人。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发布的《中国的数字经济:全球领先力量》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几个最活跃的数字投资和创业生态系统之一,并认为中国数字市场的上行潜力比许多观察者预期的要大得多。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2016年,中国作为二十国集团(G20)主席国,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中的一项重要议题,于9月4—5日举行的G20杭州峰会上,通过了《G20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以下简称《倡议》),这是全球首个由多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数字经济政策文件。《倡议》敏锐地把握了数字化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为世界经济摆脱低迷、重焕生机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方案,带来了新希望。《倡议》阐述了数字经济的概念、意义和指导原则,提出了创新、伙伴关系、协同、灵活、包容、开放和有利的商业环境、注重信任和安全的信息流动等七大原则,明确了宽带接入、ICT投资、创业和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合作、数字包容性、中小微企业发展等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六大关键优先领域,在知识产权、尊重自主发展道路、数字经济政策制定、国际标准的开发使用、增强信心和信任、无线电频谱管理等六大领域鼓励成员加强政策制定和监管领域的交流,营造开放和安全的环境。面向未来,将鼓励G20成员国开展多层次交流,交流政策制定、立法经验和最佳实践,在培训和研究领域积极开展合作,与国际组织及其他团体积极互动,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将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这是“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既是对近年来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兴商业模式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互联网+”是手段,数字经济是结果,网络强国是目的,一脉相承,我们应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充分发挥我国作为世界互联网最大单一市场的优势,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推动网络强国战略落地。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认为,应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顶层设计,引导全社会实现数据开放共享,并完善管理环节,实现数据价值挖掘与信息保护的健全机制,在大数据时代的国际竞逐中占领制高点。
2015年8月31日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居全球第一,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优势,大数据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一些地方政府已启动大数据相关工作。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要在全球范围内,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有关发达国家相继制定实施大数据战略性文件,大力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
“乌镇目前有互联网企业149家,与第一届互联网大会时的企业数量相比增加了10倍。全国的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已连通了全国1900多家医院、7200个专家团队,日诊量超过2.1万人次……”12月4日,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全球数字经济论坛上,浙江省人民政府省长袁家军用一系列数据来说明乌镇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这些变化折射的是数字经济让乌镇找到了赶超发展的新路径,而乌镇正是浙江发展数字经济的鲜活样本。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徐麟在论坛上表示,数字经济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的总量超过了22万亿元人民币,占GDP的比重超过了30%。数字经济提升了传统产业,壮大了新兴产业,成为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的现实需要。
1. 充满活力的未来新经济
“数字经济是创新经济,是绿色经济,是开放经济,也是共享经济,更是充满活力的代表未来的新经济。从全世界角度来看,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加速器和放大器。”袁家军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世界各国普遍认为数字经济是世界经济的未来,目前美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33%,英国数字经济占GDP的7%,德国、日本等国都发布了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政策或战略。
数字经济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论坛上,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表示,一方面,数字经济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都在通过数字化去构建更敏捷的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在数字化过程中,孕育了更多新的产业和企业,推动中国经济向数字经济发展。这几年,用友在服务各行业的过程中,对数字经济发展之迅猛感受更为明显,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鲁春丛介绍,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达到69.9%。据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将达到16万亿美元。“中国在互联网前两次浪潮中很好地把握了机遇,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的电子支付相当于美国的11倍,电子商务占到全球40%的交易量,在金融科技里,全球最大的23家非上市公司就有9家来自中国。”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说。
2. 引领带动实体经济创新
在论坛上,多位嘉宾表示,实体经济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要以数字经济引领带动实体经济的创新,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我国数字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与传统领域的融合发展,形成了有意义的新模式。比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产生了定制化模式。这种模式利用网络汇聚消费者需求,并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营销过程中,大量吸引消费者参与,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在论坛上说,过去,数字技术很好地服务了我们的生活与消费;未来,数字技术会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产与制造。比如,在汽车制造产业,过去供应商、仓库和配送线路分散,汽车配件需要以天为计时单位。现在,通过传化网智能物流平台提供汽车零部件从采购、运输、仓储、分拨到配送的系统解决方案,到达时间能够精确到小时甚至分钟,逐步实现了零库存。
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重要载体。浪潮国际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良表示,浪潮在此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平台M81,要围绕云和数构建企业“大脑”,发展智能制造,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比如,此前中储粮和浪潮合作搭建了全球最大的智能粮库系统,粮库能自动判断、控制仓储设备的开闭和运转,让国家掌握粮情周期由15天缩短为3天。
“数字经济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并不仅仅是把互联网作为销售渠道,还要帮助农业实现标准化和现代化,提升全产业链的效率。”易果集团CEO张晔认为,数字经济对农业的赋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数据的打通,通过整理电商平台上的搜索词、点击量、购买量等数据,形成明确的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是介入农业生产的上游,以消费者需求倒逼农业种植技术的升级。易果投资了一些上游农业技术公司比如万里神农,专注于生态种植技术,希望能够探索出一套完备的解决方案向更多农户和基地推广。
3. 为普惠共享打通“大动脉”
“数字经济因其所具有的普惠性、协调性、包容性特征,成为构建普惠型社会经济,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途径。要始终坚持普惠包容发展,努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共建共享。让亿万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徐麟说。美团点评CEO王兴介绍说,当数字经济和餐饮融合到一起时,不仅能提高餐厅的经营效率,让消费者的生活更便利,还创造了50万个“送餐小哥”的就业岗位,让更多人受惠于数字经济。美团点评如今已累计拥有2.8亿年度活跃用户,日订单超2000万单。此外,在这50万个就业岗位中,很多人来自“去产能”过程中的产业工人,很多人来自贫困地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确实感受到数字经济能让亿万人民生活得更好。
“此外,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借助互联网平台,大量的生产要素共享模式出现,不但降低了创新创业的成本,也大幅度减小了过剩产能的可能性。”李勇坚说。王文京认为,普惠共享是数字经济的应有之义。现在的各种“云”正是数字经济普惠共享的产物,通过上“云”,小企业可以花很少的钱实现数字化转型发展,进行业务创新、管理变革,最终实现企业增长收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控制风险的目标,所以原先不热衷于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小企业现在也变得更加积极,这都是数字经济普惠共享这一特征带来的好处。目前,用友云已拥有353万家企业客户。
为了继续推进数字经济的共建共享,徐麟表示,将深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合作,推进5G技术的研发和商用部署,加快IPv6规模部署应用,建设物联网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使数字经济的“大动脉”更加通畅,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在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要打造数字政府,建设智慧社会,推动网络医疗、网络教育等业态的创新,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相对欠发达地区降低应用成本,缩小数字鸿沟,让人民群众在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方面有更多的获得感。”徐麟说。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深度调整创新阶段。一方面是传统经济持续低迷、发展疲软;另一方面则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快速崛起,展现出十分强劲的生命力。这种新旧经济交替的壮阔图景在我国表现得更加清晰明显。随着全球信息化步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新阶段,我国也借势深度布局、大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其逐渐成为整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并为全球经济复苏和优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启发。数字经济是在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等新一轮信息革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也被称为信息经济。对于正处在整体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发展数字经济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有利于推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和创新战略的落地。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逐渐步入增速放缓、结构升级、动力转化的新常态阶段,整体发展环境、条件和诉求都发生了深刻改变。因此,如何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便成为我国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议题。特别是要化解经济新常态下“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最大风险,必然离不开发展引擎的转变。
当前愈演愈烈的信息革命为我国打造新动能、跨越曾经普遍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将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升:农业革命推动人类从采集捕猎转为种植畜养,大大增强了人们的生存能力,使社会从野蛮、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工业革命推动家庭作坊式的手工生产形态走向规模化的机器大生产,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社会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以往的物质匮乏状况。同样,以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先进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工具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产品等数字经济形态快速崛起,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基于互联网信息革命发展起来的数字经济不仅深度释放了原有的社会生产力,也创造出了更具价值的全新的生产力。数字经济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现代经济效益,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成为全球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的重要驱动力量。2008年之后,数字经济在全球整体经济发展疲软的大背景下逆势而上,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活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驾驶、VR/AR等各种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不断涌现,在颠覆重塑诸多传统产业的同时,也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业态与模式。更令人充满期待的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其实才刚刚开始,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其实只相当于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时代;互联网文化的著名观察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也认为:“今天才是第一天。”真正让人震撼的伟大产品其实还没有出现。
当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将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如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欧盟地区的数字经济战略等。面对新一轮互联网信息化革命浪潮,我国政府也根据基本国情和整体需要,提出“网络强国”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从而使得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跃迁式发展的新动能。
目前,中国发展数字经济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起步很快,势头良好,在多数领域开始形成与先行国家同台竞争、同步领跑的局面,未来在更多的领域存在领先发展的巨大潜力。
(1)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宽带通信网络。截至2016年6月,我国固定宽带接入数量达4.7亿,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5%的行政村。
(2)网络能力得到持续提升。全光网城市由点及面全面推开,城市家庭基本实现100兆光纤全覆盖。
(3)网民优势酿造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巨大潜能。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
(1)数字经济正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制造业为例,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等新装备、新技术在以长三角、珠三角等为主的中国制造业核心区域的应用明显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的配套技术和生产方式开始得到大规模应用。
(2)数字经济开始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根据相关报告,网络环境的逐步完善和手机上网的迅速普及,使得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需求不断被激发,2017年基础应用、商务交易、网络金融、网络娱乐、公共服务等个人应用发展日益丰富,其中手机网上支付增长尤为迅速,网上支付线下场景不断丰富。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用户规模增长。此外,数字经济正在变革治理体系,倒逼传统的监管制度与产业政策加快创新步伐。
(1)中国在多个领域已加入全球数字经济的领跑者行列。近年来,中国在电子商务、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诸多领域取得“单打冠军”的突出成就,一批信息技术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入世界前列。
(2)中国分享经济正在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有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房屋短租、金融、生活服务、知识技能、生产能力等六大领域。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5000万人,占劳动人口总数约5.5%。
(3)中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2015年,中国电子商务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交易额达到20.8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7%;网络零售额达3.88万亿元,同比增长33.3%。
2017年12月3—5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首次发布互联网蓝皮书《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与《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根据蓝皮书提供的数据,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2.58万亿元,跃居全球第二,占GDP比重达30.3%。那么,如何理解数字经济这个概念,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战略与方向又是什么。
1. 数字经济的概念及我国发展的现状
数字经济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1995年提出的。美国商务部于1998年出版了“浮现中的数字经济”报告。到2015年时,OECD出版了影响深远的《OECD数字经济展望2015》,今年还出版了《OECD数字经济展望2017》。作为一个新概念,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对数字经济进行衡量。曼彻斯特大学的理查德·希克斯认为,数字经济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核心部门,或者称之为“数字部门”,包括ICT(信息与通信)相关制造和服务等子行业;“数字化经济”,包括应用信息通信技术来加强现有的制造业、服务业和初级生产的经济活动。
从数据上看,乌镇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所使用的“数字经济”数据,应沿用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所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17年)》的相关数据,而该书对数字经济的核算方式,基本采取了希克斯的方法,即将“数字经济”分为两个部分,即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部分。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受到了诸多国际机构的关注。例如,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8月份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如何引领全球新趋势》中就指出,中国的数字经济成就远超预期,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数字经济某些领域已领先全球,例如,中国电子商务零售额高居全球第一,占全球的份额高达四成;中国与个人消费相关的移动支付金额达到了美国的11倍,便利程度居全球之首。共享单车等商业模式风生水起,金融科技在中国的成长也超出了其发源地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据麦肯锡提供的数据,在金融科技领域,全球每23家非上市“独角兽”中就有9家是中国企业,而且占据了全球金融科技企业总估值的70%以上。
2. 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与方向
从过去的发展经验看,我国数字经济企业的发展战略基点是依托快速增长的用户数量,以互联网营销思维、流量思维、平台思维推动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张。这种思维充分利用了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用户流量红利,推动了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崛起,但是,在互联网核心技术等领域,我国仍未能实现突破,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方面,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从未来发展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单纯用户数量扩张向深度应用转型的阶段。因此,在“大物移智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在用户流量红利递减的背景下,需要破除单纯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流量思维、平台思维等,推进数字经济在多个领域的融合发展,使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中国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有很大的空间。研究表明,2016年,服务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29.6%,工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17.0%,农业中数字经济占行业比重平均值为6.2%。服务业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中间投入占行业中间总投入的比重为10.08%,而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投入占比分别为5.56%和0.44%,服务业互联网化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但是,从我国数字经济领域最为成熟与发达的电子商务看,在2016年,我国服务类网上零售额占比仅为18.8%,到2017年1—9月虽然爆发式增长,但占比仍只有24.59%。这两组数据说明,我国数字经济在不同行业不同环节发展仍有较大的差异,从制造业看,其流通端的数字化做得较好,但生产端做得不好,生产领域的数字化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仍需要做进一步的努力。而服务业数字化中间投入较多,数字化对生产(服务)过程改造较大,但对后端的服务营销方面,仍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模式,这一方面与服务业的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未来基于位置的服务等模式在服务领域有较大的应用空间。从农业来看,我国农产品网络营销占全部农产品销售额的比重不超过3%,整体的数字化改造空间较大,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
综上所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数字技术应用到实体经济,提升实体经济效率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因此,未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一方面是提升数字经济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促进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