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研究的意义

(一)政治意义

研究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此,必须不断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发展经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截至2014年,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相当于外国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分别比英国、法国还要多出几百万人,与土耳其的人口差不多;这么多的贫困人口要在2020年之前脱贫,任务繁重而艰巨!广西的情况更加复杂严峻,到目前为止尚有贫困人口538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5350万人的10%还多。因此,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广西来说,帮助这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重要的政治问题。贫困问题解决了,伟大的中国梦也就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如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发展经济,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地防止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经济的主要渠道就是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生产的产品往往具有两重性,既有一般产品的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民族与邻为伴、与人为善、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公道正派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为此,我们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文学艺术团体、影剧院、影视制片厂(中心),各种出版社、图书馆、艺术馆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举办不少三下乡活动、广场文化、乡村文化等,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西方国家比起来,我们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在文化产业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历史长、程度高、机制完善,从创意策划、可行性研究到成品制作,批量生产再到广告宣传、市场营销等,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市场运作程序。因此,他们往往能较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创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对文化产品的投入相对不足,再加上缺乏产业化生产经验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其文化产品市场竞争力普遍不高,难以有效地吸引消费者。

产业的滞后,一方面影响了文化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影响了社会主义文化对市场的占领,而这个市场,不仅影响到对文化产业收益的问题,更影响到社会主义文化对阵地的占领问题,可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市场,就没有阵地。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西强东弱”或“敌强我弱”的根源就在于此。发达国家居民富裕的经济生活以及充满世俗化精神的文化产品,对发展中国家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力。这就很难抑制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形成自发的消费爱好,把有限的文化消费支出投向国外文化产品而冷落国内产品。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主流价值观,它是民族认同的文化心理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维护主流文化价值观,历来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所重视。我们研究和探索充分利用民族文化资源来发展文化产业,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文化商品供大众消费,除了促进经济发展,还可以改变在意识形态斗争领域中“西强东弱”“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就是要以产业去占领除政府文化事业所占有的、公益阵地以外的文化市场阵地,让人们心甘情愿地花钱购买和消费我们的文化商品,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我们的价值理念和核心价值观,最终抵御和战胜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和分化,其政治意义可谓现实而深远。

(二)理论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这个词语不时见于各种报纸杂志和各类文章之中,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来阐述还是很少见,很多都是以民族文化或文化资源来进行概括和定义。对于什么是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是怎样产生的,民族文化资源如何保护和利用等理论问题都没有深入系统地研究。有些论文偶尔提及,也很少有比较系统的探索和论述。确立民族文化资源的概念,从理论上探索民族文化资源的性质、产生、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问题,研究民族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书将针对上述民族文化资源研究领域的弱点去探索和研究,努力丰富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理论。

(三)经济意义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又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原来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能耗、重污染、低效率的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步履维艰,面临着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高知识、高效益、低污染的新经济越来越受青睐,而产业在转型过程中,又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广西,传统的工业在全国就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在产业升级换代中再淘汰一部分落后的产能,经济发展的能力更加弱化,在这种新形势下,文化产业作为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推崇。我们研究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就要在弘扬文化事业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化的产业功能。《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目前,文化产业已经深刻地改变并将继续改变我国原有的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发展的前景。我们研究和探索民族文化资源,正是为了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在强调文化的事业功能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而对文化的经济功能却重视不够,特别是在极左的年代里,农民养三只鸡都成了资本主义,更遑论挖掘文化的产业功能了。马克思在《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理论》一文中指出:“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外,还包括一定量的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马克思在这里把社会消费品分为商品和服务两部分。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里,人们往往忽视了文化商品的二重性——意识形态功能和一般商品的经济功能,因此,造成了我国的文化产业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对民族文化资源的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也落后于西方国家,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在理论上研究的突破,将系统地向人们描述文化资源的性质、产生、保护与开发利用等问题,使民族文化资源理论逐步从概念走向系统化和成熟化,为人们展示文化产业的广阔前景,从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繁荣经济服务。

(四)实践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理论研究,是建立在文化产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基础上的,而努力探索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对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实践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有目的性,以减少走弯路,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加速广西乃至全国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N/+YsXmH7tf19NVC3WYHqfa7akiWeU7OiEgJoB3tGF7mWvZsdAbLe590SjDO2Gd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