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文化和资源

(一)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文化是一个较早出现的概念。其中,“文”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易经·系辞下》谓“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曰“文,错画也,象交叉”。“化”指改移、生成和变化,如《庄子·逍遥游》中言“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经·系辞下》讲“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文”与“化”的组合,指“以文教化”,较早记载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天文,以化为天下”。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一个词,如《说苑·指武》记载:“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功。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表示“品德的涵养,性情的陶冶”。

在西方,“文化”一词在早期指“心灵的状态或习惯,智性和道德活动”,之后其外延开始扩展到生活方式的整个层面。英文中“culture”一词原意指土地的耕作,到16世纪转变为心灵的培育,19世纪以后,逐渐延伸出与物质性含义相对的精神含义,具有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的意味,用来描述人类文明整体心智能力与精神状态的发展。到最后,文化成为一个统称的概念,用来指某个群体共同接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样法。 英国人类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善良、力量和幸福,而“进步、退化、幸存、复兴和修正都是将文明这张复杂的网络编制在一起的联系方式”。文化是在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遵守和价值认同的行为礼仪、价值规范和精神信仰。

因此,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而复杂的概念,要给其一个严谨而准确的定义如同“将风关进竹篮子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阿尔弗雷德·克罗伯和克莱德·克拉克洪在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提到了164种有关文化的定义,如今,这个数量恐怕不低于300个。从中外历史溯源的角度观照,文化一词的含义有诸多的变化,经历了从“只关注艺术创作和文化遗产”到“对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阐释”的演进转型。

按照雷蒙德·威廉里斯的理解,文化的当代用法包括三种情形:第一,用来描述知识、精神、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用于指涉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团体或整体人类的特定生活方式;第三,象征知识,尤其是艺术活动的实践及其成品。

在大卫·索罗斯比看来,文化的意涵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文化的第一层意涵在人类学及社会学架构下经常用到,即用来描述任何群体所共有的独特认同,此种群体可为政治的、地理的、宗教的和种族的。文化可以分为语言、宗教、科学、技术、哲学、艺术和规则等组成部分,具体形式是字符、言语、声音、数字、线条、图形、音符、色彩等不同的符号表达。在这一层面的定义之下,文化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第一,文化是物质之外的人类所有的成果和习性,包括精神性和制度性两方面;第二,文化是组织、社会乃至人类行为的平台;第三,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第四,文化在不同时空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内涵不同;第五,文化在不同环境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在这个层面上,文化有时又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类交流的效率和功效是以文化作为交流的平台和基础来实现的;另一方面,文化是阻碍创新的因子,其消极作用与其延续性成正比。

文化的第二层意涵是比较实用导向的,标志着人类从事的某种活动,而这些活动的产物与人类生活的知识、道德与艺术层面有关。在这个层面上,文化与人类心智经启发、培育后所从事的活动有关,而不是仅指获得某种技术或专业技能。文化一词更像形容词,如文化商品、文化机构、文化部门、文化产业。再如,我们说一个人闯红灯就是没文化等,其实是说这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文明礼仪。在这一层面上,人们赋予文化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特定的意义。这些意义,同经济力量和自然力量一样,能够对社会产生真实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文化有时会被按照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可能会涉及雅俗高低的价值较量,挑起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品位争辩。

文化的第三层意涵比第二层意涵更加精确,强调来自于人类活动的某些特征,而这些特征具有客观的定义,至少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在生产活动中融入创意;第二,活动涉及了象征意义的产生与传达;第三,该活动的产品含有某种形式的知识产权。这样,文化进入到文化创制与意义生产的实践环节,文化与产业、文化与经济也取得了某种程度的社会联系。

(二)资源的内涵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人类主要从自然资源的角度把握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重大进步,都紧紧伴随着对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革命性变化。

显然,资源是相对于人类而言的,依人类存在而存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和土地,是财富两个原始的形成要素。”恩格斯的定义是:“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从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资源不仅来源于自然资源,也包含着人类劳动的社会、经济与技术等因素,还包括人力和智力等资源。《经济学解说》将资源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这个定义告诉我们,从本质上来讲,资源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

当前,人们常常把资源按照属性来分类:一类是自然资源,主要是指能够用于人类劳动生产过程,并被加工成为生产资料的那些自然要素,包括土地、能源、水、植被、野生动物等;另一类是社会资源,主要是指由人类提供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劳动力要素等,包括文化、科技、教育、信息、管理等非物质形态的要素。由此可见,文化资源就是一种社会资源。

一般来说,资源是指不直接用于生活消费的生产性资产,资源常常讲利用或开发,与生产的关系十分紧密。 随着人类的生产发展和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化,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源越来越多,资源的构成也更加复杂。符号化知识、经验型技能、创新型能力及社会组织系统等,均能成为生产的要素,即生产的资源。不但有经济生产方面的资源,也有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源,如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等。 /XFozRNYFfRBmIh0q+LxgLh42xFSkmYQL3Im6w113vyifhVfYwLrq6YcskXfAM3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