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民族地区贫困的特点

总体上,我国民族地区贫困呈现如下特点。

(一)贫困人口分布相对集中

经过长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分布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相对集中的分布态势。当前,民族地区贫困主要发生在自然条件恶劣、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匮乏(如耕地少、缺水)的区域,这些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相对集中。

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地区的农村贫困是一个普遍现象,从人口分布来看,贫困人口的分布带明显集中且连片分布。从1986年国家确定的258个国家级贫困县来看,民族地区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连片的9个区域(见表1-8),这9个贫困地带呈现出从零星分散到相对集中,最后连接成片的基本走势

表1-8 民族地区中集中连片的贫困区域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年鉴1989》。

对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使生活在相对不太遥远和地理条件较好的东部和中部的许多贫困人口,通过先进耕作技术的运用,水利灌溉系统的建设和其他现代化设施投入的增长,尤其是制度的变革,实现了农作物的较大增产,许多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摆脱了贫困,特别是东部和中部地区的贫困人口迅速减少。同时,我国的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成为新阶段农村贫困人口的主要集中地,先天不足使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逐渐拉大。在1994年国家制订“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确定的全国592个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中,民族八省区有366个,占总数的62% (见表1-9)。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了新的59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名单,位于民族八省区的有232个,位于民族地区的(包括民族八省区、其他地区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有299个。

表1-9 民族八省区“八七”扶贫计划贫困县分布

注:转引自张帆(2011)。

2011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确定了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包括六盘水地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西藏、四川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除了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以外,有11个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

在民族地区内部,也呈现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区2015年贫困人口占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的78%,主要分布在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滇西边境山区和乌蒙山片区。

(二)贫困呈现多维化态势

民族地区农村不仅面临着经济层面的贫困,教育程度低、住房条件差、卫生服务差等问题依然深刻影响着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多维化的贫困进一步加深了民族地区的贫困程度,使反贫困任务更加艰巨。

1.受教育程度偏低

民族地区农村居民不仅表现为收入偏低,而且受教育程度也偏低、文盲率高、劳动生产率低、思想观念落后,限制了他们进一步增加收入的可能。统计局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2014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的比率仅为4.92%,但民族八省区的比例则为7.18%,比全国水平高出2.26个百分点 。由于受教育程度低,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劳动力缺乏对现代科技的了解和掌握,缺乏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谋生技能,只能从事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劳动生产效率低。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知识和信息的掌握已经成为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价格变化等信息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知识匮乏不仅导致大量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传统的农牧业生产,而且也限制了他们参加培训,掌握更多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进而制约了他们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的可能。

2.住房条件差

民族地区贫困居民大多地处偏僻地区,建房成本高,加上收入水平偏低,住房条件差的情况非常突出。近几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危房改造的支持力度,但民族地区依然存在大量的危房。如表1-10所示,截至2014年,民族贫困地区(包括民族八省区内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位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市,下同)危房率为6.4%,低于全国贫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680个位于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县市,下同)总体危房率6.6%。但由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总量大,危房绝对数量依然较高,我们估计民族地区居住在危房中的人口大致为557万人,在全国占比约为32.5%(见表1-11)。此外,民族地区多处于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频发地区,每年还会新增一些危房。可见,民族地区危房改造任务依然艰巨。

表1-10 民族贫困地区农户危房率(2014年)

资料来源: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5》。

注:本表危房率是指居住在竹草、土坯房的农户比例,涉及人口数是估计数,估计方法是用危房率乘以贫困地区人口数。民族地区危房率是分省区危房率的加权均值,权重是各省区贫困地区农村人口数量。

3.卫生基础设施落后

如表1-11所示,据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贫困地区拥有卫生站/室的行政村比例为94.1%,而民族八省区中内蒙古、西藏、青海和新疆四个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分别比全国比例低29.5个百分点和13.6个百分点。2014年,全国贫困地区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卫生员的行政村比例为90.9%,而民族八省区中广西、贵州、西藏、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西藏和新疆两个自治区行政村卫生人员缺失比例较高,分别比全国比例低22.1个百分点和24.1个百分点。考虑到全国贫困地区中超过40%的县市位于民族八省区,民族贫困地区卫生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比较严重。

表1-11 民族贫困地区卫生基础设施情况(2014年)

续表

资料来源:数据均来源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5》。

(三)生态环境制约经济发展

我国民族地区多位于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当地生态环境有限的承载力与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愿望之间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冲突。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发展仍过分依赖自然资源,但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致使民族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许多地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加上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我国民族地经济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我国西部地区森林面积大幅减少,野生动植物数量迅速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截至2012年,我国西北地区沙化土地面积高达14314万公顷,占到西部地区的86.3%、全国的82.7%;西部地区水资源总量由2005年的15349亿立方米减少到2012年的15291亿立方米,减少0.4%,而同时期用水总量却增加6.9%,废水排放总量增加22%。尤其是我国西北地区2012年水资源总量只占到西部地区的19.5%,但2005—2012年水资源总量减少2.9%,而用水总量和废水排放量却分别增加8.6%和48.6%,这使西北地区原本就稀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民族地区贫困的主要特征之一,不仅阻碍民族地区经济起飞,而且已经严重危及中国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v74PJqiRTP73V1pnnY5Yg41bht+ciyJtn7NY3/uMmzMJ5v6bgbl+4KaK3FQx6LE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