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民族地区贫困状况

在国家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一)民族地区基本情况

我国民族地区通常是指民族八省区,包括五个民族自治区即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三个少数民族人口集中的省份,贵州、云南和青海。“十二五”期间,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展速度超过全国水平,但绝对水平仍较低。

如表1-1所示,截至2015年底,民族八省区常住人口达1.95亿,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为14.2%。2015年底民族八省区城镇化率为47%,比2010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但相比2015年底全国城镇化率56.1%,民族地区仍低9.1个百分点。2015年,民族八省区生产总值达到7.47万亿元,占当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11%。从图1-1可以明显看出,“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增长速度。“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年均增长率达10.6%(按可比价格),比同期全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7.8%高2.8个百分点。

表1-1 2010—2015年底民族八省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摘要2016》。

图1-1 民族八省区2011—2015年GDP指数(上年=100)

注:GDP指数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数据来源同表1-1。

截至2015年,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3.4∶44.2∶42.4,与2010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略有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小幅上升,显示出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中,整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2015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9.0∶40.5∶50.5,第一产业比重低,第三产业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可见,从产业结构上看,民族地区整体工业化水平与全国水平有较明显差距。

截至2015年,民族八省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7.13万亿元,占全国投资总额的12.7%;财政公共预算收入为0.89万亿元,占全国地方公共预算总收入的10.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2.53万亿元,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为8.4%。“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这三项经济指标年均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见表1-2)

表1-2 2010年和2015年民族八省区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摘要2016》。

注: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其中价格指数分别使用的是民族八省区和全国的GDP平均指数。

(二)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情况

民族地区一直都是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集中地区。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生活困难群众多、贫困程度深,脱贫任务重。

1.民族地区贫困县分布

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了新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名单。如表1-3所示,国家确定的59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位于民族八省区的有232个,占国家扶贫重点县总数的39.2%,而位于民族地区的(包括民族八省区、八省区以外其他省份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的有299个,占国家扶贫重点县总数的50.5%。

2012年,国家公布的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名单,如表1-3所示,国家确定的680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中位于民族八省区的有292个,占总数的42.9%,位于民族地区的(同上)的有421个,占总数的61.9%。

表1-3 民族地区贫困县分布

续表

资料来源: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名单来源于2012年国务院扶贫办公布的名单,详细名单见附录。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名单来源于《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13》。

注:a表示民族八省区,b表示民族地区、指民族八省区、八省区以外其他省份的民族自治州、自治县。

我国西部地区贫困县(包括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县)大部分都位于民族八省区内。民族地区内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内蒙古、广西和新疆五个省区,合计有209个县市,占民族地区全部国家贫困县的70%;而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主要集中在云南、贵州、西藏、青海、新疆、广西六个省区,合计有317个县市,占全部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县的75%。可见,民族地区中,除了西藏和四省藏区外,云南、贵州、广西、新疆是贫困县集中的地区。

2.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分布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6万户农村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按年人均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测算,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贫困人口为1813万人,占全国农村贫困总人口比重为32.5%。从表1-4可以看出,2010—2015年,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始终在30%以上,表明民族地区一直都是我国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表1-4 2010—2015年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

续表

注:(1)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总数来源于:国家民委.2015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情况[EB/ OL].国家民委网站,http://www.seac.gov.cn.

(2)分省区2010—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5》,2015年数据来源于各省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

表1-5 2010—2015年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

注:(1)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总数来源于:国家民委.2015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情况[EB/OL].国家民委网站,http://www.seac.gov.cn.

(2)分省区2010—2014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15》,2015年数据来源于各省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

2015年民族八省区贫困发生率为12.1%,与2010年的贫困发生率34.1%相比,大幅下降了22个百分点,说明“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加大了扶贫开发力度,反贫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全国贫困发生率相比,民族地区明显偏高,2015年全国贫困发生率已经降至5.7%,民族地区与之相比,高出6.4个百分点。

“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有3227万人脱贫,减贫比例为36%,平均每年减贫645万人。如图1-2所示,2011—2015年,民族地区减贫比例的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保持同步,2011—2014年,减贫比例不断下降,但2015年减贫比例大幅攀升。这表明民族地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为了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从2015年开始,民族地区加大了扶贫开发投入力度。但也应当注意到,随着扶贫开发的深入,仍未脱贫的少数民族群众是扶贫攻坚的“硬骨头”,扶贫攻坚任务将越来越重。

图1-2 2012—2015年民族八省区和全国减贫比例

资料来源:国家民委.2015年民族地区农村贫困情况[EB/OL].http://www.seac.gov.cn.

到2015年,民族八省区内部贫困人口超过400万的地区有三个,分别是贵州、云南和广西,这三个省区的贫困人口占民族八省区贫困人口的78%。民族八省区内部,贫困程度比较深的地区是贵州、云南、青海、西藏、新疆,2015年贫困发生率均超过10%。

3.民族地区人均收入和支出

总体来看,“十二五”期间,民族地区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显著增长,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增长较快,但绝对差距仍较为明显。

在可支配收入方面,截至2015年,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7万元,与2010年相比,名义增长6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4.2%。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7.6%,略微超出全国平均增长率(见表1-6)。尽管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不断下降,但到2015年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水平仍比全国低14.5%。

表1-6 2010—2015年民族八省区居民可支配收入

资料来源:《中国住户调查统计数据2016》。其中2010—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口径为人均纯收入。

注: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价格指数为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截至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含牧区,下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77元,是2010年的2倍多,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6%。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2.2%,比全国平均增长率10.9%高出1.2个百分点。但到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水平上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2%。

在消费支出方面,截至2015年,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82万元,与2010年相比,名义增长6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7.5%。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6.6%,与全国平均增长率基本持平(见表1-7)。“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距不断下降,但到2015年绝对水平仍比全国低14.8%。

表1-7 2010—2015年民族八省区居民消费支出

续表

资料来源:消费支出数据来源于《中国住户调查统计数据2016》。民族八省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各省区恩格尔系数的加权均值,权重是各省区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总消费支出。各省区和全国恩格尔系数2011—2014年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5年各省区恩格尔系数来自省区扶贫办提供的数据,全国数据来自《中国统计摘要2016》。

注:年均增速按可比价格计算,价格指数为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截至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7516元,是2010年的2.2倍,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9.2%。按可比价格计算,“十二五”期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13.6%,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但到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绝对水平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5%。

在恩格尔系数方面,如表1-7所示,截至2015年,民族八省区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6%,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4.4个百分点。与全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相比,2015年民族八省区高出近3个百分点,绝对差距反而比2010年扩大。截至2015年,民族八省区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6.6%,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8.3个百分点。与全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相比,2015年民族八省区高出3.6个百分点,与2010年的绝对差距基本持平。 ijaxyxFPABWyN2iQspXG+v5BC6sVXCCxNWMKbXrXv/mfZE6TyxQcw1XP2h9nQuY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