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书力图为近代的经济增长轨迹建立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具体内容包括:

(1)导论。作为全书的起点,本章首先通过历史统计资料描述了近代以来的经济增长轨迹,提出解释近代经济增长轨迹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近代经济增长停滞的原因、赶超战略的合理性和发展战略转变的内生机制。这些问题和现阶段发展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在现有的研究文献中还找不到答案,从而突出了本书的研究意义。其次,本章介绍了笔者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以及本书的创新之处。

(2)文献综述。根据研究目的,本章对现有发展战略、产权安排和长期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指出现有文献忽视了发展战略和产权安排的动态性,从而导致其只能解释近代以来的部分经济增长轨迹,而不能对近代以来的总体经济增长轨迹进行描述。同时,也正是因为忽视了这种动态性,才导致现有文献无法合理地认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阶段的适宜性和国有企业的动态效率。

(3)产权结构的微观动态效率及其临界条件。本章首先基于相应的统计数据,从微观上证明了国有企业的动态效率,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市场化水平与不同所有制企业绩效及其差异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由于产权结构的固有缺陷,国有企业在市场环境下面临生存困境,与之相对应,市场化水平的提升会对非国有企业产生制度红利,此时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将导致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率差异的扩大;但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产权改革的充分展开使国有企业的生存困境有所缓解,非国有企业的制度红利也因为国有企业的“挤入”而逐渐下降。于是,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将导致不同所有制企业生产率差异的缩小。最后,我们利用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上述非线性关系进行了验证。

(4)产权结构的宏观动态效率Ⅰ:增长溢出效应及其临界条件。基于现有文献对国有企业低效率和增长拖累的讨论,本章针对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增长拖累,根据更加现实的经济和制度环境,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前提假设,从生产风险和交易风险两个方面对Yang和Ng(1995)的企业交易效率演进模型进行了扩展,证明国有企业的低效率需要以交易效率较高为前提。当交易效率较低时,生产风险成本占据效率损失的主要方面,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将有利于避免生产风险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反之,则会形成对公共服务及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形成增长拖累。最后,本章基于1985—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面板门限技术对上述命题进行了验证,结论很好地验证了上述命题。因此,应该谨慎地看待国有企业的低效率以及增长拖累。当存在市场失灵及市场缺失(交易效率较低)时,国有企业仍旧不失为一种有效率的产权结构;随着交易效率和分工水平的提高,国有企业的低效率和增长拖累会逐步凸显出来。

(5)产权结构的宏观动态效率Ⅱ:金融溢出效应及其临界条件。针对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金融压抑和所有制歧视,本章着重考察了不同市场化水平下金融战略、产权结构和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我们继续从生产风险和交易风险两个方面对Yang(1999)的新兴古典投资—储蓄模型进行了扩展,结果发现:金融深化和产权改革之所以能促进经济增长,得益于不断推进的市场化改革和日益完善的资源配给制度。当市场缺失或失灵、生产风险成为效率损失的主要来源时,金融抑制和传统产权结构仍然有助于弥补私人投资不足,并实现次优的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本书利用1997—2007年中国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上述命题进行了验证,结论很好地验证了上述命题。

(6)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政府最优行为。基于对国有企业微观动态效率和宏观动态效率的论证,本章根据外部性和软预算约束对国有企业的增长拖累模型进行拓展,进一步证明了国有企业的动态效率。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政府最优行为三个方面,对近代以来的经济增长轨迹进行了解读:近代(1840—1949年)的增长停滞应归因于错误的发展战略、低效的产权结构和政府的机会主义,改革开放前30年(1949—1978年)的有限增长应归因于赶超战略、国有企业和政府的有效补贴,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的快速增长应归因于比较优势战略、民营企业和中性政府。这说明:发展战略和产权结构所依赖的经济和制度环境本身具有动态演变的特征,这导致二者均存在动态性和阶段适宜性。那么,厘清不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经济和制度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和产权结构就成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7)发展战略、产权结构和中等收入陷阱:以知识产权保护结构为例。联系知识产权保护在长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现有文献对二者关系的争论,本章首先定义了两种投资品生产(自主创新投资品生产和模仿创新投资品生产)的类型,其次通过剩余索取权的变化探讨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在交易效率较低、分工经济尚未充分展开的经济发展早期阶段,投资品的生产远离世界技术前沿,那么有利于模仿创新投资品生产的模糊知识产权保护将实现一定的经济增长;随着交易效率的演进和分工经济的充分展开,投资品的生产将逐渐接近世界技术前沿并进一步导致模仿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下降。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改进,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将面临增长停滞以及中等收入陷阱,那么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实现发展战略的转变,并使之有利于自主创新投资品生产,将成为实现持续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

(8)结论。本章在对全书内容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本书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1.3.2 研究框架

本书的研究框架如图1-3所示。

图1-3 研究框架 6KA4J4n1kIYQC9Te/5YZFZtMfgNHcX8fVoPcQuPkmgTwbhdlV3HhDM1ABHwXpnz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