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性气质(masculinity)
男性气质究竟是什么呢?它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某某很有气质”中的“气质”是一回事吗?事实上,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气质”仅仅是男性气质的一种类型,换句话说,前者包含于后者之中。男性气质有着一整套规范的定义和理论,费兰特(Ferrante,1995)认为男性气质是一系列与男性相关的特征、行为和角色,是社会和生物特征的结合。康奈尔(Connell,1995,2005)认为男性气质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是在社会性别、阶级、种族、族裔和性属等张力和互动中得以表达的多元化存在。康奈尔(Connell,2005)强调男性气质的社会建构过程、关系以及性别秩序的历史动力学,将男性气质定义为性别关系内部的行为结构,提倡动态地考察男性气质,以便观察到性别身份的碎片性和变化性。康奈尔认为男性气质类型是多元的,并将其划分为霸权性(hegemonic masculinity)、从属性(subordinate)、共谋性(complicit)与边缘性(marginalised)4种不同类型,并指出这四种类型的男性气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一种动态存在,任何历史时期都存在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男性气质。
2.霸权男性气质及其危害
康奈尔将霸权男性气质定义为:确定父权制的合法性在当前社会被广泛接受,从而保证男性处于支配地位和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性别关系实践模式(Connell & Messerschmidt,2005)。根据该定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男人味”或“男子汉气概”其实是霸权男性气质的具体表现,霸权男性气质是指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气质,它存在于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并随着社会情境的变化而改变。这一概念最初起源于女权主义关于父权制的反思以及对改造父权制过程中男性所起作用的相关争论(Goode,1982;Snodgrass,1997)。霸权男性气质的概念由康奈尔和凯斯勒(Kessler)等人在1982年提出,他们认为影响男性气质的因素分为多种层次,性别、阶级和种族等因素共同参与了男性气质的建构(Kessler et al.,1982)。
由此可见,霸权男性气质不仅是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气质,体现了作为男人最荣耀的身份,而且它还要求所有男性据此对自己进行定位,在意识形态上为女性从属于男性提供正当性的依据(Connell & Messerschmidt,2005)。在当前父权制背景下,与霸权男性气质相联系的特征包括追求成功、自信、暴力、进攻性、竞争力、性欲旺盛、异性恋取向等。这些特征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熟悉?因为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都在有意或无意地把男性培养或建构成具有这些特征的形象。这种霸权男性气质实际上是性别二元划分的产物,是父权制对男性气质的刻板定义,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父权制社会。
父权制背景下的霸权男性气质既对女性造成了压迫,也使男性受到了伤害。它将女性置于从属地位,忽视了女性独立自主的发展需要,同时也对男性提出了要求,要求男性失败了不能像女性一样倾诉,流泪是懦弱的象征,这不仅阻碍了男性的情感表达,也影响了男性与女性的交流,给双方造成诸多误解(方刚,2007)。在许多文化中,男孩成长为男人必须要经历许多痛苦的仪式,如犹太文化中的割礼等。当男性被嘲笑为“不是男人”“娘娘腔”的时候,他们通常会遭受“男性气质危机”。为了维护(霸权)男性气质,男性会通过采用带有刻板印象的男性行为和信仰来回应这些威胁,如支持等级制度、支持“恐同症(homophobia)”、支持暴力和攻击性、更倾向于选择体力劳动等(Bosson et al.,2008),这些都表明霸权男性气质十分危险。因此,只有勇敢地挑战霸权男性气质,打破其在当前性别关系中的支配地位,摆脱其对男性的奴役,同时让女性从性别体制的压迫下解放出来,才能有效推动性别平等的实现。
3.女性气质(femininity)
女性气质也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即社会对女性的身体、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的社会建构,同样受到不同种族、阶级、性别、性取向、文化和其他社会制度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在传统性别秩序和性别规范中,女性气质总是被要求与温柔贤淑、同情心、令人感到亲切、对他人关心等亲和取向的一系列性格和心理特点相联系(方刚,2006),女性气质通常被限制在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等家庭角色之中;女性从属于男性,很少会成为领导者和专家,表现出一切与男性气质相对立的特征(宋岩,2010)。女性气质存在对女性一系列的刻板认识——女性应该是“娇弱、优柔寡断、虚荣、小心眼、无知的”,这实际上是父权制对女性气质的刻板定义,是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本质上是维护父权制和“男权至上”的性别秩序。
4.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
“他有点娘”“她就是一个假小子”……这些说法是不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这就是社会对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气质均与勇敢、阳刚、暴力、主宰、支配或成功等捆绑在一起,而女性气质则往往与温婉、柔弱、贤惠、顺从或家庭等捆绑在一起。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对于性别气质的刻板印象正在被逐渐打破,男性可以温柔体贴、多愁善感、有泪轻弹、洗衣做饭,女性也可以坚强勇敢、直爽仗义、成熟大气、追求事业。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刻板印象逐渐被挑战和打破,二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这预示着新时期的新型多元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开始出现。
1.国外对男性气质的研究
男性气质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伴随着第二波女权主义浪潮的发展。该研究领域致力于从男性视角反思父权制对男性气质的刻板定义,以及由此对男女双方造成的歧视与伤害,进而尝试挑战和改变传统的性别秩序,鼓励更多的男性主动参与性别平等,构建和谐平等的性别文化。男性气质研究先后吸收了精神分析、结构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心理分析、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理论,逐渐发展成一门新兴的、独立的、有关男性经验、男性角色和男性身份的跨学科研究(舒奇志,2011)。
西方男性气质研究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前,以性角色理论(sex role theory)的研究及应用为主,强调社会塑造的男性角色与其生理性别相结合(Brannon,1976),作为男性就意味着需要回应社会对男性的一整套性别角色期望;20世纪80年代早期进入第二阶段,学者们意识到性角色理论的局限性,男性气质的社会建构和性别动力学研究开始出现,研究主要集中在讨论男性气质的社会建构机制与过程,特别是在“霸权男性气质”的概念提出后,男性气质研究进入多元性理论发展阶段;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90年代,多元男性气质理论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学者们探讨男性气质建构中所包含的阶级、族裔、种族、年龄、宗教、文化以及国民性等社会属性,康奈尔的多元男性气质理论是该阶段的主要代表(Connell,2005)。
横向来看,一方面,男性气质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越来越广,从早期的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其他诸多领域,包括社会心理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研究、教育学、社会政策、妇女研究、犯罪学、性别研究、暴力研究、伦理研究、同性恋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等,形成了多门学科的交叉研究(Kimmel et al.,2005)。此外,男性气质还被用于探讨各种针对男孩和男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针对男人的心理治疗、对年轻人的暴力预防项目、对男孩的情感教育项目以及有关男孩和男人健康成长的项目开发等(Connell,2005)。另一方面,男性气质研究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展。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地,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得到迅速发展,澳大利亚、巴西、法国、东欧国家、德国、日本、拉丁美洲、中东、新西兰、北欧、非洲南部地区等地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Kimmel et al.,2005)。从跨文化比较视角研究男性气质的作品也开始出现,这一系列的研究被称为“全球男性气质”研究(Cleaver,2002;Pease & Pringle,2009)。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区域性合作研究,如来自欧盟10个国家的学者在欧盟委员会的支持下,在“欧洲男性研究网络”上集体发表了大量男性气质研究成果(Hearn et al.,2005);2011—2014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的支持下,亚太地区开展了“联合国男性与暴力多国研究”项目,其中包括在中国开展的“男性气质与预防性别暴力”的量化和质性研究(Wang,Fang,Li,2013;王曦影等,2013)。
2.国内对男性气质的研究
中国男性气质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现有文献大多以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本土化的阴阳理论和文武理论为理论基础。
基于西方男性气质理论进行的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介西方男性气质理论和研究成果,试图为中国男性气质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指明发展方向。如方刚先后发表过两篇文章《当代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概述》(方刚,2006)、《康奈尔和她的社会性别理论评述》(方刚,2008a)和一部专著《男性研究与男性运动》(方刚,2008B),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男性气质理论。此外,李强(2006)、马述昆(2008)、舒奇志(2011)、张宪丽(2011)、蒋旭玲(2012)、刘岩(2014)和刘传霞(2014)等,也分别对西方理论进行了引进和介绍。二是运用西方理论,尤其是康奈尔多元男性气质理论,分析和解释中国男性气质问题。这些研究大体可以归纳为:①追溯历史中男性气质的内涵和建构方式;②揭示新时期男性气质的建构路径和变化特点;③分析霸权男性气质导致的后果和代价;④在国际情境中探讨男性气质所面临的压力和冲击。
在进行本土化的理论研究时,中国学者在批判西方男性气质理论不符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试图以传统哲学与文化观念为根基,重构属于中国的本土化男性气质理论,其中阴阳理论和文武理论是最为典型的代表。阴阳理论源自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将男女置于一组二元对立的结构中,从群体外部来看,阴为女而阳为男;从个体的身体内部来看,男女又同时兼具阴阳之气,无论从群体还是个体角度,理想状态都是阴阳互补以达到阴阳平衡。基于阴阳理论的研究主要关注中国古代社会的男性气质,相关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哲学和文学领域,其特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性气质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这种男性气质存在的哲学和文化基础(方刚,2011)。
在《男性特质论:中国的社会与性别》一书中,雷金庆(Louie,2012)系统地阐述了文武理论,指出“文武”的核心意义围绕着“文华”和“武英”,“文”指精湛的文学素养、有教养的举止和一般教育水平等属性,“武”指强壮的体魄、无畏的精神和精湛的格斗技能等特质,但“文”优于“武”;“文武双全”是中国男性气质的最理想类型,即“文”和“武”两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成就;但在现实中,男性在任意一方面获得较高成就都是令人满意的男性气质。运用文武理论进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研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是探讨“文武”男性气质的建构路径;二是分析流行文化中的男性气质特征。
总体上看,中国男性气质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经验研究都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体系,还不足以支撑中国性别关系实践的深入发展。
3.国内外对女性气质的研究
女性气质研究深受社会建构论和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女权主义中的社会建构论与生理决定论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社会建构论认为性别认同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因素是人类一切活动的首要因素。按照该理论,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都受到阶层、种族、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是社会建构的产物。社会建构论批判了社会学和其他学科的思维定式,为20世纪80年代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女权主义研究在中国兴起,中国女权主义者积极了解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荣维毅,1999),进而推动了中国女性气质研究的发展。通过归纳已有的中国女性气质研究文献,我们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气质随着文化话语、政治话语和经济话语的变化而经历了时代变迁(董金平,2007)。
20世纪上半叶,文化话语是影响女性气质建构的主要因素,这种文化话语就父权制对女性的各种规训进行了批判,如身体上的缠足,在思想和行为上要求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这一时期已经出现了所谓的“反叛”女性形象,她们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并由边缘走向主流(董金平,2007)。“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出现女性解放和男女平等的倡导,并逐渐形成了新时期的文化话语,促进了新时期女性气质的建构,这一时期的女性与传统妇女的形象完全不同,她们反叛世俗,追求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期间,女性气质建构受到政治话语的极大影响。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女性解放的政治话语,如“当家做主人”“走出家门”“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等,这些话语挑战了父权制,大量女性走出家门,走上工作岗位,获得一定的解放。然而在家庭内部,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性别关于并没有得到改变。
裴谕新与何式凝(2006)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中国社会上存在4种女性形象:①“铁姑娘”,存在于1966年到1976年,为了打破工作中的性别界限,她们要求“男人能干的女人也能干”;②“女强人”,改革开放后开始出现,尤其指那些获得事业和经济成就的女性;③“美女作家”,出生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多数年轻女作家,她们的作品直接与性、身体和欲望有关;④“超级女声”,是由湖南卫视在2004年推出的中国歌唱秀节目,参加节目的选手们表现出了中性多元的女性气质。第一种“铁姑娘”形象属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后三种形象出现在改革开放时期,这些形象包含男性化、商品化以及双性化的特征。张宇樑(2009)呈现了3种不同的女性形象——“铁姑娘”“贤内助”“时尚女孩”,来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女性杂志中女性形象的变化和表现,改革开放时期女性形象的多样性,以及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时代女性形象的变化与协商。这些研究关注了多元女性形象的存在,展现了女性的生存境遇及其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话语逐渐在女性气质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主要依靠大众传媒进行传播和强化(董金平,2007)。这一时期女性的身体被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身体的表现已经成为对女性气质表现的重要内容(陈犀禾、潘国美,2008),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都在不断宣传女性丰满的乳房、苗条的身材和娇好的面容,其本质是商品社会对女性的物化,用男性的凝视来刺激女人的购买欲望。从男性凝视这一角度来说,丰胸、减肥、整容等无异于“缠足”,都是对女性身体进行修理和重建,将女性的身体塑造成男性喜欢的状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性别平等的日益推进,女性气质将不断地展现出新的特征。
4.国际性别平等运动
(1)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之前的政策
20世纪70年代,随着国际女权运动开始获得新动力,联合国大会宣布1975年为“国际妇女年”,并在墨西哥城举办了第一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大会随后宣布1976—1985年为联合国妇女十年,并设立了一个十年志愿性基金。
197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这是一个经常被称为“国际妇女权利”的法案。该公约第30条明确界定了对妇女的歧视,并提出了一个让各国采取行动消除这种歧视的议程。该公约针对文化和传统作为塑造性别角色和家庭关系的影响力量,是第一个确认妇女生殖权利的人权条约。
第二次妇女问题世界会议于1980年在哥本哈根举行。会议产生的行动纲领呼吁加强有力的国家措施,以确保妇女的所有权和财产控制权,以及改善妇女在继承、子女监护和丧失国籍方面的权利。
1985年,审查和评估联合国妇女十年成就的“平等,发展与和平”世界会议在内罗毕举行,即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这是在性别平等运动终于获得真正全球承认的时候召开的会议,超过15000名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了平行召开的非政府组织论坛。这次活动被许多人形容为“全球女权运动的诞生”。在认识到墨西哥城会议的目标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的背景下,与会的157个国家的政府通过了《到2000年提高妇女地位内罗毕前瞻性战略》(又被称为“内罗毕战略”) ,开拓性地宣布所有问题都是妇女问题。
(2)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
1995年的北京世界妇女大会通过了《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行动纲领》详细阐述了各国妇女面临的主要问题,确定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目标和措施,把贫困、教育和保健等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肯定了妇女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消除妇女贫困,推进教育、保健事业,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和暴力,为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决策创造必要的条件。世妇会也强化了男性参与,《北京宣言》第25条明确呼吁:“鼓励男子充分参加所有致力于平等的行动。”从此以后,男性参与推进性别平等的意义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3)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48届会议
2004年,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48届会议召开,会上讨论的很多议题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第一个专题性议题是关于在实现性别平等的过程中,男性和男孩应发挥的作用。该议题的提出意味着性别问题不仅仅是妇女的问题,男性也有责任参与进来来改变性别不平等的现状。第二个专题性议题同样具有开创性,它聚焦于妇女在冲突预防、管理、解决以及和平建设中发挥的作用,而之前很长时间内这些领域都一度以男性为主导。
(4)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53届会议
2009年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第53届会议上,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进一步呼吁男女平等地分担家务劳动和照料的责任,尤其是照护者的责任,以实现普遍可及的社会性别平等。同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成立了“联合起来制止针对妇女暴力运动男性领导人网络”,突显了对男性参与社会性别平等运动的重视。
(5)“He For She”运动
“He For She”运动,也被称为“他为她”,是由联合国妇女署发起的致力于女性发展、维护女性权益的团结运动,由艾玛·沃特森于2014年9月20日在联合国的演讲发起,旨在号召所有人——包括男性,鼓励他们反抗遭到的性别上的不公平对待,参与行动,进行改变。
开设男子班化解 “ 男孩危机 ”
2012年初,上海市教委批准上海市某中学开设“上海市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期望培养“浩然正气、乐学善思”的男生,面向全市招收60名学生。该中学校长卢某表示,“男子中学”旨在应对“男孩危机”,以解决学校“阴盛阳衰”“男孩女性化”等问题。4月18日,该中学的官网上挂出了“自荐生招生登记表”,“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已经进入正式招生阶段。符合条件的男生提交材料后,将有机会进入5月的面试大名单中。
卢某表示,学校主要是希望通过“扬长避短”的方式,让男生的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他进一步表示,男生实验班是应对男孩学业危机的一次教改尝试,“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一切还在起步阶段,希望能积累一些办学经验,为男生班、男子中学,乃至更多普通中学的男生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他还认为,“扬长避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男子中学”的课程设置将建立在大型调研的基础上,对男生擅长的学习内容提高深度,发掘男生潜能,对男生薄弱的学习内容强化基础,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人格养成,学校将基于男生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等方面优势,意志力、计划性、耐挫力等方面的劣势,调整和优化办学思路。
男生班还将首次尝试开设一些与众不同的课程,如生存体验课,从常用电工工具使用、家电简单维修等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教起,包括野外生存、定向越野、城市生存体验等实践活动。拳术、象棋、电声乐等男孩喜欢的项目都将列入课表。实验班师资也将重新配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将由优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师组成,特色课程将聘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名校的博士生导师和教授参与。
女子中学成为新选择
“最近,我们频频在接待外省市的考察团,很多地方都有复建女中的打算,如天津第十三中学都已经尝试开设女子班,准备恢复女子中学。”北京某女中校长、特级教师宋女士介绍,随着教育多元化的发展,女子中学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越来越得到社会认可。
宋女士认为,女孩在女校读书有4点优势:一是所受的教育是针对女孩生理、心理特点定制的,有很强的针对性;二是学校的教育教学相比男女合校的学校,能给女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三是培养女孩独立处理问题的学校氛围,让女生更自信、自我控制能力更强,对自己和家人有责任感;四是在校8小时期间,享受宁静读书的氛围,不受干扰。
女校的特色在于培养独立自信的女性。女校的课程从最初的以女子修身、家政、艺术等为重点,逐步过渡到符合国家素质教育要求。女校在课程安排上都有强烈的性别色彩。
“我们从来没有把培养淑女作为学校的目标,决定学生未来的关键还是学生自己。”宋女士说,女子教育并非简单地增加女子科目,学校强调的因性施教,更侧重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她认为,同处于青春期,男孩子更加张扬,善于表现;女孩子则更加内敛、羞涩,通常男生“想到了”就回答,而女生更多是“想好了”再回答。因此,当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一起时,大多数参与、展示的机会都被男孩子抢占了,事实上造成了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
·启发性问题
1.你如何看待恢复男校、女校的社会现象?
2.恢复男校、女校现象背后的行动逻辑和性别议题是什么?
3.你认为男校、女校对男孩、女孩性别气质的形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你觉得男校、女校的重新流行会不会进一步强化社会性别规范和性别刻板印象?为什么?
5.你如何看待案例二中老师的说法,“主要原因是女生和男生的心理特点不同,男生‘想到了’就回答,而女生更多是‘想好了’再回答”?
6.你会选择去男校或者女校学习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