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口岸城镇化的内涵

(一)口岸与口岸城镇

关于口岸的内涵,学界存在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将口岸定义为边境地区具有特殊机构和职能的外向型城镇,即口岸城镇。狭义的口岸则是指经政府批准而设置的国家对外开放门户。 口岸按照规模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一类口岸、二类口岸;按照过货方式,可以分为空运口岸、公路口岸、铁路口岸、航运口岸等;按照分布的地区不同,可以分为沿海口岸、沿边口岸、内陆口岸。本书采用狭义的口岸概念,与口岸城镇相区分,涵盖国家一类口岸、二类口岸,包括公路口岸、铁路口岸、水运口岸(限于沿边省区),不包括沿海口岸、内陆口岸及空运口岸。与之对应,口岸城镇是指直接管辖口岸的建制镇。

城镇具有其外在景观,但同时是一系列城镇制度的集合体,也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或习惯。除城镇的一般景观外,口岸城镇特殊之处在于其特有的“国门”、通道、检验检疫等设施。因此,口岸城镇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口岸”,是包含口岸景观的城镇。口岸城镇作为口岸经济的载体,强调外向化的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制度为主要制度构架。口岸城镇强调口岸为核心的生活方式,包含城镇的非农业工作方式、参与口岸经济的生活习惯及其他城镇生活和文化。

(二)口岸经济与口岸城镇经济

口岸经济是围绕口岸而形成相关产业聚集的经济体系,包括加工制造业、物流业、批发零售业、对外贸易、金融、旅游、住宿等。口岸经济的概念强调经济的体系化,强调外向型产业链条的完整,重视相关产业的补充。口岸经济从总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第一,口岸的基础经济活动,包括相关部门的管理、服务及运输系统的活动;第二,口岸衍生的经济活动,包括与边境贸易有关企业的经营活动;第三,与口岸间接关联的经济活动,如为服务口岸经济活动而配套的金融、交通、通信等。

口岸城镇经济是口岸城镇的所有经济活动,包括口岸经济活动及非口岸经济活动。口岸城镇以口岸经济为核心,但口岸城镇的经济活动要超越口岸经济的范畴。口岸城镇经济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和企业(企业家才能)的集聚,包括与口岸经济活动无关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口岸城镇化

口岸城镇化是口岸向城镇形态的发展过程,口岸是基础和起点,口岸城镇化是口岸建设的发展过程和新形式,口岸城镇是口岸城镇化的成果和形式。口岸城镇是以口岸为核心、以边境贸易为依托的外向型城镇。口岸城镇化过程中,口岸城镇的形态遵循“通道—口岸服务中心—区域加工制造中心—综合性城镇”的演化过程。当前,口岸城镇以口岸经济为主要发展动力,以口岸为中心扩展城镇景观和城镇经济规模。在这样的基本前提下,口岸城镇化的核心在于如何实现口岸城镇发展,以及如何将发展成果外化于城镇形态。实现口岸城镇化,是将口岸城镇从口岸转化为城镇形态,将单一的外向型城镇转化为综合型城镇,将城镇经济活动从以口岸经济为主的单一外向型经济转化为具有完整经济运行系统的综合型口岸城镇经济。

上述转化过程,存在三个维度:第一,经济维度,即从以口岸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向以城镇经济为主的综合、配套、完整的产业结构;第二,行政维度,即口岸经济布局基础上口岸城镇发展的谋篇布局,口岸城镇经济的建立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以口岸运用为基础、口岸经济发展能力为向导,建立体系化的口岸城镇结构,实现合理的城镇经济发展布局;第三,居民维度,口岸城镇经济的建立以居民融入城镇经济为根本,以居民自主非农化和提升居民城镇生活能力为向导,是在居民城镇化建构基础上的城镇经济综合化。

(四)口岸城镇发展与口岸城镇化

城镇发展与城镇化存在内生与外化的联系。城镇发展是城镇化的内在动力,城镇化是城镇发展的外在表现;城镇发展是城镇化的支撑,城镇化是城镇发展的成效之一。

口岸城镇的发展在口岸要素稀缺性的基础之上,通过口岸经济延伸,由综合化的经济部门和相关主体推动。口岸城镇的发展体现在经济实力提升、城乡关系融合、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

口岸城镇化是城镇围绕口岸在景观、制度及生活文化层面上的扩张与发展,强调利用口岸经济,通过口岸城镇的发展改变乡村居民的传统观念,促成乡村居民市场意识的开拓,实现生活方式、文化风俗的城镇化。口岸城镇化以口岸 为主要依托,以口岸经济为引擎,是开放化、外向化的城镇化方式,是强调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的城镇化道路。其城镇规模的扩张以经济发展为基础,通过口岸经济的极化作用形成要素产业的聚集,以口岸经济为城镇化根本保障;以城镇发展为内在动力,以市场经济相关制度及城镇管理制度的完善作为制度保障,规范城镇化方向。 8s6Rvyg43trzEoCFUDXnB3GbaRtb5hw9K7goxqhzmWec6jKIiVjQyI/t2aLmiy3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