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话

有只灵猴叫作孙悟空

领衔主演

孙悟空

菩提祖师

混世魔王

精彩预告

“哇!这里边看着可真新鲜!”石猴满心好奇,上了桥头,边走边看,看到前面竟有一处好似有人住过的地方——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生活用具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少。

有块巨大的石头长着九个窍孔。那是一块会呼吸的仙石,亿万年来都在吸收日月的光。

打从开天辟地开始,它就以一边斜斜的角,站在花果山的山顶,活像一个抬脚独立的人。多少年来,风刮不动它,雨冲不走它。但是,就在一个谁都料想不到的日子,伴随着“滋滋”的声响,这块仙石上裂开了一条缝。

这条缝愈裂愈长,愈裂愈大,终于整块石头裂成了两半。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从裂开的石头里滚出一颗圆滚滚的卵。

那是一个日月精华所孕育的仙胎。

就在接触到空气的一刹那,它长出了头,长出了手,长出了脚,还长出了一条长长的尾巴。

它长成一只活生生的石猴。

石猴眨了眨眼,看看四周,“嘻嘻”两声,“哈哈”两声。出生不到一分钟,他就学会了爬;不到两分钟,他就学会了走。爬爬走走,走走爬爬。石猴喜欢自己的身体,却不知自己的出生该感谢谁,便朝四方拜了拜。

接着,他抬头一望——两道金光从他的眼睛里射出,直直地射向天庭,差点儿射断天宫的檐角。

灵霄宝殿之上,玉皇大帝和仙卿们正在开会。“怎么回事?”见到两道金光从凡人居住的下界直往上冲,玉帝派千里眼和顺风耳两位神将前去调查。

千里眼的眼睛能看到千里以外的一根针;顺风耳的耳朵能听到遥远的地方一只飞蚊发出的“嗡嗡”声。他们打开南天门,一起观看和聆听。调查完毕,他们向玉帝回报:“花果山上有块仙石,产下一颗石卵,化作一只石猴,这时正在那里朝拜四方,往天空望来望去。金光就是从那猴儿的眼里射出来的。不碍事!等那猴儿喝了水,吃了下界的食物,金光自然就会消退。”

玉帝听完报告,笑了,说:“下界的那东西是吸收了大自然的精华才生出来的,眼睛里会射出金光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玉帝用慈悲的心肠去理解石猴的出生,不把他当一回事,却没想到日后便是这只石猴闹得整个天庭鸡犬不宁,还差点儿掀掉了玉帝的宝座!

那时,世界还很古老,分为四个大洲:东边是东胜神洲;西边是西牛贺洲;南边是南赡部洲;北边是北俱芦洲。

花果山位于东胜神洲傲来国的海上,那里长满奇花异草,时常有麒麟、仙鹤和龙出没。

石猴出生后,每天都在花果山蹦蹦跳跳,这边采采果子,那边尝尝花草。他认识的动物可不少,不过最常在一起的,还是那些与自己是同类的猴子。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时间飞逝,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天,天气炎热,众猴都躲在树荫下乘凉。尽管是在避暑,大家还是起劲地玩儿,你挠挠我,我抓抓你。

玩够了,众猴跑去山涧中洗澡,只见涧水“哗啦哗啦”地流,仿佛永远都流不完。见到这情景,众猴又起了玩兴:“走,我们去找源头!”于是你拉我,我推你,大家循着涧水爬山,到源头一看,竟是一股瀑布飞泉!

“好个瀑布!”众猴拍手叫道,“谁有本事钻进去探个究竟,出来又没事,我们便拜他为王。”

在一片吵闹声中,石猴跳了出来,高声回应:“我进去!”

好家伙!话才说完,只见他闭眼蹲身,纵身一跃,跳进了瀑布里。

石猴在瀑布里睁开眼,发现里头没有水,却有座桥,仔细一瞧,这还是一座铁板桥。桥下的水在石窍间穿梭,倒挂着流了出去,把桥门遮蔽了起来。“哇!这里边看着可真新鲜!”石猴满心好奇,上了桥头,边走边看,看到前面竟有一处好似有人住过的地方——石窝、石灶、石碗、石盆、石床、石凳,生活用具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少。

石猴看完这地方,往前走,左右再看,只见正当中有块石碑,碑上刻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一行大字。

石猴乐得不得了,出了瀑布喊道:“我们走运了!走运了!”

“走什么运?”众猴将他围住,着急地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深不深?”

“没水!没水!”石猴笑着对众猴描述了瀑布里的情景,说,“里面好得很!非常宽阔,住上百上千口都够。我们进去住吧!省得在外头风吹日晒受老天的气。”

众猴听了这话,个个欢喜,连忙让石猴带路,进了水帘洞。一进洞里,大家立马显露出猴子的本性,抢盆夺碗,占灶争床,直闹到筋疲力尽才歇下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石猴说,“各位,我进了瀑布给大家找到一个家,你们先前说的话还算不算数?”

“算数,算数。”众猴依照约定,拜石猴为王,将石猴的“石”隐去不提,尊他为“美猴王”。

从此,石猴有了自己的地盘,有了自己的徒众。也就是从这时候起,石猴成了花果山的一号人物。

美猴王在花果山享福作乐,没想到一晃就过了三百多年。有一天,美猴王在与众猴欢宴时,前一刻还在说笑,后一刻却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

众猴见猴王忽然流下泪水,连忙问:“大王为什么事情烦恼?”

猴王说:“眼下,大家都在享乐,但我把事情想远一点儿,不禁就烦恼起来了。”

众猴笑着说:“大王您真是太不知足了!咱们在这仙境般的福地洞天,过得自由自在,又不归人类的王来管,有什么好忧虑的?”

猴王说:“咱们虽然不归人类的王来管,但老了之后,暗中还有一个阎王老子在管。一旦身亡,你们能不去投胎,一直住在这美妙的仙境吗?”

听完这话,猴子们一个个都哭了起来,也为生死无常而感到苦恼。

这时有只通臂猿猴跳了出来,高声叫道:“大王若是这么想,那就是有了求道的心!大王可知世上有三种人不受阎王老子管?”

“哦?”猴王一愣,“哪三种人?”

“佛、仙和神圣。他们都可以活得像天地山川那么久,根本不会老。”

“这些人住在哪里?”

“都住在人类世界的古洞仙山。”

猴王一听,高兴得不得了,说:“好,明天我就告别各位,下山云游去。我一定要找到这三种人,学个长生不老的方法,叫那阎王老子管不到我!”

这猴儿真有一般人所没有的志气!也就是这不寻常的志气,让他在日后做出了一些不寻常的事。

第二天,在众猴为猴王隆重饯行后,猴王乘着枯松编成的筏,撑着竹竿做成的篙,带了些果品,独自出海去了。

东南风连日紧刮,将猴王送到人类居住的南赡部洲的地界。

猴王上了岸,看见一些人在海边捕鱼。他用两只手掰开嘴巴,将嘴巴撑得要裂开似的,装出怪模样,“呼呼”地吼着,吓得那些人都丢了渔网就跑。有个家伙吓得跑不动,蹲在原地发抖,猴王便剥了他的衣服,也学人类那样把衣服穿在身上。

猴王摇摇摆摆地走入街市,学人说话,学人的礼仪。此后不论大城小镇,都有他到过的踪迹。他一心想要找到佛、仙或神圣,求个长生不老的方法,哪晓得见到的人都只是在忙忙碌碌地生活。

过了八九年,猴王又来到海边,望着大海,问:“神仙到底在哪里?”他心想:“神仙不在这里,难道是在海外别的地方?”于是他又做了一艘筏子,乘着筏子出海,来到西牛贺洲的地界。

上了岸,猴王到处找神仙,找了很久也不见神仙的踪影。最后,在一座秀丽的高山中,猴王听到有人在林子里唱歌,仔细一听,那歌词居然是在教人怎么平淡过日子,好让寿命能够延长。

“好啊!神仙原来藏在这里!”猴王连忙跳进林子里,找到那唱歌的人,发现那是个正在砍柴的樵夫。

“这位仙哥,我在这里向你行礼!”猴王上前拜了一拜。

“别开玩笑了!我哪里当得起‘仙哥’这个称呼?”樵夫慌得丢开斧头,向猴王解释。

猴王搔搔脑袋,疑惑地问:“你若不是仙哥,怎么会唱仙歌?”

樵夫一听,笑了,说:“不瞒你说,这仙歌是一个真正的神仙教我唱的。他的大名叫作菩提祖师,住在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那里离这里不远。你要找神仙,就去那里找吧!”

猴王告别樵夫,依照樵夫的指示来到斜月三星洞。但他不敢敲门,只好跳到洞口旁的松树上头,摘松果吃。

不一会儿,洞里走出一位仙童,对猴王说:“进来吧!我师父早知道有个修行的来了,要我出来接你呢!”

猴王整整衣服,随仙童走入洞里,只见里头又高又深,高得像阁楼,深得像宫殿,真有说不出的幽静。菩提祖师就坐在瑶台上,台下两边有三十个小仙侍立着。

猴王见到菩提祖师,跪地就拜,磕了不计其数的头,连说:“师父,弟子有礼了,弟子有礼了!”

祖师说:“你是什么地方的人?把来的地方和姓名说明白,再拜也不迟。”

猴王说:“弟子来的地方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水帘洞。”

祖师一听,大叫道:“把他赶出去!这家伙是个骗子,哪里是来修行的?”

猴王慌得又不住地磕头,说:“弟子说的是实话,绝对没有半点虚假。”

祖师问:“你说你老实,可你怎么会是从东胜神洲来的呢?那里离我这里,隔两重大海和一座南赡部洲,你如何能到这里来?”

猴王叩头说:“弟子飘洋过海,云游四方,是经过十几年才访到这里的。”

祖师点点头,说:“既然是一路找来的,那就罢了!你姓什么?”

菩提祖师问的是“姓”,而猴王却听成意指脾气和性情的“性”,只见他答道:“我没性。别人要是骂我,我不发火;别人要是打我,我也不生气。赔个礼就算了!我一生下来就没什么性。”

这猴儿的耳朵是不是长在背上了?怎么把话听成这样?祖师指正说:“我说的不是这个‘性’,是问你跟父母姓了什么‘姓’?”

“我没有父母。”

祖师一愣,斜着眼瞄他,反问道:“这世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父母所生。你没有父母,难道是从树上生出来的?”

猴王也是一愣。打从一开始,他们两个说话就很不搭调。猴王不明白菩提祖师为什么老是跟他“鸡同鸭讲”,却还是恭恭敬敬地答道:“我不是从树上生出来的,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我只记得花果山上有块仙石。那年,仙石裂开,我就从石头里蹦出来了。”

祖师一听,惊喜地说道:“这么说,你是天地自然生成的?来,站起来走走,让我看看。”

猴王跳了起来,拐呀拐地走了两步。

祖师笑了起来,说:“瞧你走路的样子,还真像个猢狲!你没姓,不如从你身上找,就姓‘孙’吧!这‘孙’字既有男子的意思,也有婴孩的意思。道家一向追求婴儿般纯朴的境界,这姓很符合这个道理!”

猴王一听,高兴得很,上前又叩起头来,连连说道:“我既然有了姓,再跟您讨个名,也好呼唤。”

“在我这个门派中,有十二个字: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不同辈分的门徒取名,都是依照这十二个字的先后次序来决定。论辈分,你刚好排到第十个字,也就是‘悟’字。我给你取个法名,叫作‘孙悟空’,怎么样?”

猴王乐坏了,笑着说:“好!好!好!从今天起,我就叫作孙悟空。”

祖师看孙悟空只顾着高兴了,不知他是否了解这名字的含意。

“空”是佛家的重要观念,说的是:这个世界本来什么都没有,一切事物都是一些基本物质在一定的因缘下组合变化而成。就像孙悟空,世上本来没有这只猴子,是仙石吸收日月的精华,才把他生出来的。

祖师望着孙悟空,在心里默默地对他说:尽管你是从石头里生出来的,可别像石头那么死硬顽固;要是能了悟“空”的道理,活出大大的自由自在,那就太好了。

祖师满怀期望。

孙悟空这时饿了,去找了一串香蕉来吃。由于吃得太急,他差点儿把香蕉塞进鼻孔里。

看到孙悟空这般模样,祖师眉头一皱,又不免在心里问自己:瞧瞧这猴儿的德性,他真的能成才吗?

孙悟空在菩提祖师的门下,一待就是七年。这七年里,他天天勤奋地学习,闲时便做些杂活。

有一天,祖师开设讲座,谈起一些大道理,直说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孙悟空在一旁听得抓耳搔腮,笑得眼睛和眉毛像盛开的花朵一样,还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祖师见到这情景,把他叫到跟前,问:“你不听我讲经,怎么在那里像疯子似的乱蹦乱跳?”

悟空说:“师父,我听您讲经,听到里头有很奥妙的道理,觉得高兴,才手舞足蹈的。我不是在发癫。请您恕罪!”

祖师笑了笑,说:“别的弟子都没听出来,而你听出来了?看样子,你这猴儿倒也不差。”祖师一高兴,便想亲自教教他。

可是当祖师提起道家的一些修行方法时,悟空却认为太粗浅,表示不感兴趣。

祖师恼了,跳下高台,手拿一根戒尺,指着悟空说:“你这猢狲,这个不学,那个不学,到底要学什么?”他走上前去,在悟空头上打了三下,然后将手背在身后,走入房里,并将中门关了,撇下众弟子不管。

祖师的这些举动,让在场听讲的弟子们惶恐不已。他们都抱怨悟空说:“泼猴,你不学好,竟敢跟师父顶嘴!这下冲撞了师父,不知他什么时候才会出来?”

悟空一点儿也不恼怒,只是满脸赔笑。事实上,他知道祖师这回又在跟他玩“鸡同鸭讲”了,还出谜题给他猜。而他在心里已经揭开了谜底——祖师打他三下,是叫他半夜三更时分行动;背着手向内走,将中门关上,是叫他从后门进,自己在私下里传道法给他。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悟空焦急地等待着,恨不得飞上天把太阳换成月亮。夜里三更时分,大家都睡了,他悄悄地从床上爬起来,溜到祖师住处的后门,而那后门正半掩着呢。

“好徒弟!既然你听得懂我跟你打的暗号,那么我就教你一些特别的本领吧!”祖师高兴地说。

那晚,祖师把长生不老的妙法传给了悟空。

过了三年,有一天,祖师又登上宝座,给大家讲法。

讲着讲着,祖师把悟空叫到跟前来,问他:“你修道修得怎样?”

悟空说:“感觉还不错。”

祖师说:“虽然你学得不错,但日后还得提防三个灾难。”

悟空听到这话,想了许久,问:“道家功夫这么厉害,还怕什么灾难吗?师父您没说错吧?”

祖师解释道:“你学的不是普通的道,等学到一定程度后,鬼神都容不下你。”

悟空惊讶地问:“会怎么容不下我?”

祖师郑重地说:“虽然你已经学到长生不老的方法,但是五百年后,会有天降的雷灾来劈你,考验你到底了不了解自己的心性。若无法通过考验,你的命就没了。要是能通过,再过五百年,会有天降的火灾来烧你。这火灾也是个考验。无法通过的话,你千年的苦行会被它烧得干干净净。就算你侥幸过了这关,再过个五百年,会有天降的风灾来吹你。一旦你的功夫没学到家,那风会从你的脑门钻入体内,把你分解得不剩半点影子。雷灾、火灾和风灾,这就是所谓的‘三灾’,你一定要躲过才好!”

悟空一听,吓得全身猴毛都竖了起来,赶紧叩头说:“师父,求您可怜可怜我,传我躲避这三个灾难的法子吧!”

“要传也不难,只不过你长得跟其他人不同,所以传不得。”

悟空不解地问:“我有头有脑,有手有脚,为什么说我不同于其他人呢?”

祖师说:“你什么都有,就是少了腮。”

这猴子长得嘴尖脸凹,的确没什么腮。悟空摸摸自己的脸,笑着说:“师父,我虽然少了腮,却比其他人多了颊囊,拿这个来抵一抵吧!”

这猴子还真会讨价还价。祖师一下子就被他说服了:“好吧!天罡数有三十六种变化,地煞数有七十二种变化,皆可应对三灾,你要学哪一种?”

“弟子想多研究,多学一点儿。弟子愿学地煞数的变化。”

于是祖师将地煞数的变化的各种口诀传给悟空。所谓“一窍通时百窍通”,悟空机敏,当下就把这些变化都学会了。

一天,在三星洞前,祖师举行“期中考试”,测试悟空的飞行功夫练得如何。谁知悟空把腾云之术使得像在爬云,狗在水里游泳都没这么难看。

祖师说:“真正会腾云驾雾的,一天之内就能游遍四海。”

悟空听了之后喊道:“这个可就太难了!”

祖师告诫悟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接着传授他一个能够召唤“筋斗云”的法术,说:“这筋斗云,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

众人听了这话,都笑悟空:“筋斗云跑得这么快,你要是去当送信的,不愁没饭吃。”

没过多久,春天走了,夏天到了,众人在松树下讨论功课,闹着要悟空表演他跟师父学到的法术。

悟空技痒,想要卖弄,于是变成一棵松树,让大家瞧瞧。

众人见这棵松树苍翠挺拔竟没有一点儿猴子的模样,乐得鼓掌大笑。没想到笑闹声惊动了祖师,把他引来了。

祖师骂道:“是什么人在这里笑得这么大声?”

这一骂,把悟空骂出了原形。

悟空赶紧给祖师叩头,乞求祖师恕罪。祖师也不责罚他,只是说:“你走吧!我这里留不得你了。”

悟空流着眼泪说:“师父这是让我往哪里去啊?”

“从哪里来,就往哪里去!”

祖师这一句话点醒了悟空。他可没忘记自己是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

离家二十年,似乎也该回去了。但悟空依依不舍地对祖师说:“师父厚重的恩情我还没报答,不敢离去。”

祖师说:“什么恩情呀?你别惹祸牵连我,我就谢天谢地了!”

悟空只好拜别师父和众人。这时,祖师又说:“往后,你必定会惹出很多是非。你再怎么惹祸,都不准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我就会知道,到时我会把你这猢狲的皮剥下来,把你的神魂贬到地底深处,叫你永远翻不了身!”

悟空说:“弟子绝不敢提师父一字,就说这本事是我自己学会的!”

悟空谢过之后,驾起筋斗云,直奔东胜神洲。不到一个时辰,他就飞到了久别的花果山。

水帘洞的猴子们见到大王回来,高兴得不得了,但不久他们就诉起苦来:“大王,您怎么去了那么久啊?有个叫混世魔王的坏蛋趁您不在,要强占我们的洞府。我们大家拼了老命才勉强守住洞府,可还是让他抓走了许多猴子猴孙。大王若再晚个一年半载回来,这个洞恐怕就归他了!”

悟空一听,心中大怒:“这是什么妖怪?竟敢如此撒野!”

混世魔王住的地方,悟空向猴子们问了个仔细,不一会儿他就到了混世魔王住的高山。他表明了身份,向混世魔王挑战。

那混世魔王身高三丈,模样凶恶,手拿一口大刀,出洞迎战。他瞟了几眼孙悟空,故意叫道:“哪个是水帘洞洞主?”

悟空火大了:“你这泼魔,眼睛这么大,竟看不到我老孙?”

魔王低头瞧了瞧,笑着说:“谁叫你长得这么矮!瞧你手上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没有,还敢跟我斗?”

悟空更火了:“原来是个不长眼的,怪不得看不到我老孙。我老孙手上没兵器,照样能打得你哇哇叫。”

两人斗了起来。魔王手舞大刀,还是有些蛮力的。悟空索性拔下毫毛,变出两三百个小猴,让他们缠着魔王;接着,他上前夺下钢刀,往魔王头上一砍,将这家伙的脑门砍成两半。

悟空解决了魔王手下所有的小妖,收回毫毛,然后救出那些被俘虏的猴子,带他们回到了水帘洞。

这是悟空消灭的第一个妖魔。很多年后,他将遇到许多比这家伙厉害百倍的妖魔,但他毫不畏惧。他将变成妖魔克星,让那些妖魔头痛得不得了!

乐读西游,趣学国学

猜不到的字谜:灵台方寸山与斜月三星洞

美猴王遍访各洲,只为寻到真正的仙人拜师,学习真正的本领。最终,他在灵台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其实,这位祖师所在的“学校地址”,是作者吴承恩埋下的一处字谜。

《庄子·庚桑楚》中有一句话:“不可内于灵台。”西晋玄学家郭象将“灵台”注释为“心”的意思。“方寸”也是指心。《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徐庶在辞别刘备时,便是以“方寸乱矣”表示心乱。而“斜月三星”本身便是“心”的字谜:斜月指“心”的一钩,三星指“心”的三点。山名和洞名都指心,暗喻猴王接下来无论所学为何,都是一场心的修行。

西游情报站

本期《西游情报站》特别邀请到筋斗云率领众云现身说法,首次公开云家族的秘密,以及人云相处之道,让您成功跨出练就腾云驾雾武功的第一步。

如何腾云驾雾?从一朵云的角度出发

大家好,我姓筋斗,名云。没错,我就是孙悟空脚下那朵大名鼎鼎的白云!我们云家族各个成员其实都很有个性,并不喜欢变成“交通工具”,所以如果你想乘云,请先了解我们云家族的习性。啊,它们到了!(招手)

积云(cumulus)

我们通常在1000米左右的空中停留,属于“低云族”。比较低的积云是由水汽构成的,比较高的积云则可能由水滴或冰晶组成。积云可单独出现,若遇特殊的气流变化,也可能一朵朵排队出现,形成“云街”。“云街”最长可达480千米。

层云(stratus)

我们亦属“低云族”,有时变身成“高雾”去山里玩耍(从2000米的高度飘到山上其实很近)。你不觉得我们是最平易近人的云吗?

卷积云(cirrocumulus)

我们喜欢在6000米以上的高空俯视大地,属于“高云族”。如果你想近距离接触我们,请先飞到大概4座泰山或3.5座黄山那么高的高度。我们长得像一块块鹅卵石,也像一片片鱼鳞。俗语说:“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意思是说,看到我们就表示可能要变天喽!

卷云(cirrus) 卷云不见了!

匿名举报:刚刚一位长嘴大耳的壮汉,飞到了1 1000米的高空。他一手拿着九齿钉钯,另一手拿着棒子,用棒子把卷云卷啊卷的,直接津津有味地吃掉了!他边吃还边说:“夏天就是要吃这种有很多冰晶的云啊!” A+Pv752qjKqfiONMyZ6WZs+2ItcBbW52Bb9kqFEMWDWubQfg6/kzfnT5HNfrt+A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