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话

偷吃人参果

领衔主演

孙悟空

猪八戒

沙悟净

唐三藏

镇元大仙

观音菩萨

友情客串

清风、明月

福禄寿三星

精彩预告

人参果树高有千尺,枝叶繁盛。看那枝头上蒂结的人参果还真像小孩,摇头晃脑的,连手脚都会动。“好东西呀!果然罕见!”行者暗自夸道。他赶紧爬上树去,用金击子敲了一个果子。

那果子掉了下来。行者来到树下,要捡果子,却怎么找都找不到。“怪了!难道是果子自己跑掉了?”

猪八戒糗大了!

那晚,他们师徒借住在一个庄院。庄院主人是个寡妇,打算为三个貌美的女儿招女婿,也想给自己找个老公,而她相中的正是三藏师徒四人。

三藏、行者和沙僧都躲开了,只有八戒色眯眯的,满脑子想的都是入赘的事。

夜里,八戒偷偷跑去和寡妇母女商量结婚大事,没想到却被她们捉弄,被吊在了树上。第二天一早,猪八戒就以这样的丑态出现在师父和师兄弟面前。

庄院不见了。树上挂着一张帖子。三藏读了那张帖子,才晓得前一天晚上招女婿的事是黎山老母和观音、普贤、文殊等菩萨对他们的试炼。

沙僧嘲笑八戒道:“二哥,你真厉害!居然有机会跟四位菩萨结亲。”这话羞得八戒连猪鼻子都红了。

其实,行者早就看出那寡妇母女四人是神佛变的。他故意不说,就是想看八戒出糗。

这是三藏师徒在取经路上发生的一段插曲。

这天,三藏师徒来到一座山,山里云雾缭绕,仙气飘逸。

他们远远望见一座道观,屋宇别致,清虚寂静。

沙僧说:“这道观里肯定住着好人。要不,我们去那里寻个歇脚处?”

大家纷纷表示同意。走到近处,他们看到一块碑,才知道这山叫作“万寿山”,这道观叫作“五庄观”。

行者又见道观门上贴有一对春联,上面写着:“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行者笑着说:“这道观主人真会说大话。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太上老君的大门上也不曾见过这样的话。”

道观里出来接待的是两名仙童,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他们对待三藏十分恭敬。

三藏问:“令师呢?”

仙童回答:“家师接受元始天尊的邀请,领着道观里的其他仙人,到上清天弥罗宫去听‘混元道果’的讲座了,不在家。”

行者从一开始就认定道观主人是个爱说大话的人物,听仙童这么一说,实在忍不住了,说了一句:“喂,想吹牛也得看在谁的面前吹。那弥罗宫是什么地方?容得一般散仙去吗?”

三藏怕行者惹是生非,说:“悟空,别争了。常言道:‘鹭鸶不吃鹭鸶肉。’既是同道中人,而人家师父又不在,何必为此相争?悟空,你去门外放马。沙僧,你看着行李。还有八戒,你从包袱里取些米,借他们的锅灶做顿饭。吃饱后,我们送他们几文柴钱,然后就走。”

行者三人,便依着师父的分派分头做事去了。

清风、明月看到这情形,暗自夸奖三藏道:“果然是个好和尚!难怪师父出门前,交代我们送人参果给他吃。”接着,他们又悄悄商量道:“只是那三个徒弟怪讨厌的!要不,我们避开那帮家伙,私下送吧。”

原来,这座道观的主人叫作镇元大仙。金蝉子还没转世为三藏时,曾在一次“兰盆会”上与镇元大仙相识,受他亲手传茶。镇元大仙知道三藏会路过五庄观,而自己恰巧又不在,所以预先安排仙童代赠人参果,表示一点儿故旧之情。

天下虽大,可只有五庄观才产人参果。这人参果树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再三千年果子才熟。从开花、结果,到熟透能吃,至少得花一万年。那果子的模样,就像婴儿一般,有鼻有眼,有手有脚。有缘人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

一万年来,人参果树结的果不过才三十个。镇元大仙开园时分吃了两个,现存二十八个。

为了谨慎起见,清风、明月还问了三藏的法号,确定了他的身份。他们奉了茶,接着到房里去,一个取“金击子”,一个取丹盘,又拿丝帕垫着盘底,一起到了人参果园。

这金击子是由透着红光的纯金制成,约两尺长,指头般粗细;底部的头圆圆的,上边有眼,系着一根绿绒绳。清风爬上树,用金击子敲打果子;明月在树下,用丹盘接住。没过多久,他们托着盘子将两个果子献给三藏,说:“大唐师父,请用人参果,解解渴。”

三藏一看,吓得躲到一旁:“这哪里是果子?明明是小孩!”

“这真的是果子,树上结的。”

“胡说。树上怎么会结出人来?拿走,拿走,别开玩笑!”

三藏坚决不吃。

清风、明月只好退下,回到自己房里。人参果放久了就会变得僵硬,十分可惜。没办法,两个人只好一人一个,将果子吃掉了。

没想到这前后的情形,都让探头探脑的八戒偷偷瞧在眼里了。他想吃人参果想得直流口水,都没心思好好煮饭了。

这时,行者从门外经过。八戒招手让他过来,对他悄悄说道:“师兄,这道观里有宝贝。”

“什么宝贝?”

“你听说过人参果吗?”

“人参果?”行者想了一下,说,“我听说过,但从来没见过。这果子又叫作草还丹,吃了极能延年益寿。怎么?这里有?”

八戒说:“仙童刚给师父送了两个,师父居然不吃,都让仙童自己吃了。我看得直流口水。什么时候,我也能尝个新鲜?师兄,你身手灵活,不如去后头园子里偷他几个,弄来给我们尝尝。”

这话说得行者心里也痒痒起来:“这个容易,我老孙去,手到擒来。”

行者转身要走。八戒连忙扯住他,说:“喂喂,别忘了用金击子。”接着,他便把仙童取果子的情形告诉了行者。

行者使了隐身法,溜进仙童的房间,拿到金击子后,来到人参果园。

人参果树高有千尺,枝叶繁盛。那枝头上蒂结的人参果还真像小孩,摇头晃脑的,连手脚都会动。

“好东西呀!果然罕见!”行者暗自夸道。他赶紧爬上树去,用金击子敲了一个果子。

那果子掉了下来。行者来到树下,要捡果子,却怎么找都找不到。

“怪了!难道是果子自己跑掉了?”行者想,“是让这园子的土地神给偷偷摸去了吧?”

行者念咒,把园子的土地神叫出来,劈头就问:“快说,果子落了地,怎么会消失不见?是不是你偷偷藏起来了?”

土地神慌了,连忙说:“小神哪敢啊?果子是因为‘五行相畏’的关系,才不见的。”

“哦?怎么说?”

土地神解释道:“这人参果遇到金就会掉落,遇到木就会枯萎,遇到水就会融化,遇到火就会焦黑,遇到土就会钻进去。刚刚大圣把它打下来,没用垫着丝帕的盘子盛住,所以它就钻到土里去了。这园子里的土不同于一般的土,就算用钢钻来钻,也钻不动些许。”

行者不信,取出能将石头敲得粉碎的金箍棒,往地上打了一下,地面竟毫无痕迹。行者这才信了土地神的说法,放他回去。

土地神回去后,行者继续偷果子。他这次仍用金击子去敲,但在果子下落时及时用自己扯起来的衣角接住。他敲了三个果子,兜在衣服里,跳下树,直接走到厨房。然后,他让八戒把悟净也叫过来,师兄弟三人就这么偷吃起人参果来。

八戒嘴馋,没两下就把分给自己的果子吃光了。见行者和悟净还在吃,他两眼发直,口水流得更多了,忍不住说:“师兄,我还想再吃。”

行者数落他:“兄弟,你真不知足!这人参果,一万年才结三十个。我们各吃了一个,也够了吧!”

说完,行者不再理会八戒。吃完果子后,他把金击子往仙童房间里随便一扔,也没放回原位。

清风、明月去取茶的时候恰巧听到猪八戒满嘴嘟囔着:“吃人参果吃得真不痛快,好想再吃一个。”

两名仙童一惊,回房查看,发现金击子掉在地上,显然被人移动过;又赶紧到人参园去查看,一数,人参果少了四个,只剩二十二个。

三藏师徒正好是四个人。“我们还夸他是个好和尚!四个人参果肯定就是被这帮恶人偷去吃了!”两名仙童气冲冲地去找唐僧理论,骂人的话没少说。

三藏被骂得一头雾水:“那东西我见了就怕,怎么敢偷吃呢?”

清风说:“就算不是你偷的,也是你底下人偷的。”

三藏说:“仙童切莫嚷嚷。若是他们偷的,我叫他们赔就是。”

明月说:“赔?怎么赔?有钱你去买呀!”

三藏说:“常言道:‘仁义值千金。’就算有钱没处买,我叫他们给你们赔个不是便罢。况且,还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偷的。”

三藏把行者、八戒和沙僧都叫到前殿,仔细盘问。

八戒矢口否认:“我没偷,我没偷。”

三藏说:“出家人不说谎话。如果你们真做了这事就别否认,认认真真向两位仙童赔礼便是。”

行者听师父说得有理,便实话实说:“师父,不关我的事。是八戒偷听到两个道童吃了什么人参果,也想尝个新鲜,才来求我去拿的。我老孙就拿了三个。我们兄弟三人各吃了一个。吃了也就吃了,他们还想怎样?”

明月骂道:“还说你们不是贼?况且你们偷的不是三个,是四个。”

八戒嚷了起来:“阿弥陀佛!师兄既然偷了四个,怎么只拿三个来分?你是不是‘私吞’了一个?”

两位仙童愈骂愈凶,骂得行者受不了了。他把一双火眼金睛睁得溜圆,钢牙咬得直响。

行者火冒三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就要让大家以后都吃不成人参果。他拔下一根毫毛,偷偷变出一个假行者,站在那里陪师父和师弟们挨骂,真身却来到道观后边的人参果园里。

他取出金箍棒,朝着树“乒乒乓乓”地打了一顿,又使出移山推岭的神力把人参果树推倒。

那些原先挂在枝头上的人参果,统统被金箍棒震落,遇到泥土,便都钻了进去。整棵仙树,再也没有一颗果子。

行者推倒人参果树后,气才消了。他收了铁棒,回到前殿,将毫毛收回,偷偷变回真身。

清风、明月见自己骂了半天,行者都不应一声,起了疑心,便又到人参果园去查看。一看,两人双腿酥软,瘫倒在地。

“这……这不是要断我五庄观的仙根吗?”

“师父要是回来了,我们怎么对他老人家交代啊?”

两人安了安心神,商量好计策,决计要把三藏师徒留在道观里,等师父回来后发落。于是他们强打精神,来到前殿,一齐对三藏鞠躬道歉:“我们刚刚又去数了数,果子没少半颗。只因树叶茂密,我们没看清楚,才没数对。”

八戒见事情蒙混过去了,借机发牢骚道:“你们年纪小,不懂事,没看清楚就开口乱骂,真是冤枉了我们。”

行者却明白对方在说谎,但他也不讲明。他暗自想道:“园子里的树都已被推倒,他们为什么还这般说话?难道他们有让树起死回生的方法?”

三藏说:“既然如此,把饭盛来,大家用餐吧!”

大家忙着端锅摆碗,准备用餐。

清风、明月送来七八碟小菜后,便退出了房间。可三藏他们刚刚拿起碗筷,清风、明月就把门一关,锁上了一把铜锁。

八戒苦笑道:“这里的风俗真不好。怎么关门吃饭?”

清风在门外骂道:“你们偷吃了仙果,又把仙树推倒,坏了我们五庄观的仙根,还要说大话。想到西方去拜佛?除非你们转世投胎!”听了这话,三藏搁下碗筷,心里仿佛突然生出了一块大石头。

清风、明月接着把道观里的前山门、二山门都上了锁,然后又回到前殿门外来骂,直骂到天色将晚才离去。

唐僧一直埋怨行者:“你这猴头,连番闯祸!你偷吃果子,受他们点气,让他们骂几句也就算了,干吗去推倒他们的树?”

行者说:“师父,你别说了。等这两个道童夜里睡下,我们就走。”

沙僧问:“哥啊,门都上了锁,我们怎么走?”

行者笑着说:“你别管,我自然有办法。”

夜里,月上东方。行者把金箍棒拿在手中,使了一个“解锁法”,往门上一指,只听“锵”的一声,那些上了锁的门竟自打开了。

出了门,行者伺候师父上马。八戒挑担,沙僧牵马,大伙儿向西而去。

行者对大家说:“你们继续往前走。我老孙去照顾一下那两个道童,让他们睡上一个月。”

三藏说:“千万不要伤他们的性命,否则又添一罪。”

“晓得。”

行者进了道观,来到仙童房外,从窗眼丢进去两只瞌睡虫。两个仙童沾上瞌睡虫,呼呼大睡,想醒过来都难。

行者回头赶上三藏一行人,与大伙儿一路往西走去。

第二天一早,一位头戴紫金冠、身穿羽袍、长须飘飘的神仙来到五庄观门前。他就是五庄观的主人镇元大仙。他在弥罗宫参加完盛会,领着众小仙回来了。然而,他一见门没关,清风、明月也没在干活儿,就知道情况不对。

果然,两个仙童瞌睡虫上身,仍在房间里昏睡不醒。

大仙解去两人的睡魔。清风、明月醒来,跪在地上哭诉:“师父,您那故人的确是东方来的和尚。但他们是一伙强盗,十分凶狠啊!”

大仙听完事情的经过,脸色一沉,说:“你们两个还认得他们吗?”

“认得。”

“既然认得,就跟我来。”接着,大仙交代道,“其他徒弟准备好刑具,等我把他们抓回来拷打。”

大仙驾着云,带着清风、明月去追人,不久便追上了。

大仙认清了人,叫清风、明月先回去,自己落地后,大喊一声:“还我仙果和宝树!”便要上前捉拿三藏等人。

行者和大仙斗了起来,一根金箍棒没高没低地乱打。

大仙用手里的拂尘左遮右挡,让了行者两三个回合。接着,他在云端使出一招“袖里乾坤”,只见他把袍袖轻轻一展,刷了下来,便将三藏师徒连马一起笼进袖中。

八戒说:“不好了,我们被装进布袋里了。”

行者说:“呆子,我们不在布袋里,是在他的衣袖里。”

八戒说:“看我拿钉钯捅它一个窟窿,好逃出去。”说完,那呆子就拿起钉钯乱捅,却怎么也捅不出一个洞。

大仙兜着三藏一帮人马,驾云回到五庄观,让小仙们用麻绳把他们都捆绑在正殿的檐柱上,把马拴在庭下。

大仙说:“把七星鞭拿出来!我先教训他们一顿,给我的人参果出出气。”

这七星鞭是用龙皮做的,施刑之前还在水里浸过。小仙问:“师父,先打哪个?”

大仙说:“唐三藏当师父没有当师父的样子,先打他。”

唐僧细皮嫩肉的,怎么禁得起打?行者一听,开口对大仙说:“先生差矣!偷果子的是我,吃果子的是我,推倒树的也是我,你怎么不先打我呢?打他做什么?”

大仙说:“好,先打你。”

小仙抽了行者三十鞭。然而行者早就偷偷施了法术,将自己的两条腿变成铁腿。小仙打得再用力,行者都不觉得疼。

大仙又说:“唐三藏管教徒弟不严,还是得打。”

行者又出头说:“我做的这些事,我师父都不知情。要打还是打我吧!”

大仙说:“你这顽徒倒有几分孝心。好,再打你!”

小仙又抽了行者三十鞭。当然,在腿上施了法的行者还是不觉得痛。

天色将晚。大仙说:“收鞭,明天再来拷问。”于是众仙撤下,各自回房歇息。

夜里,三藏泪眼双垂,埋怨三个徒弟,说:“你们怎能闯出这样的祸,连累我在这里受罪?现在事情该怎么了结?”

行者说:“他都只打我,又没打到你,你就别抱怨了。”

三藏说:“我虽然没被打,但被绑在这里也犯疼啊。”

沙僧说:“师父,我们陪你一起绑着呢!”

行者说:“都别嚷嚷了!我们待会儿就上路。”

八戒说:“师兄,这麻绳浸过水,绑得紧,我们怎么脱身呀?”

行者说:“别说喷了水的麻绳,就算碗那么粗的缆绳,我老孙也不当一回事。”话才刚说完,行者身子一小,便从绳中解脱出来。

沙僧叫了起来:“哥,也救我们一救。”

“小声点儿!”行者依次解开三藏、八戒和沙僧身上的麻绳,取了马和行李,领着他们出了道观。

行者命八戒去崖边砍了四棵柳树,抱到正殿,用原来的麻绳照原样分别绑在四根柱子上。行者念动咒语,咬破舌尖,将血喷在柳树上,叫了一声:“变!”把四根柳木变成自己和师父﹑师弟的模样。然后他和八戒一齐追上师父,一夜马不停蹄地向西而去。

天亮后,五庄观的大仙吃了早斋,在殿上发令:“取鞭,今天该打唐三藏了。”

小仙取出七星鞭,对绑在檐柱上的三藏说:“要打了。”

那柳树变成的替身竟也会回话:“打吧!”

于是小仙抽了他三十鞭。

接着,小仙又挥鞭打了八戒、沙僧和行者。

当鞭子落在行者的替身上时,正在赶路的真行者打了一个寒战,喊道:“不好了!”

三藏问:“怎么了?”

“昨天我挨了两顿打,原本以为今天不会打我了,没想到他还是打了。”行者说,“这鞭子厉害,打在我的化身上,我的真身居然有感觉。不好,我得收回法术。”说着,行者慌忙念咒收法。

这一收法,五庄观那边就露馅了。

“什么?四根柳木?”镇元大仙一看,呵呵冷笑着说,“好个孙行者!早听说他大闹天宫时,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都拿不住他,果然有些本事。但想从我手里逃走,他还嫩得很!”

大仙纵身一跃,驾云赶上了三藏师徒,落到地面,大喊:“孙行者,还我人参果树来。”

行者、八戒和沙僧一惊,各持兵器和大仙打了起来。

没打多久,大仙又使出“袖里乾坤”的法术,把三藏师徒连马带行李全部笼住,兜回五庄观。

这次的刑罚更严厉了,不是用打的,而是用炸的。

三藏师徒都被包在布里,还上了漆,只露出个头来。小道士在道观的中庭里架起一口大锅,下方烧上柴,锅中的油愈烧愈热。

先炸谁?当然是先炸行者。

行者笑着说:“正合我意。我老孙很久没洗澡了,身上有点痒,下锅烫烫也不坏。”

然而当小仙去搬他时,却怎么也搬不动。最后,是二十个小仙合抬,才把他扔进锅里。然而谁都没想到,行者一下锅,就把锅底撞出一个洞来。

烧火的小童喊道:“锅漏了!锅漏了!”不久,锅里的油全漏光了。仙人们靠近一瞧,才知道那被扔下锅的是尊石狮子,根本不是孙行者。

原来,行者存心捣蛋,又暗施法术,找了台子西边的那尊石狮子来当替身。他的真身此刻正在云端,津津有味地看着底下演出的戏码。

大仙生气了,说:“弄个新锅来,再烧一锅油,这次就炸唐三藏。”

行者在云端一听,慌了,连忙降落到地面,说:“别炸我师父,换我老孙让你炸。”

大仙说:“你这泼猴,为什么使手段弄坏我的锅?”

行者笑着说:“我本来是要下油锅洗洗澡的,只是尿急了,只好先去尿尿,以免脏了你的油。要炸就炸我,别动我师父。”

镇元大仙听到这话,呵呵冷笑,上前一把扯住行者,说:“我早听说过你的本事。别以为你会使替身术,就能脱得了我的手。我就是和你到西天佛祖面前去评理,你也少不得要还我人参果树。”

行者笑道:“你这先生真是小家子气。想要我还树,早点说嘛,岂不省了一场争斗?”

大仙说:“我不斗你一斗,难道直接饶了你?”

行者索性提出要求:“你放开我师父,我还你一棵活树,怎么样?”

大仙为人也爽快,说:“你要是有神通能医活人参果树,我与你八拜为交,结为兄弟。”

“好!”

大仙随即命人放开三藏、八戒和沙僧。

沙僧说:“师父啊,不晓得师兄又要搞什么鬼?”

八戒说:“什么鬼?‘当面人情鬼’啦!树死了,哪能医得活?他只是说个表面话,假装去求医,其实是想独自逃走,哪顾得上我和你?”

三藏说:“悟空不敢撇下我们不管。我且问问他要去哪里求医?”

见师父问他,行者答道:“古人说:‘方从海上来。’我想,不如到海上去,遍访海外三岛十洲,向仙翁圣老求个起死回生的方法,医活他的树。”

三藏又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只需三天。”

三藏说:“好,三天回来。三天之后你若不回来,我就念紧箍咒。”

“遵命。”行者请大仙好生照料三藏,然后驾起筋斗云,出发前往东洋大海。

行者先来到蓬莱仙岛,拜访福、禄、寿三星。

三星正在下棋,听行者提了事情经过,纳闷地说:“大圣,你都不晓得自己惹上的是谁吗?那五庄观观主乃镇元子,镇元子乃地仙之祖。我们是神仙之宗,虽然你也名列仙籍,可毕竟是个散仙,未入真流,怎么脱得了他的手?还有,你若打杀了一般生灵,用我们的黍米之丹就可以救活。但那人参果树乃仙木之根,如何能治?没方,没方。”

行者一听没方,眉头皱得像千重山。

福星安慰道:“别恼,我们这里没方,其他地方或许有。”

“好,我赶紧再去找找。只是三天内不回去,我师父可要念那紧箍咒了。”

寿星说:“大圣放心。我们三人即刻到五庄观去为你求情,请那唐僧静静等候你找到法子,别让他急着念咒。”

行者说:“多谢了。我这就走了。”他辞别了三星,匆匆离去。

不久,福、禄、寿三星驾着祥云来到五庄观。

镇元大仙率众出迎。

八戒见到寿星,上前一扯,笑着说:“你这胖嘟嘟的肉老头,好久不见了,怎么还是这么洒脱,帽子也不戴一个。”说完,八戒把自己的僧帽摘下来,套在寿星的头上,乐得拍手大笑,说:“好!好!这就是‘加冠进禄’了。”

寿星把帽子扔了,骂道:“你这蠢货,不知轻重。”

八戒说:“我不是蠢货,但你们莫非是奴才?”

福星不解,问:“自己是蠢货不说,为什么还骂我们是奴才?”

八戒笑着说:“你们既然不是奴才,怎么都取了奴才似的名字,叫什么‘添福’‘添禄’‘添寿’?”

三藏呵斥道:“八戒,不得无礼,退下!”然后他整整衣冠,拜见了三星。

大家入殿坐定,三星说明来意,三藏答应了,愿意放宽期限。

正说着,八戒又跑进来,扯住福星,向他讨果子吃。只见他在福星身上到处翻找,这边翻翻衣袖,那边翻翻衣领。

八戒的蠢模样惹得三藏发笑。三藏问:“讨果子吃,哪有人这样翻找的?”

八戒说:“这不是没规矩的,这叫作‘番番是福’。”

三藏命令八戒出去。那呆子跺着脚走到门外,回过身狠狠地瞪着福星。

福星说:“呆子,我哪里惹了你,让你这般恨我?”

八戒说:“我不是恨你,而是‘回头望福’。”

八戒出了门,看到一个小童拿着四把茶匙,便把茶匙都夺了过来。他跑回殿内,一只手拿着一个小磬,另一只手拿着那四把茶匙乱敲乱打。

大仙说:“这个和尚愈发不尊重了。”

八戒笑着说:“我没有不尊重,这叫作‘四时吉庆’。”

八戒在五庄观没心没肺地玩闹时,行者正火烧眉毛似的四处求医,可着急了。

行者离开蓬莱仙岛后,又到方丈仙山去找东华大帝君。

帝君有一颗“九转太乙还丹”,可治世间生灵,但不能医树。

行者只好又到别处去找。他驾云来到瀛洲海岛,见到了瀛洲九老。

九老也没法子可医仙树,就算想帮忙也帮不了。

这么辗转几处,行者都没找到医树的妙方。飞来飞去,行者抬头一望,没想到自己竟到了南海。

菩萨早已看见行者到来,命令守山大神前去迎接。

这守山大神就是当初黑风山的熊精。他迎面喊道:“孙悟空,你去哪里?”

行者回话说:“我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吗?若不是因为我,你今天能跟着菩萨得此善果吗?还不快叫我一声‘老爷’?”

守山大神赔笑说:“大圣,古人说‘君子不念旧恶’,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菩萨要我来迎接你呢!”

行者这才整整仪容,跟着大神到了紫竹林,参拜菩萨。

菩萨听行者说了事情的经过,责备行者说:“你这泼猴真不知好歹!他那人参果树乃天开地辟的灵根。镇元子乃地仙之祖,连我都要让他三分,你怎么就敢打伤他的树?”接着,菩萨又说:“我这净瓶里的甘露水,可治仙树灵苗。不如就让我来解解你的难题吧!”

行者一听,心中大喜,直喊:“幸好!幸好!”

观音菩萨于是驾云与行者来到五庄观。

镇元大仙连忙和三星、三藏师徒等人出来迎接。

大仙说:“在下的事情,怎敢劳动菩萨降临?”

菩萨说:“唐僧是我的弟子,他的徒弟孙悟空冲撞了先生,损坏了宝树,理当由我赔偿。”

三星说:“既然如此,大家不必客套,请菩萨到园中去看看宝树吧。”

后园已经被打扫过了,还布置上了香案。菩萨进入园子后,看到仙树倒在地上,叶落枝枯,一个果子都没有。

菩萨叫了一声:“悟空,把手伸过来。”行者伸出左手。菩萨用杨柳枝蘸了蘸瓶中的甘露,在行者左手手心画了一道起死回生的符,命他把符放到树根下。不久,树根下涌出一汪清泉。

菩萨说:“这个水不能碰到五行所做的器具,必须用玉瓢来舀。”

五庄观里没有玉瓢,但有玉茶盏和玉酒杯——只要是玉做的,都可以用来舀那泉水。

行者、八戒和沙僧把树扛起来,扶正,培上土,将玉器内的甘泉,一份份递给菩萨。

菩萨用杨柳枝细细地洒着水,口中念着经咒。没过多久,只见那仙树的叶子青绿起来,枝上又有了二十三个人参果。

清风、明月不解地说:“前几天我们怎么数,都只有二十二个果子。今天再数,怎么多了一个?”

行者说:“日久见人心。几天前,我老孙只偷了三个人参果,另一个落到地面,遇到泥土,钻了进去。八戒还怪我‘偷藏’。纠缠到今天,总算真相大白了。”

镇元大仙见树复活,十分欢喜,命童子取金击子来,敲下十个果子。

大仙请菩萨和三星等人回正殿依序坐好,开了一个“人参果会”,请大家品尝人参果。

大家一齐享用人参果,就连原本不敢吃的唐僧也吃了一个。

行者谢过菩萨,送他回到南海,接着又送福、禄、寿三星回到蓬莱仙岛。

大仙说话算话,安排了蔬酒,与行者结为兄弟。这可真是不打不相识,两家合一家。

三藏师徒在五庄观住了五六天,然后继续向西而行。

三藏已经吃了人参果,可以长生不老,在往后的取经路上也更耐得住妖怪的折磨了!

乐读西游,趣学国学

“大家来找茬”之元始天尊住在哪儿?

镇元大仙的一片好心被两个自视甚高的小道童和急脾气的孙悟空变成了一场灾难,不知正在听讲座的镇元大仙在惨剧发生时有没有脊背一凉,汗毛直竖?不过当时的他可能正在疑惑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为什么元始天尊住到了上清天?

在道家的世界观中,天界更有三十六重,每一重都有得道的神仙居住在那里,而“上清天”并非元始天尊的洞天福地,而是灵宝天尊的居住地。身为最高天神的元始天尊,其实住在“玉清天”,而他的宫殿则在最高一层的“大罗天”。

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便是要带着怀疑的态度读书,这样才能在了解内容的同时有新的发现。《西游记》原书中还有一些类似的可爱的错误,你能发现吗?

西游情报站

五庄观的人参果树被连根拔起!如此珍贵的果树,竟然被一时冲动的孙大圣给毁了!让我们跟着龙马导游的脚步走一遭,一边观光旅游,一边回想当时惹了祸的大圣到处搬救兵、救果树的历程。

拯救人参果树体验之旅
——龙马旅游团整装待发!

蓬莱仙岛: 悟空找到福、禄、寿三星,但他们只有能救一般生灵的黍米之丹,没有救活人参果树的法子。龙马导游带着大家来到这东方海上的蓬莱仙岛,没找到灵药,却意外撞见蓬莱阁八位仙人各显神通,正准备渡海。

方丈仙山: 悟空找到东华大帝君,他有九转太乙还丹可治世间生灵,但无法医树。龙马临时抱佛脚,依照《海内十洲记》一书的记载,率众前往东海中心的一座四方岛,岛上有飞龙盘旋,住着不想升天的群仙,还有以金玉琉璃建造的宫殿。

瀛洲海岛: 悟空找到瀛洲九老,他们虽然帮不上忙,却热情地以琼浆与碧藕——仙人的饮料与点心,来招待悟空。龙马让大家在岛上自由活动,寻找长生不老彩蛋。

普陀山: 悟空找到观音菩萨,取得救果树的甘露水。龙马最后带大家来到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座小岛,岛上有三大禅寺与三十余间禅院,包括紫竹林禅寺。岛上山水景色秀丽,寺院香火鼎盛。 Lxln1ngPm2UOAtfKAir1o3vPNDpZPxOtcdqBCkugGeG7gwhugW9eEgf+7n0BU2y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