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七话

鱼精和牛怪

领衔主演

唐僧师徒四人

灵感大王

独角兕(sì)大王

友情客串

老鼋(yuán)

观音菩萨

太上老君

精彩预告

妖怪进了庙就问:“今年负责祭祀的是哪一家?”

行者变化的童男笑嘻嘻地回答:“承您问起,是陈家。”

这童男看起来怎么一点儿都不害怕?妖怪一听,心中起了疑,又说:“按照往年惯例,我得先吃你。”

行者笑着说:“欢迎享用。”

三藏师徒的西天之行,再一次受到大河的阻挡。

这条河叫作“通天河”,只见河水浩荡,不知有多深多宽。

八戒把石头丢进河里,测了测,说:“哇!这条河深不见底。”

行者跳到空中观看,说:“我看不到河的对岸,恐怕这条河有几百里宽吧!”

三藏忍不住落了泪,说:“当年我离开长安时,以为很容易就到得了西天,没想到一路上不是遇到妖魔,就是遇到山水阻隔。”

天色已晚,眼下没办法渡河,他们只好在附近找户人家借住,等天亮后再做打算。

留他们住宿的这户人家姓陈,大老爷六十三岁,二老爷五十八岁,都是年过半百才有了儿女,因此对孩子倍加疼爱。谁知三藏师徒到来的这一晚,二老竟在夜里为他们不过才七八岁的一儿一女预做超生法事。

“这是怎么回事?”三藏师徒问。

“因为明天一早,我们的儿女就要被送去当祭品了。”二老忍着悲伤,回答道。

三藏听二老描述了事情的经过,忍不住流泪说:“这不正是古人所说的‘黄梅不落青梅落,老天偏害没儿人’。”

原来,通天河里住着一个鱼精,名叫灵感大王。每年,他都要村子奉献一个童男和一个童女来祭他的“五脏庙”。若不顺从,他就降下灾祸给全村的人。今年刚好轮到陈家二老献祭。

三藏对徒弟们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们可得救救这两个孩子啊!”

行者最爱管的就是这种“闲事”:“师父,你放心。遇到我,看那妖怪还吃得成吃不成祭品?”他和陈家二老商量好,第二天一早,与八戒两人分别变成准备被献祭的童男和童女,让人抬到河边的灵感大王庙。

这天,当众人散去后,一阵狂风呼呼吹过,妖怪从河里出来了!他身穿一件金甲,腰缠宝带,眼如明星,牙似锯齿。

妖怪进了庙就问:“今年负责祭祀的是哪一家?”

行者变化的童男笑嘻嘻地回答:“承您问起,是陈家。”

这童男看起来怎么一点儿都不害怕?妖怪一听,心中起了疑,又说:“按照往年惯例,我得先吃你。”

行者笑着说:“欢迎享用。”

妖怪愈加怀疑,不敢动他,说:“今年我要换换规矩,先吃童女。”

八戒连忙接话:“大王还是照旧吧!别坏了规矩。”

妖怪不听,上前就要把八戒捉来吃掉。八戒从供桌上跳下来,现出原形,拿起钉钯往妖怪身上耙了一下,耙下两片鱼鳞。

妖怪这次是来吃祭品的,没带武器,只得跳到空中,问:“你们是哪里来的和尚?竟敢坏我的好事!”

行者说:“我们是东土大唐圣僧三藏的徒弟,奉旨保护师父上西天取经。这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定要捉住你这个专吃小孩的怪物!”

八戒又是一耙,没耙着。那妖怪化成一阵狂风,钻入通天河,逃走了。

行者说:“别追了,等明天再想办法来拿他,我们先送师父过河。”

行者跟八戒回到陈家。陈家二老听说妖怪被打败了,都很高兴。

那灵感大王回到河底,与手下谈起事情的经过,生气地说:“不吃那唐僧肉,难消我心头恨!”

鳜鱼婆婆说:“大王,我有办法能抓到唐僧。”接着,她上前献计,说如此这般定可抓住唐僧。

灵感大王听了,很高兴,对鳜鱼婆婆说:“要是真能抓到唐僧,我与你结拜为兄妹,共享唐僧肉。”接着,他吩咐手下分头准备,依计行事。

在陈家,众人第二天一早起来,发现户外下起了大雪,天气也变得寒冷无比。

三藏问:“怎么七月就下雪了?”

陈家老爷答道:“我们这里通常是八月才下雪的,今年是早了点。”

“每个国家的天气,果然都不一样。”说完,三藏不免又担忧起来,“只是这么一来,我们不知何时才能过河,继续取经之路。”

陈家老爷说:“长老别担心。等雪停了,天气放晴,我必定雇船送你们过河。”

可是,陈家老爷就算雇船也帮不了三藏渡河,因为当晚通天河就结了冰。好多人都趁着雪停在冰面上行走,运货到对岸的西梁女国去做买卖。

八戒第二天一早到结冰的河上看了看,回报说:“我用钉钯耙了一下,只耙出九道痕迹。这冰结得很厚。”

三藏听了大喜过望,决定踏冰过河。陈家老爷留不住他,只好做了些烧饼和馍馍给他们师徒当干粮。

马在冰上走,脚底有些打滑。八戒取了些稻草包住马蹄,那马才走得稳了一些。

但他们谁也没想到,这通天河会结冰,就是灵感大王听从鳜鱼婆婆的建议,施法造成的。此刻,他正率领小妖,在河面下等着。一见三藏师徒走过,他立刻下令将冰面捅破。

霎时,冰层裂开。八戒、沙僧、三藏和马一起掉进了河里,只有行者机敏,及时跳到了半空中。

妖怪将三藏拿住,游向河底的洞府。

八戒和沙僧从水里捞起行李,放在白马身上,分开水路,爬了出来。行者在空中看见他们,问:“师父呢?”八戒说:“师父改名叫‘陈(沉)到底’了。现在一时半会儿找不着他,我们上岸再说吧!”

三人牵着马回到陈家。陈家二老得知三藏被妖怪抓走,非常惊慌:“早知如此,等冰融了再搭我雇的船过河就没事了!”

行者说:“二老别担心。我老孙正好趁这时候跟那妖怪算清这笔账,让他以后再也无法做坏事。”

行者兄弟三人饱餐一顿后,将马匹和行李交给陈家看守,拿着兵器又往河边去了。

行者水性不好,在要潜入河里时,央求师弟们道:“你们有哪个能背我一程?”

八戒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心,主动说:“哥,让我来背你吧!”

行者就让八戒来背。哪晓得游到一半,八戒故意摔了一跤,把背上的师兄摔了下来,而且不知摔到哪里去了。原来八戒不安好心呢!

实际上,行者也没摔着。他早就料到这个猪八戒会乘机捉弄他,便变出分身让八戒背着,而真身变成一只小虫附在八戒的耳边。“猪头,竟敢捉弄我!还不赶快走!”行者对八戒说。

八戒吓得赶紧求饶,继续往前游。

来到河底,他们看到一座楼台,上面写着“水鼋之第”。行者变成一只长脚虾,到里头先探探道路。他从一个大肚虾婆的嘴里问出唐僧就被关在后宫的石匣里。

行者变回原形,对八戒和沙僧说:“我在水里不好活动,先回岸上去。你们与妖怪打斗,假装输了,把他引出来,我再收拾他。”然后行者就出了水面,等在岸边。

八戒和沙僧依计行事,把灵感大王引出水面。但灵感大王狡猾得很,与行者斗了不到三个回合,又钻进河里去了。八戒和沙僧再到河底去挑战时,灵感大王已经把大门紧闭,怎么也不肯出来了。

行者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师父早晚会被那妖怪吃了!”

沙僧问:“那该怎么办?”

行者说:“只好到南海去问问观世音菩萨,看这妖怪到底是什么来历。”

说完,行者便驾云到了南海,把事情告知了菩萨。

观世音菩萨提着一个紫竹篮,对行者说:“悟空,这个妖怪的来历我已经知道了,我跟你去一趟吧!”随即他踏着彩云,和行者来到通天河的上空。

观世音菩萨用一根丝线绑住竹篮,将竹篮往河里一扔,念道:“死的去,活的住!死的去,活的住!”连念了七遍之后,他把篮子提了起来,只见那个竹篮里,多了一尾鳞光闪闪的金鱼。

菩萨说:“悟空,还不下水去救你师父?”

行者问:“妖怪还没拿下,我怎么救得了师父?”

菩萨说:“这篮里的不就是那妖怪吗?”

八戒和沙僧都愣住了,问:“这鱼儿怎么会有这样的本事?”

菩萨说:“他本来是一条在我莲花池里长大的金鱼,由于每日露出水面听经,练成了本事。不知哪天涨潮时,他竟游出莲花池,溜到了这里,危害世人。既然妖怪已被收服,我这就回去了。”

行者等人送走菩萨,把水鼋之第里的小妖们都解决了,将师父从河底救起。

从此以后,这个村子再也没有哪一家因献祭而失去孩子。陈家和村子里的其他人都来感谢三藏师徒。没过多久,冰渐渐化了,大家争相雇船渡他们过河。

大家正在河边吵闹时,忽然听到河中有声音叫道:“大圣,不用雇船。我送你们师徒过去。”大家转头一看,见河里竟钻出一个庞然大物,是只老鼋,吓得纷纷躲开。

行者抡起铁棒说:“你这畜生,再往前一步,休怪我不客气!”

老鼋说:“我是来报恩的。大圣怎么反而要对付我?”

行者问:“我对你有什么恩?”

老鼋说:“那河底的‘水鼋之第’原是我的住宅。大圣帮我赶走那侵占我家的鱼精,还我故居,不是对我有恩吗?”

“原来如此。”

行者收了铁棒,把马牵到老鼋壳上,让唐僧站在马的左边,沙僧站在马的右边,八戒站在马后,而他自己站在马前。为防老鼋动什么坏心思,行者索性解下束腰的带子,穿过老鼋的鼻子,扯起来就像扯着一条缰绳。

行者一脚踏鼋壳,一脚踩鼋头,一手拿铁棒,一手扯缰绳,叫道:“老鼋,慢慢走啊!要是歪了,就照看一下。”

只见老鼋蹬开四足,在河面上游水,如履平地。众人都在岸上焚香叩头,念起“南无阿弥陀佛”相送。

过了通天河,三藏上了岸,合掌称谢道:“辛苦老鼋了。我没有东西可以相赠,等我取经回来时再答谢你吧!”

老鼋说:“不劳师父说谢,但求师父帮忙做一件事。”

“什么事?”

老鼋郑重地说:“我在这里已经修炼一千三百多年了,虽然会说人话,但总甩不掉这身壳。师父到了西天,请代我问问佛祖:我什么时候才能脱去这身壳,修炼成人形?”

三藏一口答应:“我问,一定问。”

老鼋见三藏答应了,满意地沉回河里去了,而三藏师徒也重新踏上去往西天的路。

又是一年寒冬。在去往西天的路上,三藏师徒冒着风雪,来到一座大山上。正感到饥寒交迫之时,他们望见山坳里有栋楼房。三藏认定那是户人家,说:“徒弟,我们去那里化些斋饭,吃完再走吧。”

行者笑着说:“荒山野岭里怎么会有这么漂亮的房子?怕是妖怪变出来的!咱们还是小心为妙。”

三藏说:“可是我好饿,怎么办?”

行者说:“师父若真饿了,请在这里稍坐。我去别处弄点儿吃的来。”

为了安全起见,行者先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了一个圈,然后请三藏下马,让他同八戒和沙僧一起站到圈里去。“只要站在圈子里,就不怕妖魔来犯。师父千万别走到圈外。切记切记!”行者交代清楚了,这才驾着云去南方寻找食物。

等了许久,不见行者回来,三藏不禁抱怨道:“不知这猴子到哪里去化斋了?”

八戒说:“师兄八成是去玩了,却叫我们在这里坐牢。”

“怎么说是坐牢?”

“师父没听说过‘画地为牢’吗?我才不信这棒子画的圈能挡得住妖魔!他只是让我们在这里白受风寒罢了!”

“悟能,你说该怎么做?”

“我们与其在这里受冻,不如往前走。师兄驾着云,必定能赶上我们。他若真化了斋来,我们停下再吃也不迟。”

三藏听信了八戒的话,带大家走出圈子,继续往前走。他们走着走着,没想到就走到了山坳里那栋楼房前。

“能盖这么好的房子,主人若不是王侯,就是将相。”八戒想向这户人家借个地方避寒,便走入屋里。屋里没人,也没家具。再往里面走,只见一张床上堆着一堆骸骨。“这堆骸骨,不知是哪朝的大将军留下来的?”想到这里,八戒不觉落下了几滴同情的眼泪。

再往里面走,八戒见到一张桌子上摆着三件锦绣背心。

八戒不管好歹,拿了那三件锦绣背心出了屋,要给大家穿。

三藏赶紧告诫八戒:“不可,不可。‘公取窃取皆为盗。’就算这栋屋子没有人住了,也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快还回去!”

八戒哪里听得进去,只是笑着说:“我老猪长这么大,还没穿过锦绣背心。我就穿一下,暖暖身子!等师兄来了,我再脱下还回去。”

这么一说,连沙僧也要了一件来穿。

可是等他们两人都穿上之后,却像被紧紧绑了绳索似的倒在地上。三藏慌得急忙来解,可哪能解得开?三人在那里你一句我一句地叫着,早已惊动了魔头。原来这栋楼房正是妖魔变出来的陷阱,专门诱捕过路的行人。

这魔王长得皮粗毛多,舌长口宽,两眼明亮闪烁,头上还有一只角。当他得知这次捕获的猎物是唐僧时,可乐坏了。只不过他对唐僧的大徒弟仍有些顾忌,便对手下说:“把唐僧师徒三人都捆了,好好看着。等我拿下那孙悟空,再一起蒸来吃!”

行者去南方化来斋饭,回到画圈的地方一看,没人;再看看山坳,原先的那栋楼房也没了!便知道师父和师弟们已经落到妖怪手中。

循着马蹄的痕迹,行者急急忙忙地往前寻找,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老翁。那老翁是土地神变的,他告诉行者:“你师父他们是被独角兕大王抓去了。他就住在前面金 (dōu)山的金 洞里。这妖魔可厉害了!别说你师父他们,就算你去了,恐怕也性命难保。”

行者不信,拿着金箍棒,直奔金 山。在一堆乱石当中,他发现了妖洞的入口。

行者对守门的小妖说:“我是唐朝圣僧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快叫你们大王将我师父送出来,免得你们为此丧命。”

小妖急忙入洞禀报。魔王听了小妖转达的行者的话,不但不生气,还很高兴,说:“自从来到这里占山为王,我不曾有过对手。这家伙来,正好让我试试我的武艺有没有精进。”接着,他命小妖们抬出一根丈二长的点钢枪,拿起家伙就去应战。

两人一言不合,打了起来。一棒一枪,你来我往,打了三十个回合,竟不分胜负。

大圣急了,将金箍棒一晃,变作千百条,犹如群蛇乱舞,一起围攻魔头。

那魔头冷笑了一下,从袖子里取出一个亮晃晃、白森森的钢圈,朝空中一抛,叫了一声:“着!”只见那钢圈将千百条金箍棒化成一条,套了过去。

什么?金箍棒被收走了?大圣一惊,驾上筋斗云,赶紧逃走。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逃离金 山的孙大圣想到拯救师父可能就此无望,忍不住掉下了眼泪。

“且慢!”行者转念一想,“这魔头这么厉害,肯定不是凡间的妖怪,定是天上来的。待我到天庭去查一查。”

于是行者驾云来到天庭,在四大天师等众神的引领下,见到了玉皇大帝。

行者打躬作揖,将金 山的事向玉帝作了禀报。

葛仙翁在一旁笑着问道:“你这猴子这次来,怎么这么客气?”

行者答道:“因为我把棒子弄丢了嘛!”

玉帝听了行者的禀报,下令调查,没查出天庭里有谁私自下凡。“既然凡间有此妖怪作乱,”玉帝接着下令道,“那么朕派托塔李天王与哪吒三太子率领天兵,跟孙悟空下去收妖。”

行者在一旁听到玉帝下的命令,有些疑惑,暗自低语道:“当年我大闹天宫,李天王和哪吒都不是我的对手,最后是派出二郎真君,才收了我老孙。现在那怪物的手段强似老孙,李天王和哪吒能胜得了吗?”

许旌阳天师对行者说:“此一时,彼一时,情况大不相同。俗话说:‘一物降一物。’李天王和哪吒当年不是大圣的对手,现在未必斗不过这怪物。再说玉帝已经降旨,你也不好违背吧?”

行者只好奉旨听令,决定先试试再说。

邓化和张蕃两位雷公也来助阵。

众天神天兵跟随行者来到金 山。那妖魔出洞应战,首先对上的是哪吒。

哪吒变成三头六臂,妖魔也变成三头六臂。

哪吒使出降妖法力,将砍妖剑、斩妖刀、缚妖索、降魔杵、绣球和火轮儿六种兵器一齐抛出,然后大叫一声:“变!”只见六种兵器一变十、十变百、百变千、千变万,像阵阵骤雨冰雹,朝妖魔打去。

那妖魔也不慌张,取出那白森森的钢圈,往空中一抛,就像先前收走行者的金箍棒那样,把哪吒的六种兵器也收走了。哪吒慌忙败阵而走。

魔王得胜而回。

哪吒果然打不过那妖怪。行者在一旁笑道:“好家伙,那个钢圈不知是个什么宝贝,竟连哪吒三太子的兵器也能收走。”

哪吒忿忿不平地对行者说:“我是为了你的事而吃了亏,你还笑?”

行者无奈地说:“我是很想哭的,因为实在哭不出来,只好笑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行者说:“不如我老孙去请火德星君来这里放火,把那妖魔连同妖洞烧得干干净净。”主意既定,行者就动身去请火德星君。

哪晓得火德星君率领众火神来了之后,他们的火龙、火马、火鸦、火鼠、火枪、火刀、火弓和火箭等兵器,也统统被妖魔用钢圈收走。

行者见火攻不行,再请黄河水伯用水攻。

水伯引来半条黄河的水,要淹妖魔。那妖魔看见大水淹来,连忙取出钢圈,撑住大门。于是所有的水都被钢圈挡在妖洞之外,只能在山峰之间激起狂澜。

行者急得出手便打。

妖魔也用拳头招架。可是比起孙大圣,妖魔徒手打架的功夫实在差了些,因此他又去拿那钢圈。

行者怕那钢圈,只好退下。

手上没兵器怎么打仗?行者干脆使出猴儿的看家本领:偷!第一次,他变成苍蝇,溜进金洞,偷回了金箍棒;第二次,他变成蟋蟀,潜入洞里,偷回了其他神将的兵器。

行者很得意。只不过众天神再次与妖魔交战时,行者的金箍棒,连同其他所有的兵器,又被那钢圈收去了。

行者烦恼得不得了,没办法,只好去找如来佛祖了。

在西天灵山,佛祖从行者口中得知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他睁着慧眼,往远方望了一望,对行者说:“我知道这怪物是什么来历了,但暂时不跟你说。你这猴儿嘴巴不紧,万一走漏风声,反而坏事。”

行者问:“那么佛祖怎么帮我呢?”

佛祖说:“我派十八罗汉取十八粒金丹砂与你一同前往金 山,助你一臂之力。”

然而行者领着十八罗汉,正要浩浩荡荡地出发,却发现十八罗汉缺了两名。

“是哪两个开溜了?”

只见降龙和伏虎两位罗汉从后面赶来,连说:“来晚了,不好意思。”

到了金 山,十八罗汉一起放出金丹砂。眼前的世界瞬间变成白茫茫一片。金丹砂不断衍生,愈积愈多,淹住了妖魔,将他困住。

妖魔陷在砂里,急忙拔出脚来,取出钢圈,往上一抛,叫了一声:“着!”把十八粒金丹砂也都收了进去。然后,他径自回到洞里去了。

行者对十八罗汉笑着说:“原来金丹砂也不管用呀!”

天王等众神说:“这妖魔如此难收服,让我们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玉帝?”

降龙、伏虎两位罗汉对行者说:“悟空,你晓得我们俩为什么出来得晚吗?只因如来有话吩咐我们,说:‘如果使出金丹砂,也收不了那妖魔,就叫悟空到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那里去走一趟,必能收服此妖。’”

行者一听,暗中骂道:“可恨!可恨!早该说的!”

好行者,驾着筋斗云,一下子进了南天门,来到兜率宫,见到太上老君。

老君笑问:“猴儿,你不去取经,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行者说:“我有事来这里转转。”说着,也不理老君,在兜率宫随意走了起来。他东张西望,忽然看见牛栏边有个小童在打盹儿,而青牛却不在栏里。行者叫道:“老君,你的牛不见了。”

老君一惊,说:“这畜生是什么时候不见的?”

老君的叫声把看牛的小童惊醒了。小童慌忙跪下来,说:“爷爷,弟子睡着了,不知牛是什么时候走掉的?”

老君追问道:“你是什么时候睡着的?”

小童叩头答道:“弟子在丹房里捡到一粒丹,吃了之后就睡着了。”

老君说:“那是我先前炼的七返火丹,不小心掉了一粒,原来是被你吃了。那丹吃一粒,会睡七天。这么说,这畜生已经跑掉七天了。”

老君又入宫查看有没有丢什么宝贝。一查,少了金钢琢。

行者说:“原来是这宝贝,难怪这么厉害。当年我老孙大闹天宫时,也是让这宝贝一敲才敲晕的。”

老君说:“还好只偷去金钢琢。要是连芭蕉扇也偷去,就算我本事再大,也拿他没办法。”

接着,太上老君拿着芭蕉扇,随行者来到金 山。

行者叫战,引妖魔出洞。那魔头一见太上老君,吃了一惊,叫道:“好个泼猴!连我主公也能找来!”

老君念了一个咒语,扇了一下扇子。那魔头将圈子丢来,被老君一把接住。

老君又扇了一下,那魔头顿时浑身无力,现出本相——果然是那青牛。

老君朝金钢琢吹了口仙气,用它穿了那牛怪的鼻子,接着解下袍带,系在琢上,以袍带牵着青牛,辞了众神,驾云回离恨天去了。

行者与众神打入洞里,解决了所有小妖,取回了各自的兵器,并解救了三藏、八戒和沙僧。

天王父子、雷公、火德星君、黄河水伯和十八罗汉各返来处。

三藏知道是因为自己擅自离开了行者所画的圈子,才落入了妖魔的“圈子”,对行者的搭救感激不尽,说:“贤徒,有了这次的教训,我下次一定听你的。”

乐读西游,趣学国学

鼋,妙不可言

通天河中的老鼋已经修炼了一千三百多年,它到底是什么动物,怎么能活这么长时间呢?从生物学上来说,鼋是一种龟鳖科动物,特点就是体型庞大,体重可达100千克以上!

其实,鼋这一生物经常出现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之中。周代献侯鼎的铭文中曾说,黄帝轩辕氏的图腾,便是天鼋,意思便是神化了的大龟。如今,在陕西省黄陵县的黄帝陵陵园内,还有一座天鼋的塑像,象征着二者之间的关系。

长久以来,鼋所属的龟类形象,早已与龙、凤和麒麟,作为四大灵物,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你还知道哪些与鼋相关的传说?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

西游情报站

河面结冰的时候,水中生物都到哪里去了呢?

一般来说,当水面温度下降时,因上层的水密度比下层的大,会产生对流作用而导致水面的冷水下沉,下层的水因为较温暖而上升。不过由4摄氏度降到0摄氏度的水有一种特殊现象,即“热缩冷胀”,也就是愈冷体积反而愈大,密度愈小。因此河水从4摄氏度降至0摄氏度的过程中,水面的水虽然温度降低,逐渐结冰,密度却变小,下层的水仍是4摄氏度,维持一样的密度,因此不会产生对流。一般来说,水面结冰是渐进的过程,水中生物可以在水逐渐结冰的这段时间里,躲到下层水域,并不会被冻结,仍能自在生活。

河流表面结冰、长期封冻时,水中会缺乏氧气。这时如果在冰面打个洞,鱼类会因为想呼吸而蜂拥而至,还有可能跳出洞口,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轻松把鱼带回家了。

号外!悲剧也可能发生…… (龙马记者在湖中连线)全球气候变异,暴风雪无预警来袭,水中生物因湖面迅速结冰,来不及逃往下层较温暖的水域而被冻结。记者在湖面上,甚至拍摄到逃亡不及而被冻住的各类鱼群、青蛙,甚至看到正要赶回家的野鹿与狐狸在渡水时被瞬间封冻。(尚未传回画面的龙马记者本人也被冻住了!) xhn57hLBsQXnaeWhclFo09Ok1LeFJH3MHInzHdxt4es9cdBdsi9AkgrIATaExwF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