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给孩子的史记(注音版)》的第四册,书名叫作《大汉王朝的是与非》,书里的十个故事,涉及西汉许多重要人物,分别是:刘邦、张良、吕后、韩信、萧何、曹参、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邓通、周亚夫、郅都、窦太后(窦太皇太后)、栗太子刘荣、长公主刘嫖、王夫人(王太后)、汉武帝、窦婴、田蚡、张汤、杜周、董仲舒、卫青、霍去病、张骞、李广利、李陵、苏武、戾太子刘据、朱安世、江充、桑弘羊、司马迁。
我在编写这一册的故事时,如同编写前三册那样,总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古人留给我们的是一份什么样的遗产?
以汉武帝为例,他在位时期,汉朝历经文、景两帝的与民休息,国力充实。考虑到匈奴在北方边境所构成的威胁,他对匈奴用兵似乎是不得已的行为。不过后来为了求得汗血马,他派大军征伐大宛国,这种做法就值得讨论了。
汉武帝青壮年时期,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鼎盛。到了晚年,他却爱听别人告状,导致卫皇后和戾太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相继自杀,前后受到牵连的人有四十万之多。
汉武帝后来知道太子是被冤枉的,非常痛心。汉武帝的悔恨,也促使他对自己平生的作为进行反省。征和四年,大臣桑弘羊建议武帝在轮台一地屯兵,以防备匈奴的入侵,武帝没有答应,下诏宣称不再用兵,要让人民好好休息,努力耕种和养马。那份诏书,就叫作《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这样的作为让人看到了一个国君应该有的仁慈,虽然他醒悟得晚了些。
根据一般的看法,司马迁过世的年代与汉武帝差不多,由此可以推想司马迁生前应该读过《轮台罪己诏》,不知他当时是什么心情。
司马迁曾因“李陵案”而被武帝处以刑罚,变成残缺之人,一直到死都耿耿于怀。他对武帝大举用兵,不论是打匈奴还是打西域各国,一向不认同。但那时,谁又能阻止一国之君这么干呢?
如今这个天子以恳切的言语,下诏罪己,表示悔恨,我猜想司马迁要是读过这份诏书,感慨一定很深。
汉武帝在晚年似乎觉悟到,他留给后世的不应该只是扩大的版图,还应该有一颗君主仁慈的心。事实上,不仅是帝王,只要稍稍具有一点儿“历史感”的人,都应该想想自己能留给后世什么样的心。
司马迁透过《史记》留给后世的,是史家的一颗赤诚之心。他用这颗赤诚的心对当时王朝里的大是大非作出评判。作为后人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心和那颗心进行紧密的联系,从《史记》的阅读中学到智慧。如此一来,那些古人遥远的事迹,才能成为我们继承到的真正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