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现代急救的理念和原则

过去,人们将抢救危重急症、意外伤害病人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护人员身上,这种传统观念往往使病人丧失了最佳的抢救时间。现在,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现代急救成为立足现场的急救,在院外现有的条件下,“第一目击者”对伤病员实施有效、紧急的救护措施,可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程度和痛苦。

急救现场化: 如果遇到生命受到威胁的病人或伤员,即使医生的水平再高、设备再好,也是鞭长莫及;有时若将伤病员不经处理直接运送至医院,还有可能加重伤情或病情。因此,“家庭”这个现场的急救至关重要,往往可以挽救生命、减轻痛苦、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为医院的后续救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

急救信息化: 急救的全称是“救援医疗服务”,也称为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在为伤病员进行现场急救之前,应利用最快捷的通信手段,迅速拨打急救电话——120,建立快速反应的急救信息通道,启动EMS,并确保与急救中心的信息联络保持通畅,如手机不要关机或占作他用。

急救普及化: 急救不仅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更是一门科学,只有学习和掌握了相应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才能达到救死扶伤的目的,避免不可逆伤害。急救的普及已成为一个国家、民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急救的全民普及。

现场急救的原则

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救护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保持镇定,冷静地判断事故发生现场的各种状况,在采取急救措施前,先保证自己和伤病员处在安全的环境中。

迅速判断伤病员的状况,分清轻重缓急,以“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第一时间拨打“120”“110”等急救电话,如果自己要参与救护,需以坚定的口吻指定身边的人拨打电话。

充分利用事发现场所能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可能的情况下,边治伤边进行心理安抚,尽量减轻伤病员的痛苦。 a//phpdK11Ji+U6w3GI7iS6FHwIMIRYCBYzJRLUWImWvGZAtzqhzi5dEvuUk9TH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