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开放气道

氧气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因素。发生意外的伤病员往往会出现气道阻塞,因此及时为患者打开气道,才能使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以维持生命的延续。检查和开放伤病员的气道对挽救生命非常重要,必须第一时间进行。

为什么会发生气道阻塞?

当伤病员的意识丧失后,尤其是心跳停止后,全身肌张力就会迅速下降,包括咽部与舌肌的肌张力下降,导致舌肌往后坠落,很有可能阻塞气道,严重者甚至不能呼吸。如果将伤病员的下颌托起,使头部适当后仰,便可使舌体离开咽部,从而使气道开放。

畅通气道

压额提颌法
【操作方法】

救护者用一手的小鱼际放置在伤病员的前额并稍用力向下压;另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并拢,置于伤病员下颌部的骨性部分,将下颌向上提起。通过左右手的配合使得伤病员头部后仰,下颌向上抬起。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以下颌角与耳垂之间的连线与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为度,此时伤病员双侧的鼻孔朝着正上方,即后仰角度为90°,儿童的后仰角度为60°,婴儿的后仰角度为30°。

【注意事项】

①手指不要压迫到伤病员的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以免对气道造成进一步压迫。

②抬起的程度应适当,不要使伤病员的颈部过度伸展。

③脊柱受伤者,以及怀疑颈椎有损伤者,不宜使其头部后仰,此时开放气道应改用“双手托颌法”,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损伤。

双手托颌法
【操作方法】

救护者跪在伤病员头部前侧,双手手指放在伤病员下颌角,拇指在上,四指在下托住,然后稍用力向上托并向前推,抬起伤病员的下颌。

【注意事项】

①此方法适用于怀疑颈椎、脊柱外伤的患者。

②使伤病员的头始终保持正中位,不能使头后仰,更不可使头左右扭动。

清除异物

【操作方法】

检查伤病员的口腔及气道内是否有明显的异物,如果看到明显的异物,如呕吐物、脱落的牙齿等,应迅速将其取出。可用手指将异物挖出、钩出。如果患者没有脊柱损伤,可将其头部偏向一侧,方便清理口腔异物。

为婴儿清理口腔异物时,救助者可取坐位,稍分开两腿,一手托住婴儿的颈肩部,同时将手放于同侧腿上,使婴儿头朝下并面朝救助者的方向;用另一只手较细的手指(如小指)小心地钩出异物。

【注意事项】

用手指钩出异物时,应小心操作,注意避免将异物推入到更深处。

检查呼吸

【操作方法】

在进行开放气道的操作之后,救助者需利用看、听、触3种方法,在5~10秒钟内,判断伤病员的气道是否已经通畅,以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复正常。

一看,观察伤病员的胸部、上腹部是否有节律地上下起伏;二听,将耳朵贴近伤病员的口鼻,听其是否有呼吸声;三触,将面颊贴近伤病员的口鼻,感觉是否有呼吸形成的气流。

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听到、触到气体从口鼻呼出,则表明伤病员不存在呼吸,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救护措施。如果伤病员呼吸不正常,如呈喘息状,也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注意事项】

“一看、二听、三触”这一评估过程要尽可能快速进行,不宜超过10秒钟,以免耽误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 QXgVO3WLo89Qx64+dZqzsbC2jkNbkLAd27OONkjtkM+gdW4YyxD3B8yxXjUJEvg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