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春分
顺势养阳正当时

春分养生指南

由于春分前后几天,天气变化剧烈,温度与湿度往往变化很大,气候的骤变会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因此体弱者容易生病,旧病者容易复发。如高血压、心脏病、月经失调、眩晕、失眠等,都是春分前后的多发病。另外,这个节气也是精神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等好发的时节。所以,春分前后,要注意避免情绪的波动,多做户外运动,将一切烦恼置之度外,迎风顺气、随风送忧。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中医看来,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因此要把握好这个养生的好时机。

适时添衣。 春分后天气日渐暖和,但昼夜温差较大,不时会有寒流侵袭,而且雨水较多,甚至阴雨连绵。此时要注意添减衣物,注意下肢及脚部保暖,最好能使身体保持微微出汗的状态,以散去冬天潜伏在身体内的寒邪。老人和小孩由于抵抗力较差,容易患感冒或风疹等疾病,因此在适时添减衣物的同时,不妨多晒太阳,祛散寒邪。

调理情志。 春分时节,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正处于相对的高峰期,而多变的气候容易导致人体的平衡失调,诱发高血压、心脏病及月经失调,所以要避免情绪的波动,应该多去户外散步、踏青,使情绪保持愉悦舒畅,才能与“春生”之机相适应,符合春季保养“生机”的道理。

春分的养生原则

保持阴阳平衡

养生应该因时而变。根据时节的变化改变养生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这是养生保健的关键。人的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多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恢复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

加强运动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是说人体应该根据不同时期的阴阳状况,除了保障脏腑、气血、精气等平衡外,也要保持脑力、体力和体育运动的和谐一致,达到“供需”关系的平衡。春分时节,春光明媚、百花盛开,是到郊外踏青的好时候,可在这个时节与亲朋好友结伴出行,在郊外散散步、爬爬山、放风筝等等,既愉悦心情又增强体质。

健脾祛湿,寒热均衡

春分与惊蛰时节同属仲春,此时肝气旺、肾气弱,故在饮食方面要戒酸性食物,多吃辛味食物。同时,由于肝气旺,易克脾土,而且春季雨水多,湿气重,饮食也要注意健运脾胃、健脾祛湿。饮食上可多吃姜、葱、山药、枸杞子、土豆、菜花、荞面、鸡肉、鲤鱼、鲫鱼等。

春分养生运动——放风筝

风筝最早起源于我国。据传,第一只风筝是鲁班受到鹞鹰盘旋的启发,“削竹为鹊,成而飞之”。最早的风筝称为“鸢”。汉代时,我国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开始用纸糊风筝,自此又出现了“纸鸢”一词。据明人陈沂《询刍录》说,五代时“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作声如筝”,从此才开始叫“风筝”。

春分前后清气上升,微风飘荡,正是放风筝的最好季节。自古以来人们就希望通过放风筝来避邪,如今大家更是借放风筝表达对新春新年的祈盼。

放风筝是一种很好的全身运动。踏青时,一线在手,视风筝乘风高飞,随风上下,飘忽不定,实是一大快事。在放风筝的过程中,由于要不停地跑动、牵线、控制,全身的肌肉、关节都要活动,急缓相间,有张有弛,有利于放松筋骨、活动肌肉。《续博物志》中说:“春日放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口而视,可以泄内热。”《燕京岁时记》中还进一步阐明放风筝对眼睛有好处:“儿童放(风筝)之空中,最能清目。”这是由于在放飞风筝时,眼睛要一直盯着高空的风筝,远眺作用可以调节眼肌功能,消除眼部疲劳,从而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春分养生穴位——大椎穴

春分宜养阳,大椎帮你补阳气

阳,是指人体阳气,中医认为“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春季人体阳气充实,可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而大椎穴是诸阳之会,是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大椎穴受到寒邪侵袭,易使体弱者感冒,颈椎病、肩周炎等在这个时期也易复发。因此,春季要多使用围巾,注意大椎穴处的保暖,有助于预防感冒、防止旧疾复发。

【取穴】 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 通经活络、助升阳气。

艾灸方法 用艾条温和灸大椎穴5~10分钟,每日1次。

刮痧方法 用面刮法由上到下刮拭大椎穴2~3分钟。

拔罐方法 将火罐吸附在大椎穴上,留罐10~15分钟,隔天1次。

按摩方法 用食指、中指指腹揉按大椎穴60~100次,每天坚持按摩。

春分中药养生——板蓝根

春分节气,虽然气候适宜,但风多雨少,人体内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春分时节容易上火,不少情况下还会因为肺胃蕴热,吃得太多太腻太辛辣而导致“上火”。春分时节,别吃得太多,捂得太厚;多饮水,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出,可适量吃点板蓝根预防上火。板蓝根对化解春季上火很有好处,可用于清热解毒,还可以缓解咽喉疼痛,是初春时节祛火解毒的良药。

【性味归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属清热药分类下的清热解毒药。

【使用禁忌】

脾胃虚寒、无实热火毒者慎服。

【相关饮食推荐】

板蓝根饮:板蓝根30克,煎水服用,连服3日;或用板蓝根冲剂每日2包,分2次冲服,对有腮腺炎接触史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板蓝根30克,金银花10克,薄荷5克,共制成粗末,煎水代茶频饮,可治疗腮腺炎肿痛。

春分易患“五更泻、咳嗽”

“生姜红糖饮”可治老人春分易患的 五更泻

中医认为,五更泻是因为肾阳不足导致命门火衰,命门之火不能温煦脾土,也就是不能帮助脾胃腐熟水谷、消化吸收,运化失常就会出现腹泻。五更时分正当阴气最盛、阳气未复,在这种特定环境下,虚者愈虚,再加上这个时候昼夜温差大,也就形成了五更泻。春分时天气温差大,人们很容易着凉,也会引起腹泻。

治疗方法 将姜洗净,切成薄片,用米醋浸腌24小时即可。每次用3片姜加适量红糖,以沸水冲泡代茶,经常饮用有止泻效果。另外,五更泻还可服用附子理中丸。

妙方巧治本季常见病—— 咳嗽

春季咳嗽多因感冒引起,从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气管炎,这也是咳嗽增多的主要原因。此外,春季气候干燥,上呼吸道黏膜因此也易受细菌侵袭而出现干咳。春季是花开的季节,花粉也会引起过敏性咳嗽。

治疗方法 银鱼杏仁方:将银鱼洗净,姜切丝,葱切末,甜杏仁去皮。锅烧热入食用油,油热八成时入姜、葱、杏仁煸炒,再入盐、酱油、银鱼,加入水800毫升,煎煮30分钟后即成。

饮食原则:解春困,健脾胃,防干燥

对于春困,有多种解释,也有多种相应的调理建议。比如建议大家多吃含钾、锌、高蛋白的食物,还可以吃一些如薄荷叶等提神的食物来迅速提神;而中医会从五脏调理出发,建议多吃养肝、补脾的食物来消除身体的疲劳,如可用山药、大枣、陈皮、党参等烹饪美食。

【推荐食材三部曲】
一部曲:大枣

中医认为,大枣味甘,性温,入脾、胃二经,有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体倦乏力、食少便溏、血虚萎黄、消瘦或妇女脏躁、精神不安等。

二部曲:银耳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性平,入肺、胃二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阴虚型神经衰弱和失眠多梦等症状。

三部曲:党参

中医认为党参性平,味甘,入脾、肺二经,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病症。

猪骨黑豆汤,喝了眼睛更明亮

春分时节,随着身体阴阳的此消彼长,与春季有关的疾病也多了起来,特别是眼病的患病率相当高。中医认为,眼疾应从调肝补肾入手。肝开窍于目,肝是眼睛的根,只有肝的精气充足了,眼睛才能黑白分明、炯炯有神。如肝火上炎,可见双目肿赤;肝虚则会双目干涩、视物不清,重则患青光眼、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

功效作用

黑豆有排脓拔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并有益于防治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等疾病。

黑豆

猪骨即猪的骨头。我们经常食用的是排骨和腿骨。猪骨汤能壮腰膝、益力气、补虚弱、强筋骨。

猪骨

原料组成

大枣20克,黑豆30克,猪骨300克,姜片、葱段、盐、黄酒、胡萝卜块各适量

做法

将大枣、黑豆和猪骨洗净后同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沸,加黄酒、盐、姜片、葱段、胡萝卜块等,再改用小火煨炖至黑豆熟烂、汤汁黏稠即成。 MBrYCFJBggolmyDQkeIDxlGWCFzOFoHsyu4vH0+mMusoDZ+K0MpPXiW637VlZg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