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宪宗平吴
李锜

【内容提要】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十月,朝廷平定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闢(pì)、夏绥兵马使杨惠琳,镇海节度使李锜(qí)深为恐惧,自请入朝,宪宗遣中使至京口慰抚。诏征李锜为左仆射(yè),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为镇海节度使。李锜表言军变,杀留后、大将,秘密派腹心大将五人分处各州,姚志安处苏州,李深处常州,赵惟忠处湖州,丘自昌处杭州,高肃处睦州,各有精兵数千,伺察刺史动静。派大将庾(yǔ)伯良率兵三千整修石头城。朝廷削夺李锜所有官爵及宗室属籍,命淮南节度使王锷(è)统诸道兵为招讨处置使,征宣武、义宁、武昌兵讨伐淮南,宣歙(shè)兵出宣州,江西兵出信州,浙东兵出杭州,共同会合讨伐。李锜遣兵马使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三人率兵袭宣州,三人与牙将裴行立密谋归朝,于是举火鼓噪,直趋牙门,李锜被生擒,缒(zhuì)于城下,械送至京师,十一月朔,并其子李师回腰斩之。有关部门籍没李锜资产送京师,翰林学士裴垍(jì)、李绛以为其资产皆为盘剥浙西六州之民,宜赐还百姓,以代租税,宪宗即从其言。

【原文】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春二月,以常州刺史李锜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 [1] 。锜,国贞之子也 [2] 。闲厩宫苑使李齐运受其赂数十万,荐之于上,故用之 [3] 。锜刻剥以事进奉,上由是悦之 [4]

【注文】

[1] 李锜(qí)(741—807年): 唐宗室。淄川王李孝同五世孙。德宗贞元初,迁至宗正少卿。后来借贿赂勾结等手段,成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多积奇宝,岁时奉献,德宗昵(nì)之,并因而恃恩骄横。复镇海军,为节度使。选善射者为一屯,号“挽硬随身”,以胡、奚杂类虬(qiú)须者为一将,号“蕃(fān)落健儿”,皆为腹心。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举兵反。发宣武、武宁、武昌、淮南、宣歙(shè)、江西、浙东兵,自宣、杭、信三州进讨。被执,押送京城腰斩。 观察使: 唐代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观察处置使”。是各道的最高长官,负责察访州县官吏功过及民间疾苦。唐中叶后,多以节度使兼领其职。国家方镇中,重镇称节度使,次镇称观察使,其级别略低于节度使,僚属将佐数量略少于节度使,但同为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2] 国贞: 即李国贞(?—762年):本名若幽,淮安王李神通子淄川王李孝同之曾孙。性刚正,有吏才,历安定、扶风录事参军,皆称职。乾元中累迁长安令,寻拜河南尹。会史思明逼城,元帅李光弼东保河阳,领官吏寓于陕。数月,征为京兆尹。上元初,改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入为殿中监。迁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持节充朔方、镇西、北庭、兴平、陈郑等节度行营兵马及河中节度都统处置使,镇于绛(jiàng),赐名国贞。加充管内河中晋绛慈隰(xí)沁(qìn)等州观察处置等使。军中素无储积,百姓饥馑,难为聚敛,将士等粮赐多阙,军乱,被杀,追赠扬州大都督。

[3] 闲厩(jiù)宫苑使: 唐代始置,专掌宫廷舆(yú)辇牛马。 李齐运(730—801年): 字仲达。唐宗室,蒋王李恽(yùn)之孙。累迁监察御史,历工部郎中、长安县令、京兆少尹、陕府长史。德宗建中末,改河中尹、晋绛慈隰观察使,入为宗正卿。兴元元年(784年),以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朱泚(cǐ)盘踞京城,李晟驻守东渭桥,招募劳工,供给粮草,为收复京城,颇有贡献。贞元中,兼御史大夫、闲厩宫苑使。改检校礼部尚书,兼殿中监。推荐李锜为浙西观察使,受贿数十万。终于礼部尚书。卒,赠尚书左仆射。 荐: 推荐,举荐。

[4] 刻剥: 侵夺剥削。 进奉: 恭敬地献给,呈献。 悦: 喜爱,喜欢。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春季二月,唐德宗以常州刺史李锜(qí)为浙西观察使、诸道盐铁转运使。李锜,是李国贞的儿子。闲厩宫苑使李齐运接受李锜的贿赂数十万,将他推荐给皇帝,才有了这次提拔。李锜用苛刻手段剥削人民,贿赂唐德宗,所以唐德宗对他非常欣赏。

【原文】

十七年。李锜既执天下利权,以贡献固主恩,又以馈遗结权贵,恃此骄纵,无所忌惮,盗取县官财,所部官属无罪受戮者相继 [1] 。浙西布衣崔善贞诣阙上封事,言宫市、进奉及盐铁之弊,因言锜不法事 [2] 。上览之,不悦,命械送锜 [3] 。锜闻其将至,先凿坑于道旁;夏六月己亥,善贞至,并锁械内坑中,生瘗之 [4] 。远近闻之,不寒而栗 [5] 。锜复欲为自全计,增广兵众,选有材力善射者谓之“挽强”,胡、奚杂类谓之“蕃落”,给赐十倍他卒 [6] 。转运判官卢坦屡谏不悛,与幕僚李约等皆去之 [7] 。约,勉之子也 [8]

【注文】

[1] 执: 掌握,控制。 天下利权: 国家财政的权力。 固: 使之坚固,巩固。 主: 国君,君主。 恩: 恩惠。 馈遗(kuìwèi): 赠送财物。 戮(lù): 杀戮。

[2] 布衣: 平民。 崔善贞(?—801年): 润州(今江苏镇江)人。平民。到朝廷进献秘密奏章,谈论宫市、进奉及盐铁的弊端,又举报李锜不法事。德宗不悦,命押送给李锜,被李锜活埋。宪宗赠睦州司马。 阙: 朝廷,帝王所居之处。 上: 送上,呈上。 封事: 古代臣下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露,称封事。 盐铁: 此处指盐铁专卖。 弊: 弊端,弊病。 法: 合乎法度,有法则。

[3] 械: 拘系,拘禁。

[4] 并: 一起,同时。 生瘗(yì): 活埋。

[5] 不寒而栗: 不冷而发抖,形容极为恐惧。

[6] 全: 保全。 挽强: 言其力能挽强弓也。杜甫诗:“挽弓当挽强”。 胡、奚杂类: 胡、奚之俘配隶江南者。

[7] 卢坦(749—817年): 字保衡。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为义成军判官,节度使李复卒护丧归东都。后为寿安令。以宽限县人赋税罚俸而知名。累迁至库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累迁刑部郎中、御史中丞。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因论仆射裴均朝班逾位,为裴均所恶,罢为右庶子,出为宣歙池观察使。入为刑部侍郎、盐铁转运使,转户部侍郎、判度支。八年,黄河决口,西受降城被冲毁,李吉甫决定移兵于天德故城,上书言不可,触怒宰相李吉甫,出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卒,赠礼部尚书。 悛(quān): 悔改。 李约: 生卒年未详。字在博,一作存博。唐宗室,郑王李元懿玄孙,李勉之子,官兵部员外郎。特精楷隶,并善画梅,有画癖。 去: 离开。

[8] 勉(717—788年): 李勉,字玄卿。唐宗室。初任开封尉。至德初,随肃宗至灵武,为监察御史,曾谏止悉杀关东降敌官员。历梁州都督、山南西道观察使。以不礼宦官李辅国,为其所忌,出为汾州、虢(guó)州刺史,改京兆尹、江西观察使。代宗大历初,复任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以不谄(chǎn)事宦官鱼朝恩,为其所恨。四年(769年),迁广州刺史、岭南节度观察使。复入工部尚书,封汧(qiān)国公。历滑亳(bó)、汴宋节度使。德宗时,加同平章事。因言宰相卢杞(qǐ)奸邪,被德宗疏远。为官二十年,无私积,礼贤下士,史称宗臣之表。

【译文】

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李锜(qí)在掌握全国的财政大权之后,用贿赂的手段巩固皇帝对他的恩宠,用馈(kuì)赠礼物的手段结交权贵。然后再依仗皇帝及权贵的宠信,骄傲蛮横,肆无忌惮(dàn),大量窃取地方的财产,随意杀人,他部下的官员无罪而受到杀戮(lù)的,不计其数。浙西平民崔善贞前往京城上密封的奏章,提到宫市、进奉及盐铁的弊端,同时也指摘李锜种种不法的行为。唐德宗看了,很不愉快,下令将崔善贞戴上刑具,送给李锜。李锜听说崔善贞将要抵达润州,先在路边挖了一个土坑。六月己亥(初八日),崔善贞到达润州,李锜将其连人带枷锁,一起推进土坑,将他活埋。四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不寒而栗。李锜又想好了保全自己的策略,招兵买马,扩充军队,挑选身材强壮善于射箭的人,组成一支军队,名叫“挽强”;又征召胡人、奚人,组成另一支军队,名叫“蕃(fān)落”。李锜给他们俸禄和赏赐,是其他士兵的十倍。转运使判官卢坦屡次劝阻,李锜毫不改悔。卢坦就与幕僚李约等,辞职而去。李约,是李勉的儿子。

【原文】

顺宗永贞元年春三月丙戌,加杜佑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 [1] 。以浙西观察使李锜为镇海节度使,解其盐铁转运使 [2] 。锜虽失利权而得节旄,故反谋亦未发 [3]

【注文】

[1] 加: 于原有官职外,兼领其他官职。

[2] 镇海节度使: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设置。领润州、苏州、常州、杭州、湖州、睦州六州。治润州(今江苏镇江)。 解: 免除,解除,消除。

[3] 节旄: 旌节。旄是系于竿首的牦(máo)牛尾,为天子赐给使者的信物。

【译文】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春季三月丙戌(十七日),以宰相杜佑兼任度支及诸道盐铁转运使。以浙西观察使李锜为镇海节度使,解除其盐铁转运使职务。李锜尽管失去了控制财务的大权,却得到了旌旗、符节,所以没有公开叛乱。

【原文】

冬十二月,以刑部郎中杜兼为苏州刺史 [1] 。兼辞行,上书称:“李锜且反,必奏族臣 [2] 。”上然之,留为吏部郎中 [3]

【注文】

[1] 刑部: 隋初改都官,又改为刑部。龙朔改为司刑,光宅改为秋官,神龙复旧。龙朔为司刑。刑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刑法及徒隶、勾覆、关禁之政令。其属有四:一曰刑部,二曰都官,三曰比部,四曰司门。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一员,正四品下;郎中一员,从五品上;员外郎一员,从六品上。 郎中: 官名。始于战国。秦汉沿置。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另尚书台设郎中司诏策文书。晋武帝置尚书诸曹郎中,郎中为尚书曹司之长。隋唐以来,各部皆设郎中,分掌各司事务,为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 杜兼(750—809年): 字处弘。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杜正伦五世孙。德宗建中元年(780年)进士。累辟诸府从事,拜濠(háo)州刺史。性浮险,尚豪侈。知道德宗厌兵,刺史历年不徙,杜兼就想着巩固自己,即修武备,募劲兵。帝以为才,益横恣。贞元十六年(800年),任濠州刺史,入为刑部郎中。顺宗永贞元年(805年),拜苏州刺史,未赴,改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出为商州刺史。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改河南少尹,升河南尹。次年暴卒。所至杀戮聚敛,人人侧目。家聚书至万卷,署其末,戒子孙以损坏或卖掉书籍为不孝。

[2] 且: 将要,将近。 族: 灭族,古代一人犯罪,刑及亲族的刑罚。

[3] 吏部: 汉成帝初置尚书,后汉改为吏曹,后又为选部。魏改为吏部,主选事。晋、宋以来,吏部尚书资位尤重。隋吏部统吏部、主爵、司勋、考功四曹。唐龙朔二年(662年),改为司列,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684年),改为天官,神龙元年(705年)复旧。天宝十一载(752年),改为文部。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下;郎中二员,从五品上;员外郎二员,从六品上。掌文官选举,总判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曹事。

【译文】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冬季十二月,以刑部郎中杜兼为苏州刺史。杜兼出发前向皇帝告别的时候,上书说:“镇海节度使李锜,势必要反叛,届时他一定会先上表屠杀我的家族。”皇帝认为有这个可能,于是把杜兼留下了,改派为吏部郎中。

【原文】

宪宗元和二年 [1] 。夏、蜀既平,藩镇惕息,多求入朝 [2] 。镇海节度使李锜亦不自安,求入朝,上许之,遣中使至京口慰抚,且劳其将士 [3] 。锜虽署判官王澹为留后,实无行意,屡迁行期 [4] 。澹与敕使数劝谕之 [5] 。锜不悦,上表称疾,请至岁暮入朝 [6] 。上以问宰相武元衡,曰:“陛下初即政,锜求朝得朝,求止得止,可否在锜,将何以令四海 [7] ?”上以为然,下诏征之。锜诈穷,遂谋反 [8]

【注文】

[1] 宪宗: 唐宪宗(778—820年),初名淳,改名纯。唐顺宗长子。德宗贞元四年(788年),封广陵郡王。二十一年,立为太子,八月即位。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元和削藩,振兴大唐,史称“元和中兴”。晚年服用金丹,为宦官陈弘志等所弑。在位十五年(805—820年)。葬于景陵,谥曰章武皇帝,庙号宪宗。

[2] 夏: 指杨惠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入朝,令其甥杨惠琳知留后,俄有诏除李演为节度使,代韩全义。李演赴任,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杨惠琳据城叛,诏发河东、天德兵诛之。三月,夏州兵马使张承金斩惠琳,传首以献。 蜀: 蜀地,指剑南西川节度使刘闢。 惕(tì)息: 谓心跳气喘,形容极其恐惧。

[3] 京口: 地名,三国时吴国设京口县,在今江苏镇江。 慰抚: 慰劳安抚。 劳: 慰劳。

[4] 署: 委任,任命。 王澹(dàn)(?—807年): 镇海节度使李锜判官。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为节度留后,对于军府制度多有改变,引起李锜不满,指使士兵将其杀害。赠给事中。 迁: 变动,变更。

[5] 敕使: 皇帝的使者。 劝谕: 劝勉晓喻。

[6] 岁暮: 一年将完时。

[7] 即政: 登上皇位,管理政事。 朝: 朝见。 四海: 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8] 诈: 欺骗。 穷: 尽,完结。 谋反: 图谋反叛。

【译文】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夏、蜀两地平定之后,藩镇都感到危惧,很多人都请求到京城朝见。镇海节度使李锜也是内心不安,请求入京朝见,唐宪宗同意了,派遣宦官到京口慰问安抚,犒(kào)劳将士。李锜虽然安排判官王澹(dàn)为节度留后,但事实上并没有赴京城的意思,屡屡拖延行期。王澹与监军屡次劝告晓喻,李锜很不愉快,上表声称患病,请求推迟到年底进京朝见。唐宪宗将这个事征询宰相武元衡的意见,武元衡说:“陛下刚刚即位,李锜请求朝见就能够朝见,请求不朝见就能够不朝见,行不行都由李锜决定,这样一来,今后陛下拿什么来号令天下呢?”唐宪宗认为有理,于是下诏征召李锜。李锜的阴谋败露了,于是决定反叛。

【原文】

王澹既掌留务,于军府颇有制置,锜益不平,密谕亲兵使杀之 [1] 。会颁冬服,锜严兵坐幄中,澹与敕使入谒,有军士数百噪于庭曰:“王澹何人,擅主军务 [2] !”曳下,脔食之 [3] 。大将赵琦出慰止,又脔食之 [4] 。注刃于敕使之颈,诟詈,将杀之 [5] 。锜阳惊,救之 [6]

【注文】

[1] 留务: 留守军务,即节度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玄宗时,宰相或大臣遥领节度使,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hù),河北三镇和淄(zī)青、淮西诸镇的节度使多于临死时遗表请以子弟为留后;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其子弟或大将为留后或自称留后的。朝廷有时予以承认,随后即正授节度使;有时不予承认,另授他人为节度使,往往导致战争。节度留后均未授予旌节。 制置: 规划,处理。 密谕: 秘密晓喻。 亲兵: 随身保护长官的卫兵。

[2] 颁冬服: 颁,颁发,赏赐。唐养兵之制,有春衣、冬衣。 幄(wò): 帐篷,军中帐房。 噪: 喧闹,吵闹。 庭: 大厅台阶前的空地。 擅: 擅自。

[3] 曳: 拖,拉,牵引。 脔(luán): 将肉切割成小块。

[4] 赵琦(?—807年): 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大将。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王澹为节度留后,对于军府制度多有改变,引起李锜不满,指使士兵将其杀害。赵琦前去劝阻,也被杀。赠和州刺史。 慰: 安慰,安抚。

[5] 注: 投,击。 诟(gòu): 骂,辱骂。 詈(lì): 骂,责骂,辱骂。

[6] 阳: 通“佯”,假装。

【译文】

王澹(dàn)掌管节度留后事务之后,对于军府体制很有一些改动。为此,李锜心里感到更加不平,秘密地告诉亲信,除掉王澹。此时,正逢分发冬装,李锜坐在帐中,严密地布置了卫兵。王澹与监军入帐进谒,忽然,有数百名官兵在庭院里大声叫喊:“王澹是什么人,怎么可以对军府事务作主?”将王澹拖下台阶,将他身上的肉一块块割下来吃了。大将赵琦出面劝慰,制止杀戮,士兵将赵琦也割肉吃了。他们将钢刀顶到监军的颈上,大声辱骂,也想把他杀了。李锜假装很吃惊的样子,站起来,将监军救了下来。

【原文】

冬十月己未,诏征锜为左仆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为镇海节度使 [1] 。庚申,锜表言军变,杀留后、大将 [2] 。先是,锜选腹心五人为所部五州镇将,姚志安处苏州,李深处常州,赵惟忠处湖州,丘自昌处杭州,高肃处睦州,各有兵数千,伺察刺史动静 [3] 。至是,锜各使杀其刺史,遣牙将庾伯良将兵三千治石头城 [4] 。常州刺史颜防用客李云计,矫制称招讨副使,斩李深,传檄苏、杭、湖、睦,请同进讨 [5] 。湖州刺史辛秘潜募乡闾子弟数百,夜袭赵惟忠营,斩之 [6] 。苏州刺史李素为姚志安所败,生致于锜,具桎梏钉于船舷,未及京口,会锜败[得]免 [7]

【注文】

[1] 左仆射: 秦设置,汉因之。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初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职权渐重。献帝建安初,分置左右。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诏左右仆射从二品,左掌判吏部、礼部、兵部三尚书,右掌判都官、度支、工部三尚书。唐初尚书令废缺,左右仆射则为宰相。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改左、右仆射为左、右匡政,咸亨元年(670年)复旧,官品第四。武后改左右仆射为文昌左右相,为从三品。神龙初,复为左右仆射。开元元年(713年),改为左右丞相,从二品,统理众务,举持纲目,总判省事。至天宝元年(742年)复旧。 御史大夫: 秦置,为最高监察官,位仅次于左、右丞相。西汉沿置,丞相、御史并称,合称二府,参与军国大事。丞相位缺,可由御史大夫升任,秩为中二千石。汉成帝一度更名为大司空,与大司马、大司徒合称三公。隋、唐为御史台长官,专掌纠察弹劾。唐初为从三品,会昌后为正三品。中唐以后,多用为节度使等外官所带宪衔,正职反而经常空缺。 李元素(?—810年): 字大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李密裔孙。唐德宗贞元间,为侍御史。迁给事中、尚书右丞。十六年(800年),为滑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义成军节度使。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以御史大夫为润州刺史,镇海军、浙西节度使。入拜国子祭酒,寻迁太常卿。四年,为户部尚书、判度支。卒,赠陕州大都督。

[2] 表: 启奏,上奏章给皇帝。

[3] 五州: 指苏州、常州、湖州、杭州、睦州五州。 姚志安: 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镇海节度使李锜(qí)心腹镇将。 李深(?—807年): 唐宪宗元和初,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心腹镇将,为常州刺史颜防所杀。 常州: 汉会(kuài)稽郡地。隋置常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晋陵郡。领武进等四县,治所在今江苏常州。 赵惟忠(?—807年): 唐宪宗元和初,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心腹镇将,为湖州刺史辛秘所杀。 湖州: 汉会稽及丹阳郡地。隋改为湖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吴兴郡。领乌程等五县,治所在今浙江湖州。 丘自昌: 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心腹镇将。 高肃: 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镇海节度使李锜心腹镇将。 睦州: 汉丹阳郡地。隋置睦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新定郡。领建德等七县,治所在今浙江建德。

[4] 牙将: 牙通衙,古代大将出镇,例建牙旗,仗节而行,因而他们的官署称牙,后作衙。唐朝节度使是独镇一方的将帅,出镇,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dào)。援古例称官署为牙,称所树之旗为牙旗,称所居之城为牙城,所居之屋为牙宅,称朝见主帅为牙参,称所亲之将为牙将,卫队为牙队,而亲兵则称牙兵。 庾(yǔ)伯良: 唐宪宗元和初,为镇海军节度使李锜牙将。 治: 整修,修缮。 石头城: 城市名,故址在今江苏南京西石头山后面。

[5] 颜防: 生卒年未详。郡望琅琊(Lángyá)(今山东临沂)人。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为澧(lǐ)州刺史。顺宗永贞元年(805年),为湖州刺史。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在常州刺史任。三年,迁同州刺史。卒,谥曰穆。 客: 寄食贵族豪门的人,如“食客”“门客”。 李云: 生卒年未详。唐宪宗元和初,为常州刺史颜防门客。 矫制: 指假托君命行事。 招讨副使: 招讨使副职。招讨使是中国古代官名,置于唐贞元年间。战争时临时设置,常以大臣、将帅或节度使等军政长官兼任。 檄(xí): 古代用于征召、声讨的官方文书。

[6] 辛秘(757—820年): 字藏之。陇西(今属甘肃)人。唐德宗贞元中,累登五经、开元礼科,选授华原尉,判入高等,调补长安尉。授太常博士,迁祠部、兵部员外郎,仍兼博士。宪宗元和初,拜湖州刺史。讨伐李锜,以功赐金紫。讨王承宗,为河东行军司马,委以留务。寻召拜左司郎中,出为汝州刺史。九年,征拜谏议大夫,改常州刺史,选为河南尹。十二年,拜检校工部尚书,代郗(xī)士美为潞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充昭义军节度、泽潞磁洺(míng)邢等州观察使。再讨王承宗,糇粮器械称是。卒,赠左仆射,谥曰昭。 乡闾(lǘ): 周制以二十五家为闾,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因以“乡闾”泛指民众聚居之处。

[7] 李素(755—812年): 陇西(今属甘肃)人。以明经及第,为弘农县主簿,又转芮(ruì)城县尉。李泌为陕虢观察使,署为从事。迁京兆鄠(hù)县尉、长安县尉。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为衢(qú)州刺史,转苏州刺史。拜河南少尹行大尹事。卒。 生: 活着。 具: 配备,佩戴。 桎梏(zhìgù): 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戴的为桎。类似于近世的手铐脚镣。 船舷(xián): 船的边缘两侧。

【译文】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冬季十月己未(初五日),朝廷征召李锜为尚书左仆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为镇海节度使。庚申(初六日),李锜上表说,发生了军府哗变,杀了节度留后王澹及大将赵琦。起初,李锜挑选心腹五人分别担任辖区的五个州的镇将:姚志安驻苏州,李深驻常州,赵惟忠驻湖州,丘自昌驻杭州,高肃驻睦州,各有士兵数千人,监视各州刺史的一举一动。现在,李锜叫他们把各自所在州的刺史都杀掉,派遣牙将庾(yǔ)伯良率领军队三千人来整修石头城。常州刺史颜防接受宾客李云的计策,假传圣旨,自称招讨副使,斩了李深;又将公文传到苏州、杭州、湖州、睦州,要求各州刺史共同进军讨伐。湖州刺史辛秘,偷偷地募集乡里子弟数百名,连夜袭击赵惟忠军营,也将他斩首。苏州刺史李素被姚志安打败,活着押送去李锜所在的润州。姚志安给李素戴上脚镣手铐,将其钉在船舷,还没有到京口,正好李锜被打败了,李素才免于一死。

【原文】

乙丑,制削李锜官爵及属籍 [1] 。以淮南节度使王锷统诸道兵为招讨处置使 [2] 。征宣武、武宁、武昌兵并淮南、宣歙兵俱出宣州,江西兵出信州,浙东兵出杭州以讨之。

【注文】

[1] 制削李锜官爵及属籍: 皇帝下诏剥夺李锜官爵。李锜属宗室,故削其属籍。属籍,指宗室谱籍。

[2] 淮南节度使: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设置。领扬州、楚州、滁(chú)州、和州、舒州、庐州、寿州、光州、宿州九州。治扬州(今属江苏)。 王锷(740—815年): 字昆吾。自言太原(今属山西)人。累迁邵州刺史、江州刺史、江陵少尹,拜鸿胪(lú)少卿。除容管经略使,迁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拜刑部尚书。淮南节度使杜佑屡请代,乃以锷检校兵部尚书,充淮南副节度使。在镇四年,累至司空。

【译文】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十月乙丑(十一日),唐宪宗下诏剥夺李锜的官爵,取消他的皇家户籍。以淮南节度使王锷统领诸道兵,为招讨处置使。征调宣武、武宁、武昌的军队,加上淮南、宣歙的军队,都从宣州出发;江西的军队从信州出发,浙东的军队从杭州出发,共同讨伐李锜。

【原文】

李锜以宣州富饶,欲先取之,遣兵马使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将兵三千袭之 [1] 。三人知锜必败,与牙将裴行立同谋讨之 [2] 。行立,锜之甥也,故悉知锜之密谋。三将营于城外,将发,召士卒谕之曰:“仆射反逆,官军四集,常、湖二将继死,其势已蹙 [3] 。今乃欲使吾辈远取宣城,吾辈何为随之族灭 [4] !岂若去逆效顺,转祸为福乎 [5] !”众悦,许诺,即夜还趋城 [6] 。行立举火鼓噪,应之于内,引兵趋牙门 [7] 。锜闻子良等举兵,怒,闻行立应之,抚膺曰:“吾何望矣 [8] !”跣足,匿楼下 [9] 。亲将李钧引挽强三百趋山亭,欲战 [10] 。行立伏兵邀斩之 [11] 。锜举家皆哭,左右执锜,裹之以幕,缒于城下,械送京师 [12] 。挽强、蕃落争自杀,尸相枕藉 [13] 。癸酉,本军以闻 [14] 。乙亥,群臣贺于紫宸殿 [15] 。上愀然曰:“朕之不德,致宇内数有干纪者,朕之愧也,何贺之为 [16] !”

【注文】

[1] 张子良: 生卒年未详。镇海观察使李锜四院随身兵马使、兼御史中丞。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与同僚李奉仙、田少卿执李锜以献朝廷。以功进为左金吾卫将军,封南阳郡王,赐名奉国。 李奉仙: 生卒年未详。镇海观察使李锜四院随身兵马使。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与同僚张子良、田少卿执李锜以献朝廷。以功进检校右散骑常侍、右羽林将军,封邠国公。 田少卿: 生卒年未详。为镇海观察使李锜四院随身兵马使。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与同僚张子良、李奉仙执李锜以献朝廷。以功进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左羽林将军,封代国公。

[2] 裴行立(774—820年): 绛(jiàng)州稷(jì)山(今山西绛州)人。为镇海观察使李锜外甥,为牙将,兼监察御史。协助同僚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执李锜以献朝廷。以功为泌州刺史。迁卫尉少卿,自请为河东令,后历任费州刺史、蕲(qí)州刺史、安南都护、桂管观察使。十五年(820年)任安南都护,卒。

[3] 三将: 指兵马使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 营: 扎营。 仆射(yè): 指李锜。李锜召为左仆射,不赴。 蹙(cù): 困窘;窘迫。

[4] 宣城: 宣州宣城郡,宣州州官府所在县。

[5] 去逆效顺: 脱离叛党,效忠朝廷。

[6] 即夜: 当夜。 趋: 奔赴,奔向。

[7] 行立: 裴行立。 鼓噪: 擂鼓呐喊。 牙门: 古时行军扎营,立牙旗以为军门,称为“牙门”。

[8] 应: 呼应。 抚膺: 抚胸,表示悲愤。

[9] 跣(xiǎn)足: 赤脚;光着脚。 匿: 隐藏,躲匿。

[10] 亲将: 心腹将领。 李钧(?—807年): 镇海观察使李锜亲将。李锜选有力善射者组成一支军队,名为“挽强”,命其统领。李锜诸将反叛,被牙将裴行立所杀。 挽强: 李锜所选有力善射者组成的特别小队。

[11] 邀: 迎候,半路堵截。

[12] 举家: 全家。 执: 拘捕,捉拿。 幕: 悬挂的帘幔。 缒(zhuì): 用绳索悬绑物体往下送。 械: 镣铐、枷锁等刑具。

[13] 蕃(fān)落: 李锜所豢养的一支特别军队。 枕藉: 物体纵横相枕而卧,言其多而杂乱。

[14] 本军: 浙西军。

[15] 紫宸(chén)殿: 在宣政殿北。

[16] 愀(qiǎo)然: 忧愁的样子,形容神色变得严肃或不愉快。 宇内: 天下。 干纪: 触犯法纪。

【译文】

因为宣州富饶,李锜想首先攻取宣州。于是派遣兵马使张子良、李奉仙、田少卿,率领军队三千人袭击宣州。这三位将领知道李锜必然失败,就与牙将裴行立,共同谋划讨伐李锜。裴行立,是李锜的外甥,所以对李锜的阴谋全部知道。三位将领驻守京口城外,将要出发的时候,召集士兵宣布说:“仆射反叛,官军已经从四面八方过来,常州、湖州两位镇将先后被杀,形势已经非常紧迫。现在又叫我们远道去攻取宣州,我们为什么要跟着他也被满门抄斩呢?为什么不抛弃叛逆,效顺朝廷,转祸为福呢?”大家都很高兴,众口许诺,当天夜里就返回,直奔京口城。裴行立举着火把,擂着战鼓,高声呐喊,在城内接应,率领军队奔向衙门。李锜听说张子良等人起兵反叛自己,大怒;又听说裴行立也一起响应,就摸着胸口说:“我这还有什么希望呢?”光着脚逃到楼下躲了起来。他的亲信将领李钧带领挽强三百人跑到山亭,准备战斗,裴行立埋伏军队拦截,将他斩首。李锜全家都哭了起来,左右抓到了李锜,用帷幕将他裹住,用绳子从城上缒(zhuì)下,戴上脚镣手铐、铁链枷锁,押解京城。挽强、蕃落的士兵,纷纷自杀,尸体叠压在一起。元和二年(807年)十月癸酉(十九日),浙西军府把活捉李锜、平定叛乱的消息上奏朝廷。乙亥(二十一日),文武百官在紫宸(chén)殿向皇帝祝贺,唐宪宗伤感地说:“我没有德行,致使天下屡屡有叛乱的,我感到惭愧,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呢?”

【原文】

宰相议诛锜大功以上亲,兵部郎中蒋乂曰:“锜大功亲,皆淮安靖王之后也 [1] 。淮安有佐命之功,陪陵、享庙,岂可以末孙为恶而累之乎 [2] !”又欲诛其兄弟,乂曰:“锜兄弟,故都统国贞之子也 [3] 。国贞死王事,岂可使之不祀乎 [4] !”宰相以为然 [5] 。辛巳,锜从父弟宋州刺史铦等皆贬官流放 [6]

【注文】

[1] 大功: 丧服五服之一。服期九月,其服用熟麻布做成,较齐缞(cuī)稍细,较小功为粗,故称大功。旧时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也服大功。 兵部: 魏置五兵,五兵谓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隋为兵部。龙朔改为司戎,咸亨复原。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尚书一员,正三品;侍郎二员,正四品下;郎中二员,从五品上;员外郎二员,从六品上。尚书、侍郎之职,掌管天下武官选授及地图与甲仗之政令。 (yì)(747—821年): 字德源,义兴(今江苏宜兴)人。自幼聪颖,博闻强记,尤长史才。二十岁时,司徒杨琯(guǎn)赞为良史之材,宰相张镒(yì)荐入集贤院,协助整理书籍。出为王屋尉,又充任太常礼院修撰。历任左拾遗、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兵部郎中、秘书监,封义兴县公。卒,赠礼部尚书,谥曰懿。著有《大唐宰辅录》七十卷、《德宗实录》五十卷、《凌烟功臣传》、《秦府十八学士传》等,均佚。 淮安靖王: 淮安王李神通(?—630年),名寿。高祖从父弟。隋末义师起,自称关中道行军总管,高祖授光禄大夫,拜宗正卿。武德元年(618年),拜右翊(yì)卫大将军,封永康王,寻改封淮安王,为山东道安抚大使。授河北道行台尚书左仆射。从太宗平刘黑闼,迁左武卫大将军。太宗贞观元年(627年),拜开府仪同三司。卒,赠司空,谥曰靖。

[2] 佐命: 辅佐帝王创业。 陪陵、享庙: 神通起兵以应义师,以功陪葬献陵,配享高祖庙廷。 末孙为恶: 指李锜反叛之事。 累: 连累,牵连。

[3] 都统: 晋太元中,前秦苻坚兴兵侵晋,征富家子弟二十岁以下者共三千余骑,始设少年都统,为带领青年士兵之将官。唐代征伐,设诸道行营都统,为各道出征军队的统帅。肃宗乾元中置之,或总五道,至上元末省。宪宗元和中,讨淮西吴元济,以韩弘为都统;宣宗大中之后,讨徐州,以康成训为都统;僖宗乾符中,讨黄巢,以荆南王铎为都统。

[4] 国贞死王事: 指李国贞在安史之乱中镇守绛(jiàng)州时为史思明军杀害,为国捐躯之事。

[5] 以为然: 认为对。

[6] 从父: 伯父、叔父的通称。 宋州: 汉代为梁国。隋置宋州,唐相沿不改,玄宗天宝初,一度改为睢(suī)阳郡。领宋城等七县。今河南商丘。 铦(xiān): 李铦,唐宗室。李锜(qí)从弟。元和二年(807年),为宋州刺史。十月,坐李锜反叛,流岭外。七年,以司农卿为京兆尹。八年,为鄜(fū)坊观察使。卒,赠工部尚书。 流放: 古时一种刑罚,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区。

【译文】

宰相议论杀李锜大功以上的亲属。兵部郎中蒋 说:“李锜的堂兄弟,都是淮安靖王的后裔。淮安靖王是开国功臣,陪葬献陵,配享皇家祭庙,怎么可以因为末代子孙作恶而受到连累呢?”宰相又想杀李锜的亲兄弟,蒋 说:“李锜的亲兄弟,都是已经去世的都统李国贞的儿子,李国贞为国捐躯,怎么可以让他断子绝孙,无人祭祀呢?”宰相认为说得有理。元和二年(807年)十月辛巳(二十七日),李锜的堂弟、宋州刺史李铦(xiān)等都被贬官流放。

【原文】

十一月甲申朔,锜至长安,上御兴安门,面诘之 [1] 。对曰:“臣初不反,张子良等教臣耳 [2] 。”上曰:“卿为元帅,子良等谋反,何不斩之,然后入朝 [3] ?”锜无以对。乃并其子师回腰斩之 [4]

【注文】

[1] 兴安门: 唐大明宫南面宫墙有五座大门,兴安门为西来第一门。 面: 当面。 诘: 责问,追问。

[2] 教: 诱导,教唆。

[3] 元帅: 国家军队统帅。亲王总戎曰元帅,文武总统曰总管,以奉使言之则曰节度使。安史之乱,肃宗讨贼,以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即代宗;又以郭子仪、李光弼随其方面副之,号副元帅。代宗即位,又以雍王(即德宗)为之。自后不置。至昭宗,以晖王(即哀帝)为之。

[4] 师回: 即李师回(?—807年),李锜之子。 腰斩: 古代的一种刑法,将犯人从腰部斩为两截。

【译文】

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十一月甲申朔(初一日),李锜被押解到长安,唐宪宗登上宫城兴安门,当面诘问李锜,李锜回答说:“我原来并没有反叛,是张子良等教我反叛的。”唐宪宗说:“你是元帅,张子良等谋反,你为什么不斩了他,然后入京朝见呢?”李锜无言以对。于是连同儿子李师回,一起被腰斩了。

【原文】

有司请毁锜祖考冢庙,中丞卢坦上言:“李锜父子受诛,罪已塞矣 [1] 。昔汉诛霍禹,不罪霍光 [2] 。先朝诛房遗爱,不及房玄龄 [3] 。《康诰》曰:‘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4] 。’况以锜为不善而罪及五代祖乎 [5] ?”乃不毁。

【注文】

[1] 冢(zhǒng)庙: 家族墓地及家庙。 有司: 有关部门。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考: 父亲,特指死去的父亲,有时也泛指祖先。 塞: 充满,充实。

[2] 霍禹(?—前66年): 西汉大臣,祖籍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霍光之子。昭帝时任中郎将,与其诸昆弟诸侄为朝官、给事中,亲党连体,根植于朝廷。父将死,被任为右将军。后迁大司马,无印绶,削去兵权。其兄弟亲党逐渐调任外官,日见削黜(chù),遂阴谋反叛,被发觉,腰斩。 霍光(?—前68年): 字子孟,祖籍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约生于汉武帝元光年间。初任郎官,后升为诸曹侍中,参谋军事。霍去病去世,为汉武帝的奉车都尉。汉昭帝辅佐大臣,为大司马、大将军,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二十年。

[3] 先朝: 指高宗朝。 房遗爱(?—658年): 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房玄龄次子。娶太宗女高阳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太府卿。高宗时,与兄遗直相讼,被贬为房州刺史。遂与驸马都尉薛万彻、柴令武谋立荆王李元景。事泄,被杀,公主被赐自尽,诸子配流岭表。 房玄龄(578—648年): 名乔,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属山东)人。隋开皇进士,累补隰(xí)城尉。唐兵入关中,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参与策划玄武门之变,擢为中书令。太宗贞观三年(629年),进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前后为相二十余年,尽心奉国,选贤立政,时称贤相。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图形于凌烟阁。累封梁国公。卒,废朝三日,册赠太尉、并州都督,谥曰文昭,陪葬昭陵,配享太宗庙庭。

[4] 《康诰》: 《尚书》篇名。

[5] 五代祖: 五代以上的祖先。

【译文】

有关部门请求毁掉李锜祖先的坟墓和宗庙,御史中丞卢坦说:“李锜父子伏法,罪责已经抵偿了。从前,西汉王朝杀霍禹,没有牵涉到霍光;唐太宗杀房遗爱,没有涉及房玄龄。《尚书·康诰》说:‘父子兄弟,犯罪互相不牵连。’怎么能因为李锜一个人犯罪,而牵连到五代以上的祖先呢?”于是就没有毁掉坟墓和宗庙。

【原文】

有司籍锜家财输京师 [1] 。翰林学士裴垍、李绛上言,以为:“李锜僭侈,割剥六州之人以富其家,或枉杀其身而取其财,陛下闵百姓无告,故讨而诛之 [2] 。今辇金帛以输上京,恐远近失望 [3] 。愿以逆人资财赐浙西百姓,代今年租赋 [4] 。”上嘉叹久之,即从其言 [5]

【注文】

[1] 籍: 登记家财,予以没收。

[2] 裴垍(jì)(?—811年): 字弘中。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进士出身。贞元中,举贤良方正第一。以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考功员外郎。宪宗即位,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兼充翰林学士。元和二年(807年),李吉甫为相,委其选拔贤俊。元和三年四月,皇甫湜(shí)、牛僧孺等对策批评时政,受牵连罢学士,为户部侍郎。宪宗知其正直,仍信任之。九月,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加集贤院大学士,监修国史。 僭(jiàn)侈: 犹僭奢,越分地奢侈,过分奢侈。僭,超越本分,古代指地位在下的冒用在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侈,浪费,用财物过度,奢侈。 割剥: 残害剥削。 六州: 润、睦、常、苏、湖、杭六州。 枉杀: 无罪而乱加杀害。 闵: 怜悯。 无告: 有苦无处诉。

[3] 辇: 运载。

[4] 逆人: 叛逆者。指李锜。 租赋: 田租税赋。

[5] 嘉: 嘉许。

【译文】

有关部门没收李锜的财产,运往京城。翰林学士裴垍(jì)、李绛上表,认为:“李锜僭越,奢侈豪华,盘剥六州的百姓,来养肥自己,甚至滥杀无辜,并夺取了他们的财产。陛下怜悯百姓困苦贫穷,哀哀无告,所以出兵讨伐。现在却用车辆将金银珍宝运到京城,恐怕朝野都会感到失望。希望将叛贼的家产全部赐还给浙西的百姓,来偿还今年的赋税。”唐宪宗称赞感叹了很久,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XWicgk8RxUwqPnwJExeIim28vHO8a1SecSuuadExCEFARH6KYSbQ2u5CGxX84ZA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