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容提要】

钱氏,即唐末五代拥据吴越的钱镠(liú)及其儿子钱元瓘(guàn),孙子钱弘佐、钱弘倧(zōng)、钱弘俶(chù)等三世五王。

唐僖宗李儇(xuān)乾符年间,时为石镜镇将董昌部将的钱镠,在平定王郢(yǐng)、曹师雄等叛乱中立有战功,被提拔为石镜镇的都知兵马使。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秋季八月,浙东观察使刘汉宏派他的弟弟刘汉宥(yòu)和马步军都虞(yú)侯辛约率军西进,企图吞并浙西。董昌、钱镠率军在钱塘江边进行抵御。钱镠夜里借着大雾渡江,突袭刘汉宏的军营,获得首胜。之后,又在富春(治今浙江杭州富阳)、诸暨(jì)(治今浙江诸暨)等地屡败刘军。最后,刘汉宏亲自督战,率十万大军与钱镠决战,结果被钱镠打败。之后刘汉宏仍不断骚扰浙西,董昌和钱镠于是决心彻底消灭刘汉宏。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十月,钱镠仅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率军攻克了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并将刘汉宏斩首。次年,董昌升任浙东观察使,钱镠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钱镠又升任镇海军节度使,镇守杭州(治今浙江杭州)。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董昌叛唐称帝,国号大越罗平。同年,唐朝加封钱镠为浙东招讨使,命令他讨伐董昌。次年,钱镠攻克越州,董昌也在押送杭州途中被杀。钱镠随后被任命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从此,钱镠基本控制两浙地区。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钱镠又被封为越王。唐昭宗天祐(yòu)元年(904年),改封吴王。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封为吴越王,吴越国自此创建。

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钱镠去世,他的儿子钱传瓘继位,改名钱元瓘,不称王,仍使用后唐长兴年号,并承继了父亲朝奉中原、保境安民的国策。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吴越宫中失火,钱元瓘受到惊吓,导致精神错乱,不久去世,谥(shì)文穆王,庙号世宗。钱元瓘最小的儿子年仅十四岁的钱弘佐继位,由丞相曹弘达摄政事。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947年),钱弘佐去世,谥忠献王,庙号成宗。因他的儿子们年幼,故由他的弟弟钱弘倧袭位。不久,内牙统军使胡进思又废掉钱弘倧而拥立钱弘俶即位。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弘俶归附北宋,吴越国至此灭亡,共存在七十六年。吴越国在其存在的这七十余年中,太湖、浙江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

【原文】

唐僖宗乾符五年 [1] 。王郢之乱,临安人董昌以土团讨贼有功,补石镜镇将 [2] 。是岁曹师雄寇掠二浙,杭州募诸县乡兵各千人以讨之,昌与钱塘刘孟安、阮结、富阳闻人宇、盐官徐及、新城杜稜、余杭凌文举、临平曹信各为之都将,号杭州八都,昌为之长 [3] 。其后宇卒,钱塘人成及代之 [4] 。临安人钱镠以骁勇事昌,以功为石镜都知兵马使 [5] 。乾符二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有战功,节度使赵隐赏以职名而不给衣粮,郢等论诉不获,遂劫库兵作乱 [6]

【注文】

[1] 唐: 即唐朝(618—907年)。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年),驻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起兵,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次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定都长安,开启了李唐王朝的历史。此后,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相继开创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朝达到鼎盛时期。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转衰。至天祐四年(907年)朱温篡位灭亡,唐朝共历21位皇帝(含武则天),历时290年,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僖(xī)宗: 即唐僖宗李儇(862—888年),唐朝第十九位皇帝,唐懿(yì)宗李漼(cuǐ)第五子,初名李俨。唐懿宗病重弥留之际,他在宦官的扶持下被立为皇太子。他继位后,沉溺于游乐,朝廷政务一概委任宦官田令孜(zī)处理,唐朝统治越来越黑暗,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导致了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乾符: 唐僖宗李儇所用年号,共计六年,即乾符元年(874年)十一月至乾符六年(879年)十二月。

[2] 王郢(?—877年): 唐末起义军官。初为狼山(今江苏南通南)镇遏(è)使,因不满节度使赵隐赏赐战功太薄,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聚众劫库兵起事。次年,队伍发展至近万人,转攻浙江、福建等地。乾符四年(877年),唐僖宗命令宋浩等率军征讨王郢,后因部将朱实为镇海节度使裴据诱降,他战败被杀。 临安: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杭州临安。 董昌(?—896年): 唐末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人。因军功升石镜镇将。后招募乡兵讨伐黄巢起义军,兵力渐强。公元881年,他抗拒杭州刺史路审中到任,强据杭州(治今浙江杭州),迫使朝廷任命他为杭州刺史。此后,他又派遣部将钱镠斩杀浙东观察使刘汉宏,占据越州(治今浙江绍兴),自称知浙东军府事。后因向朝廷贡奉钱粮丰厚,而得任威胜军节度使,并获爵陇西郡王。公元895年,他自称为帝,国号大越罗平。次年,镇海节度使钱镠出兵前往讨伐,他被诱杀身亡。 土团: 由当地百姓组成的武装集团。 石镜: 镇名,治所在今浙江杭州临安东南。 镇将: 官名。唐代在边防要地设镇,分为上、中、下镇三等,各设“镇将”“镇副(将)”。唐代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品秩与县令相同。至唐末五代时期,节度使在其境内设镇,置“镇使”“镇将”,除镇捍防守外,还掌征收器甲粮饷,握有地方实权。

[3] 曹师雄: 字号、生卒年不详。唐末王仙芝起义军将领,王重隐部别将。王仙芝被杀后,他跟随王重隐率领余部在南方活动,与黄巢相互呼应。 二浙: 即浙江东道和浙江西道的合称。浙江东道:置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治所设在越州(今浙江绍兴),辖越、婺(wù)(治今浙江金华)、台(治今浙江临海)、明(治今浙江宁波)、衢(qú)(治今浙江衢州)、温(治今浙江温州)、处[治今浙江丽(lí)水]七州,辖境相当于今浙江衢江流域和浦阳江流域以东地区。唐僖宗中和以后,先后建号义胜军、威胜军、镇东军。浙江西道: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置,治所初在升州(今江苏南京),后徙治苏州(今江苏苏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唐德宗贞元后治所又屡有变动,先后移至润州(今江苏镇江)、杭州(今浙江杭州)。初期辖境约包括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省各一部分;唐德宗贞元后缩减为今浙江新安江以北,江苏长江以南及茅山以东地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改号镇海军节度。 杭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设在余杭县(今浙江杭州余杭西),次年移治钱唐县(今浙江杭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名余杭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名杭州,因避国号讳,将治所“钱唐县”改为“钱塘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改为杭州。 钱塘: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杭州。 刘孟安: 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曾任都将。 阮结(844—889年): 字韬文,唐末五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初为钱镠亲校。公元882年,他因破刘汉宏有功,授散骑常侍。此后他跟随钱镠南征北战,因功累加户部尚书。次年,又被任命为润州制置使,加刑部尚书。公元889年,他因降兵叛变,被投到江中,后患病而卒,时年四十六岁。 富阳: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富阳。 闻人: 复姓。 盐官: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海宁西南。 徐及: 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人,曾任盐官都将。 新城: 位于今浙江杭州富阳西南。 杜稜(líng): 生卒年不详,字腾云,新城(今浙江杭州富阳西南)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王郢叛乱,时任杭州刺史的董昌组织乡兵平乱,他被任命为东安都将,保卫乡里。后润州(治今江苏镇江)牙将刘浩驱逐刺史周宝,拥戴薛朗为帅。他奉命征讨,夺取常州(治今江苏常州),救回周宝,因功升任常州制置使。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董昌叛立为王,他奉朝廷命全力抗击,于战略要冲东安(今浙江杭州富阳西)依山筑城御守,与叛军浴血奋战,他的军队凭高制胜,于是东安周围各地纷纷投靠东安赖以存活。他因此声名大振,进官行军司马,累迁润州刺史。 余杭: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杭州余杭西南。 凌文举: 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西南)人,曾任龙泉都将。 临平: 位于今浙江杭州余杭临平镇。 曹信: 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临平(今浙江杭州余杭临平镇)人,曾任都将。 杭州八都: 据《新唐书·周宝传》记载,杭州八都分别为石镜都(今杭州临安东南)、清平都(今杭州余杭)、於潜都(今杭州临安於潜镇)、盐官都(今浙江海宁盐官镇)、新登都(今杭州富阳新登镇)、唐山都(今杭州临安昌化镇)、富春都(今杭州富阳)与龙泉都(今地不详)。 都将: 唐、五代统兵官名。

[4] 成及(847—913年): 字宏济,唐末五代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钱镠为团练使时,他担任副使,常为钱镠出谋划策,又与钱镠结为儿女亲家。唐僖宗光启年间,他奉命征讨薛朗,因功授兵部尚书兼常州防御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又担任苏州刺史。杨行密攻破苏州时,他兵败被俘,次年被释放。后官至镇海、保大、彰义等节度使,进授司徒、太傅。

[5] 钱镠(852—932年): 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字婆留,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人。唐末为杭州八都都指挥使,参与镇压唐末农民起义军。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与杨行密在苏州(治今江苏苏州)、常州(治今江苏常州)间交战,后占领苏、常,被授予镇海军节度使(治润州,今江苏镇江),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昭宗时获封彭城郡王、浙江东道节度使(治越州,今浙江绍兴)。曾率兵征讨董昌并大获全胜,占有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地。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封越王。两年后,又封为吴王。唐朝灭亡后,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后唐庄宗李存勖(xù)同光二年(924年),自称吴越(十国之一)国王,定都杭州。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因病去世。 都知兵马使: 官名。唐中后期所置,在节度使之下,负责统率兵马。

[6] 浙西: 唐、五代方镇名,浙江西道的简称。参见前文“二浙”条注。 狼山: 位于今江苏南通,也称南狼山,以别于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的狼山。 镇遏使: 简称镇使,节度使属官,掌军镇防守事务。 节度使: 官名。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意为节制调度,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jīng)节,故称此名。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至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沿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shuò)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剑南、岭南共十个节度使。他们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威权颇重,已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 赵隐(?—约880年): 字大隐,唐末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唐武宗会昌年间进士,累迁郡守、尚书郎、给事中、河南府尹,历任户部侍郎、兵部侍郎,领盐铁转运等使。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他以御史中丞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宰相,加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进阶特进,封天水县伯。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他被免去相职,以检校兵部尚书出任润州刺史、浙江西道都团练观察等使。后入朝为太常卿,转吏部尚书,累加尚书左仆射。约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去世。 库兵: 库藏的兵器。

【译文】

唐僖宗李儇乾符五年(878年)。王郢作乱时,临安人董昌因率当地团丁讨贼有功,被补任为石镜镇守将。这一年,曹师雄侵犯掠夺两浙地区,杭州向各县招募乡兵各一千人以讨伐他,董昌与钱塘人刘孟安、阮结、富阳人闻人宇、盐官人徐及、新城人杜稜、余杭人凌文举、临平人曹信各自担任都将,号称杭州八都,而董昌居其首位。后来闻人宇去世了,便由钱塘人成及代替他。临安人钱镠凭借骁悍勇敢而事奉董昌,又因立下战功升任石镜都知兵马使。乾符二年(875年),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有战功,节度使赵隐赏给他们官衔却不给衣粮,王郢等人据理力争仍得不到解决,于是便抢劫武库兵器作乱。

【原文】

六年冬十月,黄巢之抵潭州也,荆南节度使王铎留其将守江陵,自帅众趣襄阳 [1] 。铎既去,刘汉宏大掠江陵,帅其众北归为群盗 [2] 。汉宏,兖州人也 [3] 。事见《黄巢之乱》。

【注文】

[1] 黄巢(?—884年): 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盐贩出身。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王仙芝起义,翌年黄巢起兵响应。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败死于湖北,他被推举为“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率众攻取江、浙、闽、粤等地,并于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北上攻陷洛阳(今河南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号为帝,国号大齐。黄巢攻克长安之后,未能乘胜追击,消灭唐王朝的残余势力,又缺乏相应的经济政策,最后被唐军反攻打败,自杀身亡。 潭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湘州置,治所设在长沙县(今湖南长沙)。隋炀帝大业初年改为长沙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潭州。 荆南: 方镇名。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置,治所设在荆州(后升江陵府,今湖北江陵)。辖境时有变动,较长期领辖有今湖北江陵、石首等地以西,重庆丰都、垫江以东的长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以西地区。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为朱全忠所并。 王铎(duó)(?—884年): 字昭范,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唐武宗会昌年间进士。唐懿宗时担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唐懿宗咸通十二年(871年),由礼部尚书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出为宣武节度使。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复任宰相并自请督军镇压北上的黄巢起义军,担任荆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镇守江陵(今湖北江陵)。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任义昌节度使,赴任途中被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之子乐从训所杀。 江陵: 县名,治所在今湖北江陵。 趣(qū): 通“趋”,趋向;奔向。 襄阳: 地名,今湖北襄阳。

[2] 刘汉宏(?—886年): 兖(yǎn)州(治今山东兖州)人,唐末军阀。少时无赖,曾为兖州小吏。唐僖宗时,参与镇压王仙芝起义。但他素有野心,途中劫持军队物资而投奔起义军。唐僖宗乾符末年复降于唐,历任宿州刺史、浙东节度使、义胜军节度使等。此后,据有江淮七州之地的他野心渐大,屡次与董昌、钱镠交战。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被钱镠斩首。

[3] 兖州: 州名。汉武帝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所设在昌邑县(今山东金乡西北)。魏、晋时,治廪丘(今山东郓城西北)。东晋末,刘裕平河南,治滑台(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三年(436年)移治邹山(今山东邹城东南),又寄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元嘉二十年(443年)废,元嘉三十年(453年)复治,治所在瑕丘(今山东郓城西)。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为鲁州,次年又改为鲁郡。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兖州都督府,辖兖、泰、沂三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鲁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再改兖州,同时设兖海节度使,隶属河南道,辖兖、海、沂、密四州。唐五代时治瑕丘(今山东兖州),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兖州、曲阜、泰安、邹城、泗水、微山、金乡、宁阳等地。

【译文】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年)冬季十月,黄巢抵达潭州,荆南节度使王铎留下部将守卫江陵,自己则率军奔赴襄阳。王铎走后,刘汉宏大肆掠夺江陵,率领他的部众到北部当了强盗。刘汉宏,是兖州人。事情参见《黄巢之乱》。

【原文】

广明元年夏五月,刘汉宏之党浸盛,侵掠宋、兖 [1] 。甲子,征东方诸道兵讨之 [2] 。六月,刘汉宏南掠申州 [3] 。秋七月辛酉,刘汉宏请降。戊辰,以为宿州刺史 [4] 。冬十一月,宿州刺史刘汉宏怨朝廷赏薄,甲寅,以汉宏为浙东观察使 [5]

【注文】

[1] 广明: 唐僖宗李儇所用年号,共计两年,即广明元年(880年)正月至广明二年(881年)七月。 宋: 即宋州。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所设在睢阳县(今河南商丘南)。隋炀帝大业初改为梁郡。唐高祖武德初复为宋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睢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宋州。辖境相当于今河南商丘、柘城、睢县、宁陵、虞城、夏邑以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单县等地。

[2] 东方诸道: 宣武、忠武、义成、天平、泰宁、平卢、感化等节度使。

[3] 申州: 州名。北周改郢州置,治所设在义阳郡(今河南信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改名义州。唐复名申州,唐玄宗天宝二年(743年)一度改为义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又复为申州。

[4] 宿州: 州名。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因古宿国得名。治所初设虹县(今安徽五河西),后移治符离县(今安徽宿州北)。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安徽北淝河以东,濉(suī)溪以南,泗县以西,淮河以北地区。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废,大和七年(833年)复置,治所迁至今安徽宿州南。 刺史: 官名,又称郡守、太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始置于汉代,本为中央临时派出到地方的监察官员。后来,随着职权的进一步扩大,逐渐变成地方常设的行政军事长官。

[5] 浙东: 唐、五代方镇名,浙江东道的简称。参见前文“二浙”条注。 观察使: 唐代后期出现的地方军政长官,全称为观察处置使。唐前期常由中央不定期派出使者监察州县。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置十道巡察使。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置十道按察使。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简称采访使),职如汉代刺史,察访地方官政绩。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采访处置使改名为观察处置使。观察处置使负责考核州、县官吏政绩,还兼理民事,辖一道或数州。观察使无旌节,地位低于节度使,它的僚属将校略少于节度使。

【译文】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夏季五月,刘汉宏的势力逐渐强盛起来,时常侵掠宋、兖二州。甲子(十一日),朝廷征召东方各道军队讨伐他。六月,刘汉宏往南抢掠申州。秋季七月辛酉(初九日),刘汉宏请求投降。戊辰(十六日),朝廷任命他为宿州刺史。冬季十一月,宿州刺史刘汉宏埋怨朝廷赏赐的职位太低,甲寅(初四日),朝廷任命他充任浙东观察使。

【原文】

中和元年秋九月,淮南节度使高骈召石镜将董昌至广陵,欲与之俱击黄巢 [1] 。昌将钱镠说昌曰:“观高公无讨贼心,不若以扞御乡里为辞而去之 [2] 。”昌从之,骈听昌还。会杭州刺史路审中将之官,行至嘉兴,昌自石镜引兵入据杭州,审中惧而还 [3] 。昌自称杭州都押牙,知州事,遣将吏请于镇海节度使周宝 [4] 。宝不能制,表为杭州刺史 [5]

【注文】

[1] 中和: 唐僖宗所用年号,共计五年,即公元881年至885年。 淮南: 方镇名。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置,治所设在扬州(今江苏扬州)。辖境屡有变动,长期领有扬州、楚州(治今江苏淮安)、滁(chú)州(治今安徽滁州)、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寿州(治今安徽寿县)、庐州(治今安徽合肥)、舒州(治今安徽潜山),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安徽两地区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的大部分。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为杨行密占据。 高骈(pián)(821—887年): 晚唐名将。字千里,先世为渤海人,后迁居幽州(今北京西南)。出生于禁军世家。唐懿宗咸通年间曾担任安南都护,屡败南诏军,收复交趾(治河内,今越南北部)。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及诸道行营都统,统率诸军镇压黄巢起义。曾遣部将张璘屡败黄巢军。后因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他割据一方,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唐僖宗下令夺其兵权。晚年,迷信神仙道术,重用方士吕用之,上下离心,后被部将毕师铎所杀。 广陵: 地名,位于今江苏扬州。

[2] 说(shuì): 劝说。 扞(gǎn)御: 防御,抵抗。

[3] 路审中: 生卒年不详,唐末官吏,曾被任命为杭州刺史,但他赴任行至嘉兴(今浙江嘉兴西南)时,闻知杭州已被石镜镇将董昌所占据,他不敢与董昌争锋,于是被迫放弃刺史一职,而改道回老家了。 嘉兴: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嘉兴西南。

[4] 都押牙: 唐、五代督管押牙的官员。押牙是唐朝设置的官名,所谓“押”就是“掌管”,“牙”就是“牙旗”,可以理解为“掌管牙旗的官员”,引申为“管领仪仗的侍卫”。牙,后来也作“衙”。 镇海: 唐、五代方镇名。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改浙江西道节度使号“镇海军”,治所设在润州(今江苏镇江)。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治所迁至杭州(今浙江杭州)。 周宝(814—887年): 字上珪(guī),平州卢龙(今河北卢龙)人,唐末军阀。唐武宗会昌年间,以善击毬(qiú)而被任为神策军打毬军将,入值宿卫,与高骈皆隶属于右神策军,后擢(zhuó)为金吾将军、泾(jīng)原节度使。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后,他率军护驾,屡次与起义军作战。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进平章事,兼天下租庸副使,封汝南郡王,调任镇海节度使。他在职期间溺于声色,不亲政事,导致部将作乱。兵败后被钱镠杀死。朝廷追赠他为太保。

[5] 表: 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为大臣写给君主的呈文。

【译文】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秋季九月,淮南节度使高骈征召石镜镇守将董昌到广陵,想与他一起攻打黄巢。部将钱镠劝董昌说:“我看高骈并没有讨贼的心意,不如以捍卫乡里为借口回去。”董昌接受了他的意见,高骈也同意他回去。正赶上杭州刺史路审中赴任,走到嘉兴,董昌从石镜带兵先行占据了杭州,路审中害怕,便回去了。董昌自称杭州都押牙,主持州内事务,派遣部将向镇海节度使周宝请求任命。周宝无法控制他,只好上表举荐他任杭州刺史。

【原文】

二年秋八月,浙东观察使刘汉宏遣弟汉宥及马步军都虞候辛约将兵二万营于西陵,谋兼并浙西,杭州刺史董昌遣都知兵马使钱镠拒之 [1] 。壬子,镠乘雾夜济江,袭其营,大破之,所杀殆尽,汉宥、辛约皆走。

【注文】

[1] 汉宥: 即刘汉宥,生卒年不详,兖州(治今山东兖州)人,刘汉宏弟弟。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奉刘汉宏的命令,与马步军都虞候辛约攻打浙西,结果大败而归。 都虞候: 武官名。唐代后期,藩镇多置此官,以亲信充任,为军中执法官。 辛约(?—883年): 唐末官吏,曾任马步军都虞候。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他奉刘汉宏的命令,与刘汉宥攻打浙西,结果大败而归。后被钱镠杀死。 西陵: 钱塘江古渡名,位于今浙江杭州萧山西兴。

【译文】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秋季八月,浙东观察使刘汉宏派遣他的弟弟刘汉宥及马步军都虞候辛约率领二万军队在西陵安营扎寨,谋划兼并浙西,杭州刺史董昌派都知兵马使钱镠抵拒他们。壬子(十三日),钱镠夜里趁着大雾渡江,袭击了刘汉宥的军营,大破刘军,几乎杀光了敌人,刘汉宥、辛约都逃跑了。

【原文】

冬十月,刘汉宏又遣登高[镇]将王镇将兵七万屯西陵,钱镠复夜济江袭击,大破之,斩获万计,得汉宏补诸将官伪敕二百余通 [1] 。镇奔诸暨 [2]

【注文】

[1] 登高: 今地不详,有待进一步考证。 王镇(?—884年): 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刘汉宏部将,曾任登高镇守将。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他奉刘汉宏的命令率军屯驻西陵(今浙江杭州萧山西北),但遭钱镠突袭,大败而逃。后投降钱镠,但不久便被刘汉宏部将娄赉(lài)杀死。 伪敕(chì): 假传诏命的手谕。此指刘汉宏矫诏所发的委任状。 通: 份。量词,用于文书等。

[2] 诸暨: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诸暨。

【译文】

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冬季十月,刘汉宏又派遣登高镇的守将王镇率领七万军队在西陵扎寨,钱镠又连夜渡江袭击,将他们打得大败,斩杀俘获王镇军士兵数以万计,缴获刘汉宏签署的将领官职委任状二百余份。王镇逃奔诸暨。

【原文】

三年。刘汉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破黄岭,擒岩下镇将史弁、贞女镇将杨元宗 [1] 。汉宏以精兵屯诸暨,镠又击破之,汉宏走。

【注文】

[1] 黄岭: 镇名,今浙江杭州萧山西南。 岩下: 镇名,在今浙江金华、绍兴之间。 贞女: 镇名,在今浙江金华、绍兴之间。 八都兵: 即前文提及的在杭州原有乡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著兵团。 富春: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富阳。 史弁(biàn):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朝末年,曾担任岩下镇将。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他在与钱镠的交战中兵败被俘。 杨元宗: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朝末年,曾担任贞女镇将。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他在与钱镠的交战中兵败被俘。

【译文】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刘汉宏分兵屯驻在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率八都兵从富春进攻,攻占黄岭,擒获岩下镇守将史弁和贞女镇守将杨元宗。刘汉宏以精锐军队驻防于诸暨,结果又被钱镠打败,刘汉宏逃跑。

【原文】

冬十月,刘汉宏将十余万众出西陵将击董昌,戊午,钱镠济江逆战,大破之,汉宏易服持鲙刀而遁 [1] 。己未,汉宏收余众四万复战,镠又破之,斩其弟汉容及将辛约 [2]

【注文】

[1] 鲙(kuài)刀: 切肉的刀。 遁(dùn): 逃跑。

[2] 汉容: 即刘汉容(?—883年),刘汉宏的弟弟,兖州(治今山东兖州)人。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他在与钱镠的交战中兵败被杀。

【译文】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冬季十月,刘汉宏率领十余万军队从西陵出发进攻董昌,戊午(二十五日),钱镠渡江迎战,大败刘汉宏的军队,刘汉宏换了衣服手拿菜刀化装成厨师逃跑。己未(二十六日),刘汉宏收集残余兵众四万人再次交战,钱镠又打败了他,并杀死了他的弟弟刘汉容及部将辛约。

【原文】

四年春三月,婺州人王镇执刺史黄碣,降于钱镠 [1] 。刘汉宏遣其将娄赉杀镇而代之 [2] 。浦阳镇将蒋瓌召镠兵共攻婺州,擒赉而还 [3] 。碣,闽人也 [4]

【注文】

[1] 婺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中置,治所设在吴宁县(今浙江金华)。隋炀帝大业初改为东阳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为婺州,治所设在金华县(今浙江金华)。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东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婺州。辖境相当于今浙江金华、兰溪、浦江、义乌、东阳、永康、武义等地。 黄碣(jié)(?—895年): 闽(今福建福州)人,曾任威胜军节度副使。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威胜军节度使董昌欲反叛朝廷,他向董昌进谏阻止,反被董昌诛杀。

[2] 娄赉: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朝末年,刘汉宏部将。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他奉刘汉宏的命令杀死投降钱镠的刘汉宏部将王镇,但不久便被钱镠俘虏。

[3] 浦阳: 县名。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分婺州的义乌、兰溪及杭州的富阳置,治所设在今浙江浦江。 蒋瓌(guī)(?—896年): 约活动于唐朝末年,曾担任浦阳镇将。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他被董昌任命为大越罗平国宰相。次年,被钱镠部将吴璋杀死。

[4] 闽(mǐn): 州名。南朝陈永定初置,治所设在侯官县(隋改原丰县,唐改闽县,即今福建福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福建中部沿海地区。

【译文】

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春季三月,婺州人王镇捉住刺史黄碣,向钱镠投降。刘汉宏派他的部将娄赉杀死王镇后取代他。浦阳镇守将蒋瓌召请钱镠一起进攻婺州,抓获娄赉后返回。黄碣,是闽人。

【原文】

光启二年冬十月,董昌谓钱镠曰:“汝能取越州,吾以杭州授汝 [1] 。”镠曰:“然,不取终为后患。”遂将兵自诸暨趋平水,凿山开道五百里,出曹娥埭,浙东将鲍君福帅众降之 [2] 。镠与浙东军战,屡破之,进屯丰山 [3] 。十一月丙戌,钱镠克越州,刘汉宏奔台州 [4] 。十二月,台州刺史杜雄诱刘汉宏,执送董昌,斩之 [5] 。昌徙镇越州,自称知浙东军府事,以钱镠知杭州事。

【注文】

[1] 光启: 唐僖宗李儇的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885年至888年。 汝(rǔ): 你。 越州: 州名。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改吴州置,治所设在会稽县(今浙江绍兴),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浙江浦阳江(义乌除外)、曹娥江流域及余姚等地。隋炀帝大业、唐玄宗天宝年间曾一度改为会稽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越州。

[2] 平水: 镇名,位于今浙江绍兴东南。 曹娥埭(dài): 镇名,位于今浙江上虞西南。 鲍(bào)君福(864—940年): 字庆臣,唐末五代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初为刘汉宏牙将,后归顺钱镠,历任衢州应援指挥使、衢州刺史、清海军(治今广东广州)节度副使、同平章事兼侍中等。

[3] 丰山: 山名,位于曹娥埭(今浙江上虞西南)西。

[4] 台州: 州名。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改海州置,以境北天台山得名。治所设在临海县(今浙江临海),辖境约相当于今浙江临海、台(tāi)州、温岭、仙居、天台、宁海、象山等地。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海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台州。

[5] 杜雄: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朝末年,曾担任台州刺史。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他诱擒刘汉宏,并将刘汉宏押送至董昌处。

【译文】

唐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冬季十月,董昌对钱镠说:“你能夺取越州的话,我就把杭州交给你管理。”钱镠说:“好,不攻取越州终究会成为后患。”于是率军从诸暨出发开赴平水,凿山开路五百里,由曹娥埭出击,浙东将领鲍君福率领军队投降。钱镠与浙东守军作战,多次打败他们,进驻丰山。十一月丙戌(十一日),钱镠攻克越州,刘汉宏逃往台州。十二月,台州刺史杜雄诱擒刘汉宏,并将他押送至董昌处,杀死了他。董昌将镇所迁往越州,自称知浙东军府事,任命钱镠来执掌杭州事务。

【原文】

三年春正月辛巳,以董昌为浙东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

【译文】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春季正月辛巳(初七日),任命董昌为浙东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

【原文】

三月,镇海节度使周宝募亲军千人,号后楼兵,禀给倍于镇海军 [1] 。镇海军皆怨,而后楼兵浸骄,不可制。宝溺于声色,不亲政事,筑罗城二十余里,建东第,人苦其役 [2] 。宝与僚属宴后楼,有言镇海军怨望者,宝曰:“乱则杀之。”度支催勘使薛朗以其言告所善镇海军将刘浩,戒之使戢士卒 [3] 。浩曰:“惟反可以免死耳。”是夕,宝醉,方寝,浩帅其党作乱,攻府舍而焚之。宝惊起,徒跣叩芙蓉门,呼后楼兵,后楼兵亦反矣 [4] 。宝帅家人步走出青阳门,遂奔常州,依刺史丁从实 [5] 。浩杀诸僚佐,癸巳,迎薛朗入府,推为留后 [6]

【注文】

[1] 后楼兵: 镇海节度使周宝亲军的番号。 禀(bǐng)给: 供给,给养。

[2] 罗城: 为加强防守,在城墙外加建的凸出形小城圈。 第: 府第。

[3] 度支催勘使: 临时官名。朝廷派出统筹财政的临时职务。 薛朗(?—888年): 唐末官吏,曾任度支催勘使,后被镇海军将刘浩拥立为镇海留后。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被钱镠部将阮结擒获。次年,被钱镠斩杀。 刘浩: 生卒年不详,原为镇海军将。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他拥奉薛朗为镇海留后。 戢(jí): 收敛,止息。

[4] 徒跣(xiǎn): 光着脚。 芙蓉门: 周宝府第与后楼兵营之间的门。

[5] 青阳门: 润州(治今江苏镇江)城门。 常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设在常熟县(今江苏常熟西北)。隋炀帝大业初改为毗陵郡,治所迁至晋陵县(今江苏常州,唐分置武进县,同为州治)。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置,辖境相当于今江苏常州、无锡、江阴、宜兴等地。 丁从实(?—887年): 曾任镇海牙将、常州刺史。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钱镠部将杜稜等率军攻陷常州(治今江苏常州),他逃奔海陵(今江苏泰州)。同年,又迁往广陵(今江苏扬州),投靠杨行密,但随即被杨行密杀死。

[6] 留后: 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职称。唐玄宗时,宰相或大臣遥领节度使、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安史之乱后,藩镇跋扈,河北三镇和淄青、淮西诸镇的节度使多于临死时遗表请以子弟为留后;也有节度使死后,军中拥立他的子弟或大将为留后的。朝廷往往予以承认,随后即补行任命为正式节度使或观察使。

【译文】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三月,镇海节度使周宝招募了一千名亲军,号称后楼兵,给他们的供养比镇海军多一倍。镇海军将士都心怀怨恨,而后楼兵却逐渐骄纵起来,无法控制。周宝沉溺于音乐女色,不亲自处理政事,修筑罗城二十余里,又建起东府院第,百姓都苦于劳役。周宝与下属官吏在后楼宴饮,有人说镇海军将士心怀怨恨,周宝说:“他们要是叛乱就把他们杀掉。”度支催勘使薛朗把这话告诉了好友、镇海军将领刘浩,告诫他要管束好士兵。刘浩说:“只有造反才可以免于一死。”这天晚上,周宝喝醉了,刚准备睡觉,刘浩率领众人发动叛乱,进攻并焚烧了府舍。周宝受到惊吓起身,光着脚去敲芙蓉门,呼喊后楼兵,但后楼兵也造反了。周宝带着家人步行走出青阳门,逃往常州,依附于刺史丁从实。刘浩杀了周宝的属官,癸巳(十九日),迎薛朗入府,推举他为节度留后。

【原文】

初,周宝闻淮南六合镇遏使徐约兵精,诱之使击苏州 [1] 。夏四月甲辰朔,约逐苏州刺史张雄,帅其众逃入海 [2]

【注文】

[1] 六合: 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六合。 徐约(?—889年): 唐末官吏,曹州(今山东菏泽)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他率领军队攻克苏州(治今江苏苏州),驱逐苏州刺史张雄。两年后,被钱镠军打败,不久去世。 苏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吴州置,治所设在吴县(今江苏苏州)。隋炀帝大业初年复为吴州,后又改为吴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名苏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吴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苏州。唐时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苏州、常熟以东,浙江桐乡、海盐东北及上海大部分地区。

[2] 朔(shuò): 农历每月初一。 张雄(?—893年): 唐末割据军阀,江苏涟水(今江苏涟水)人。早年投靠感化节度使时溥,后因受到时溥怀疑而离开徐州(今江苏徐州),南渡长江。后历任苏州刺史、升州刺史等。

【译文】

起初,周宝听说淮南六合的镇遏使徐约兵马精良,于是引诱他去攻打苏州。光启三年(887年)夏季四月甲辰朔(初一日),徐约驱逐苏州刺史张雄,张雄率领军队逃往海上。

【原文】

五月,钱镠遣东安都将杜稜、浙江都将阮结、静江都将成及将兵讨薛朗 [1] 。六月,杜稜等败薛朗将李君暀于阳羡 [2] 。冬十月,杜稜等拔常州,丁从实奔海陵 [3]

【注文】

[1] 东安: 地名,位于今浙江杭州富阳西。 浙江都、静江都: 唐末钱镠的部队,分别驻扎在今浙江杭州城外钱塘江沿江一带。

[2] 李君暀(wàng): 唐末薛朗部将,生卒年不详。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他在与钱镠部将杜稜的交战中,兵败而逃。 阳羡: 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南。

[3] 海陵: 县名,治所在今江苏泰州。

【译文】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五月,钱镠派遣东安都将杜稜、浙江都将阮结、静江都将成及率领军队讨伐薛朗。六月,杜稜等人在阳羡打败薛朗部将李君暀。冬季十月,杜稜等人攻克常州,丁从实逃到海陵。

【原文】

钱镠奉周宝归杭州,属櫜鞬具部将礼郊迎之 [1] 。十二月乙未,周宝卒于杭州。

【注文】

[1] 属櫜(gāo)鞬(jiàn): 佩系着弓箭,这是古时迎接贵宾之礼。 櫜: 古代盛盔甲或弓箭之器。 鞬: 马上盛弓器。 具: 备办。 部将礼: 杭州本为镇海军巡属,因此钱镠以部将之礼迎接周宝。

【译文】

钱镠请周宝回杭州,佩带着弓箭,用部将的礼节到杭州城郊外迎接他。光启三年(887年)十二月乙未(二十七日),周宝在杭州去世。

【原文】

钱镠以杜稜为常州制置使 [1] 。命阮结等进攻润州,丙申,克之,刘浩走,擒薛朗以归 [2]

【注文】

[1] 制置使: 官名。唐后期在用兵前后为控制地方秩序而设置,位在刺史之下。

[2] 润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5年)置,以州东有润浦得名。治所设在延陵县(今江苏镇江),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镇江、丹阳、句容、金坛等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置。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置,治所改名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为丹阳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润州。

【译文】

钱镠任命杜稜为常州制置使。命令阮结等人进攻润州,光启三年(887年)十二月丙申(二十八日),攻克了润州,刘浩逃跑,阮结的军队擒获薛朗后返回。

【原文】

文德元年春正月丙寅,钱镠斩薛朗,剖其心以祭周宝 [1] 。以阮结为润州制置使。

【注文】

[1] 文德: 唐僖宗李儇所用年号,共计一年,即文德元年(888年)二月至十二月。文德元年(888年)三月,唐昭宗李晔即位沿用。

【译文】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春季正月丙寅(二十八日),钱镠斩杀薛朗,挖出他的心来祭奠周宝。任命阮结为润州制置使。

【原文】

秋九月,钱镠遣其从弟 将兵攻徐约于苏州 [1]

【注文】

[1] 从弟: 古人把同曾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称为从弟。具体又分为两种:同曾祖父,不同祖父,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祖弟;同祖父,不同父亲,年幼于己者的同辈男性为从父弟,即现在所谓的堂弟。二者统称为从弟。 (qiú): 即钱 ,生卒年不详,钱镠堂弟。他跟随钱镠到处征战,屡立战功。

【译文】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秋季九月,钱镠派遣他的堂弟钱 率领军队前往苏州攻打徐约。

【原文】

昭宗龙纪元年春三月丙申,钱 拔苏州,徐约亡入海而死 [1] 。钱镠以海昌都将沈粲权知苏州 [2]

【注文】

[1] 昭宗: 即唐昭宗李晔(867—904年),原名杰,又名敏,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弟。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封寿王。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领幽州卢龙军节度使。文德元年(888年)唐僖宗去世,他被当时掌权的宦官杨复恭立为皇太弟监国,改名李敏。即皇帝位后,又改名李晔。他在位期间,内有宦官专权,外有军阀混战,为挽回颓势,于是重视人才选拔,提高宰相地位,并厉行节约,重新组建中央禁军,抑佛崇道,重视儒学,收到一定成效。大顺二年(891年),除掉杨复恭,并采取各种手段打击宦官。曾以武力维护朝廷权威,终因缺乏实力而受制于藩镇。天祐元年(904年)已成为傀儡(kuǐ lěi)的他被朱温杀死,葬于和陵(今河南偃师),庙号“昭宗”,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 龙纪: 唐昭宗李晔所用年号,共计一年,即龙纪元年(889年)正月至十二月。

[2] 海昌: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海宁西南。 沈粲(càn): 生卒年不详,钱镠部将,曾任海昌都将。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钱镠任命他暂时代理苏州事务。此后,他又奉命杀死苏州刺史杜儒休。

【译文】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春季三月丙申(初五日),钱 攻占苏州,徐约逃到海上后死去。钱镠任命海昌都将沈粲暂时代理苏州事务。

【原文】

夏五月,润州刺史阮结卒,钱镠[以]成及[代]之。钱镠与杨行密争苏、润事见《杨行密据淮南》 [1]

【注文】

[1] 杨行密(852—905年): 原名杨行愍(mǐn),唐末军阀,五代十国时吴国建立者。字化源,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唐末,响应黄巢起义,被官军抓获。得释后从州兵渐升至牙将,后任庐州刺史,隶属于淮南节度使高骈。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担任宣州观察使,然后趁势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发展,占领苏州(治今江苏苏州)、常州(治今江苏常州)、润州(治今江苏镇江)、滁州(治今安徽滁州)、和州(治今安徽和县)等地,势力急剧扩大,领地包括今安徽、江苏、浙江和江西、湖北等地。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占据扬州(治今江苏扬州),拜淮南节度使。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弘农郡王。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进中书令,封吴王。在位四年后去世,其子杨溥即帝位时追尊他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译文】

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夏季五月,润州刺史阮结去世,钱镠派成及去代替他。钱镠与杨行密争夺苏州、润州的事情,见《杨行密据淮南》。

【原文】

景福元年夏四月乙酉,置武胜军于杭州,以钱镠为防御使 [1]

【注文】

[1] 景福: 唐昭宗李晔所用第三个年号,共计两年,即景福元年(892年)正月至景福二年(893年)十二月。 武胜: 方镇名。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置杭州防御使。景福元年(892年)改号“武胜军”,治所设在杭州(今浙江杭州)。 防御使: 官名,全称为防御守捉使。唐初置于西北边镇,安史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负责一州或数州的军事,因常由刺史或观察使兼任,故他们实际上是唐朝后期一个州或一个方镇的军政长官。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五月,诏停各州防御使。但不久,唐代宗又复置,并一直延续到唐末五代。

【译文】

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夏季四月乙酉(十二日),在杭州设置武胜军,任命钱镠为防御使。

【原文】

二年闰五月,以武胜军防御使钱镠为苏、杭观察使 [1] 。秋七月,钱镠发民夫二十万及十三都军士筑杭州罗城,周七十里。九月丁卯,以钱镠为镇海节度使。

【注文】

[1] 闰: 即闰月。阴历中的一种现象,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圆缺安排大月和小月,一个月的长度约是29.5日,这样一年共354天,与阳历的一年相差11天。如果按上述规定制定历法,就会出现天时与历法不合、时序错乱颠倒的怪现象。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古人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闰月”的办法,即每隔二到四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即为闰月。

【译文】

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闰五月,朝廷任命武胜军防御使钱镠为苏、杭观察使。秋季七月,钱镠征发二十万民夫和十三都士兵修筑杭州罗城,周围七十里。九月丁卯(初二日),朝廷任命钱镠为镇海节度使。

【原文】

乾宁元年夏五月,加镇海节度使钱镠同平章事 [1]

【注文】

[1] 乾宁: 唐昭宗李晔的年号,共计五年,即乾宁元年(894年)正月至乾宁五年(898年)八月。 同平章事: 官名,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唐初,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综理政务,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左右仆射并为宰相。宰相议事的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移到中书省。后来皇帝又指令其他官员参与朝政,加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亦为宰相。到唐末五代,以节度使而兼同平章事的,则为虚衔,被称为“使相”。

【译文】

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夏季五月,加封镇海节度使钱镠为同平章事。

【原文】

(冬十二月)(义)[威]胜节度使董昌为政苛虐,于常赋之外,加敛数倍,以充贡献及中外馈遗,每旬发一纲,金万两,银五千铤,越绫万五千匹,他物称是,用卒五百人,或遇雨雪风水违程则皆死 [1] 。贡奉为天下最,由是朝廷以为忠,宠命相继,官至司徒、同平章事,爵陇西郡王 [2]

【注文】

[1] (义)[威]胜: 原文“义胜”误,应为“威胜”。方镇名。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升浙江东道观察使为义胜军节度使。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改为威胜军节度使,治所设在越州(今浙江绍兴)。唐昭宗乾宁初年,为钱镠占据,改名镇东军。 加敛(liǎn): 加收赋税。 贡献: 贡品。 中外: 即宫内和宫外,指内廷宦官及朝中大臣。 馈遗(wèi): 赠与。 纲: 成批运送的一组货物。 铤(dìng): 古同“锭”,用于计量金、银等物的单位。 越绫: 浙江生产的很薄并有彩纹的丝织品。 称是: 相等。

[2] 宠命: 加恩特赐的任命。 司徒: 职官名。传说尧舜时代即有此官,负责管理民众、土地及教化等事情,职位相当于宰相。周朝时称为地官大司徒,被尊为“五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之一。汉哀帝刘欣时,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为“三公”。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正一品。多为加衔和荣誉衔,授予位高权重者。 爵: 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历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各有不同,因时而异。唐朝爵位分王、嗣(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九等。其中,王,食邑万户,正一品;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此外,一般来说爵位名前均以其封地为名号。

【译文】

威胜节度使董昌为政苛刻残暴,在常规赋税之外,还加收数倍,用来充当给皇帝的进贡和朝廷内外的馈赠物品,董昌每十天发运一批,黄金万两,白银五千铤,越绫一万五千匹,若进贡其他财物也与这个价值差不多,并派遣五百名士兵押运,如果遇上下雨、下雪、刮风、发洪水而耽误了行程,押送士兵就要全部被处死。他的贡奉数量全国最多,因此朝廷认为他忠心耿耿,于是对他加恩特赐的任命一道接一道,他的官职升至司徒、同平章事,进爵为陇西郡王。

【原文】

昌建生祠于越州,制度悉如禹庙,命民间祷赛者,无得之禹庙,皆之生祠 [1] 。昌求为越王,朝廷未之许,昌不悦曰:“朝廷欲负我矣。我累年贡献无算,而惜一越王邪 [2] !”有谄之者曰:“王为越王,曷若为越帝 [3] 。”于是民间讹言时世将变,竞相帅填门喧噪,请昌为帝 [4] 。昌大喜,遣人谢之曰:“天时未至,时至我自为之。”其僚佐吴瑶、都虞候李畅之等皆劝成之,吏民献谣、谶、符瑞者不可胜纪,其始赏之以钱数百缗,既而献者日多,稍减至五百、三百而已 [5] 。昌曰:“谶云‘兔子上金床’,此谓我也。我生太岁在卯,明年复在卯,二月卯日卯时,吾称帝之秋也 [6] 。”

【注文】

[1] 生祠: 此为董昌替自己修建祠庙。 禹庙: 为禹所立的庙宇,在越州会稽(今浙江绍兴)东南。 祷赛: 祈神求福为“祷”;其后到祠还愿为“赛”。

[2] 累年: 连年,历年。 无算: 无数。

[3] 谄(chǎn): 谄媚。 曷(hé)若: 哪比得上。

[4] 讹(é)言: 谣言。 填门: 门户填塞。形容登门人多。

[5] 吴瑶: 生卒年不详,董昌部将。他曾力劝董昌称帝。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董昌称帝后,他被任命为翰林学士。 李畅之: 生卒年不详,董昌部将,曾任都虞候。他曾力劝董昌称帝。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董昌称帝后,他被任命为大将军。 谣: 民间流传的歌谣。 谶(chèn): 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图记。 符瑞: 祥瑞的征兆。 缗(mín): 古代钱的计量单位,一缗即一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

[6] 太岁: 旧历纪年所用值岁干支的别名。 卯(mǎo): 地支的第四位,与天干相配,用以纪年。

【译文】

董昌在越州为自己修建了一座生祠,规模制度完全仿照禹庙,命令民间向神祷告祈福的百姓,不准再去禹庙,都要去他的生祠。董昌请求朝廷封他为越王,朝廷没有批准,董昌不高兴地说:“朝廷要辜负我。我历年来进贡的财物数不胜数,而朝廷却吝惜一个越王的爵位!”有向他献媚的人说:“您当越王,哪比得上当越帝。”于是民间流言说世道将要变了,人们争相堵在董昌的门前呼喊,请求董昌称皇帝。董昌非常高兴,派人道谢,说:“天数时运还未到,时运到了,我自然称帝。”他的僚佐吴瑶、都虞候李畅之等都劝他称帝,属吏和百姓向他进献歌谣、符谶、符瑞的不可胜计,一开始他给这些人数百缗赏钱,后来进献的人越来越多,赏钱便逐渐减到五百、三百文而已。董昌说:“符谶上说‘兔子上金床’,这是说我啊。我出生那年太岁在卯,明年又在卯,明年二月卯日卯时,将是我称帝的时候。”

【原文】

二年春正月,董昌将称帝,集将佐议之 [1] 。节度副使黄碣曰:“今唐室虽微,天人未厌 [2] 。齐桓、晋文皆翼戴周室以成霸业 [3] 。大王兴于畎亩,受朝廷厚恩,位至将相,富贵极矣,奈何一旦忽为灭族之计乎 [4] !碣宁死为忠臣,不生为叛逆。”昌怒,以为惑众,斩之,投其首于厕中,骂之曰:“奴贼负我!好圣明时三公不能待,而先求死也 [5] 。”并杀其家八十口,同坎瘗之 [6] 。又问会稽令吴镣,对曰:“大王不为真诸侯以传子孙,乃欲假天子以取灭亡邪 [7] !”昌亦族诛之。又谓山阴令张逊曰:“汝有能政,吾深知之,俟吾为帝,命汝知御史台 [8] 。”逊曰:“大王起石镜镇,建节浙东,荣贵近二十年,何故效李锜、刘辟之所为乎!浙东僻处海隅,巡属虽有六州,大王若称帝,彼必不从,徒守孤城,为天下笑耳 [9] 。”昌又杀之。谓人曰:“无此三人者,则人莫我违矣。”

【注文】

[1] 将佐 :将领及佐吏。

[2] 天人未厌: 上天和人心尚未厌弃唐朝。即唐还未到灭亡之时。

[3] 齐桓: 即齐桓公(约前716—前643年),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在位期间任用管仲为相,使齐国国力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甄(zhēn)(今山东鄄城)召集宋、陈等四国诸侯会盟,成为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当时中原华夏各诸侯苦于戎狄等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但他晚年昏庸,管仲去世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在内乱中饿死。 晋文: 即晋文公(前697—前628年),姬姓,名重(chóng)耳,春秋中前期晋国国君,晋献公之子,晋惠公之兄,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即位前,曾流亡国外十九年;后在秦国援助之下,于六十二岁时回国继位。继位后,在赵衰、狐偃、贾佗、先轸(zhěn)、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助下,晋国国力渐强。公元前633年(周襄王二十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公元前632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卫国的城濮(今河南范县)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春秋时期又一霸主。 翼戴: 辅佐、拥戴。 周: 朝代名(前1046—前256年),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是由周武王姬发灭商后所建立,定都于镐(hào)京(今陕西西安西部),共传十二王,历时275年。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jiù)建立,定都洛邑,历史上称为东周,以别于在这以前国都在镐京时期的西周,东周共传二十五王,历时515年。

[4] 畎(quǎn)亩: 田间。此指乡间。

[5] 好圣明时: 董昌即位之时。 三公: 隋唐时,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6] 坎: 墓穴。 瘗(yì): 埋尸体。

[7] 会(kuài)稽(jī): 今浙江绍兴。 吴镣(?—895年): 董昌部将,曾任会稽令。后因反对董昌称帝,被董昌杀死。

[8] 山阴: 今浙江绍兴。 张逊(?—895年): 董昌部将,曾任山阴令。后因反对董昌称帝,被董昌杀死。 俟(sì): 等待。 御史台: 官署名。东汉置,管理国家图书档案,负责监察内外百官,审核疑案。名义上属少府,以御史中丞为长官,领治书侍御史、侍御史等。魏晋南北朝沿置,但不再属少府。北魏以御史中尉为长官。隋朝以御史大夫为长官,但实际上由治书侍御史主持台务。唐朝在御史台下设三院,即台院、殿院与察院。唐高宗后虽以御史大夫为长官,但实际由台院的侍御史主持台务。

[9] 李锜(qí)(740—807年): 唐朝宗室,淄川王李孝同五世孙,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八世孙。他依靠父亲李国贞的权势,成为凤翔府参军。唐德宗贞元初年,担任宗正少卿,后通过贿赂勾结等手段,而担任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盐铁转运使。在任期间,他私自增加税收,疯狂聚敛,收藏不少奇珍异宝,进奉给唐德宗,而获得宠信。他恃宠揽权,骄横不法,当时天下的榷(què)酒漕运命脉都被他控制。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升任镇海节度使。唐宪宗元和初年,朝廷下令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代替他担任镇海节度使,他于是与心腹举兵谋反,后因部将倒戈,他被朝廷军队俘虏,后被腰斩处死。 刘辟(?—806年): 字太初,唐末进士,初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gāo)的从事,后累升为剑南支度副使。西川节度使韦皋死后,他被任为西川节度副使,知节度事。此后,他向唐宪宗请求兼领东川和山南西道,但未获同意。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他发兵围攻东川节度使李康。宰相杜黄裳举荐高崇文率领军队征讨。他最终兵败被俘,押送京师(今陕西西安)处斩。 海隅(yú): 海角。 六州: 即台州(治今浙江临海)、明州(治今浙江宁波)、温州(治今浙江温州)、处州(治今浙江丽水)、婺州(治今浙江金华)、衢州(治今浙江衢州)。

【译文】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春季正月,董昌即将称帝,他召集下属官员商议此事。节度副使黄碣说:“现在唐室虽然衰微,但天道人心还未背弃他。齐桓公、晋文公都是辅佐拥戴周室来成就霸业的。大王兴起于田间,受朝廷厚恩,地位达到将相,富贵到了极点,怎么忽然要做这种灭族之事呢!我宁死为大唐忠臣,也不活着当叛逆。”董昌大怒,认为他惑众,便杀了他,把他的头扔到茅厕里,骂他说:“奴贼辜负我!好好的圣明时节的三公你不当,而先求一死。”还杀了他家八十口人,埋在一个坑里。董昌又问会稽令吴镣,吴镣答道:“大王不当真的诸侯以传位给子孙,而想作假天子以自取灭亡吗!”董昌也诛杀了他的全族人。又对山阴令张逊说:“你有处理政事的能力,我很清楚,等我做了皇帝,任命你执掌御史台。”张逊说:“大王起兵于石镜镇,在浙东执持符节,尊享荣华富贵将近二十年,何苦效仿李锜、刘辟所作的事呢!浙东地处荒远的海角,管辖的范围虽有六州,但大王如果称帝,他们必定不服从,到时大王只守一座孤城,会被天下人耻笑的。”董昌又杀了他。对人说:“没有这三个人,谁也不会来违背我了。”

【原文】

二月辛卯,昌被衮冕登子城门楼,即皇帝位,悉陈瑞物于庭以示众 [1] 。先是,咸通末,吴、越间讹言山中有大鸟,四目三足,声云“罗平天册”,见者有殃,民间多画像以祀之 [2] 。及昌将僭号,曰“此吾 也”,乃自称大越罗平国,改元顺天,署城楼曰天册之楼,[令]群下谓已曰“圣人 [3] ”。以前杭州刺史李邈、前婺州刺史蒋瓌、两浙盐铁副使杜逞、前屯田郎中李瑜为相,又以吴瑶等皆为翰林学士,李畅之等皆为大将军 [4]

【注文】

[1] 被(pī): 通“披”,穿着。 衮(gǔn)冕(miǎn): 即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所穿戴的正式服装。 子城: 大城所属的小城,即内城。 瑞物: 祥瑞物品。

[2] 咸通: 唐懿宗李漼所用年号,共计十五年,即公元860年至874年。咸通十四年(873年)七月唐僖宗李儇即位沿用。 殃: 灾祸。

[3] 僭(jiàn)号: 冒用帝王的称号。此指董昌称帝。 (yuè) (zhuó): 一种大水鸟,凤凰属系。 大越罗平国: 董昌在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建立的割据政权,共历一主两年,即从公元895年至896年。 改元: 皇帝即位时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顺天: 或作大圣、天册、天圣,是唐朝浙东节度使董昌所用年号,共计两年,即顺天元年(895年)二月至顺天二年(896年)五月。 署: 签名,题字。

[4] 李邈(?—896年): 唐末官吏,曾担任杭州刺史。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他被董昌任命为大越罗平国宰相。次年,被钱镠部将吴璋杀死。 盐铁副使: 官名。盐铁使副职,协助盐铁使主管盐﹑铁﹑茶专卖及征税。盐指食盐的生产及专卖,铁泛指矿冶(包括银﹑铜﹑铁﹑锡等)的征税,茶在唐代认为是山泽之利,故其征税亦由盐铁使主管。 杜逞: 生卒年不详,曾任两浙盐铁副使。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他被董昌任命为大越罗平国宰相。 屯田郎中: 官名。隋唐工部所设屯田司的长官,负责掌管天下屯田及文武官的职田及公廨(xiè)田。 李瑜(?—896年): 曾任屯田郎中。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他被董昌任命为大越罗平国宰相。次年,被钱镠部将吴璋杀死。 相: 即宰相,官名。为最高国务长官,多由权臣担任此职。 翰林学士: 官名。学士始设于南北朝,唐初有秦府十八学士。武则天当政时,曾设立北门学士。到唐玄宗李隆基时,设立翰林学士,成为皇帝心腹。唐德宗李适以后,成为皇帝最亲近的顾问兼秘书官员,经常值宿皇宫禁中,承命撰草任免诏书、册立太子、宣布征伐或大赦等重要文告,有“内相”之称。 大将军: 官名。唐代禁军高级将领,为诸卫禁军的主管官。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以后,在诸卫大将军之上设上将军,大将军退居次位。

【译文】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二月辛卯(初三日),董昌穿上皇帝的冠服,登上越州子城门楼,即皇帝位,把所有祥瑞物品全都陈列在庭中示众。以前,咸通末年,吴越一带传言山中有一种大鸟,四只眼睛三只脚,叫声好像在说“罗平天册”,见到大鸟的人就有祸殃,民间都画它的像来拜祭。等到董昌将要僭越称帝时,说“这是我的 ”,于是自称国号为大越罗平国,改年号为顺天,给越州城楼命名为天册之楼,让手下人称自己为“圣人”。任命前杭州刺史李邈、前婺州刺史蒋瓌、两浙盐铁副使杜逞、前屯田郎中李瑜为宰相,又任命吴瑶等为翰林学士,李畅之等担任大将军。

【原文】

昌移书钱镠,告以权即罗平国位,以镠为两浙都指挥使 [1] 。镠遗昌书曰:“与其闭门作天子,与九族、百姓俱陷涂炭,岂若开门作节度使,终身富贵邪?及今悛悔,尚可及也 [2] 。”昌不听。镠乃将兵三万诣越州城下,至迎恩门见昌,再拜言曰:“大王位兼将相,奈何舍安就危 [3] ?镠将兵此来,以俟大王改过耳。若天子命将出师,纵大王不自惜,乡里士民何罪,随大王灭族乎!”昌惧,致犒军钱二百万,执首谋者吴瑶及巫觋数人送于镠,且请待罪天子 [4] 。镠引兵还,以状闻 [5]

【注文】

[1] 移书: 官吏间的书函往来。 都指挥使: 官名,为领兵将领。唐僖宗时始置,唐末五代藩镇多置。

[2] 九族: 指本身以上的父、祖、曾祖、高祖及以下的子、孙、曾孙、玄孙。也有包括异姓亲属而言的。 悛(quān)悔: 改过,悔改。

[3] 诣(yì): 到。 迎恩门: 越州(治今浙江绍兴)城西门。

[4] 犒(kào): 赏赐。 巫觋(xí): 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巫觋是以装神弄鬼为人祈祷作为职业的人。

[5] 闻: 闻于朝廷,即将情况报告朝廷。

【译文】

董昌写信给钱镠,告诉他自己已即罗平国帝位,并任用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钱镠给董昌回信说:“与其关起门来做天子,与九族、百姓一起陷入困苦境地,还不如打开门来当节度使,享终身富贵呢?现在改悔,还来得及。”董昌不听。钱镠于是率兵三万到越州城下,到迎恩门参见董昌,向他拜了两拜,说:“大王位兼将相,为什么放弃这种安逸而选择危险之举呢?我这次率兵来,是等大王改过啊。如果天子命令出兵,纵然大王您不顾惜自己,可乡里的士兵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随同大王一起灭族呢!”董昌害怕起来,于是送二百万钱犒劳钱镠的军队,抓住首谋者吴瑶以及巫觋数人送到钱镠那里,并且请求天子降罪。钱镠带兵回去,把情况报告朝廷。

【原文】

夏四月,朝廷以董昌有贡输之勤,今日所为,类得心疾,诏释其罪,纵归田里。钱镠表董昌僭逆,不可赦,请以本道兵讨之。杨行密遣使诣钱镠,言董昌已改过,宜释之。亦遣使诣昌,使趣朝贡 [1] 。五月,诏削董昌官爵,委钱镠讨之。六月庚寅,以钱镠为浙东招讨使 [2] 。镠复发兵击董昌。

【注文】

[1] 趣(cù): 古同“促”,催促。

[2] 招讨使: 官名。置于唐德宗贞元年间,为战时权置军事长官,掌管镇压暴乱和招降伐叛事务。兵罢则停,其下有副使等,任命时多冠以某某道名或战争方位名。

【译文】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夏季四月,朝廷因董昌过去勤于进贡钱财、输送货物,这次称帝背叛朝廷,好像是得了疯病,皇帝下诏赦免他的罪过,放他回到故里。钱镠上奏说董昌超越本分大逆不道,不可赦免,请求率领本道军队前去讨伐他。杨行密派使者到钱镠那里,说董昌已经改过,应当赦免他。又派遣使者到董昌处,让他去向朝廷进贡。五月,朝廷下诏撤去董昌的官职和爵位,命令钱镠讨伐他。六月庚寅(初四日),朝廷任命钱镠为浙东招讨使。钱镠再次发兵进攻董昌。

【原文】

秋九月,董昌求救于杨行密,行密遣泗州防御使台蒙攻苏州以救之,且表昌引咎,愿修职贡,请复官爵 [1] 。又遗钱镠书,称:“昌狂疾自立,已畏兵谏,执送同恶,不当复伐之 [2] 。”

【注文】

[1] 泗(sì)州: 州名。北周静帝大象二年(580年)改安州置,治所设在宿预县(今江苏宿迁东南)。隋炀帝大业初改为下邳郡。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为泗州。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移治临淮县(今江苏泗洪东南,盱眙西北,淮水西岸)。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江苏泗洪、泗阳、宿迁、涟水、灌南、邳州、睢宁及安徽泗县等地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临淮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泗州。 台蒙(855—904年): 字顶云,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唐末杨行密部将。早年跟随杨行密在庐州(治今安徽合肥)起兵,骁勇善战,历任泗州防御使、涟水制置使。田 反叛后,他受命平叛,围攻宣州(治今安徽宣城),阵斩田 ,因功授检校太保、宣州观察使。 职贡: 又称“常贡”,即定时间、定内容以各种土产、珍宝贡献给朝廷的献贡方式。

[2] 兵谏: 此指钱镠以武力迫使董昌取消帝号。 同恶: 此指策划董昌称帝的首谋者吴瑶及巫觋等人。

【译文】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秋季九月,董昌向杨行密求救,杨行密派遣泗州防御使台蒙攻打苏州来援救董昌,并且上表朝廷说董昌已经认罪,愿意向朝廷进贡,请求恢复他的官职和爵位。又写信给钱镠,说:“董昌得了疯病才自立为帝,他已经害怕你的兵谏,把同犯抓起来送到你那里,不要再讨伐他了。”

【原文】

冬十月,杨行密遣宁国节度使田 、润州团练使安仁义攻杭州镇戍以救董昌,昌使湖州将徐淑会淮南将魏约共围嘉兴 [1] 。钱镠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救嘉兴,破乌墩、光福二寨 [2] 。淮南将柯厚破苏州水栅 [3] 。全武,余姚人也 [4]

【注文】

[1] 宁国: 方镇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置宣歙(shè)观察使,治所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领宣、歙(治今安徽歙县)、饶(治今江西鄱阳)三州,辖境大致包括今安徽南部,江西婺源,江苏溧水、溧阳、高淳等地。次年废。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复置,改领宣、歙、池三州及采石军使。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罢领采石军使。景福元年(892年),唐昭宗为了利用杨行密稳定江南局势,升宣歙观察使为宁国军节度使。 (jūn)(858—903年): 字德臣,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唐末吴王杨行密部将,历任马步军都虞候、宁国节度使、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宣州节度使等。后因向杨行密求池、歙为属州未果,而心生怨恨,于是据宣州反叛杨行密,但事情败露,田 被乱军杀死。 团练使: 官名,全称为团练守捉使。唐时在不设节度使、防御使的地区陆续设置团练使。团练使负责一方或一州军事,地位低于节度使,等同于防御使。分都团练使、州团练使两种。都团练使负责方镇的军事,多由观察使兼任;州团练使负责一州的军事,常由刺史兼任。 安仁义(?—905年): 原为秦宗权部将。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秦宗权派他的弟弟秦宗衡夺取江淮,他也随军南下。孙儒杀死秦宗衡后,他投奔杨行密,担任润州团练使、润州刺史等。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他举兵反叛杨行密,攻占常州(今江苏常州),杨行密随即派遣王茂章、李德诚等率军讨伐。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收复润州(治今江苏镇江),他兵败被斩。 湖州: 州名。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置,治所设在乌程县(今浙江湖州)。隋炀帝大业初年废置。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吴兴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湖州。 徐淑: 生卒年不详,董昌部将,曾为湖州将领。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他奉董昌的命令会同淮南将领魏约共同进攻嘉兴,最终被钱镠部将顾全武打败。 魏约: 生卒年不详,杨行密部将。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他奉杨行密的命令会同董昌部将徐淑共同攻打嘉兴,最终被钱镠的部将顾全武俘虏。

[2] 顾全武(864—931年): 唐末五代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钱镠部将。少时曾为和尚,故又名顾和尚。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董昌在越州(今浙江绍兴)称帝,他奉钱镠的命令率军讨伐董昌,不久便攻克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俘杀董昌,以功加检校太保、明州刺史。次年,又率师从海路攻破董昌余部于嘉禾(今浙江嘉兴)城外,继而又攻下苏州、松江、无锡、常熟等地。之后,他屡次奉命率军与杨行密作战。 乌墩: 地名,位于今浙江桐乡西北。 光福: 镇名,位于今苏州吴中。

[3] 柯厚: 生卒年不详,杨行密部将。 水栅: 用竹、木等做成的阻拦物,放在水中起堵截的作用。

[4] 余姚: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余姚。

【译文】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冬季十月,杨行密派遣宁国节度使田 、润州团练使安仁义攻打杭州的守军以援救董昌,董昌派湖州将领徐淑会同淮南将领魏约一起围攻嘉兴。钱镠派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援救嘉兴,攻克乌墩、光福二寨。淮南将领柯厚攻破苏州水栅。顾全武,是余姚人。

【原文】

十二月,加镇海节度使钱镠兼侍中 [1]

【注文】

[1] 侍中: 官名。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为宰相之职。安史之乱以后,侍中经常用来加授给元勋功臣,逐渐变成虚衔。唐末五代时,以节度使而兼侍中也是虚衔,称为“使相”。

【译文】

唐昭宗乾宁二年(895年)十二月,朝廷加封镇海节度使钱镠兼任侍中。

【原文】

三年春正月辛未,安仁义以舟师至湖州,欲渡江应董昌,钱镠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都知兵马使许再思守西陵,仁义不能渡 [1] 。昌遣其将汤臼守石城,袁邠守余姚 [2]

【注文】

[1] 许再思: 生卒年不详,钱镠部将,任都知兵马使。曾参与钱镠与董昌之间的割据战争。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他与武勇右都指挥使徐绾发动兵变。

[2] 汤臼(jiù): 生卒年不详,董昌部将。曾参与钱镠与董昌之间的割据战争。 石城: 镇名,位于今浙江绍兴北。 袁邠(bīn): 生卒年不详,董昌部将。曾参与钱镠与董昌之间的割据战争。后投降钱镠。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春季正月辛未(十九日),安仁义率领水师来到湖州,想渡过长江接应董昌,钱镠于是派遣武勇都指挥使顾全武、都知兵马使许再思坚守西陵,安仁义无法渡江。董昌派他的部将汤臼坚守石城,袁邠坚守余姚。

【原文】

二月戊辰,顾全武、许再思败汤臼于石城。上用杨行密之请,赦董昌,复其官爵,钱镠不从 [1]

【注文】

[1] 上: 此指唐昭宗李晔。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二月戊辰(十七日),顾全武、许再思在石城打败汤臼。唐昭宗按照杨行密的请求,赦免董昌,恢复他的官职和爵位,钱镠不服从。

【原文】

三月己酉,顾全武等攻余姚,明州刺史黄晟遣兵助之 [1] 。董昌遣其将徐章救余姚,全武击擒之 [2]

【注文】

[1] 明州: 州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置,治所设在今浙江宁波。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余姚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明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浙江宁波、慈溪、舟山及甬(yǒng)江流域地区。 黄晟(shèng)(?—909年): 字明远,曾为明州知州羊僎(zhuàn)辅将。相嘉攻打越州(今浙江绍兴)时,他奉明州刺史钟季文命前去讨伐,后擒杀相嘉,因功授散骑常侍、浙东道东面副指挥使。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钟季文去世,他被部众拥立为摄明州刺史(另一说是自称刺史)。他在任十八年,为官廉正,后封江夏县开国子。此外,董昌称帝后,他曾响应钱镠,于乾宁三年(896年),率兵讨伐董昌。

[2] 徐章: 生卒年不详,董昌部将。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他在与顾全武的交战中,兵败被俘。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三月己酉(二十八日),顾全武等人进攻余姚,明州刺史黄晟派兵援助。董昌派遣他的部将徐章前去援救余姚,顾全武进攻并擒获了徐章。

【原文】

夏四月,淮南兵与镇海兵战于皇天荡,镇海兵不利,杨行密遂围苏州 [1]

【注文】

[1] 皇天荡: 又名黄天荡,在今江苏苏州东南。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夏季四月,杨行密的淮南军队与钱镠的镇海军队在皇天荡交战,镇海军失利,杨行密于是包围了苏州。

【原文】

董昌使人觇钱镠兵,有言其强盛者辄怒斩之,言兵疲食尽则赏之 [1] 。戊寅,袁邠以余姚降于镠。顾全武、许再思进兵至越州城下,五月,昌出战而败,婴城自守,全武等围之。昌始惧,去帝号,复称节度使。

【注文】

[1] 觇(chān): 窥探,侦察。 辄(zhé): 就。

【译文】

董昌派人侦察钱镠的军队,回来说钱镠军队非常强盛的,董昌一怒之下将其杀掉,说钱镠的军队疲惫粮尽的,则给予奖赏。乾宁三年(896年)四月戊寅(二十七日),袁邠献出余姚向钱镠投降。顾全武、许再思进军至越州城下。五月,董昌出战被打败,据城自守,顾全武等围攻越州城。董昌这时害怕了,于是去掉帝号,又称节度使。

【原文】

癸未,苏州常熟镇使陆郢以州城应杨行密,虏刺史成及 [1] 。钱镠闻苏州陷,急召顾全武使趋西陵备行密。全武曰:“越州,贼之根本,奈何垂克而弃之?请先取越州,后复苏州 [2] 。”镠从之。

【注文】

[1] 常熟: 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常熟。 陆郢(yǐng):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任苏州常熟镇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他献出城池,投降杨行密,并擒获刺史成及。

[2] 垂克: 即将攻下。

【译文】

乾宁三年(896年)五月癸未(初三日),苏州常熟镇使陆郢献出苏州城响应杨行密,俘虏刺史成及。钱镠听说苏州陷落,紧急征召顾全武,命令他率领军队赶赴西陵防备杨行密。顾全武说;“越州,是贼之本,为什么在即将攻下的时候而放弃它呢?请先夺取越州,然后再收复苏州。”钱镠听从了他的建议。

【原文】

甲午夜,顾全武急攻越州,乙未旦,克其外郭,董昌犹据牙城拒之 [1] 。戊戌,镠遣昌故将骆团绐[昌]云:“奉诏,令大王致仕归临安 [2] 。”昌乃送牌印,出居清道坊 [3] 。己亥,全武遣武勇都监使吴璋以舟载昌如杭州,至小江南,斩之,并其家三百余人,宰相李邈、蒋瓌以下百余人 [4] 。昌在围城中,贪吝益甚,口率民间钱帛,减战士粮 [5] 。及城破,库有金帛杂货五百间,仓有粮三百万斛 [6] 。钱镠传昌首于京师,散金帛以赏将士,开仓以赈贫乏 [7]

【注文】

[1] 外郭: 即外城。一般内城称“城”,外城称“郭”。外郭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都城内面积最大的部分,功能为居民商业区,同时也作为国都的外围,拱卫皇宫安全。 牙城: 即衙城,为卫护节度使的内城。

[2] 骆团: 生卒年不详,原为董昌部将,后投降钱镠。历任遏后使、西面都指挥使等。 绐(dài): 古同“诒”,欺骗,欺诈。 致仕: 又称致事、致政、休致,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该制度始于周朝,汉代逐渐完备。唐制规定凡年满七十岁的官吏均应退休。退休后的俸禄等待遇,由其原官品、功绩及皇帝的恩宠程度来决定。

[3] 牌印: 官吏行使职权或表示身份的令牌印信。 清道坊: 位于越州(治今浙江绍兴)牙城外东街。

[4] 吴璋: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历任武勇都监使、温州制置使等。 小江: 即西江,又名钱清江,在今浙江杭州东。

[5] 口率: 按人口比例。 帛(bó): 丝织品的总称。

[6] 斛(hú): 容量单位,多用于粮食。

[7] 赈(zhèn): 救济。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五月甲午(十四日)夜里,顾全武急攻越州,乙未(十五日)清晨,攻占越州外城,董昌还占据牙城进行抵抗。戊戌(十八日),钱镠派董昌的旧将骆团欺骗董昌说:“奉皇上的诏书,命大王辞官回临安。”董昌于是交出令牌印信,离开牙城居住在清道坊。己亥(十九日),顾全武派武勇都监使吴璋用船载着董昌驶向杭州,到小江南时,把他杀了,还杀了他的家人三百余口以及董昌所封的宰相李邈、蒋瓌以下百余人。董昌被围困在越州城时,更加贪婪吝啬,按人口搜刮百姓钱帛,削减士兵口粮。等到城被攻破后,发现有堆积金帛杂货的仓库五百间,仓里有粮食三百万斛。钱镠把董昌首级送至京城,把金帛犒赏给将士,开仓赈济贫困百姓。

【原文】

八月,加钱镠兼中书令 [1] 。甲寅,以门下侍郎王抟充威胜节度使 [2] 。冬十月,钱镠令两浙吏民上表请以镠兼领浙东。朝廷不得已,复以王抟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以镠为镇海、威胜两军节度使 [3] 。丙子,更名威胜,曰镇东军 [4]

【注文】

[1] 中书令: 官名。三国魏文帝黄初年间置,与中书监并为中书省长官,位在中书监下,掌皇帝诏命的起草与发布,并典尚书奏事,权任颇重。隋朝因避隋文帝父杨忠讳改称内史令、内书令。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置,为中书省长官,掌草拟诏敕,呈奏表章并草拟批答,参与朝政机要。唐中后期,其职逐渐成为文武大臣的荣誉职位,不实际参与政事,且不常置。

[2] 门下侍郎: 官名。秦、汉有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为帝王近侍。南北朝时地位逐渐提高,参与朝廷大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称门下侍郎,正三品,名义上为门下省长官侍中的副职,但实际上,自唐中晚期以来,侍中已为虚衔,门下侍郎已为门下省的实权长官,其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则为宰相之职。 王抟(tuán)(?—900年): 唐末大臣。字超逸,雍州咸阳(今陕西咸阳)人,进士。初为滑州节度府佐吏,累官至苏州刺史。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拜相,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乾宁三年(896年)免相,任威胜军节度使。同年再次拜相,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又封鲁国公。他在任期间,明达有度量,被时人称为良相。后被宰相崔胤所嫉,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免相,贬为崖州司户参军。同年被赐死。

[3] 吏部尚书: 官名。唐朝置为吏部长官,正三品,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多由宰相兼或为外官带衔,不理部务。

[4] 镇东: 即原浙江东道。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八月,朝廷加封钱镠兼中书令。甲寅(初六日),任命门下侍郎王抟为威胜节度使。冬季十月,钱镠命令浙东、浙西官民上表朝廷请求让钱镠兼管浙东。朝廷不得已,又任命王抟为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任命钱镠为镇海、威胜两军节度使。丙子(二十九日),将威胜军更名为镇东军。

【原文】

十一月,淮南将安仁义攻婺州。

【译文】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十一月,淮南将领安仁义攻打婺州。

【原文】

四年春正月,钱镠使行军司马杜稜救婺州,安仁义移兵攻睦州,不克而还 [1]

【注文】

[1] 行军司马: 官名。始建于三国魏咸熙元年(264年)。唐代出征将帅及节度使下皆置此职,负责辅佐兵政,主持防守,战时维持军纪,负责器械、粮饷、军籍、赐予等事,具有今参谋长的性质。唐后期、五代军事行动频繁,多以掌实权者充任,协助主将指挥战斗。 睦州: 州名。隋仁寿三年(603年)置,治所设在雉山县(今浙江淳安西)。大业初改为遂安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为睦州。万岁通天二年(697年)移治建德县(今浙江建德东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新定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睦州。辖境约当今浙江桐庐、建德、淳安等地。

【译文】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春季正月,钱镠派行军司马杜稜援救婺州,安仁义调兵转攻睦州,没攻下便率军返回了。

【原文】

夏四月辛亥,钱镠遣顾全武等将兵三千自海道救嘉兴,己未,至城下,击淮南兵,大破之。癸亥,两浙将顾全武等破淮南十八营,虏淮南将士魏约等三千人。淮南将田 屯驿亭埭,两浙兵乘胜逐之 [1] 。甲戌, 自湖州奔还,两浙兵追败之, 众死者千余人。

【注文】

[1] 驿亭埭: 镇名,位于今浙江余姚西南。

【译文】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夏季四月辛亥(初六日),钱镠派遣顾全武等率领三千名士兵从海道去援救嘉兴,己未(十四日),抵达嘉兴城下,进攻淮南军队,将他们打得大败。癸亥(十八日),两浙将领顾全武等攻破淮南十八营,俘虏淮南将士魏约等三千人。淮南将领田 驻守在驿亭埭,两浙兵乘胜追击。甲戌(二十九日),田 从湖州跑回来,两浙军队继续追击并将他打败,田 的军队死了千余人。

【原文】

六月己酉,钱镠如越州,受镇东节钺 [1] 。秋七月庚戌 ,镠还杭州,遣顾全武取苏州。乙未,拔松江,戊戌,拔无锡,辛丑,拔常熟、华亭 [2]

【注文】

[1] 节钺(yuè): 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予官员或将帅,作为权力的标志。

[2] 松江: 寨名,在今江苏苏州南。 无锡: 县名,治所在今江苏无锡。 华亭: 县名,治所在今上海松江。

【译文】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六月己酉(初五日),钱镠到达越州,领受镇东节度使的符节和斧钺。秋季七月庚戌,钱镠回到杭州,派遣顾全武前去收复苏州。乙未(二十二日),顾全武军攻克了松江,戊戌(二十五日),攻克了无锡,辛丑(二十八日),攻克了常熟、华亭。

【原文】

九月,湖州刺史李彦徽欲以州附于杨行密,其众不从 [1] 。彦徽奔广陵,都指挥使沈攸以州归钱镠 [2]

【注文】

[1] 李彦徽: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任湖州刺史。

[2] 沈攸(yōu):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任都指挥使。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他率领军队归附钱镠。

【译文】

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九月,湖州刺史李彦徽想献出湖州归附杨行密,他的部下不服从。李彦徽只好逃奔到广陵,都指挥使沈攸献出湖州归降钱镠。

【原文】

光化元年春正月,钱镠请徙镇海军于杭州,从之 [1]

【注文】

[1] 光化: 唐昭宗李晔所用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898年至901年。 徙镇海军于杭州: 镇海军原治润州(治今江苏镇江),现迁至杭州(治今浙江杭州)。

【译文】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春季正月,钱镠向朝廷请求将镇海军的治所迁到杭州,朝廷允许了。

【原文】

三月,淮南将周本救苏州,两浙将顾全武击破之 [1] 。淮南将秦裴以兵三千人拔昆山而戍之 [2] 。秋九月,顾全武攻苏州,城中及援兵食皆尽,甲申,淮南所署苏州刺史台蒙弃城走,援兵亦遁 [3] 。全武克苏州,追败周本等于望亭 [4] 。独秦裴守昆山不下,全武帅万余人攻之。裴屡出战,使病者被甲执矛,壮者彀弓弩,全武每为之却 [5] 。全武檄裴令降,全武尝为僧,裴封函纳款,全武喜,召诸将发函,乃佛经一卷 [6] 。全武大惭曰:“裴不忧死,何暇戏予!”益兵攻城,引水灌之,城坏食尽,裴乃降。钱镠设千人馔以待之,(乃)[及]出,羸兵不满百人 [7] 。镠怒曰:“单弱如此,何敢久为旅拒 [8] ?”对曰:“裴义不负杨公,今力屈而降耳,非心降也。”镠善其言。顾全武亦劝镠宥之,镠从之 [9] 。时人称全武长者。

【注文】

[1] 周本(862—938年): 唐末宿松(今安徽宿松)人,曾为宣歙观察使赵锽部将。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杨行密攻占宣州(治今安徽宣城),他兵败被俘,后被释放,授为裨将。此后由于屡建奇功,在杨行密受封为淮南节度使时,他被授为淮南马步使,协助掌管兵权。后唐建立后,受封为雄武将军、德胜节度使、安西大将军、西平王。他虽受唐封,但守地仍在吴国境内,悉心辅佐吴主杨浦。后因不能保住吴国,愤恨成疾,忧郁而死,谥恭烈。

[2] 秦裴(853—912年): 慎县(今安徽颍上西北)人,杨行密部将。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任检校左散骑常侍。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顾全武攻陷苏州,他独守昆山(今江苏昆山),抗敌数月,直到弹尽粮绝,为保全一城百姓而降。后担任升州刺史,又以功迁江西制置使。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奉李神福的命令率领军队在君山(今湖南岳阳西南)打败成汭军队。 昆山: 县名,治所在今江苏昆山。

[3] 署: 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

[4] 望亭: 镇名。位于在江苏吴县西北。

[5] 彀(gòu): 使劲张弓。 弩(nǔ): 用机械发射的弓。 却: 退却。

[6] 檄(xí): 古代用作征召、晓谕、申讨的文书。此处用作动词,即发檄文给秦裴,令其投降。 纳款: 归顺,降服。 发函: 打开信函。

[7] 馔(zhuàn): 食物。 羸(léi): 瘦弱。

[8] 旅拒: 聚众抗拒。

[9] 宥(yòu): 宽恕。

【译文】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三月,淮南将领周本援救苏州,两浙将领顾全武打败了他。淮南将领秦裴率领三千名士兵攻克昆山并驻守在那里。秋季九月,顾全武攻打苏州,城中的百姓和前来增援的士兵都没有粮食吃了,甲申(十七日),淮南所任命的苏州刺史台蒙弃城而逃,援兵也逃跑了。顾全武攻克苏州后,追击周本等并在望亭打败了他。只有秦裴坚守的昆山没能攻下,顾全武率领一万余人进攻昆山。秦裴多次出战,让伤病的人披甲执矛,健壮的人张满弓弩来迎战,顾全武屡次被打退。顾全武传檄给秦裴,令他投降,顾全武曾经当过和尚,秦裴呈上一封表示要向他投诚的信函给他,顾全武非常高兴,召集众将领打开信函,里面竟是一卷佛经。顾全武非常羞愧,说:“秦裴不怕死,怎么还有时间戏弄我!”于是增兵攻城,并引河水灌城,城墙塌了,粮食也吃光了,秦裴这才投降。钱镠准备了一千人吃的食物来等待他们,等到秦裴出来投降时,城中剩下的瘦弱士兵才不满一百人。钱镠大怒道:“你的力量如此单薄,怎么敢抵抗这么长时间?”秦裴答道:“我信守道义不背负杨行密,现在是力量用尽了才向你投降,并不是内心想投降。”钱镠很赞赏他说的话。顾全武也劝钱镠赦免他,钱镠同意了。当时的百姓称顾全武是个有德行的人。

【原文】

冬闰十月,钱镠以其将曹圭为苏州制置使,遣王球攻婺州 [1]

【注文】

[1] 曹圭(guī): 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钱镠部将,曾任嘉兴都将。后因数次抵拒淮南军队有功,升任苏州制置使、浙西营田副使等。 王球: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钱镠部将。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被田 部将康儒擒获。

【译文】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冬季闰十月,钱镠任命他的将领曹圭为苏州制置使,派遣王球攻打婺州。

【原文】

十一月,衢州刺史陈岌请降于杨行密,钱镠使顾全武讨之 [1] 。十二月,杨行密遣成及等归两浙以易魏约等,钱镠许之 [2]

【注文】

[1] 衢州: 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以境内三衢山得名,治所设在信安(今浙江衢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信安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名衢州。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浙江衢州、常山、江山、开化等地。 陈岌(jí):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任衢州刺史。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投降杨行密。

[2] 易: 即交换。钱镠部将成及于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被杨行密俘获;淮南将领魏约于乾宁四年(897年)四月被钱镠俘获。杨行密与钱镠交换战俘,以求得和解。

【译文】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十一月,衢州刺史陈岌向杨行密请降,钱镠命令顾全武前去讨伐他。十二月,杨行密将成及等被俘的人遣送回两浙以换回被对方俘虏的魏约等人,钱镠同意了。

【原文】

二年。(春三月)婺州刺史王坛为两浙所围,求救于宣歙观察使田 ,夏四月, 遣行营都指挥使康儒等救之 [1] 。五月庚戌,康儒等败两浙兵于龙丘,擒其将王球,遂取婺州 [2]

【注文】

[1] 王坛: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任婺州刺史。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投靠田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跟随田 一同反叛杨行密,奉命驻守芜湖(今安徽芜湖)。田 战败后,他出城向杨行密投降。 宣歙: 方镇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置观察使,治所设在宣州(今安徽宣城),领宣、歙(治今安徽歙县)、饶(治今江西鄱阳)三州,辖境大致包括今安徽南部,江西婺源,江苏溧水、溧阳、高淳等地。次年废。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复置,改领宣、歙、池三州及采石军使。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罢领采石军使。景福元年(892年),唐昭宗为了利用杨行密稳定江南局势,升宣歙观察使为宁国军节度使。 康儒(?—902年): 唐末宣歙观察使田 部将,曾任行营都指挥使。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杨行密任命他为庐州刺史。不久被田 杀死。

[2] 龙丘: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龙游。

【译文】

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婺州刺史王坛被两浙兵所围困,于是向宣歙观察使田 求救,夏季四月,田 派行营都指挥使康儒等前去救援。五月庚戌(十八日),康儒等在龙丘打败了两浙兵,擒获了他们的将领王球,于是攻占了婺州。

【原文】

三年春正月,宣州将康儒攻睦州,钱镠使其从弟 拒之 [1] 。秋八月,宣州将康儒食尽,自清溪遁归 [2]

【注文】

[1] 宣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改南豫州置,治所设在宣城县(今安徽宣城)。隋炀帝大业及唐玄宗天宝、唐肃宗至德年间,曾改为宣城郡,后复为宣州。唐时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及江苏溧水、溧阳以西地区。

[2] 清溪: 县名,原名新安、雉山、还淳。永贞元年(805年)避唐宪宗李纯讳,改名清溪,治所在今浙江淳安西北。

【译文】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春季正月,宣州将领康儒进攻睦州,钱镠派遣他的堂弟钱 率领军队前去抵抗。秋季八月,宣州将领康儒军粮耗尽,便从清溪逃跑了。

【原文】

天复元年夏五月己酉,加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守侍中 [1]

【注文】

[1] 天复: 唐昭宗李晔所用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901年至904年。

【译文】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夏季五月己酉(二十八日),朝廷加封镇海、镇东节度使钱镠为守侍中。

【原文】

秋八月,或告杨行密,云:“钱镠为盗所杀。”行密遣步军都指挥使李神福等将兵取杭州,两浙将顾全武等列八寨以拒之 [1] 。[冬十月],李神福与顾全武相拒久之,神福获杭俘,使出入卧内 [2] 。神福谓诸将曰:“杭兵尚强,我师且当夜还。”杭俘走告全武,神福命勿追 [3] 。暮遣羸兵先行,神福为殿,使行营都将吕师造伏兵青山下 [4] 。全武素轻神福,出兵追之。神福、师造夹击,大破之,斩首五千级,生擒全武。钱镠闻之,惊泣曰:“丧我良将!”神福进攻临安,两浙将秦昶帅众三千降之 [5]

【注文】

[1] 步军都指挥使: 官名。总领侍卫司步军,全称为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 李神福(855—904年): 唐末五代时洺州(今河北永年东南)人。初为高骈部将,后投奔杨行密,任其亲校,并与杨行密联姻。后因军功累迁都指挥使、舒州刺史、升州刺史、鄂岳行营招讨使等。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率兵攻打杜洪,进军途中患病,返回广陵(今江苏扬州),不久病逝。

[2] 卧内: 卧室,内室。

[3] 走告: 逃出去告诉。

[4] 殿: 走在最后。 吕师造: 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为杨行密部行营都尉。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他与李神福在青山(今浙江杭州临安东)夹击顾全武军,大获全胜。 青山: 镇名,在今浙江杭州临安东。

[5] 秦昶(chǎng): 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原为两浙将领。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杨行密部将李神福进攻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时,他率领军队投降。

【译文】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秋季八月,有人告诉杨行密,说:“钱镠被强盗杀死了。”杨行密派步军都指挥使李神福等率军攻打杭州,两浙将领顾全武等列兵八寨进行抵御。冬季十月,李神福与顾全武相持了很久,李神福擒获杭州俘虏,让他出入他睡觉的军营。李神福对各个将领说:“杭州军队还很强大,我们应当连夜撤军。”杭州俘虏逃出去告诉顾全武,李神福命令部下不要去追他。傍晚,派遣瘦弱的士兵先走,李神福断后,派遣行营都将吕师造带领军队在青山下设下埋伏。顾全武平素轻视李神福,于是出兵追击。李神福、吕师造出兵夹击,大败顾全武军,斩首五千,活捉顾全武。钱镠听说后大吃一惊,哭着说:“我损失了一名良将!”李神福进攻临安,两浙将领秦昶率领三千军队投降。

【原文】

十二月,李神福知钱镠定不死,而临安城坚,久攻不拔,欲归,恐为镠所邀,乃遣人守卫镠祖考丘垅,禁樵采,又使顾全武通家信,镠遣使谢之 [1] 。神福于要路多张旗帜为虚寨,镠以为淮南兵大至,遂请和。神福受其犒赂而还。

【注文】

[1] 邀: 截击。 祖考丘垅: 祖坟。钱镠是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人,故他的祖坟在临安。考,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故的父亲。 樵采: 打柴。

【译文】

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十二月,李神福得知钱镠确定没死,而且临安城墙坚固,久攻不下,打算回去,又怕被钱镠拦击,于是派人守卫钱镠的祖坟,禁止樵夫打柴,又让顾全武写信给家人,钱镠派使者向他道谢。李神福在重要道路上插上许多旗帜假装寨子,钱镠以为淮南大军来了,于是请和。李神福接受钱镠的犒军财物后便回去了。

【原文】

二年夏四月,杨行密遣顾全武归杭州以易秦裴,钱镠大喜,遣[裴]还。

【译文】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夏季四月,杨行密命令顾全武返回杭州,以交换秦裴,钱镠非常高兴,于是遣送秦裴回去。

【原文】

五月,镇海、镇东节度使,彭城王钱镠进爵越王 [1]

【注文】

[1] 彭城: 徐州古称。秦统一后置彭城县(治今江苏徐州)。至隋时设徐州,后改彭城郡。唐初,徐州与彭城郡名称多次互易,中后期徐州为节度使驻地。 进爵: 晋升爵位等级。钱镠原为彭城郡王,现进爵为越王。 越: 地区名。此指今浙江绍兴一带。

【译文】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五月,镇海、镇东节度使,彭城王钱镠进爵越王。

【原文】

初,孙儒死,其士卒多奔浙西,钱镠爱其骁悍,以为中军,号武勇都 [1] 。行军司马杜棱谏曰:“狼子野心,他日必为深患,请以土人代之 [2] 。”不从。镠如衣锦军,命武勇右都指挥使徐绾帅众治沟洫 [3] 。镇海节度副使成及闻士卒怨言,白镠,请罢役,不从。[秋八月]丙戌,镠临飨诸将,绾谋杀镠于座,不果,称疾先出 [4] 。镠怪之,丁亥,命绾将所部先还杭州。及外城,纵兵焚掠。武勇左都指挥使许再思以迎候兵与之合,进逼牙城,镠子传瑛与三城都指挥使马绰等闭门拒之 [5] 。牙将潘长击绾,绾退屯龙兴寺 [6] 。镠还,及龙泉,闻变,疾驱至城北,使成及建镠旗鼓与绾战 [7] 。镠微服乘小舟夜扺牙城东北隅,逾城而入。直更卒凭鼓而寐,镠亲斩之,城中始知镠至 [8] 。武安都指挥使杜建徽自新城入援,徐绾聚木将焚北门,建徽悉焚之 [9] 。建徽,棱之子也。湖州刺史高彦闻难,遣其子渭将兵入援,至灵隐山,绾伏兵击杀之 [10]

【注文】

[1] 孙儒(?—892年): 蔡州(今河南汝南)人,唐末割据军阀。原为秦宗权部将,为人残暴,曾随秦宗权投降黄巢。黄巢死后,秦宗权称帝,他率军攻占洛阳(今河南洛阳)、孟州(治今河南孟州南)、陕州(治今河南三门峡)、虢(guó)州(治今河南灵宝)等地。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淮南节度使高骈被部将所杀,淮南陷入混乱,秦宗权命令他的弟弟秦宗衡带领孙儒南下争夺扬州(治今江苏扬州)。不久,他杀死秦宗衡自立为主,占据扬州一带,称“土团白条军”,兵势强盛,后被唐朝封为淮南节度使。此后,他与原高骈部将杨行密展开征战,争夺淮南。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在与杨行密决战时,被俘处死。 中军: 即牙军,又名内牙军、牙内军,是整个藩镇军队的核心,与外镇军相对。 武勇都: 钱镠东征越州、北抗淮南、统一两浙、建吴越国的主力军队。它的最高指挥官是武勇都知兵马使(或称武勇都指挥使)。

[2] 土人: 即浙西当地人。

[3] 如: 到,往。 衣锦军: 钱镠出生于今浙江杭州临安。唐昭宗光化二年(899年)改钱镠所居临安县安众营为衣锦营。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升为衣锦城。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升衣锦城为安国衣锦军。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改名为衣锦乡,又名衣锦军。 武勇右都指挥使: 官名。唐末钱镠所领武勇军的统兵将领。 徐绾(wǎn)(?—903年): 原为孙儒部将。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孙儒战败被杀后,他投奔钱镠,被任命为右都指挥使。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他与许再思发动叛乱,策划谋杀钱镠,最终失败。后被钱镠杀死。 沟洫: 水道,沟渠。

[4] 飨(xiǎng): 用酒食款待。

[5] 武勇左都指挥使: 官名。唐末钱镠所领武勇军的统兵将领。 传瑛: 即钱传瑛(?—约906年),原名传锴,临安(今浙江临安)人,钱镠第三子。徐绾、许再思叛乱时,他因拒寇有功,被拜为两浙副大使。天祐末年,被唐哀帝李柷(chù)选为驸马,并拜为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驸马都尉。但不久便患病而亡,死后被追赠为太尉,云国公。 三城: 即杭州的三重城墙。大城为罗城,小城为子城,第三重城为牙城。 马绰(850—921年): 唐末五代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人。原为董昌部将,曾与钱镠结为姻戚。董昌在越州称帝时,他投奔钱镠,被授为诸城都指挥使,后累迁镇东军节度副使、睦州刺史、加检校太尉。

[6] 牙将: 统帅牙军的将领。唐末节度使专门组织一支保护牙城与使牙的军队,叫做牙军,或称衙兵。他们有时也被派到外地作战。牙军是藩镇中最精锐的军队,常由节度使的心腹将领来统领,是藩镇对抗朝廷、进行割据的重要武装力量。 潘长(?—911年): 曾任牙将、湖州都监,参与平定徐绾、许再思叛乱。后梁太祖开平五年(911年),被湖州刺史钱镖杀死。 龙兴寺: 寺庙名。

[7] 龙泉: 即龙井,位于今浙江杭州西湖西南。

[8] 直更卒: 值夜的士兵。 凭鼓而寐(mèi): 依着鼓睡觉。

[9] 武安: 方镇名。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置湖南道,设观察使,治所设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唐代宗大历四年(769年)治所迁至潭州(今湖南长沙)。辖境相当于今湖南长沙以南和广东连江流域地区。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升湖南观察使为钦化军节度使。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再改为武安军节度使,治所依旧设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杜建徽(?—950年): 字延光,唐末五代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杜稜之子。他为人强勇,曾追随钱镠征伐,屡立战功,被任为武安都指挥使、泾原节度使。公元923年,吴越建国,他被任命为左丞相,深得宠信,累官国子祭酒、丞相、兼中书令,封郑国公。

[10] 高彦: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任湖州刺史。 渭: 即高渭(?—902年),湖州刺史高彦之子。曾奉父亲高彦的命令帮助平定徐绾、许再思叛乱,最终在与徐绾的交战中兵败被杀。 灵隐山: 山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山脚有灵隐寺。

【译文】

当初,孙儒死时,他的士兵大多逃往浙西,钱镠喜欢这些人骠悍骁勇,把他们编为中军,号称武勇都。行军司马杜稜劝谏道:“这些人有着狼子野心,以后必定成为心腹大患,请用当地士兵来代替他们。”钱谬没听从。钱镠到了衣锦军,命令武勇右都指挥使徐绾率领军队疏导治理护城河道。镇海节度副使成及听说士兵颇有怨言,便告诉钱镠,请求停工,钱谬不听。天复二年(902年)[秋八月]丙戌(十三日),钱镠亲自去宴请各个将领,徐绾准备在宴席上谋杀钱镠,没有成功,便称病先出去了。钱镠感到奇怪,丁亥(十四日),命令徐绾率领部下先回杭州。徐绾抵达外城,便放纵士兵烧杀抢掠。武勇左都指挥使许再思率领迎候钱回杭州的士兵与徐绾会合,一起进逼牙城,钱镠的儿子钱传瑛与三城都指挥使马绰等关闭城门进行抵抗。牙将潘长出击徐绾,徐绾退守龙兴寺。钱镠回到杭州,抵达龙泉时听说发生兵变,便急忙赶赴杭州城北,让成及竖起钱镠的旗鼓与徐绾大战。钱镠则身穿便服乘坐小舟连夜抵达牙城东北角,越城而入。守更士兵正倚着鼓睡觉,钱镠亲手杀了他们,城中才知道钱镠到了。武安都指挥使杜建徽从新城前来救援,徐绾堆起木柴准备烧毁北门,杜建徽把木柴全部烧光了。杜建徽,是杜稜的儿子。湖州刺史高彦听说有难,便派他的儿子高渭率兵前来援救,高渭军进到灵隐山,便被徐绾埋伏的士兵消灭了。

【原文】

初,镠筑杭州罗城,谓僚佐曰:“十步一楼,可以为固矣。”掌书记余杭罗隐曰:“楼不若皆内向 [1] 。”至是,人以隐言为验。

【注文】

[1] 掌书记: 官名。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年)始置于行军府,为唐代外官之一。唐玄宗开元以后,诸节度使下亦置掌书记,为节度使府中的秘书官员,主要负责府内各种表奏、命令、书信的拟制。 罗隐(833—909年): 原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唐末五代新登(今浙江杭州富阳)人。黄巢起义时,他避乱隐居九华山(今安徽青阳西九华山)。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他依附镇海节度使钱镠,因才华横溢而深得钱镠器重。历任钱塘令、著作郎、节度判官。至后梁时,任给事中、盐铁发运使。此外,他自幼善于诗文,极负盛名,与同族另外两个有才人合称“三罗”。

【译文】

当初,钱镠筑起杭州罗城,对属下官员们说:“十步建一楼,可以算坚固了。”掌书记余杭人罗隐说:“城楼坚固不如人心都向着你稳固。”到现在,人们认为罗隐的话应验了。

【原文】

九月,或劝钱镠渡江东保越州,以避徐、许之难 [1] 。杜建徽按剑叱之曰:“事或不济,同死于此,岂可复东渡乎 [2] !”

【注文】

[1] 徐、许: 即徐绾、许再思。

[2] 叱(chì): 大声呵斥。 不济: 不成功。

【译文】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九月,有人劝钱镠渡江向东保据越州,以躲避徐绾、许再思发动的兵变。杜建徽按剑斥骂这人说:“事情如果不成,大家就一起死在这里,怎么可以再东渡躲避呢!”

【原文】

镠恐徐绾等据越州,遣大将顾全武将兵戍之。全武曰:“越州不足往,不若之广陵 [1] 。”镠曰:“何故?”对曰:“闻绾等谋召田 ,田 至,淮南助之,不可敌也。”建徽曰:“孙儒之难,王尝有德于杨公,今往告之,宜有以相报 [2] 。”镠命全武告急于杨行密,全武曰:“徒往无益,请得王子为质。”镠命其子传璙微服为全武仆,与偕之广陵,且求婚于行密 [3] 。过润州,团练使安仁义爱传璙清丽,将以十仆易之,全武夜半赂阍者逃去 [4]

【注文】

[1] 广陵: 当时为杨行密所据。

[2] 孙儒之难: 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孙儒大举进攻杨行密,当时钱镠占据苏州,给杨行密以兵力、军粮等援助。

[3] 传璙(liáo): 即钱传璙(886—942年),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字德辉,后改名元璙,吴越王钱镠第六子(一说第四子),杨行密女婿。钱镠在位时,他被任命为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钱元瓘继位后,又被任命为检校太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公元942年,他被封为广陵郡王,但不及受命便病逝。

[4] 阍(hūn)者: 守门人。

【译文】

钱镠担心徐绾等占据越州,便派遣大将顾全武率兵前去守卫。顾全武说:“越州不值得前去,不如去广陵。”钱镠说:“为什么?”回答道:“听说徐绾等谋议召田 来,田 一到,淮南军队再相助,我们就无法抵御了。”杜建徽说:“孙儒发难时,大王您曾对杨公有恩,现在前去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他应当会有报答。”钱镠命令顾全武向杨行密告急,顾全武说:“空手前去恐怕于事无补,请大王派王子去做人质。”钱镠命令儿子钱传璙换上便服扮成顾全武的仆从,与他一同去广陵,并向杨行密求婚。经过润州时,团练使安仁义欣赏钱传璙长得清丽,打算用十个仆人来换他,顾全武一行人半夜贿赂守门人逃走了。

【原文】

绾等果召田 引兵赴之,先遣亲吏何饶谓镠曰:“请大王东如越州,空府廨以相待,无为杀士卒 [1] 。”镠报曰:“军中叛乱,何方无之!公为节帅,乃助贼为逆 [2] !战则亟战,又何大言 [3] !” 筑垒绝往来之道,镠患之,募能夺其地者赏以州。衢州制置使陈璋将卒三百出城奋击,遂夺其地,镠即以为衢州刺史 [4]

【注文】

[1] 何饶: 亲信,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 府廨(xiè): 官舍,官署。

[2] 节帅: 即节度使。当时田 任宁国(宣歙)节度使。

[3] 亟(jí): 急切。

[4] 陈璋: 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原为衢州制置使。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徐绾反叛,他因抵御有功,迁任衢州刺史。

【译文】

徐绾等人果然召请田 ,田 率领军队来到杭州,先派亲吏何饶对钱镠说:“请大王到东边的越州去,空出节度使官署等待我们,不要因此让士兵们被杀死。”钱镠回话道:“军中叛乱,何处没有!你身为节帅,去帮助贼寇造反!要作战就赶快来,为什么要说这些大话呢!”田 筑起堡垒切断往来的道路,钱镠很担心,于是招募能夺取田 所修堡垒的人,并许诺以一州作为赏赐。衢州制置使陈璋率领三百名士兵出城奋力攻击,夺下了田 所修筑的堡垒,钱镠立即任命他为衢州刺史。

【原文】

顾全武至广陵,说杨行密曰:“使田 得志,必为王患。王召 还,钱王请以其子传璙为质,且求婚。”行密许之,以女妻传璙。

【译文】

顾全武抵达广陵,劝杨行密说:“如果田 得志,一定会成为大王的祸患。您召田 回来,钱王请求把他的儿子钱传璙作为人质,并且向您的女儿求婚。”杨行密同意了,把女儿许配给钱传璙为妻。

【原文】

冬十一月,田 急攻杭州,仍具舟将自西陵渡江 [1] 。钱镠遣其将盛造、朱郁拒破之 [2]

【注文】

[1] 具舟: 准备船只。

[2] 盛造: 钱镠部将,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他奉钱镠的命令与朱郁一同率领军队打败了田 的进攻。 朱郁: 钱镠部将,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他奉钱镠的命令与盛造一同率领军队打败了田 的进攻。

【译文】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冬季十一月,田 急攻杭州,又准备好船只准备从西陵渡江。钱镠派他的将领盛造、朱郁去抵抗并打败了他。

【原文】

十二月,杨行密使人召田 曰:“不还,吾且使人代镇宣州。”庚辰, 将还,征犒军钱二十万缗于钱镠,且求镠子为质,将妻以女。镠谓诸子:“孰能为田氏壻者 [1] ?”莫对。镠欲遣幼子传球,传球不可,镠怒,将杀之 [2] 。次子传瓘请行,吴夫人泣曰:“奈何置儿虎口 [3] !”传瓘曰:“纾国家之难,安敢爱身 [4] !”再拜而出,镠泣送之。传瓘从数人缒北门而下, 与徐绾、许再思同归宣州 [5] 。镠夺传球内牙兵印 [6]

【注文】

[1] 孰(shú): 谁。 壻(xù): 古同“婿”,女婿。

[2] 传球: 即钱传球(?—937年),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人,钱镠之子。原领牙内之兵。因拒绝去淮南田 处为人质,而被钱镠夺去牙内兵印。后任土客诸军都指挥使、检校太保、侍中、静海军节度等。公元929年,加中书令。

[3] 传瓘(guàn): 即钱传瓘(887—941年),字明宝,杭州临安(今浙江临安)人,吴越王钱镠第五子(一说第七子)。自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起,历任盐铁发运巡官、衙内都指挥使、湖州刺史、镇海军节度副使、土客诸军都指挥使、两浙节度观察留后、镇海镇东等军节度使、杭州越州大都督长史等。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年),钱镠去世,他袭封吴越国王,并更名为元瓘。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年),杭州大火,宫室被烧,他因受惊而发病身亡,谥文穆。

[4] 纾(shū): 解除祸患。

[5] 缒(zhuì): 系在绳子上放下去。

[6] 内牙: 即内衙,内衙指挥使的简称,职掌宫廷警卫。

【译文】

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十二月,杨行密派人召回田 ,说:“你如果不回来,我就让人代替你镇守宣州。”庚辰(初八日),田 打算撤军,向钱镠征要犒军钱二十万缗,还要求钱镠以儿子作为人质,要把女儿嫁给他。钱镠对儿子们说:“你们谁能去当田家的女婿?”没人回答。钱镠想派小儿子钱传球去,钱传球不同意,钱镠大怒,打算杀了他。二儿子钱传瓘请求前去,吴夫人哭着说:“为什么要把儿子送入虎口!”钱传瓘说:“解救国家危难,怎么敢爱惜自己的生命!”向钱镠拜了两拜,然后就出发了,钱镠哭着去送他。钱传瓘跟着几个人顺着绳子从北门下去,田 与徐绾、许再思一起回到宣州。钱镠剥夺了钱传球的内牙兵印。

【原文】

越州客军指挥使张洪以徐绾之党自疑,帅步兵三百奔衢州,刺史陈璋纳之 [1] 。温州将丁章逐刺史朱敖,敖奔福州 [2] 。章据温州,田 遣使招之,道出衢州,陈璋听其往还,钱镠由是恨璋。

【注文】

[1] 客军: 旧时称由外部调来的军队。此指孙儒余散部众。 指挥使: 官名。唐僖宗时始置的领兵将领,唐末、五代藩镇多置。 张洪: 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任越州客军指挥使。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他率领军队投奔衢州刺史陈璋。

[2] 温州: 州名。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置,治所设在永嘉县(今浙江温州),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温州、永嘉、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玉环等地。 丁章: 生卒年不详,官任温州将领。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他曾驱逐温州刺史朱敖。 朱敖: 生卒年不详,曾任温州刺史。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他被温州将领丁章驱逐,而投奔王审知。 福州: 州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改闽州置,因州西北福山而得名。治所设在闽县(今福建福州),辖境大致相当于今福建尤溪东北闽江流域和古田、屏南、福安、福鼎等以东地区。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曾改为长乐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称福州。

【译文】

越州客军指挥使张洪因自己是徐绾的同党而心存恐惧,便率领三百名步兵逃奔衢州,衢州刺史陈璋收留了他。温州将领丁章驱逐刺史朱敖,朱敖奔向福州。丁章据守温州,田 派使者招抚他,使者经过衢州,陈璋听任他往来,钱镠因此怨恨陈璋。

【原文】

三年秋七月,睦州刺史陈询叛钱镠,举兵攻兰溪,镠遣指挥使方永珍击之 [1] 。武安都指挥使杜建徽与询连姻,镠疑之,建徽不言 [2] 。会询亲吏来奔,得建徽与询书,皆劝戒之辞,镠乃悦 [3] 。建徽从兄建思谮建徽私蓄兵仗,谋作乱 [4] 。镠使人索之,建徽方食,使者直入卧内,建徽不顾,镠以是益亲重之。

【注文】

[1] 陈询: 唐末、五代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人,曾任睦州刺史。后背叛钱镠而投靠田 。田 失败后,他又投靠淮南杨行密。 兰溪: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兰溪。 方永珍: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为钱镠部将,跟随钱镠南征北战。

[2] 连姻: 结为儿女亲家。

[3] 来奔: 因陈询反叛钱镠,但他的亲吏不愿同叛,因此前来投奔钱镠。

[4] 从兄: 古代从兄分两种: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但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当今所说的堂兄。二者统称从兄。 建思: 即杜建思,生卒年不详,杜建徽堂兄,曾诬陷杜建徽谋反。 谮(zèn): 诬陷。 兵仗: 武器和甲胄(zhòu)。

【译文】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秋季七月,睦州刺史陈询背叛钱镠,率军攻打兰溪,钱镠派遣指挥使方永珍还击。武安都指挥使杜建徽与陈询有姻亲关系,钱镠怀疑他,杜建徽并不辩解。此时正赶上陈询的亲信官员前来投奔,钱镠从他那得到杜建徽写给陈询的信,信中都是劝诫的话,钱镠这才高兴。杜建徽的堂兄杜建思背后诬陷杜建徽私藏兵器,谋划作乱。钱镠派人去搜查,杜建徽正在吃饭,搜查的人径直进到卧室,杜建徽看都不看,钱镠因此更加信任他。

【原文】

冬十月,田 叛杨行密,行密求兵于钱镠。镠遣方永珍屯润州,从弟镒屯宣州,又遣指挥使杨习攻睦州 [1] 。田 之叛事见《杨行密据淮南》 [2]

【注文】

[1] 镒(yì): 即钱镒,钱镠堂弟,曾任龙武统军。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钱镠军队在睦州(治今浙江建德东北)围攻钱镠叛将陈询,杨行密派遣西南招讨使陶雅率领军队前去救援,他奉钱镠命进行抵御,但被陶雅打败,自己也被俘虏。后梁末帝龙德元年(921年),他被释放返回,被钱镠任命为镇海节度副使。 杨习: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为钱镠部将,跟随钱镠南征北战。 攻睦州: 当时陈询占据睦州,他背叛钱镠而与田 结好,因此钱镠派遣杨习攻打睦州。

[2] 《杨行密据淮南》: 详细记载了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打败毕师铎、秦彦、孙儒、葛从周、庞师古的进攻以及平定田 叛乱,占据淮南地区的历史过程。

【译文】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冬季十月,田 背叛杨行密,杨行密向钱镠请求援兵。钱镠派遣方永珍驻守润州,堂弟钱镒驻守宣州,又派指挥使杨习领兵攻打睦州。田 叛变的事见《杨行密据淮南》。

【原文】

十一月,田 败,钱传瓘归杭州 [1]

【注文】

[1] 十一月: 《资治通鉴》作十二月,疑为传抄误。

【译文】

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十一月,田 战败,钱传瓘回到杭州。

【原文】

天祐元年春三月,杨行密遣钱传璙及其妇并顾全武归钱塘 [1]

【注文】

[1] 天祐: 唐昭宗李晔开始使用的年号,天祐元年八月唐哀帝李柷即位沿用。共计四年,即公元904年至907年。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李柷禅位于朱温。此后,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吴越钱镠等割据政权仍奉行唐天祐年号。

【译文】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春季三月,杨行密遣送钱传璙与他的妻子及顾全武回到钱塘。

【原文】

夏四月,镇海、镇东节度使越王钱镠求封吴越王,朝廷不许。朱全忠为之言于执政,乃更封吴王 [1]

【注文】

[1] 朱全忠(852—912年): 五代后梁开国皇帝。原名朱温,又名朱晃,砀(dàng)山(今安徽砀山东)人。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加入黄巢起义军,任大齐政权同州防御使。唐僖宗中和二年(882年)投降唐朝,赐名“全忠”,并被任命为右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招讨副使,参与镇压起义军。后逐渐成为唐末最强大的军阀割据势力,占有黄河流域地区。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被任命为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爵梁王。天祐元年(904年),杀害唐昭宗,拥立年仅十三岁的李柷(chù)为唐哀帝,自任摄政。开平元年(907年),废唐哀帝,自立为帝,改名为朱晃,建国号梁,定都开封,史称后梁。乾化二年(912年),被他的儿子朱友珪杀死。 执政: 古称掌握政权者为“执政”。

【译文】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夏季四月,镇海、镇东节度使越王钱镠请求朝廷加封自己为吴越王,朝廷没有同意。朱全忠替他向宰相说情,才改封他为吴王。

【原文】

冬十一月,钱镠潜遣衢州罗城使叶让杀刺史陈璋,事泄,十二月,璋斩让而叛,降于杨行密 [1]

【注文】

[1] 罗城使: 官名,负责外城巡逻。 叶让(?—904年): 官任衢州罗城使。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他奉钱镠的命令前去刺杀衢州刺史陈璋,但事情泄露,被陈璋杀死。

【译文】

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冬季十一月,钱镠暗中派遣衢州罗城使叶让刺杀刺史陈璋,事情泄露,十二月,陈璋杀死叶让后叛变,投降杨行密。

【原文】

昭宣帝天祐二年春正月,两浙兵围陈询于睦州,杨行密遣西南招讨使陶雅将兵救之 [1] 。军中夜惊,士卒多逾垒亡去,左右及裨将韩球奔告之,雅安卧不应,须臾自定,亡者皆还 [2] 。钱镠遣其从弟镒及指挥使顾全武、王球御之,为雅所败,虏镒及球以归。

【注文】

[1] 昭宣帝: 即唐末帝李柷(892—908年),原名祚(zuò),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昭宗乾宁四年(897年),受封辉王。唐昭宗天复三年(903年),在朱温的拥立下,被封为诸道兵马元帅。唐昭宗天祐元年(904年),朱温杀死唐昭宗,年仅十三岁的他被扶上皇位。在位期间,朝政被朱温把持,他成为傀儡皇帝。天祐四年(907年),禅位给朱温,被废为济阴王,不久迁至曹州(治今山东菏泽),唐朝灭亡。次年,被朱温杀害,谥“哀皇帝”,庙号景宗。 陶雅(857—913年): 字国华,唐末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杨行密部将。为政宽厚待民,善于用兵,历任舒州刺史、池州刺史、歙州刺史、西南招讨使、加同平章事。

[2] 裨(pí)将: 副将。 韩球: 陶雅部将,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 须臾(yú): 片刻,短时间。

【译文】

唐昭宣帝李柷天祐二年(905年)春季正月,两浙军队在睦州围攻陈询,杨行密派遣西南招讨使陶雅率兵前去救援。半夜,军中发生惊乱,士兵们大多跳墙逃跑,陶雅身边的人及副将韩球向他禀报,陶雅安然躺着不回答,一会儿军队自然地安定下来,逃亡的士兵全都回来了。钱镠派遣他的堂弟钱镒及指挥使顾全武、王球进行抵御,但被陶雅打败,陶雅擒获了钱镒及王球后返回。

【原文】

夏四月,淮南将陶雅会衢、睦兵攻婺州,钱镠遣其弟镖将兵救之 [1] 。秋八月,钱镠遣方永珍救婺州。九月,淮南将陶雅、陈璋拔婺州,执刺史沈夏以归 [2] 。杨行密以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观察使,以璋为衢婺副招讨使 [3] 。璋攻暨阳,两浙将方习败之 [4] 。习进攻婺州。十二月,陈询不能守睦州,奔于广陵,淮南招讨使陶雅入据其城。

【注文】

[1] 攻婺州: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田 占据婺州(治今浙江金华),后田 反叛,钱镠帮助杨行密攻打田 ,攻下后派沈夏在此驻守。 镖: 即钱镖,生卒年不详,吴越王钱镠弟弟,杭州临安(今浙江杭州临安)人。曾任牙内指挥使、湖州刺史等。后因酗酒杀人害怕被治罪而投奔南吴。

[2] 沈夏: 生卒年不详,唐末婺州刺史。唐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年),被淮南将陶雅、陈璋俘虏。

[3] 副招讨使: 官名。招讨使副职。

[4] 暨阳: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诸暨。 方习: 两浙将领,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唐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年),他率领军队打败了陈璋。

【译文】

唐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年)夏季四月,淮南将领陶雅会合衢州、睦州的军队攻打婺州,钱镠派遣他的弟弟钱镖率军前去救援。秋季八月,钱镠命令方永珍援救婺州。九月,淮南将领陶雅、陈璋攻克婺州,抓住刺史沈夏后返回。杨行密任命陶雅为江南都招讨使、歙婺衢睦观察使,任命陈璋为衢婺副招讨使。陈璋进攻暨阳,两浙将领方习打败了他。方习又进攻婺州。十二月,陈询没有守住睦州,逃奔广陵,淮南招讨使陶雅进而占据睦州城。

【原文】

三年春正月,陶雅引兵还歙州,钱镠复取睦州 [1] 。庚辰,钱镠如睦州。

【注文】

[1] 歙州: 州名。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置,治所设在海宁县(今安徽休宁东)。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新安郡。大业十三年(617年)移治歙县(今安徽歙县)。唐高祖武德初复为歙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新安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歙州。唐时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歙县、绩溪、黟(yī)县、休宁、祁门及江西婺源等地。

【译文】

唐昭宣帝天祐三年(906年)春季正月,陶雅带领军队返回歙州,钱镠再次攻占睦州。庚辰(二十六日),钱镠抵达睦州。

【原文】

陈璋闻陶雅归歙,自婺州退保衢州。两浙将方永珍等取婺州,进攻衢州。秋八月,两浙围衢州,衢州刺史陈璋告急于淮南,杨渥遣左厢马步都虞候周本将兵迎璋 [1] 。本至衢州,浙人解围,陈于城下,璋帅众归于本,两浙兵取衢州。吕师造曰:“浙人近我而不动,轻我也,请击之。”本曰:“吾受命迎陈使君,今至矣,何为复战?彼必有以待我也 [2] 。”遂引兵还。本为之殿,浙人蹑之,本中道设伏,大破之 [3]

【注文】

[1] 杨渥(wò)(886—908年): 字承天(亦作奉天),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杨行密长子。初任宣州观察使。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他继位为吴王,仍沿用唐朝年号。在位期间,沉湎于击球饮酒,四处游玩,荒淫无度,朝政被权臣徐温、张颢(hào)把持。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被徐温、张颢杀死,庙号“烈祖”,谥“威王”,后改谥“景王”。 左厢: 禁军名。

[2] 彼: 此指两浙兵。 有以待我: 即两浙军队设有埋伏。

[3] 蹑(niè): 紧随在后。

【译文】

陈璋听说陶雅回到歙州,便从婺州退守衢州。两浙将领方永珍等夺取婺州,又进攻衢州。秋季八月,两浙军队围攻衢州,衢州刺史陈璋向淮南告急,杨渥派遣左厢马步都虞候周本率军迎接陈璋。周本抵达衢州时,两浙军队已经解除了包围,列兵于城下,陈璋率部众归附周本,两浙军队攻取了衢州。吕师造说:“两浙军队离我很近却不动兵,这是轻视我们,请让我去攻击他们。”周本说:“我奉命来迎接陈使君,现在他来了,何必再战?他们一定做好对付我们的准备了。”于是带兵回来。周本为他们断后,两浙军队尾随他,周本在半道设下埋伏,大败两浙军队。

【原文】

冬十二月乙酉,钱镠表荐行军司马王景仁,诏以景仁领宁国节度使 [1] 。是岁,吴杨渥怒宣州观察使王茂章,以兵袭之,茂章奔两浙,更名景仁 [2]

【注文】

[1] 王景仁(?—914年): 原名王茂章,因避后梁太祖朱全忠家讳而改名为王景仁。唐末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年少时追随杨行密起事,由亲信小校累官至润州(治今江苏镇江)团练使。杨行密死后,因与杨渥不和,投奔吴越,先后任镇东军(今浙江绍兴)节度副使、宁国军(今安徽宣城)节度使。朱全忠称帝后,派人召他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仍担任宁国军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但只是朝奉请,不居实职。后又担任北面招讨使,与后晋军交战,兵败柏乡(今河北柏乡)。不久,因疽(jū)发病死,赠太师。

[2] 吴: 即五代十国中的吴(902—937年),又名杨吴、南吴、弘农、淮南,杨行密所建。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杨行密担任淮南节度使,开始割据江准(一说以这年杨行密任淮南节度使,作为吴的开国纪元)。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杨行密受封为吴王,建都广陵(今江苏扬州),称江都府。杨行密注意招集流亡,奖励农桑,使江淮一带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吴国最强盛时,辖今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和湖北等的一部分。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杨行密去世,其子杨渥继位,大权旁落。后梁末帝贞明五年(919年),杨隆演称吴国王,并改元武义,正式建国。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年),被南唐所灭。吴国共历四主、三十六年。

【译文】

唐昭宣帝天祐三年(906年)冬季十二月乙酉(初七日),钱镠上表朝廷举荐行军司马王景仁,朝廷下诏任命王景仁为宁国节度使。当年,吴杨渥怨恨宣州观察使王茂章,派兵袭击他,王茂章逃到两浙,改名为王景仁。

【原文】

后梁武帝开平元年春三月,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钱镠遣其子传璙、传瓘讨卢佶于温州 [1] 。夏四月,卢佶闻钱传璙等将至,将水军拒之于青澳 [2] 。钱传瓘曰:“佶之精兵尽在于此,不可与战。”乃自安固舍舟,间道袭温州 [3] 。戊午,温州溃,擒佶斩之。吴王镠以都监使吴璋为温州制置使,命传璙等移兵讨卢约于处州 [4]

【注文】

[1] 后梁: 朝代名(907—923年),五代十国之一,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公元907年,梁王朱全忠篡唐称帝,国号“梁”,建都开封,史称后梁。因皇帝姓朱,为与南北朝时的南梁相区别,故又称朱梁。后梁共历三帝十七年。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两省,陕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苏、山西、甘肃、宁夏、辽宁的一部分。其间长期与后唐前身即河东的晋国争霸直至亡国。 武帝: 即朱全忠。 开平: 后梁太祖朱全忠所用第一个年号,共计五年,即公元907年至911年。 卢佶(jí)(?—907年): 唐末遂昌县(治今浙江遂昌)人。唐哀帝天祐二年(905年),奉其兄卢约的命令攻占温州(治今浙江温州)。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他在与吴越军交战中,兵败被斩。

[2] 青澳: 岛名,在今浙江温州东北海中。

[3] 安固: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瑞安。 间(jiàn)道: 偏僻的小路。

[4] 卢约(?—907年): 唐末遂昌县(治今浙江遂昌)人。早年响应黄巢起义军在遂昌聚众起义。后率部攻克处州(今浙江丽水),建立政权,坐镇一方,自领刺史。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他投降吴越,后被杀死。 处州: 州名。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括州,治所设在今浙江丽水。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为缙云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名括州。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因避唐德宗名讳,而改为处州。辖地大致相当于今浙江丽水、缙云、青田、云和、龙泉、遂昌等地。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春季三月,镇海、镇东节度使吴王钱镠派遣他的儿子钱传璙、钱传瓘到温州讨伐卢佶。夏季四月,卢佶听说钱传璙等即将到来,便率水军到青澳进行抵拒。钱传瓘说:“卢佶的精兵都在这里,不可与他交战。”于是在安固下船,抄近道袭击温州。戊午(十二日),温州守军溃败,两浙军队俘虏并杀死了卢佶。吴王钱镠任命都监使吴璋为温州制置使,命令钱传璙等调兵去处州讨伐卢约。

【原文】

镇海节度判官罗隐说吴王镠举兵讨梁,曰:“纵无成功,犹可退保杭、越,自为东帝,奈何交臂事贼,为终古之羞乎 [1] ?”镠始以隐为不遇于唐,必有怨心,及闻其言,虽不能用,心甚义之 [2]

【注文】

[1] 判官: 官名。唐、五代节度、观察、防御、团练等使属官。唐制,特派担任临时职务的大臣可自选中级官员奏请充任判官,以辅佐政务。判官位在行军司马之下,分判仓、兵、骑、胄四曹事务。 交臂: 交手,拱手,以表示恭敬。

[2] 不遇: 不受重用。

【译文】

镇海节度判官罗隐劝吴王钱镠出兵讨伐后梁,说:“即使不成功,仍可退守杭州、越州,自称东帝,为什么要拱手侍奉贼寇,成为千古的羞耻呢?”钱镠开始认为罗隐在唐时没被重用,一定心怀怨恨,等听到他这番话,虽不能采用,但心里觉得他有节义。

【原文】

五月己卯,以吴王钱镠为吴越王 [1]

【注文】

[1] 吴越王: 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钱镠被后梁朝廷封为吴越王,吴越国历史自此开始。吴越国(907—978年),五代十国之一,钱镠所建,以杭州(治今浙江杭州)为西府,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为东府,历三代五王。辖一军(安国衣锦军)十三州(杭州、越州、湖州、温州、台州、明州、处州、衢州、婺州、睦州、秀州、苏州、福州),盛时疆域大致相当于今浙江全境、江苏东南部、福建东北部。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五月己卯(初三日),后梁朝廷任命吴王钱镠为吴越王。

【原文】

卢约以处州降吴越。

【译文】

卢约献出处州归降吴越。

【原文】

秋八月辛亥,以吴越王镠兼淮南节度使,充本道招讨制置使。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年)秋季八月辛亥(初六日),任命吴越王钱镠兼淮南节度使,充本道招讨制置使。

【原文】

二年秋八月,吴越王钱镠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诣大梁,陈取淮南之策 [1] 。淮南遣周本、吕师造击吴越,九月,围苏州。吴越将张仁保攻常州之东洲,拔之 [2] 。淮南陈璋帅柴再用等复取东洲 [3]

【注文】

[1] 大梁: 城名。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自安邑迁都于此,故址在今河南开封西北。秦始皇嬴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灭魏时被毁。南北朝、隋唐通称今河南开封为大梁。

[2] 张仁保: 吴越将领,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 东洲: 地名,又名东布洲,位于今江苏启东北。

[3] 柴再用(?—935年): 唐末五代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初名存,孙儒部将。孙儒失败后,归附杨行密,屡立战功,被授为光州刺史。杨行密建立吴国后,历任武昌军节度使、军马都指挥使、得胜军节度使等。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二年(908年)秋季八月,吴越王钱镠派遣宁国节度使王景仁奉表到梁国,陈述夺取淮南的策略。淮南派遣周本、吕师造进攻吴越,九月,围攻苏州。吴越将领张仁保进攻常州的东洲,并占领了它。淮南陈璋率领柴再用等人又夺回了东洲。

【原文】

三年夏四月,淮南兵围苏州,推洞屋攻城,吴越将临海孙琰置轮于竿首,垂 投锥以揭之,攻者尽露,炮至则张网以拒之,淮南人不能克 [1] 。吴越王镠遣牙内指挥使钱镖、行军副使杜建徽等将兵救之 [2] 。苏州有水通城中,淮南张网缀铃悬水中,鱼鳖过皆知之。吴越游弈都虞候司马福欲潜行入城,故以竿触网,敌闻铃声举网,福因得过,凡居水中三日,乃得入城 [3] 。由是城中号令与援兵相应,敌以为神。

【注文】

[1] 洞屋: 一种攻城工具。用木柱支撑,外面覆盖牛皮,形状像洞。 临海: 县名,治所在今浙江临海。 孙琰(yǎn): 吴越将领,临海(今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担任牙将,因骁勇多谋,被时人称为“孙百计”。 (gēng): 大绳索。 锥: 钻孔的工具。用大绳投锥以揭开牛皮,这是破洞屋的方法。 炮: 一种用来发射石弹的兵器。

[2] 行军副使: 官名。唐、五代节度使下有行军副使,位仅次于行军司马。

[3] 游弈: 武官名。负责率领游兵巡逻。 司马福: 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苏州(治今江苏苏州)人,曾任吴越游弈都虞候。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他曾设妙计打败淮南军队的进攻。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夏季四月,淮南兵围攻苏州,推着洞屋攻城,吴越将领临海人孙琰在城上架起长竿,竿头上安装轮子,用粗索穿过轮子拴着大锥,投向洞屋,揭开上面的牛皮,让进攻的敌人都暴露出来,炮石打过来就张开网来抵挡,淮南兵无法攻克苏州。吴越王钱镠派牙内指挥使钱镖、行军副使杜建徽等率兵前去救援。苏州有河水通入城中,淮南军在水中张着挂有铃铛的网,这样只要有鱼鳖经过都会知道。吴越游弈都虞候司马福想从水中潜入城里,故意用竿触网,敌人听见铃声便提起网来,司马福因此得以过去,他在水中一共呆了三天,才得以进城。于是城中的号令与外面的援兵互相呼应,敌人都认为很神奇。

【原文】

吴越王镠尝游府园,见园卒陆仁章树艺有智而志之 [1] 。及苏州被围,使仁章通信入城,果得报而返。镠以诸孙畜之,累迁两府军粮都监使,卒获其用 [2] 。仁章,睦州人也。

【注文】

[1] 陆仁章(?—939年): 唐末五代睦州(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家境贫困,曾为钱镠园卒。后因功被提拔,历任两府军粮都监使、内牙指挥使、衢州刺史、保大军节度使,同参相府事。 树艺: 种植。 志: 记在心里。

[2] 两府: 即镇海、镇东两节度使。

【译文】

吴越王钱镠曾在府园中游玩,发现园兵陆仁章栽树的技艺很好并且聪明伶俐,便记住了他。等到苏州被围时,钱镠让陆仁章进城通信,果然得到情报。钱镠把他当孙子来收养,逐渐迁升到两府军粮都监使,终于发挥了他的才能。陆仁章,是睦州人。

【原文】

辛亥,吴越兵内外合击淮南兵,大破之,擒其将何朗等三十余人,夺战舰二百艘 [1] 。周本夜遁,又追败之于皇天荡。钟泰章将精兵二百为殿,多树旗帜于菰蒋中,追兵不敢进而还 [2]

【注文】

[1] 何朗: 生卒年不详,杨行密部将。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他在与吴越钱镠的军队交战中,兵败被俘。

[2] 钟泰章: 一作钟章,合肥(治今安徽合肥)人,南吴将领,曾任左监门卫将军。因杀张颢有功,被授为滁州刺史。后随周本攻取苏州(治今江苏苏州),迁寿州团练使。南吴睿帝杨溥顺义元年(921年),因侵吞官马,被调任饶州刺史。 菰(gū)蒋: 植物名,即茭白。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四月辛亥(十六日),吴越军队内外合击淮南兵,将他们打得大败,俘虏将领何朗等三十余人,缴获战舰二百艘。周本连夜逃跑,又被吴越军队追击到皇天荡而打败。钟泰章率领二百精锐部队殿后,在菰蒋中插起很多旗帜,这才吓退了追兵。

【原文】

冬十月,湖州刺史高澧叛附淮南,举兵焚义和临平镇,吴越王镠命指挥使钱镖讨之 [1]

【注文】

[1] 高澧(lǐ)(?—约918年): 五代时吴国将领,湖州刺史高彦之子。唐哀帝天祐三年(906年)高彦去世,他被任命为湖州刺史。在任期间,为人凶残暴戾(lì),常常杀人取乐。钱镠听说后,准备派军讨伐,他闻讯后投奔吴国。但他到吴国后,仍未改掉食人的恶习。后又卷入宫廷政变中,协助朱瑾(jǐn)杀死徐温的儿子徐知训,最后被徐温斩杀。 义和: 即钱塘县。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冬季十月,湖州刺史高澧叛变依附淮南,带兵焚烧义和的临平镇,吴越王钱镠命令指挥使钱镖讨伐他。

【原文】

四年春二月,高澧求救于吴,吴常州刺史李简等将兵应之,湖州将盛师友、沈行思闭城不内 [1] 。澧帅麾下五千人奔吴 [2] 。三月癸巳,吴越王镠巡湖州,以钱镖为刺史。

【注文】

[1] 李简(861—929年): 上蔡(今河南上蔡)人。初为杨行密亲将,参与杨行密与孙儒之间的军阀混战,官至常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远镇鄂州(治今湖北武汉)。南吴高祖杨隆演武义元年(919年),加镇西大将军兼侍中。后因病请求返回江都(今江苏扬州),在途中去世。 盛师友: 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末五代时期,曾担任湖州巡检使、婺州刺史等。 沈行思(?—910年): 湖州将领。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因密谋杀死盛师友,而被吴越王钱镠处斩。 内(nà): 古同“纳”,接受。

[2] 麾(huī)下: 即将帅的部下。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春季二月,高澧向吴求救,吴常州刺史李简等率兵接应他,湖州将领盛师友、沈行思关闭城门拒不接纳。高澧率部下五千人逃奔到吴。三月癸巳(初三日),吴越王钱镠巡视湖州,任命钱镖为刺史。

【原文】

秋八月,吴越王镠筑捍海石塘,广杭州城,大修台馆 [1] 。由是钱塘富庶盛于东南。

【注文】

[1] 捍海石塘: 唐、五代水利工程,始修于唐。公元910年,吴越王钱镠再筑于杭州(治今浙江杭州)城外。上起六和塔,下抵艮(gèn)山门外。坝塘外捍钱塘江潮,内蓄积水以溉良田,还能泄水排涝。 台馆: 楼台馆阁,泛指朝廷官署。

【译文】

后梁太祖开平四年(910年)秋季八月,吴越王钱镠修筑抵御海潮的石塘,扩建杭州城,大规模修建台馆。从此钱塘的富庶在东南首屈一指。

【原文】

乾化元年 [1] 。湖州刺史钱镖酗酒杀人,恐吴越王镠罪之,冬十月辛亥朔,杀都监潘长、推官钟安德奔于吴 [2]

【注文】

[1] 乾化: 后梁太祖朱全忠所用年号,共计三年,即公元911年五月至913年正月。后梁末帝朱友贞在公元913年二月至915年十月间沿用乾化年号。

[2] 酗(xù)酒: 无节制地喝酒,撒酒疯。 都监: 官名。唐代中后期用兵,以宦官监军,因督察多路兵马,故称“都监”。五代沿置。 推官: 官名。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采访处置使属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刑狱等事。五代沿置。 钟安德(?—911年): 曾任湖州推官。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被湖州刺史钱镖杀死。

【译文】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湖州刺史钱镖酗酒杀人,害怕吴越王钱镠惩罚他,冬季十月辛亥朔(初一日),杀死都监潘长、推官钟安德后奔逃到吴。

【原文】

二年秋七月甲寅,加吴越王镠尚父 [1]

【注文】

[1] 尚父: 周武王尊吕尚为尚父,之后逐渐成为皇帝尊礼大臣所加的尊号。

【译文】

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秋季七月甲寅(初九日),加封吴越王钱镠为尚父。

【原文】

均王乾化三年春三月,吴行营招讨使李涛帅众二万出千秋岭攻吴越衣锦军,吴越王镠以其子湖州刺史传瓘为北面应援都指挥使以救之 [1] 。睦州刺史传璙为招讨收复都指挥使,将水军攻吴东洲,以分其兵势。夏四月,千秋岭道险狭,钱传瓘使人伐木以断吴军之后而击之,吴军大败,掳李涛及士卒三千余人以归。

【注文】

[1] 均王: 即朱友贞(888—923年),名锽(huáng),又名瑱(tián),砀山(今安徽砀山东)人,朱温第四子,朱友珪弟弟。朱温即帝位后,他被封为均王,先后担任左天兴军使、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等。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年),他的哥哥郢王朱友珪杀父篡(cuàn)位,他利用群臣不服的情绪,于次年杀死朱友珪,自立为帝。在位期间,宠信赵岩及外戚张汉鼎等人,卖官鬻(yù)爵,朝纲混乱。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不受朝廷节制,对外战争屡屡失败。龙德三年(923年),被后唐军围困而自杀身亡,史称梁末帝。 李涛: 生卒年不详,唐末五代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曾任吴国行营招讨使、右雄武统军。公元913年,他率军攻打吴越衣锦军,但被吴越军打得大败,他也被钱传瓘俘虏,直至公元921年才被释放回国。 千秋岭: 山名,位于今浙江杭州临安西北与安徽宁国交界处。

【译文】

后梁均王朱友贞乾化三年(913年)春季三月,吴行营招讨使李涛率领二万军队从千秋岭出发攻打吴越衣锦军,吴越王钱镠任命他的儿子湖州刺史钱传瓘为北面应援都指挥使前去救援。睦州刺史钱传璙为招讨收复都指挥使,率水军攻打吴的东洲,以分散他的兵力。夏季四月,千秋岭道路狭窄险要,钱传瓘派人砍下大树堵在路上,以截断吴军的退路,然后对吴军发起攻击,吴军大败,钱传瓘俘虏了李涛及士兵三千余人后返回。

【原文】

五月,吴遣宣州副指挥使花虔将兵会广德镇遏使涡信屯广德,将复寇衣锦军,吴越钱传瓘就攻之 [1] 。六月,吴越钱传瓘拔广德,虏花虔、涡信以归。

【注文】

[1] 副指挥使: 官名。指挥使副职。 花虔: 生卒年不详,曾任五代时吴国宣州副指挥使。后梁末帝朱友贞乾化三年(913年),被吴越钱传瓘俘虏。 广德: 县名,治所在今安徽广德。 涡(wō)信: 生卒年不详,曾任五代时吴国广德镇遏使。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年),被吴越钱传瓘俘虏。

【译文】

后梁均王乾化三年(913年)五月,吴派宣州副指挥使花虔率兵会同广德镇遏使涡信屯兵广德,准备再次进攻衣锦军,吴越钱传瓘顺势反攻。六月,吴越钱传瓘攻克广德,俘虏了花虔、涡信后返回。 zKqjwH/8IJR+yIyQflT1A/igRcRxLfgJMpMvO6J24C8n74OByOrOYy+AtOVvfMj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