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河决之患

【内容提要】

本篇主要叙述汉朝统治时期,黄河不断决口,有司广泛征集人才,使黄河得到治理的历史过程。

汉朝时期,当权者政治腐败,天灾伴随人祸相继发生。尤其是在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统治时期,朝中大臣以财力不足为借口,或从自身利益出发,延误对黄河的治理,致使黄河不断决口,给当地人民造成严重灾难。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共淹四郡三十二县十五万余顷土地。在汉成帝时,黄河再次在平原郡决口,洪水灌入济南郡和千乘郡,所造成的水灾损失相当于建始四年府库收入的一半。后黄河又在渤海、清河、信都三地泛滥成灾,冲灌了三十一座县邑,毁坏官亭民舍四万余所,给当地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面对空前的水灾,当朝皇帝委派朝官召集有才之士研究治水方案,却未予以施行。骑都尉平当被委派主管治理河堤事务。他上奏朝廷,广泛征求有治河经验的人。待诏贾让提出治理黄河上、中、下三个策略。王莽奏请征集治理黄河的专家,让他们提出治理黄河方案。所到专家各有治河的主张,长水校尉关并主张把地势低洼的地方空出来,不要再建官亭和民宅;御史韩牧则认为,可按《禹贡》记载进行挖掘河道,只要开凿出四五条河道就可受益;大司空掾官王横提出,把平原地带的百姓都迁走,重新开凿河道,使黄河水从高处流入大海。然而,当时执政的王莽只崇尚空谈,并没有具体实施。

在西汉平帝时,黄河、汴渠先后决口,长期没有修复、水灾面积日益扩大。到了东汉初期,战争刚刚结束,民众饱受徭役之苦,修复黄河又被搁置下来。后来,汴水向东泛滥,水利专家王景实施了综合治理黄河的方案。通过修筑堤防和水门的办法,限制河水在一定区域内流动,使黄河不再有决堤忧患。汴水工程全部竣工,从此黄河与汴渠分流,各自又回到原来的河道。

【原文】

汉元帝永光五年。初,武帝既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入海,广深与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 [1] 。是岁,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 [2]

【注文】

[1] 宣房: 瓠子堤名,堤在东郡(东郡治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馆陶: 即馆陶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即今河北馆陶县馆陶镇。 屯氏河: 古水名。黄河下游故道之一。西汉武帝时堵河水决口瓠子以后不久,又于今河北馆陶县北决,分为屯氏河,流经魏、清河、信都、勃海四郡,约在今东光县境归入正流,全长一千五百里。屯氏河与黄河正流分水达七十年之久。元帝时河水又在灵县鸣犊口(今山东高唐县南)决口,屯氏河遂淤绝。

[2] 灵: 即灵县。西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 鸣犊(dú)口: 在今山东高唐县南,西汉大河(黄河)所经出处。

【译文】

汉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当初,汉武帝时代为堵塞黄河决口,在上面建宣房,后来黄河又在北岸的馆陶决口,分流为屯氏河,从东北方向入海,其河的宽度与深度与黄河相当,所以顺其自然流淌,不再筑堤堵塞。这一年,黄河在清河郡灵县鸣犊口决口,而屯氏河因此干涸。

【原文】

武帝元封二年 [1] 。上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河决,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 [2]

【注文】

[1] 元封: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六年,即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105年。

[2] 瓠(hù)子河: 古黄河支流。自今河南濮阳县南分黄河水东出经山东鄄城、郓城县南,折北经梁山西、阳谷东南,至阿城镇折东北经茌(chí)平县南,东注济水。

【译文】

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派汲仁、郭昌征调数万人堵塞瓠子河的决口,在其堰上兴建宫殿,称为宣房宫。

【原文】

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大雨水十余日,河决冬郡金堤 [1] 。先是,清河都尉冯逡奏言:“郡承河下流,土壤轻脆易伤,顷所以阔无大害者,以屯氏河通两川分流也。今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如有霖雨,旬日不霁,必盈溢。九河故迹,今既灭难明,屯氏河新绝未久,其处易浚;又其口所居高,于以分杀水力,道里便宜,可复浚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不豫修治,北决病四五郡,南决病十余郡,然后忧之,晚矣。 [2] ”事下丞相、御史,白遣博士许商行视,以为“方用度不足,可且勿浚”。后三岁,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滥兖、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败官亭、室庐且四万所 [3]

【注文】

[1] 金堤: 古堤名。西汉时在东郡、魏郡、平原郡界内黄河两岸,均有石筑金堤,高可达四五丈。

[2] 清河: 即清河郡。西汉高帝置,治所在清阳县(今河北清河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清河及枣强、南宫各一部分,山东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 冯逡(qūn)(生卒年不详): 字子产,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奉世子。通《易》,举孝廉为郎,任谒者。元帝建昭年间,为复土校尉。成帝初,任清河都尉,提出正确治河方略,未被采用。后迁陇西太守,治有廉名。 霁(jì): 本指雨止,引申为风雪停,云雾散,天气放晴。

[3] 平原: 即平原郡。西汉初置,治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辖境约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及河北吴桥等市县。 千乘: 即千乘郡。汉高祖置,治千乘县(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辖境相当今山东博兴、高青、利津、滨州等市县。

【译文】

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夏季,四月,大雨连降十多天,黄河在东郡金堤决口。在此之前,清河郡都尉冯逡上奏说:“清河郡处在黄河的下流,土壤松弱,容易崩塌,最近所以没发生大水灾害,是因为屯氏河变为两条河分流。现在屯氏河已经堵塞,灵县鸣犊口又流水不畅,如今只有一条黄河承受数条河流的水量,虽然加高堤防,但最终不能使它顺畅宣泄。如遇到大雨,十天不停,必然泛滥成灾。大禹时代修筑的九河故道,如今很难寻找,屯氏河刚刚淤塞不久,容易疏通;又由于黄河与屯氏河分流的汊口处在高处,修筑分减水力的工程,也非常方便,可以重新疏通屯氏河,以缓解黄河泄水的压力,防备非常情况的发生。如果不预先进行修理整治,黄河一旦在北岸决口,将会使四五个郡受灾,如果在南岸决口将危害十多个郡,事发后再忧愁后悔,已经晚了。”成帝将冯逡的奏章交给丞相和御史大夫审查办理,丞相和御史大夫奏白天子,派遣博士许商到那一地区巡视考察,根据许商的考察,他们认为“现国家经费不足,暂且不必疏通”。三年之后,黄河果然在馆陶和东郡金堤决口,洪水泛滥到兖州和豫州,包括平原郡、千乘郡、济南郡,一共淹没了四个郡三十二县,十五万余顷的土地,水深之处达三丈,冲毁官署驿站,以及民房近四万所。

【原文】

冬十一月,御史大夫尹忠以对方略疏阔,上切责其不忧职,自杀 [1] 。遣大司农非调调均钱谷河决所灌之郡,谒者二人发河南以东船五百艘,徙民避水,居丘陵九万七千余口 [2]

【注文】

[1] 疏阔: 疏漏,不周密。 大司农: 秦置,掌朝廷财政经济。原名治粟内史,景帝后元元年(前143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司农。

[2] 非调: 人名。非姓,为秦非子之后。

【译文】

汉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冬季,十一月,因御史大夫尹忠治河的方案疏漏,不切合实际,成帝斥责他不尽职尽责,尹忠自杀。汉成帝派大司农非调筹措调集均平钱谷解救洪水冲毁的郡县,派谒者二人向河南以东地区征调五百艘船,转运灾民到丘陵地带躲避洪水,共救出九万七千多人。

【原文】

河平元年春,杜钦荐犍为王延世于王凤,使塞决河 [1] 。凤以延世为河堤使者。延世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三月,诏以延世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

【注文】

[1] 王延世(生卒年不详): 西汉犍为资中(今四川资阳)人,字长叔。成帝时任校尉。建始四年(前29年),河决东郡金堤。次年,受命以河堤使者治河。用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遂迁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赐爵关内侯。河平三年(前26年),河复决平原,又奉诏与丞相史杨焉等治之,六月乃成。

【译文】

汉成帝河平元年(前28年),春季,杜钦将犍为人王延世推荐给王凤,派他去负责堵塞黄河决口。王凤任命王延世为河堤使者。王延世用竹编成长四丈、九人合围的竹篓,里面盛上小石头,用两条船夹着运载,投入到决口处。经过三十六天奋战,河堤修成。三月,成帝下诏任命王延世为光禄大夫,领取俸禄中二千石,赐关内侯爵位与黄金一百斤。

【原文】

三年秋八月,河复决平原,流入济南、千乘,所坏败者半建始时。复遣王延世与丞相史杨焉及将作大匠许商、谏大夫乘马延年同作治,六月乃成 [1] 。复赐延世黄金百斤。治河卒非受平贾者,为著外繇六月 [2]

【注文】

[1] 乘(shènɡ)马: 复姓。

[2] 平贾(jià): 汉代市署机构基于时价制定的一种官定价格,其由各郡的市署机构制定,并在本郡范围内发挥效力。此处意为视其时的平贾标准,雇人为挖河之役。 外繇(yáo): 繇,通“徭”,征役。此指戍边。

【译文】

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年),秋季,八月,黄河再次在平原郡决口,洪水灌入济南、千乘郡,所造成的损失是建始四年的一半。朝廷再次派遣王延世与丞相史杨焉及将作大匠许商、谏大夫乘马延年,共同负责治理,六个月后,工程竣工。再次赏赐王延世黄金一百斤。凡是参加治河的人没有按照“平贾”领取工钱的,登记在册,折合免除戍边之徭六个月。

【原文】

鸿嘉四年秋,勃海、清河、信都河水湓溢,灌县邑三十一,败官亭、民舍四万余所 [1] 。平陵李寻等奏言:“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今因其自决,可且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稍自成川,跳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财力寡。 [2] ”于是遂止不塞。朝臣数言百姓可哀,上遣使者处业振赡之。

【注文】

[1] 湓(pén): 水上涌。

[2] 李寻(生卒年不详): 西汉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字子长。治《尚书》,好《洪范》灾异。成帝时为丞相属吏。哀帝即位,因大司马骠骑将军王根荐待诏黄门,上书以灾异说时政,建言“稍抑外亲,选练左右”。历任黄门侍郎、骑都尉、使护河堤。哀帝即位,荐夏贺良等待诏黄门。贺良等陈说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后哀帝以贺良言无验诛之。李寻亦减死一等,徙敦煌。 九河: 《尚书·禹贡》记载,当时黄河流至河北平原中部后,“又北播为九河”,据《尔雅·释水》说是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絜、钩盘、鬲津等九河,今已不能确定。近人多主张九河不一定是九条河,而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派的总称。

【译文】

汉成帝鸿嘉四年(前17年),秋季,黄河又在渤海、清河、信都等地泛滥成灾,三十一个县邑被淹没,冲毁官亭、民舍四万余所。平陵人李寻上奏说:“参加议论治河的人经常想寻找九河的故道,进行疏通治理。如今黄河已决口,可暂时不进行堵塞,先观察水的流势,如果使黄河有一条固定的水道,就应当使它自己形成河川,再沿河川挑出河床的沙土,然后按其自然状况进行治理,就一定会成功,而且也节省财力和人力。”于是停止堵塞不再筑堤。朝臣屡次上奏谈论灾区百姓的哀愁悲惨,汉成帝派使者进行安置赈济。

【原文】

绥和二年九月,骑都尉平当使领河堤,奏:“九河今皆寘灭 [1] 。按经义,治水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壅塞之文。河从魏郡以东北多溢决,水迹难以分明,四海之众不可诬,宜博求能浚川疏河者。”上从之。

【注文】

[1] 平当(?—前4年): 字子思,西汉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出身豪富,少为大行治礼丞。元帝时,任顺阳、栒邑县令。因明经升博士,常以经术言灾异得失。累迁太中大夫给事中、长信少府、大鸿胪、光禄勋。因主张续修昌陵,降为钜鹿太守。哀帝即位,复为光禄勋,后升御史大夫至丞相。赐爵关内侯。 寘(zhì): 同“置”。

【译文】

汉成帝绥和二年(前7年),九月,骑都尉平当任河堤使,上奏说:“古代的九河故道今天都已湮灭。按照经书的意义,治理水患有决开堵塞的河道、深挖河床的方法,而没有修堤防阻塞水流的记载。黄河从魏郡的东北多次泛滥决口,水道难以分清,四海之内的民众不可轻视,应当广泛征求能浚川疏河的人。”汉成帝听取了他的建议。

【原文】

待诏贾让奏言:“治河有上、中、下策。古者立国居民,疆理土地,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所不及。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使秋水多得其所休息,左右游波宽缓而不迫 [1] 。夫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也;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岂不遽止,然其死可立而待也。故曰:‘善为川者决之使道,善为民者宣之使言。’盖堤防之作,近起战国,雍防百川,各以自利 [2] 。齐与赵、魏以河为竟,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去河二十五里,河水东抵齐堤则西泛赵、魏;赵、魏亦为堤去河二十五里,虽非其正,水尚有所游荡,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宫宅,遂成聚落 [3] 。大水时至漂没,则更起堤防以自救,稍去其城郭,排水泽而居之,湛溺自其宜也 [4] 。今堤防狭者去水数百步,远者数里,于故大堤之内复有数重,民居其间,此皆前世所排也。河从河内黎阳至魏郡昭阳,东西互有石堤,激水使还,百余里间,河再西三东,迫阨如此,不得安息 [5] 。今行上策,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河西薄大山,东薄金堤,势不能远,泛滥期月自定。难者将曰:‘若如此,败坏城郭、田庐、冢墓以万数,百姓怨恨。’昔大禹治水,山陵当路者毁之,故凿龙门,辟伊阙,析底柱,破碣石,堕断天地之性,此乃人功所造,何足言也 [6] 。今濒河十郡,治堤岁费且万万,及其大决,所残无数。如出数年治河之费,以业所徙之民,遵古圣之法,定山川之位,使神人各处其所而不相奸。且以大汉方制万里,岂其与水争咫尺之地哉?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上策。若乃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虽非圣人法,然亦救败术也 [7] 。可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恐议者疑河大川难禁制,荥阳漕渠足以卜之 [8] 。冀州渠首尽当仰此水门。诸渠皆往往股引取之,旱则开东方下水门,溉冀州;水则开西方高门,分河流,民田适治,河堤亦成。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倍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最下策也。”

【注文】

[1] 待诏: 官名。汉代征士凡特别优异的待诏于金马门(宫门)。 贾让(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成帝时提出过治理黄河的上、中、下三策。他的从黎阳改河北行的上策和在淇口至漳水一带筑坝设闸调节径流的中策对治理黄河有积极影响;他把利用堤防防洪作为下策。 陂(bēi)障: 堤岸。 污泽: 污,停积不流的水。积水的洼地。

[2] 战国: 时代名。我国古代史上春秋之后至秦以前的一个历史时代。时魏、赵、韩、齐、楚、秦、燕为代表的诸大国之间进行着激烈、频繁的大规模战争,一直到前221年秦始皇兼并六国才告结束。

[3] 齐: 即齐国。西周初吕尚封国。初都营丘,在今山东昌乐县东南五十里古城(一说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临淄故城)。胡公徙都薄姑,即今山东博兴县东北十五里博姑城。献公又徙临淄,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北临淄故城。春秋时齐桓公首先称霸。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为秦所灭。 赵: 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初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赵敬侯时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至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 魏: 即魏国,战国时七雄之一。开国君主魏文侯(名斯)是西周时毕万的后代,与赵韩一起瓜分晋国。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进行改革,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国。西攻取秦的河西,北攻灭中山,南击败楚国,夺得大梁(今河南开封)等地。魏惠王迁都大梁,因而魏也被称为梁。前344年魏惠王召集逢泽之会,自称为王。马陵之战失败后,国势一蹶不振。此后疆土陆续被秦攻占,前225年为秦国所灭。 竟: 通“境”。

[4] 湛(chén): 通“沉”。

[5] 河内: 即河内郡。西汉高祖时改殷国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卫辉市)以西地区。 黎阳: 古津渡,故址在今河南浚县东南。黎阳位于古黄河北岸,为黄河津渡,与白马津隔河相对。 昭阳: 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6] 薄: 迫近。 龙门: 地名。即禹门口。在山西河津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黄河至此,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故名。 伊阙: 山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 底柱: 底当“砥”。地名。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黄河急流中的石岛。 碣石: 山名。在古黄河入海处。 堕(huī): 通“隳”。毁坏。

[7] 奸(ɡān): 通“干”。犯。 冀州: 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中的冀州,西、南、东三面都以当时黄河与雍、豫、兖、青等州为界,指今山西和陕西间黄河以东、河南和山西间黄河以北及山东西部、河北东南部地。

[8] 淇口: 淇,淇水,在河南北部,古为黄河支流。淇水东至黎阳入黄河处。 荥(xíng)阳: 古邑名。又作荧阳。战国时韩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秦置县。

【译文】

待诏贾让上奏说:“治理黄河有上、中、下三策。古代建立城郭安置居民,划分疆界,垦殖土地,一定要放弃川泽汇流之处,考虑水势不能到达的地方。大河没有堤防,小河能够流入,在地势低下的地方筑堤,成为湖泊池泽,在秋天雨水多时可以用它蓄水,左右水波宽缓而不急迫。土地上有河流,就像人有嘴一样;治理土地要防止河水,就像婴儿哭了堵住嘴制止他哭一样,怎么会不能立即制止住呢?然而孩子的死亡也就到了。所以说:‘善于治理河水的人,决开堤防,使它通畅;善于治民的人,使人宣泄心中的想法,畅所欲言。’修筑堤防工程,兴起于近代的战国时期,各自为了本国的利益,堵塞百川。齐国与赵国、魏国各自以黄河为界,赵国、魏国接近大山,齐国地势低下,便在距黄河二十五里的地方修筑堤防,河水向东流到齐国的堤防,便向西泛滥,于是赵国、魏国遭受水灾。赵、魏两国也在距黄河二十五里的地方修建堤防,这虽然不是正确的方法,但河水尚有流动的地方,有时流来又流走,沉积的淤泥成为肥美的土地,百姓在上面耕田种植;或许有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生水灾,就渐渐在那里兴建住宅,最后形成村落。如果洪水到来,漂流淹没人畜田宅,为了自救,便再修筑堤防,然后离开城郭到河床地带,排除积水,居住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有遭受洪水袭击而被淹死的事发生。如今黄河的堤防,窄的地方距河只有数百步远,远的有数里,于是在旧有的大堤之内又修起数重堤防,人民居住在里面,这些地方都是以前排水的河床。黄河从河内郡黎阳到魏郡昭阳,东西两岸都有石筑的堤防,使得洪峰到这里急转而回,百余里之间,黄河两次向西流,三次向东流,急迫成这样,而不得安宁。如今要行使上策,就将面临洪水冲击的冀州人民迁走,决开黎阳遮害亭的大堤,放黄河的水使其向北流入大海。黄河以西临近大山和东面靠近金堤的阻挡,水流得不会太远,洪水泛滥一个月就能平定下来。责难的人将会说:‘如果这样,将要毁坏数以万计的城郭、农田房舍,以及坟墓,百姓会怨恨的。’从前大禹治水,山陵挡路要摧毁它,所以开凿龙门,打开伊阙,分开砥柱,击破碣石,改变天地的原来面貌,而这些城郭、房舍、坟墓不过是人工制造,有什么好说的。当今濒临黄河的十个郡,每年治理河堤的费用需万万钱,一旦遇上大的决堤,所受的毁坏就无计其数了。如果拿出数年治河的费用,用来迁徙安置百姓,遵照古代圣人的方法,确定山川的位置,使神和人各处其所而互不相扰。况且大汉王朝的国土方圆万里,何必与黄河去争那一点土地呢!这一工程如能实施,黄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千年没有水患,所以称其为上策。如果在冀州地区多开凿运河渠道,既能使百姓灌溉农田,又可分减水势。虽然不是圣人的治水方法,然而也是挽救水患的一种良策。可从淇口以东修筑石堤,多设水门。恐怕有人会怀疑黄河水大,难以用渠道、水门控制,而荥阳县的漕运河道,足可证实这种做法行之有效。冀州水渠灌溉,从头至尾,都仰仗这种水门。其他的水渠往往都要从这条渠引水,天旱时便可打开东方下水门,灌溉冀州地区的土地;遇有洪水到来,便可打开西方高处的水门,使水分流,这种方法,使民田得到适时管理,河堤也得到了保护。这是富国安民、兴利除害、可以防止水患百岁之久的办法,所以称其为中策。如果只是修理完善原有的堤防,不断增高加厚,所耗费的人力劳力没有止境,且依然屡屡遭遇灾害,这是最下策。”

【原文】

平帝元始四年,王莽奏征能治河者以百数,其大略异者,长水校尉平陵关并言 [1] :“河决率常于平原、东郡左右,其地形下而土疏恶。闻禹治河时,本空此地,以为水猥盛则放溢,少稍自索,虽时易处,犹不能离此。上古难识。近察秦、汉以来,河决曹、卫之域,其南北不过百八十里,可空此地,勿以为官亭、民室而已。”御史临淮韩牧以为:“可略于《禹贡》九河处穿之,纵不能为九,但为四、五宜有益 [2] 。”大司空掾王横言 [3] :“河入勃海地,高于韩牧所欲穿处。往者天尝连雨,东北风,海水溢,西南出浸数百里,九河之地已为海所渐矣。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又秦攻魏,决河灌其都,决处遂大,不可复补。宜却徙完平处,更开空,使缘西山足,乘高地而东北入海,乃无水灾。”司空掾沛国桓谭典其议,为甄丰言 [4] :“凡此数者,必有一是。宜详考验,皆可豫见。计定然后举事,费不过数亿万,亦可以事诸浮食无产业民。空居与行役同当衣食,衣食县官而为之作,乃两便,可以上继禹功,下除民疾。”时莽但崇空语,无施行者。

【注文】

[1] 平帝: 即汉平帝刘衎(kàn)(前9年—后5年)。元帝孙,中山孝王子。哀帝死,被迎立为帝,年仅九岁。元帝后王氏以太皇太后临朝,外戚王莽任大司马掌握朝政,打击异己,笼络民心,自升为安汉公、宰衡。元始五年(公元5年)为王莽毒死。 元始: 西汉平帝刘衎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五年,即公元1年至5年。 长水校尉: 掌驻扎在长水、宣曲的胡骑。

[2] 《禹贡》: 《尚书》中的一篇。战国时代的著作。篇中把当时中国划分为九州。记述各地区山川分布、交通、物产等。

[3] 掾(yuàn): 属官统称。汉代三公府及其他重要官府皆置掾、史、属,分曹治事。掾为曹长,史、属为副贰。故掾史多冠以曹名,如户曹掾、户曹史等。掾史为有职吏,其下还有从掾位、从史位、待事掾、待事史等散吏。

[4] 桓谭(约前24—后56年): 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濉溪)人。初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能文章,尤好古学。光武帝时官至议郎给事中。曾因反对谶纬之学,几乎被杀,出六安郡丞。著有赋、诔、书、奏凡二十六篇,并有《新论》二十九篇。年七十余病卒。 甄(zhēn)丰(生卒年不详): 西汉末年人。哀帝末为左将军光禄勋。平帝立,以定策安宗庙封广阳侯,为少傅。助王莽定制度,议立“安汉”、“宰衡”名号等。莽居摄,为太阿右拂大司空。因畏汉宗室反对,不欲莽称帝,被贬为更始将军、广新公。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其子寻作符命遭莽追捕,乃自杀。

【译文】

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奏请征集能够治理黄河的专家以百计算,他们各自的主张并不相同,长水校尉平陵人关并说:“黄河常常在平原郡、东郡左右的地方决口,那一带地形低洼,土质疏松。听说大禹治理黄河时,原本将这里空了出来,认为水大时可倾泻到那里,水少时就自行干涸(hé)。虽然有时改变地点,但依然不能离开这一带。上古时代的事情,难以考察。考察近代秦、汉以来的状况,黄河决口在古曹国、古卫国地域内,南北不过一百八十里,可以把这一带腾空,不要再建官亭和民宅。”御史临淮人韩牧认为:“可按《禹贡》记载的九条河道进行挖掘,即使挖不出九条河道,只要开凿出四五条也受益。”大司空掾官王横认为:“黄河注入渤海的入口处,比韩牧打算挖掘的河道地势高。过去,常常有连雨天气,刮起东北风,海水四溢,向西南倒灌数百里,古九河的故道早已被海水淹没。大禹开凿的黄河古道,本来是顺着西山向东北流去,《周谱》说:‘周定王五年(前602年),黄河改道,’如今的黄河,并非当年大禹开凿的河道。再有秦国攻打魏国,决开黄河灌其国都大梁城,决口已扩大,不能再堵塞。应该把平原地带的百姓都迁走,重新开凿河道,使河水沿西山地势较高的地区,向东北流入大海,便不会发生水灾。”司空掾官沛国人桓谭集中了大家的建议,对甄丰说:“这几点建议,肯定会有一个是正确的。应详细考察,可以找出正确的意见。计划定下,然后行动,费用不超过数亿万,也可以给无业的游民找到事做。他们闲着无事可做,与服劳役同样都需要国家的衣服和粮食,由官府供应衣服、粮食,而他们为国家劳作,这对国家与百姓都有好处,这样上可以继承大禹治水的功业,下可以为民众除去水害。”然而,当时执政的王莽只崇尚空谈,并没有具体实施。

【原文】

王莽始建国三年 [1] 。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堤塞 [2]

【注文】

[1] 始建国: 王莽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五年,即公元9年至13年。

[2] 元城: 即元城县。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沙鹿旁(今河北大名县东)。

【译文】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黄河在魏郡决口,泛滥到清河以东数郡地区。最初,王莽担心黄河决口将淹没元城王氏皇族的坟墓,这一年黄河决口向东泛滥,元城县没有遭受水患,所以决定不堵塞河堤。

【原文】

明帝永平十二年 [1] 。初,平帝时河、汴决坏,久而不修。建武十年,光武欲修之,浚仪令乐俊上言 [2] :“民新被兵革,未宜兴役。”乃止。其后汴渠东侵,日月弥广,兖、豫百姓怨叹,以为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会有荐乐浪王景能治水者,夏四月,诏发卒数十万,遣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汴渠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 [3] 。景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焉。

【注文】

[1] 明帝: 即东汉明帝刘庄(28—75年)。光武帝第四子,汉光武帝时立为皇太子。公元58年即位,年号永平。在位期间,社会安定,徭役较轻,户口增加;开凿汴渠,重视农业;遣将窦固、耿秉出击北匈奴,并经营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死后谥为明帝,庙号显宗。 永平: 东汉明帝刘庄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十八年,即公元58年至75年。

[2] 建武: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三十二年,即公元25年至56年。 光武: 即汉光武帝刘秀(前6—后57年)。东汉建立者。西汉皇族。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市西南)人。25年至57年在位。新朝末年与兄刘起兵,加入绿林军。更始元年(23年)至河北,以兴复汉室为号召,势力渐大。建武元年(25年)称帝。后削平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在位时,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及禁止残害奴婢之令,减轻赋役,兴修水利,精简官吏。

[3] 乐浪: 即乐浪郡。西汉时置,治所在朝鲜县(今朝鲜平壤大同江南岸土城洞,一说即今平壤)。辖境相当今朝鲜平安南道、黄海道、北道、江原道和咸镜南道地。 将作谒者: 谒者,官名,光禄勋属官,掌宾赞受事,定员七十人,秩比六百石。王吴以谒者身份而将作,故谓之将作谒者。

【译文】

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当初,在汉平帝时,黄河、汴水曾经决口,长久没有修复。到了建武十年,汉光武帝打算进行治理,浚仪县令乐俊上奏说:“民众新近遭受战争的创伤,不宜兴起徭役。”于是停止。此后汴渠水向东蔓延,面积日益扩大,兖州、豫州的百姓哀怨叹息,认为朝廷兴办其他工程,不先解救民众的困急。恰在这时有人推荐乐浪郡王景,说他有治水才能,夏季四月,汉明帝下令征发民工数十万人,派王景与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堤防,从荥阳东直到千乘的入海口一共一千多里,每十里地设立一座水门,使水门之间的水互相流动,不再有溃决漏水的忧患。王景虽然减省工程费用,然而所用钱财仍以数以百亿计。

【原文】

十三年夏四月,汴渠成,河、汴分流,复其旧迹。

【译文】

汉明帝永平十三年(70年),夏季,四月,汴渠治水工程竣工,从此黄河与汴渠分流,各自回到原来的河道。 ppZ2sk9OSFcPW9TqjcsZxH7AyHgo5fLh4F2+e8uYK6SwtLIXZPb6RioaKmrBC09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