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主要叙述了汉武帝面对匈奴的屡次侵扰,发动数万大军展开军事反击,击败匈奴,阻止了匈奴对中原掠夺的历史过程。
在汉朝历史上,以游牧为生的北方匈奴不断南下杀虏人民、掠夺财富,多少年来对中原地区产生严重威胁。汉朝初期,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迎击匈奴,企图解除北方威胁,迫于国力不足,大败后转而采取和亲政策。然而和亲并不能满足匈奴的贪欲,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时期匈奴仍不断南下侵略。到了汉武帝刘彻时期国力强盛后,才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反击。其中重大战役达十六次之多,而具有决定意义的有三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率军击败匈奴,夺回河套等大片地区。匈奴再次侵入上谷郡和渔阳郡,屠掠当地官吏和百姓,卫青受命出击,击败匈奴楼烦王和白羊王,夺回了这片被匈奴侵扰多年的地区。此后卫青又受武帝命率众将及十余万大军,大胜匈奴右贤王侵扰朔方郡的军队,俘获人畜众多,大胜而归。
第二次战役,汉武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军重创匈奴右部,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霍去病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受命率骑兵出陇西郡进攻匈奴。汉军长驱直入,经过匈奴统辖的五个王国,转战六天击杀折兰王和卢侯王,活捉浑邪王的王子、相国、都尉,杀敌数千。当年,迫使匈奴浑邪王投降了汉朝。
第三次战役,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汉军远征漠北,直捣单于王庭,迫使匈奴不敢南侵。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统精锐骑兵进攻漠北匈奴内地。卫青击败匈奴伊稚斜单于军队,捕杀匈奴万余人,夺取匈奴若干储粮,补给军需。霍去病越过沙漠击败匈奴军队,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个亲王以及将军、相国等八十余个官员,捕斩匈奴七万余人。迫使匈奴远迁北方,很少再向南侵略,并多次派使者向汉朝请求和亲。
汉军对匈奴的讨伐尽管使匈奴受到沉重打击,但匈奴的继承人仍未放弃对汉边境的侵扰。匈奴乌维单于去世,他的儿子儿单于继位后,喜好诛杀征战,后来继承人仍不时派军队攻击汉朝边境地区,被汉军击败。匈奴派兵攻入上谷郡和五原郡屠杀掳掠官吏和平民。在他们的骑兵攻入五原郡和酒泉郡时,汉朝派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军击败匈奴,匈奴军向北逃走,不敢抵御。此后,汉朝廷出于强国富民考虑对外停止用兵。
汉武帝元光二年。雁门马邑豪聂壹因大行王恢言:“匈奴初和亲,亲信边,可诱以利致之,伏兵袭击,必破之道也 [1] 。”上召问公卿,王恢曰:“臣闻全代之时,北有强胡之敌,内连中国之兵,然尚得养老长幼,种树以时,仓廪常实,匈奴不轻侵也 [2] 。今以陛下之威,海内为一,然匈奴侵盗不已者,无他,以不恐之故耳。臣窃以为击之便。”韩安国曰:“臣闻高皇帝尝围于平城,七日不食 [3] 。及解围反位而无忿怒之心 [4] 。夫圣人以天下为度者也,不以己私怒伤天下之功,故遣刘敬结和亲,至今为五世利 [5] 。臣窃以为勿击便。”恢曰:“不然。高帝身被坚执锐,行几十年,所以不报平城之怨者,非力不能,所以休天下之心也 [6] 。今边境数惊,士卒伤死,中国櫘车相望,此仁人之所隐也 [7] 。故曰击之便。”安国曰:“不然。臣闻用兵者以饱待饥,正治以待其乱,定舍以待其劳,故接兵覆众,伐国堕城,常坐而役敌国,此圣人之兵也 [8] 。今将卷甲轻举,深入长驱,难以为功 [9] 。从行则迫胁,衡行则中绝,疾则粮乏,徐则后利,不至千里,人马乏食 [10] 。兵法曰‘遗人,获也’,臣故曰勿击便。”恢曰:“不然。臣今言击之者,固非发而深入也,将顺因单于之欲,诱而致之边,吾选枭骑、壮士,阴伏而处以为之备,审遮险阻以为其戒 [11] 。吾势已定,或营其左,或营其右,或当其前,或绝其后,单于可禽,百全必取 [12] 。”上从恢议。
[1] 雁门: 即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所在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河曲、五寨、宁武等县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黄旗海、岱海以南地。 马邑: 即马邑县。秦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 聂壹(生卒年不详): 西汉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为当地豪姓。汉武帝时因大行王恢奏请以利诱致单于,伏兵袭击之。武帝命御史大夫韩安国及王恢、李广等将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使其约单于入马邑。单于率十万骑入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觉之,乃引兵还。 和亲: 指君主利用婚姻关系与其他政权统治者结亲和好。
[2] 代: 古国名。春秋时立。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战国初为赵襄子所灭。后襄子以其地封其侄赵周为代成君。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攻灭赵,赵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奔代,自立为王。后六年,又为秦所灭。 仓廪: 贮藏米谷的仓库。
[3] 韩安国(?—前127年): 西汉将领。字长孺,梁国成安(今河南汝州)人。初为梁孝王中大夫,吴楚七国之乱时,被任为将,击退吴兵,由此显名。武帝时任北地都尉,迁大司农,又升为御史大夫。元光二年(前133年),以护军将军统率大军企图伏击匈奴,事泄未成。后为材官将军,屯兵渔阳,兵败,徙屯右北平,忧病而死。 高皇帝: 即汉高祖刘邦。参见前“高祖”条注。 平城: 即平城县。秦置,治所在今山西大同东北。秦、汉属雁门郡,西汉又为郡东部都尉治。
[4] 忿怒: 生气、发怒。
[5] 刘敬: 即娄敬(生卒年不详)。西汉大臣。齐人。因建议刘邦西都关中有功,赐姓刘,拜为郎中,号奉春君。后封关内侯,号为建信侯。刘邦被匈奴击败,他主张将汉宗室女嫁与匈奴单于,谋求和亲。刘邦纳其议,命他出使匈奴,与之和亲结约。又曾建议迁徙六国贵族后裔及富商大族充实关中,以削弱各地豪强势力。
[6] 被(pī)坚执锐: 被,覆盖在肩背上,穿在身上,后作“披”。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7] 櫘(huì): 粗陋的小棺材。 隐: 忧伤,痛苦。
[8] 正治: 治理,整治。 定舍: 驻扎休息。 覆: 覆灭,消灭。 堕(huī): 毁坏。古同“隳”。
[9] 卷甲: 收起武器。 轻举: 轻易行动。 长驱: 大举深入。
[10] 从: “纵”的古字。 迫胁: 逼迫,威胁。 衡: 通“横”。 疾: 迅速。 徐: 缓慢。
[11] 枭(xiāo): 勇猛,强悍。 阴伏: 暗中埋伏。 审: 详查。 遮: 遮蔽。 险阻: 比喻险恶困难的处境。 戒: 掩护。
[12] 营: 设营。 禽: 俘虏。通“擒”。 百全: 指极为完整。
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雁门郡马邑县的豪强聂壹,通过大行王恢上书皇上说:“匈奴刚刚与汉朝和好结亲,对边境吏民亲近信任,可以用财力引诱他们前来,然后埋伏重兵进行袭击,这是攻破匈奴的好办法。”汉武帝召见公卿征求他们的意见,王恢说:“我听说以前代郡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时,北面有强敌匈奴威胁着,南面受中原诸国军队的牵制,然而仍能赡养老人,抚育幼儿,按时令季节植树种粮,仓库的粮食常常充实,匈奴不敢轻易侵扰。当今凭着陛下的神威,四海之内已经统一,只有匈奴侵扰不断,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匈奴没有畏惧之心而已。我私下认为派兵攻打匈奴,对国家有利。”韩安国说:“我听说高皇帝曾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没有东西吃。等到解围回到京城之后,并没有对匈奴有愤恨恼怒之心。圣人应该宽宏大量,不因个人的私愤而伤害天下大局,所以高皇帝派刘敬前去与匈奴结好和亲,到现在已有五世的好处。我私下认为还是不攻打匈奴为好。”王恢说:“不对。高帝身被坚甲,手拿利器,征战几十年,他不报平城被围怨恨的原因,并不是力所不能及,而是为安定天下百姓的心。现在边境屡受匈奴侵扰,士兵受伤战死,中原地区运送死亡士兵棺材的车辆彼此相望,这是仁人所痛心的事。所以说打匈奴是应该的。”韩安国说:“不对。我听说善于用兵的人,是让自己的军队吃饱后等待敌人饥饿,治理好自己的士兵等待敌人混乱,定住军营等待敌人疲劳困乏,所以一旦与敌人交战,就将敌人歼灭,攻伐敌国摧毁城池,或是常常按兵不动,迫使敌人屈服,这是圣人的用兵策略。现在如果我们轻易对匈奴用兵,长驱直入敌境,很难成功。军队如果纵行前进,前锋就会遭受威胁,横行的话中路会受阻击而中断,急速前进会缺乏粮食供给,行军缓慢就会失去有利时机,走不到一千里,人马就会缺乏粮食。这正如《兵法》上所说‘是把自己的军队拱手送给敌人,使敌人获取胜利的机会’,所以我认为不打匈奴为好。”王恢说:“不对。我现在说的攻击匈奴,并不是要使军队深入敌人腹地,而是要利用匈奴单于的贪欲,引诱他们到边境,我们再挑选勇猛、强悍的骑兵和壮士,埋伏在险要地方做袭击的准备,查看地形,用险阻地形为掩护。我们的部署定下来,或攻打敌人的左翼,或攻打敌人的右翼,有的正面阻止敌人前进,有的断绝敌人的后路,这样的话,匈奴单于肯定会被擒获,我们必定会全面获得胜利。”武帝接受了王恢伏击匈奴的主张。
夏六月,以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将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约单于入马邑,纵兵 [1] 。阴使聂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 [2] 。”单于爱信,以为然而许之。聂壹乃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下,示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 [3] 。”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万骑入武州塞 [4] 。未至马邑百余里,见畜布野而无人牧者,怪之 [5] 。乃攻亭,得雁门尉史,欲杀之,尉史乃告单于汉兵所居 [6] 。单于大惊曰:“吾固疑之!”乃引兵还。出曰:“吾得尉史,天也。”以尉史为“天王”。塞下传言单于已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乃皆罢兵。王恢主别从代出击胡辎重,闻单于还,兵多,亦不敢出。
[1] 护军将军: 官名。西汉将军名号。武帝时以韩安国任此职,督护诸将军。不常置。 卫尉: 官名。战国秦始置,掌宫廷警卫。西汉沿置,秩中二千石,列九卿。景帝曾改名中大夫令,后元元年(前143年)复故。掌皇帝所居未央宫禁卫,主管宫门屯驻卫士,专司昼夜巡警和检查出入者之门籍。亦称未央卫尉。有丞一员。属官有公车司马、卫士、旅贲三令丞,诸屯卫候、司马二十二官等。京城外建章、甘泉等行宫亦或置,冠宫名,置属官。 李广(?—前119年): 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文帝时,以良家子从军击匈奴为郎。善射,常从文帝射猎,格杀猛兽。景帝即位,为骑郎将。吴楚反时,以军功显名。后历任上谷、上郡、陇西、北地、雁门、云中等边郡太守,数与匈奴战。武帝时入为央卫尉。又以骁骑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兵败被俘,夺胡马驰还。在出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称誉为“汉飞将军”,避之不敢入界。曾以郎中令复为将军。武帝时从大将军卫青征匈奴,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骁骑将军: 武官名。汉武帝时李广为骁骑将军。东汉初改屯卫为骁骑。 太仆(pú): 官名。《周礼·夏官》有太仆,掌正王的职位,出入王之大命。秦汉时也设太仆,是九卿之一,掌管车马及畜牧等事务。皇帝出行,太仆总管车驾,亲自为皇帝御车。由于太仆和皇帝的关系密切而成为亲近的臣子,在臣属中是显要职务,因此太仆常常可以晋升为三公。 轻车将军: 将军名号。西汉置,统兵出征。东汉末地位较高,在九卿及卫将军之上。其后地位稍降。 将屯将军: 将军名号。西汉置。 李息(生卒年不详): 西汉北地郁郅(zhì)(今甘肃庆阳)人。初事景帝。武帝初为材官将军,军马邑。后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赐爵关内侯。元狩元年(前122年)任大行令。御史大夫张汤获罪时,以身列九卿,不早言汤之诈,抵罪。 材官将军: 官名。汉朝有材官将军,有战事时领郡国材官士出征,回师后即省,为临时性的将官。 车骑: 战车和骑兵。 材官: 即步兵。西汉时根据地方特点训练各个兵种,用于内地平原和山阻地区的步兵,称为材官。 纵兵: 出兵,发兵。
[2] 间: 间谍。 丞: 县丞。县令的辅助官员。
[3] 长吏: 地位较高官吏的统称。秦、汉一般指秩六百石以上官吏,县丞、尉禄秩低,亦可称长吏。
[4] 武州塞: 又作武周塞。秦筑以备匈奴。在今山西大同以西至左云一带。为秦、汉北边要塞。
[5] 布野: 遍野。
[6] 亭: 秦汉时每十里设置一亭,为基层政权。 尉史: 官名。尉即障、塞尉,尉史为其属吏,掌巡徼诸侯、部。内郡则于县尉下置之。
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年),夏季,六月,汉武帝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统率战车、骑兵、步兵共三十多万人埋伏在马邑旁边的山谷中,约好匈奴单于一旦进入马邑,就立即出兵袭击敌人。并秘密派遣聂壹做间谍,逃到匈奴那里,对单于说:“我能杀了马邑的县令和县丞,举城投降,城中所有的财物您都可以得到。”匈奴单于非常相信聂壹,认为他说得对,准允了他。聂壹回到马邑城杀了死刑罪犯,将其头悬挂在马邑城下,诈称是马邑县令及县丞的人头,让单于的使者观看,以此表示守信,说:“马邑城的长官已经被杀死,你们可以赶快进城来。”于是单于穿过边塞,率领十万骑兵进入武州塞。他们走到离马邑城一百多里的地方,看到牲畜布满田野,却没有放牧的人,觉得奇怪。单于便派人攻打路亭,将雁门郡的尉史俘获,想杀了他,尉史告诉单于汉兵所埋伏的地方。单于非常吃惊地说:“我本来就怀疑其中有诈!”于是领兵撤退。在撤出险境后,单于说:“我得到尉史,是天意呀!”就封尉史为“天王”。边塞传来单于已经撤军回去的消息,汉兵一直追到边塞,估计追不上了,便撤兵而归。王恢的任务主要负责从代地出击匈奴的辎重,听说单于已经回去,匈奴的军队很多,也没敢出兵攻击。
上怒恢,恢曰:“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只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 [1] 。廷尉当:“恢逗桡,当斩 [2] 。”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诛恢,是为匈奴报仇也 [3] 。”上朝太后,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其辎重,犹颇可得以慰士大夫心 [4] 。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乃自杀。自是之后,匈奴绝和亲,攻当路塞,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 [5] 。然尚贪乐关市,嗜汉财物;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 [6] 。
[1] 完: 保全,保护,使不受损失。
[2] 逗桡(náo): 也作“逗挠”,意为因怯阵而避敌。
[3] 蚡(fén): 即田蚡。
[4] 慰: 安慰。 士大夫: 有官位或未做官但有声望的知识分子。
[5] 胜(shēng)数: 尽数。
[6] 贪乐: 贪恋喜爱。 关市: 关隘与市场。古代指设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来专指设在边境同外族或外国通商的市场。
汉武帝很生王恢的气,王恢说:“原来约定匈奴进马邑县城之后,我们的军队才与单于交战,而我率军袭击他们的辎重车,可以取胜。现在单于不到马邑城就撤回了,我以三万人的军队打不过匈奴军,如果出击,只能失败。我本知道回来要被斩首的,可这样能保全三万士兵。”于是武帝将王恢交给廷尉治罪。廷尉认为:“王恢避敌观望畏缩不前,罪当斩首。”王恢用黄金千斤向丞相田蚡行贿,田蚡不敢直接向武帝说情,只好对太后说:“王恢首先谋划在马邑城埋伏出击匈奴的,现在没有成功就要杀了他,这等于为匈奴报仇啊。”武帝拜见太后时,太后就将田蚡的话告诉了皇上。皇上说:“正因为王恢是马邑事件的主谋,所以才调动全国的军队几十万人,按他所说进行了安排。而且即使捉不到单于,王恢所率的部队袭击匈奴的辎重车,仍然能安慰天下将士的心。现在不诛杀王恢,无法向天下人谢罪。”王恢得到消息后绝望,便自杀了。从此之后,匈奴与汉朝断绝了和亲,不断攻打交通要塞,常常侵扰汉朝的边境,边境报警的次数,数不胜数。不过匈奴仍然贪图在边境上的互市贸易,喜好汉朝的财物;汉朝也没断绝与匈奴的买卖,以满足匈奴的需要。
六年冬,匈奴入上谷,杀略吏民 [1] 。遣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各万骑,击胡关市下 [2] 。卫青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 [3] 。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为胡所败,亡七千骑。李广亦为胡所败,胡生得广,置两马间,络而盛卧 [4] 。行十余里,广佯死,暂腾而上胡儿马上,夺其弓,鞭马南驰,遂得脱归 [5] 。汉下敖、广吏,当斩,赎为庶人,唯青赐爵关内侯 [6] 。
[1] 上谷: 即上谷郡。战国燕置。秦时治所在沮(jù)阳县(今河北怀来东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张家口、小五台山以东,赤城县、北京延庆以西及内长城和昌平以北地。
[2] 车骑将军: 官名。西汉初将车骑士,故名。后遂为高级武官称号,位次大将军,且文官辅政者亦加此衔。 骑将军: 应为“郎中骑将”、“骑郎将”。秦置骑郎,西汉沿置,平时居宫中更值宿卫,皇帝出行则充车骑侍从,由骑将主管。东汉罢。 公孙敖(?—约前91年): 西汉北地义渠(今甘肃宁县)人。初以郎事景帝。武帝时,多次出征匈奴,封合骑侯。因亡卒及失期,两次论法当斩,皆赎为庶人。后以因杅(yú)将军筑塞外受降城。后七岁,出击匈奴至余吾水,失利当斩,诈死,亡匿民间五六年。后被发觉下狱。坐妻为巫蛊,族诛。 代: 此处指代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朝辖今山西阳高至河北蔚县一带,治代县(今河北蔚县)。后治所有变迁。西晋末废。 云中: 即云中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时治所在云中县(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古城)。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以东、大青山以南、卓资县以西,黄河南岸及长城以北地。西汉辖境缩小。
[3] 龙城: 汉匈奴集会处。其地一在漠南,汉武帝时卫青出上谷击匈奴,至龙城。此时匈奴单于庭在今大青山地区,龙城应离此不远,在上谷西北,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境。一在漠北,今蒙古国鄂尔浑河上游西岸哈剌巴尔戛逊故城。后汉军大举出塞攻打匈奴后,单于庭迁到漠北,今鄂尔浑河上游,龙城亦应在此附近。
[4] 生得: 活捉。 络(luò): 网状物。
[5] 佯: 假装。 暂: 忽然,突然。
[6] 赎: 用财物脱罪或抵免过失。 庶(shù)人: 平民。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冬季,匈奴攻入上谷郡,杀害抢掠当地的官吏和百姓。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率军从上谷郡出兵,骑将军公孙敖率军从代郡出发,轻车将军公孙贺率军从云中郡出发,骁骑将军李广率军从雁门郡出发,各自率一万骑兵,攻打屯兵在边关交易市场附近的匈奴军队。卫青一直进攻到龙城,斩首与俘虏匈奴七百多人。公孙贺没有取得战果。公孙敖被匈奴击败,伤亡七千名骑兵。李广也被匈奴击败。匈奴活捉了李广,把他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网袋里。走了十余里,李广装死,后来突然跃身跳到匈奴的马背上,从匈奴人手中夺过弓箭,跃马扬鞭向南奔驰,于是得以逃脱回到汉朝。汉朝廷将公孙敖、李广交给廷吏审讯,论罪当斩,因他们缴纳了赎金,降为平民,只有卫青被赐封关内侯的爵位。
秋,匈奴数盗边,渔阳尤甚 [1] 。以卫尉韩安国为材官将军,屯渔阳。
[1] 渔阳: 即渔阳郡。战国燕置。秦汉治渔阳县(今北京密云西南三十里)。辖境相当今河北滦河上游以南,蓟运河以西,天津海河以北,北京怀柔、通州以东地区。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秋季,匈奴多次侵扰边境,其中渔阳县受害最为严重。汉武帝任卫尉韩安国为材官将军,驻守渔阳县。
元朔元年秋,匈奴二万骑入汉,杀辽西太守,略二千余人 [1] 。围韩安国壁,又入渔阳、雁门,各杀略千余人 [2] 。安国益东徙,屯北平,数月,病死 [3] 。天子乃复召李广拜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4] 。
[1] 辽西: 即辽西郡。战国燕国置。秦时治所在阳乐县(今辽宁义县西)。西汉辖境相当今河北迁西、唐山以东,辽宁医巫闾山、大凌河下游以西及长城以南地区。
[2] 壁: 军营;军营的围墙。
[3] 北平: 即右北平郡。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无终县(今天津蓟州区)。西汉移治平刚县(今辽宁凌源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北承德、天津蓟州区以东(长城南滦河流域及其以东除外),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六股河以西地区。
[4] 右北平: 郡名。战国燕置,秦时治所在无终县(今天津蓟州区)。辖境相当于今辽宁建昌、建平以西,内蒙古赤峰以南,河北围场、隆化及天津蓟州区以东地区。西汉移治平刚县(今辽宁凌源西南),东汉徙治土垠县(今河北丰润东南)。西晋改为北平郡。
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秋季,匈奴以两万骑兵侵入汉境,杀了辽西郡太守,掠走两千多人。包围了韩安国的军营,又侵入渔阳县、雁门郡,两地各杀害与掳掠一千多人。韩安国向东迁徙,驻扎在右北平郡,数月后病死。汉武帝便再次任命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他,数年间,匈奴不敢入侵右北平郡。
车骑将军卫青将三万骑出雁门,将军李息出代。青斩首虏数千人。
车骑将军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雁门郡出击,将军李息率军从代郡出击。卫青斩首俘虏匈奴数千人。
临菑人主父偃、严安上书 [1] 。[偃]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2] 。其辞曰:“《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3] 。’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 [4] 。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昔秦皇帝并吞战国,务胜不休,欲攻匈奴 [5] 。李斯谏曰:‘不可 [6] 。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 [7] 。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 [8] 。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得其民不可调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敝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 [9] 。’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 [10] 。地固沮泽咸卤,不生五谷 [11] 。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12] 。暴兵露师十有余年,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 [13] 。是岂人众不足,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14] 。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 [15] 。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及至高皇帝定天下,略地于边,闻匈奴聚于代谷之外而欲击之 [16] 。御史成进谏曰:‘不可 [17] 。夫匈奴之性,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18] 。今以陛下盛德攻匈奴,臣窃危之 [19] 。’高帝不听,遂北至于代谷,果有平城之围。高皇帝盖悔之甚,乃使刘敬往结和亲之约,然后天下忘干戈之事 [20] 。夫匈奴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天性固然 [21] 。上及虞、夏、殷、周,固弗程督,禽兽畜之,不属为人 [22] 。夫上不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此臣之所大忧,百姓之所疾苦也。”
[1] 临菑(zī): 又名临淄、临甾,因城临菑水而得名。在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北。周初封吕尚于齐,建都于此。原名营丘,后改名临菑。齐胡公迁都薄姑,周厉王时献公又迁回。春秋、战国时均都于此。 主父偃(yǎn)(?—前126年): 西汉临淄人,主父为复姓。任中大夫。曾上奏汉武帝,建议颁布推恩令以削弱诸侯王势力,迁徙豪杰兼并之家于茂陵,置朔方郡以备匈奴等,都被武帝采纳。后任齐相,究治齐厉王淫佚之行,王惧而自杀。武帝怒其胁迫齐王致死,赵王又使人告发其受诸侯金,遂被族诛。 严安(生卒年不详): 西汉齐郡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武帝时,以故丞相史上书,引秦亡之教训,言用兵拓边非天下之长策。后任骑马令,主武帝之乘马。
[2] 律令: 律度法令,法规。
[3] 《司马法》: 书名。据《史记·司马穰苴传》载,齐威王命大夫整理三代遗规,附有司马穰苴兵法,故又称《司马穰苴兵法》。
[4] 逆德: 古代指勇、争、战、怒等有背慈善仁爱之事。 末节: 细节,小事。
[5] 秦皇帝: 即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年)。秦庄襄王子。前247年即位,年十三岁,委国事于相国吕不韦。前238年亲政,镇压嫪毐(Làoǎi)叛乱,黜免吕不韦,重用李斯等人,并灭韩、赵、魏、燕、楚、齐六国,前221年统一全国,建立秦朝,称始皇帝。确立至高无上皇权,实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与文字。毁六国城郭,修驰道、直道和五尺道。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南平百越,统一岭南。下令销毁民间兵器,迁天下富豪于咸阳,焚毁民间儒家书籍。因刑罚苛酷、赋役繁重,农民痛苦不堪,死后不久即爆发农民大起义。 战国: 这里指战国时期的六国,即齐、楚、燕、韩、赵、魏,逐一被秦吞并。
[6] 李斯(?—前208年): 秦著名政治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战国末入秦。初为郡小吏,后从荀卿学。曾任廷尉。秦统一六国后,任丞相。始皇采其建议,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下焚书令,禁私学,以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他还变籀文为小篆,对统一我国的文字有一定贡献。秦始皇死后,他听赵高计,迫使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构陷,诬斯子由与盗通,腰斩于咸阳。工书,泰山、琅邪等石刻,相传均为他所书。
[7] 委积: 积聚,储备。 鸟举: 鸟类飞翔。比喻行动快速。
[8] 踵(zhǒng): 追随。
[9] 靡(mí)敝: 耗费,浪费。 快心: 心中畅快。 长策: 良策,长计。
[10] 蒙恬(tián)(?—前210年): 秦名将。其祖先本齐国人,自祖父蒙骜起世代为秦名将。秦统一六国后,率兵三十万人击退匈奴,收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并筑长城。守卫数年,匈奴不敢进攻。后为秦二世所迫,自杀。传说他曾经改良过毛笔。 辟地: 开辟土地。
[11] 沮(jù)泽: 水草所聚之处。 咸卤: 盐碱。 五谷: 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
[12] 丁男: 已及服役年龄的成年男子。 北河: 即黄河北河。今内蒙古杭爱后旗、临河市、五原县北之乌加河。曾为黄河之正流。
[13] 暴兵: 用兵或动用军队。 有(yòu): 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14] 飞刍(chú)挽粟(sù): 指迅速运送粮草。刍,饲料;粟,小米,泛指粮食。 黄: 地名。即指西汉之黄县(今山东龙口东)。 腄(Chuí): 地名。即指西汉之腄县(今山东福山)之地。黄与腄合称黄腄县。亦作东腄。 琅邪: 亦作琅邪郡。秦置,治所在琅邪县(今山东青岛黄岛区西南琅琊镇)。西汉移治东武县(今山东诸城)。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胶州、即墨、诸城、日照和沂水、五莲、海阳、莒南及江苏赣榆等地。 负海: 背靠大海。 转输: 转运输送物资。 钟: 春秋战国时期容量单位与量器中之最大者。战国时期齐国用之,魏国、秦国等亦兼用。受六斛四斗。十釜为一钟。陈氏改革量制之后,钟的容量增大,由六百四十升变为一千二百五十升。钟原为盛粮食、酒等物之器具。
[15] 疾耕: 努力耕作。 粮饷(xiǎng): 军队所需的粮食和款项。 纺绩: 纺纱与绩麻。 帷幕: 军中的帐幕。多用以泛指谋划计策的地方。
[16] 略地: 占领敌方的土地。 代谷: 在今山西代县西北。
[17] 御史: 官名。西周为侍从属吏,同“御事”。春秋战国置为史官,本职掌记录国事、君王言行,接受、保管文书等;因侍从君主左右,为亲近之职,常执行临时性差遣。秦、韩等国常奉遣监察郡、县、军队。秦或奉使出外调查审理重大案件,收捕罪犯。秦代置御史大夫为其长官,御史监郡成为定制,也称“监御史”、“郡监”。西汉沿置,掌监察百官,属御史中丞。 成进(生卒年不详): 西汉官员。时为御史。事迹不详。
[18] 兽聚而鸟散: 比喻聚散无常。也比喻乌合之众。 搏影: 搏,拍击。拍击人影,比喻无实效。
[19] 盛德: 深厚的恩德,崇高的品德。
[20] 干戈: 干与戈,古代常用兵器。比喻战争。
[21] 侵驱: 侵犯掳掠。 固然: 本来就如此。
[22] 虞: 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古史传说,舜为其首领时,都于蒲坂(今山西永济西蒲州)。主要从事畜牧业,已发明农业并能制陶。 夏: 即夏后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相传为夏后氏部落领袖禹子启所建立的奴隶制国家。建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东)、斟 (今登封西北)、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共传十三代、十六王。约当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左右。 殷: 朝代名。商王盘庚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因而商也被称为殷。从盘庚迁殷到纣亡国,共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一般亦称为殷代。整个商代,也称为商殷、殷商。 周: 朝代名。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周公东征后,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诸侯。农业比商代发达,农产品种类增多,手工业也有发展。前771年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次年周平王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时又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程督: 监督。
这时临淄人主父偃、严安上书。主父偃谈了九件事,其中八件事是关于律令的问题,另一件是劝阻征伐匈奴。他在奏书中写道:“《司马法》说:‘国家虽然强大,好战必然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记作战的准备,必然会给国家带来危险。’愤怒是悖逆道德,兵器是凶险的器物,争斗是最末的节操。那些追求战争胜利而穷兵黩武的人,最终没有不后悔的。从前,秦始皇并吞六国后,追求胜利的欲望没有休止,又想攻打匈奴。李斯劝阻说:‘不可以这样做。匈奴人没有城郭可定居,没有储备粮食可守,迁徙流动如鸟飞,很难制服他们。派军队轻装深入匈奴境内,粮食必然断绝;粮食随军而行,会因负重失误战机。即使得到匈奴的土地,也不会为国家带来利益,俘获他们的百姓,也不能调教役使他们防守。战胜后杀掉他们,这又不是为民父母该有的行为。攻打只能使中原疲敝,使匈奴称心快意,这不是长久之计。’秦始皇不听劝告,就派蒙恬率军攻打匈奴,开辟疆域千里,以黄河为边界。那里本来是沼泽盐碱地,不生长五谷。后来又征发天下成年男子守卫北河。军队在外暴露十多年,死亡的人数也数不清,却最终不能越过黄河北进。这难道是兵力不足,装备不齐吗?绝不是,是因客观形势不允许啊。又命令天下百姓快速运输粮草,从黄腄县、琅邪郡等沿海郡县开始,转运到北河,大约开始启程运三十钟的粮食,到目的地后只剩下一石。男子拼命地耕作,也不够粮饷,女子纺纱织布也不够做帷幕,百姓疲惫不堪。孤寡老弱得不到抚养,路上的死人接连相望,所以天下人开始反叛秦朝。后来到汉高祖平定天下,攻略边塞的土地,听说匈奴的部队聚集在代谷之外,想攻打他们。御史成进言劝阻说:‘不可进攻匈奴。匈奴人的习性,如同野兽一样聚集,又像飞鸟一样忽然分散,追赶他们像捕捉影子。现在凭陛下的盛德去攻打匈奴,我私下认为很危险。’汉高帝不听他的劝告,于是率军向北到达代谷,果然发生平城被围的事件。高皇帝后悔不已,便派刘敬前往缔结和亲的盟约,此后天下安定下来,便都忘记双方动干戈的事了。匈奴难以制服,不是一代了。侵扰掠夺人畜财物,成为他们的职业,他们的天性就这样。从上古的虞、夏、殷、周时代,就没有督责规范他们,对他们像禽兽一样畜养,不当作人类看待。陛下不向上看虞、夏、殷、周的传统策略,却要遵循近代的失误,这是令我最担忧的,也将会给百姓带来疾苦。”
严安上书曰:“昔秦王意广心逸,欲威海外,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又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以攻越 [1] 。当是时,秦祸北构于胡,南挂于越,宿兵于无用之地,进而不得退 [2] 。行十余年,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 [3] 。及秦皇帝崩,天下大畔,灭世绝祀,穷兵之祸也 [4] 。故周失之弱,秦失之强,不变之患也。今徇南夷,朝夜郎,降羌、僰,略薉州,建城邑,深入匈奴,燔其龙城,议者美之 [5] 。此人臣之利,非天下之长策也。”
[1] 屠睢(suī)(生卒年不详): 秦代将领。曾任尉职。秦始皇时,奉命率兵五十万分五路进攻南越,三年不解甲弛弩,终杀西瓯君译吁宋,统并南越。秦于其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楼船: 古代用于作战的大船,因甲板上起楼阁,故名。水军亦称楼船或楼船士。 越: 泛指战国、秦汉、三国时主要分布在长江下游及东南、中南沿海地区的各族。其名称见于记载的,有扬越、于越、句吴、东越、闽越、东瓯、南越、西瓯、骆越、山越等。扬越为《禹贡》扬州境内各族的泛称。与百越同义。闽越、东瓯、南越在汉初形成为所在地域的政治中心,各有疆域,但至武帝时皆被征服,改为汉朝郡县。秦汉王朝屡迁越人至异地与华夏族杂处,又徙大批华夏人入越人各部。在长期发展中彼此互相融合,族称亦有变易。
[2] 构: 图谋。 挂: (内心)牵挂,惦念。 宿兵: 驻扎军队。
[3] 苦不聊生: 难以维持生活。形容备受痛苦,无法生存。 自经: 自缢。
[4] 崩: 君主时代称帝王死。 绝祀: 断绝祭祀。谓亡国。
[5] 徇(xùn): 略地,占领敌方的土地。 南夷: 即西南夷。参见前“西南夷”条注。 朝: 使……朝觐。 羌(Qiāng): 古族名。又称“羌戎”。古代西北及西南民族。 僰(Bó): 古族名。参见前“僰道”条注。 薉(huì)州: 薉与獩(huì)同,本作濊、貃(mò),东北少数民族。其地位于今吉林省。 燔(fán): 焚烧。
严安上书说:“从前秦始皇踌躇满志,好大喜功,只想威扬海外,于是派蒙恬率兵向北攻打匈奴,又派尉屠睢率领水军攻打越人。在这个时期,秦朝兵连祸结,在北方与匈奴作战,南方又陷入百越地,军队驻扎在无用之地,只能进而不能退。经过十多年,成年男子当兵打仗,成年女子转运粮食,生活艰难困苦,活不下去,纷纷自经于道旁的树上,死的人一个接一个。等到秦皇帝去世,天下叛乱,秦的后代被灭,断绝了祭祀,这就是穷兵黩武带来的灾祸。所以,周王朝的灭亡因其衰弱,秦王朝的灭亡因其强盛,都是因不改变国策造成的结果。现在,朝廷要征服西南夷,诱使夜郎国前来称臣,降服了羌人和僰人,攻占了薉州,建筑城邑,深入匈奴内地,焚烧了龙城,议论的人都称赞这样的做法。实际上这样做只是群臣得到好处,对国家来说并不是长久的计策。”
书奏,天子召见,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皆拜为郎中 [1] 。
[1] 安在: 何在。
奏书上呈汉武帝,武帝召见主父偃、严安和徐乐,问他们:“你们原来都在哪里?为什么这么晚我们才相见!”任命他们做了郎中。
二年冬,匈奴入上谷、渔阳,杀略吏民千余人。遣卫青、李息出云中以西至陇西,击胡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虏数千,牛羊百余万,走白羊、楼烦王,遂取河南地 [1] 。诏封青为长平侯 [2] 。青校尉苏建、张次公皆有功,封建为平陵侯,次公为岸头侯 [3] 。
[1] 楼烦: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春秋末分布于今山西宁武、岢岚等县地。精骑射,从事畜牧。后活动于今陕北及内蒙古南部。秦末被匈奴征服。后移住“河南地”(今鄂尔多斯草原)。西汉武帝时为汉将卫青所破。 白羊王: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战国末年及秦汉初,白羊王居于河南(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又叫河南王。被匈奴单于冒顿所吞并。 河南: 地区名。指黄河以南地。
[2] 长平: 汉代侯国。都今河南西华。
[3] 苏建(生卒年不详): 西汉京兆尹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帝时,以校尉、将军、卫尉多次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平陵侯。后因失军当斩,赎为庶人。起家复为代郡太守,卒官。 张次公(生卒年不详): 西汉河东(治今山西夏县西北)人。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岸头侯。后为将军,领北军。元朔五年(前124年),再从卫青出征。后坐法失侯。 岸头: 侯国名。都今山西河津。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冬季,匈奴入侵上谷郡、渔阳郡,杀害掳掠官吏和百姓一千多人。武帝派卫青、李息从云中郡出发向西一直打到陇西地区,在河南攻打匈奴的楼烦王、白羊王,斩杀俘获了匈奴数千人,得到牛羊一百多万头,赶走白羊王、楼烦王,又占领了河南地。武帝下诏封卫青为长平侯。卫青的校尉苏建、张次公都立有军功,武帝封苏建为平陵侯,封张次公为岸头侯。
主父偃言:“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 [1] 。”上下公卿议,皆言不便。上竟用偃计,立朔方郡,使苏建兴十余万人筑朔方城,复缮故秦时蒙恬所为塞,因河为固。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费数十百巨万,府库并虚 [2] 。汉亦弃上谷之斗辟县造阳地以予胡 [3] 。夏,募民徙朔方十万口。
[1] 阻: 靠近。 戍漕: 水运边防军需品。
[2] 咸: 全,都。 被(bèi): 蒙受,遭受。 府库: 国家贮藏财物、兵甲的处所。 虚: 空。
[3] 斗辟: 亦作“斗僻”。形容地势险绝偏远。斗通“陡”。 造阳: 古地名。在今河北赤城独石口附近。一说在今怀来,即秦汉时沮阳县。战国时燕国破东胡后筑长城,西起造阳,东至襄平(今辽宁辽阳)。
主父偃说:“黄河以南的土地肥沃富饶,黄河是天然的屏障,蒙恬曾经在这里筑城用以驱逐匈奴,减少了内地转运屯戍漕运的麻烦,扩大了中国的疆域,这是消灭匈奴最好的办法。”汉武帝将他的意见交给公卿讨论,他们都认为不便利。武帝还是采用了主父偃的计策,建立朔方郡,派苏建率十多万人修筑朔方城,又重新修缮秦朝时蒙恬所建的要塞,以黄河为屏障。从很远的地方将粮食转运过来,崤山以东地区都遭受运输的劳苦,耗资达数十百万万,国家的库存已经空虚。汉朝也放弃了上谷郡偏远的造阳地区,让给了匈奴。这一年的夏季,朝廷招募了十万百姓迁居朔方郡。
三年冬,匈奴军臣单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攻破军臣单于太子于单,于单亡降汉 [1] 。
[1] 军臣单于(?—前126年): 匈奴单于。老上单于子。前160年即位。初立,汉文帝复与匈奴和亲。后匈奴绝和亲,率骑兵六万入上郡、云中,杀掠甚众。景帝立,复与匈奴和亲,武帝即位,初通和亲,后派卫青等多次出击,取得河南地,设立朔方郡。汉元朔三年(前126年)病死,其弟自立,太子于单降汉。 左谷蠡: 匈奴贵族封号。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冬季,匈奴军臣单于死了,他的弟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为单于,击败了军臣单于的太子于单,于单逃到汉朝并归降。
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于单为涉安侯,数月而卒 [1] 。匈奴数万骑入塞,杀代郡太守恭及略千余人 [2] 。
[1] 涉安: 侯国名。确址不详。
[2] 恭: 人名。西汉代郡太守。生平事迹不详。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夏季四月丙子(初七日),武帝封匈奴太子于单为涉安侯,几个月后他就去世了。匈奴数万骑兵侵入边塞,杀了代郡太守恭,还掳掠了一千多人。
秋,匈奴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
汉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秋季,匈奴又侵入雁门,杀害掳掠一千多人。
四年夏,匈奴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万骑,杀略数千人 [1] 。
[1] 定襄(xiāng): 即定襄郡。西汉高祖时分云中郡地置,治所在成乐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乡古城)。辖境相当今内蒙古和林格尔、清水河、卓资、察哈尔右翼中旗等地。 上郡: 战国魏文侯置。后属秦。治肤施县(今陕西榆林东南)。西汉辖境相当今陕西富县以北,榆林、米脂、子长等市县及延安以西和内蒙古乌审旗一带。
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夏季,匈奴以三万骑兵分别侵入代郡、定襄郡与上郡,杀害和掳掠了数千人。
五年。匈奴右贤王数侵扰朔方,天子令车骑将军青将三万骑出高阙,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皆领属车骑将军,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俱出右北平:凡十余万人,击匈奴 [1] 。右贤王以为汉兵远,不能至,饮酒醉。卫青等兵出塞六七百里,夜至,围右贤王。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壮骑数百驰,溃围北去 [2] 。得右贤裨王十余人,众男女万五千余人,畜数十百万 [3] 。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皆属焉。夏四月乙未,复益封青八千七百户,封青三子伉、不疑、登皆为列侯 [4] 。
[1] 右贤王: 匈奴贵族封号,位次左贤王。辖匈奴西部,领河西、西域等诸部匈奴。 侵扰: 侵犯骚扰。 高阙: 战国赵长城西端障塞。即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狼山南麓之石兰计山口。西汉时卫青领兵出此,与匈奴右贤王作战。 游击将军: 官名。汉朝置,为杂号将军。后代沿置。 左内史: 参见前“内史”条注。 李沮(jǔ)(生卒年不详): 西汉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人。初事景帝。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以左内史为强弩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有功,赐爵关内侯。次年,又以左内史为强弩将军,从卫青出定襄击匈奴,取胜而返。 强弩将军: 官名。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置,掌统兵伐匈奴,两汉为杂号将军,废置不定。 代相: 指西汉代国丞相。 李蔡(?—前118年): 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李广从弟,文帝时为郎。景帝时积功至二千石。武帝时为轻车将军,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封乐安侯。后由御史大夫进为丞相。后因盗取阳陵冢地获罪,自杀。 领属: 彼此之间,一方领有而另一方隶属的关系。
[2] 溃围: 突破包围。
[3] 右贤裨(pí)王: 匈奴贵族。汉时称匈奴右贤王之下的小王。
[4] 伉: 即卫伉(生卒年不详)。卫青长子。元朔五年(前124年),以父功封宜春侯。后坐法免侯,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去世,嗣父爵为长平侯,不久坐法免。 不疑: 即卫不疑(生卒年不详)。卫青次子。以其父功封阴安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 登: 即卫登(生卒年不详)。卫青第三子,以其父功封发干侯。元鼎五年(前112年),坐酎金免。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匈奴右贤王多次率军侵扰朔方郡,汉武帝命令车骑将军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塞,又封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他们都隶属于车骑将军卫青,一起率军从朔方郡出击;又命令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一起率军从右北平郡出击:共计十多万人,攻击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相距遥远,不会很快到达,饮酒大醉。卫青等率兵出塞六七百里,乘夜赶到,包围了匈奴军营。右贤王很吃惊,乘夜逃走,只带数百名强壮的骑兵冲出包围,向北逃去。卫青俘获右贤王下属的副王十多人,男女部众一万五千多人,牲畜近百万头。于是卫青率军回朝。到达边塞,汉武帝派使臣带着大将军印,在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诸将领都属卫青统领。夏季四月乙未(初八日),又加封卫青食邑八千七百户,封卫青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卫登都为列侯。
秋,匈奴万骑入代,杀都尉朱英,略千余人 [1] 。
[1] 朱英(?—前124年): 西汉将领。时任都尉。被匈奴所杀。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秋季,匈奴一万余名骑兵入侵代郡,杀死都尉朱英,掳掠民众一千多人。
六年春二月,大将军青出定襄,击匈奴。以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大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休士马于定襄、云中、雁门 [1] 。
[1] 合骑: 侯国。食邑在今河北盐山。 中将军: 官名。中军将军简称。汉代,大将军下有左、右、中、前、后五军,每军设将军一人为统帅。 大仆: 即“太仆”。参见前“太仆”条注。 左将军: 参见前“中将军”条注。 赵信(?—约前107年): 西汉人。原为匈奴小王,后降汉,封翕侯。武帝时以前将军从卫青出征匈奴,失利,将其余骑复归匈奴。伊稚斜单于以其姊妻之。遂为单于划策,先退居漠北,待汉军度漠,人马疲敝,而后击之。单于从其计,于寘颜山筑赵信城,积粟。在卫青、霍去病分兵远征漠北时,曾追击单于至赵信城而还。后死于匈奴。 前将军: 参见前“中将军”条注。 右将军: 参见前“中将军”条注。 郎中令: 官名。秦始置,为郎中长官,掌宫廷戍卫,侍从皇帝左右,参与谋议,职甚亲重。二世时赵高曾任此职,左右朝政。西汉沿置,秩中二千石,列位九卿,凡郎官皆属之。文帝初由代邸入未央宫即位,当夜拜张武为郎中令,巡行宫禁,以备不虞。武帝时改名光禄勋。 后将军: 参见前“中将军”条注。 士马: 兵马。引申指军队。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春季,二月,大将军卫青又奉命率军自定襄出发出击匈奴。任命合骑侯公孙敖为中将军,大仆公孙贺为左将军,翕侯赵信为前将军,卫尉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都归大将军卫青统领,这次斩杀匈奴几千人返回,驻扎在定襄、云中、雁门等地休养兵马。
夏四月,卫青复将六将军出定襄,击匈奴,斩首虏万余人。右将军建、前将军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小王,降汉,汉封为翕侯,及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降匈奴。建尽亡其军,脱身亡,自归大将军。议郎周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 [1] 。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军正闳、长史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 [2] 。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尽,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大将军曰:“青幸得以肺腑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 [3] 。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诛于境外,而具归天子,天子自裁之 [4] 。于以见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 [5] !”军吏皆曰:“善。”遂囚建,诣行在所 [6] 。
[1] 议郎: 官名。西汉置,隶光禄勋。为高级郎官,不入直宿卫,职掌顾问应对,参与议政,指陈得失,为皇帝近臣。秩比六百石。 周霸(生卒年不详): 西汉儒生。申公弟子。精通《尚书》,官至胶西内史。又受《易》于王同,治《易》,受赐二千石。汉武帝与公卿诸生信封禅,霸会诸儒国封事。武帝绌霸。 裨将: 初谓副将,相对主将而言,亦称裨将。
[2] 闳: 人名。西汉官员。生平事迹不详。 长史: 官名。战国秦置,掌顾问参谋。秦汉沿置。西汉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府及大将军、车骑将军等主要将军幕府皆置,为所在府署诸掾属之长,秩皆千石。掌府中诸务,并佐府主参与国政,其中丞相长史职权尤重。 安: 人名。西汉官员。生平事迹不详。
[3] 肺腑: 亲信。 行间: 军队行伍之间。
[4] 尊宠: 尊重宠幸。 自擅: 自作主张,独自行动。 裁: 判断,裁决。
[5] 专权: 独揽大权。
[6] 行在所: 皇帝所在的地方,本指京都。后泛指皇帝所到之处。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年)夏季,四月,卫青再次率六位将军自定襄出发,攻打匈奴,斩杀与俘虏匈奴一万多人。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共三千多骑兵,单独与匈奴单于所率军队相遇,交战一天多,汉军伤亡殆尽。赵信原为匈奴小部落的首领,归降汉朝后,被汉朝封为翕侯,现在战败,匈奴引诱他投降,于是他率领其部剩余的八百名骑兵投降了匈奴。苏建全军覆没,脱身逃亡,独自回到大将军卫青的军营。议郎周霸说:“自从大将军出兵以来,未曾斩杀过一位部将。如今苏建弃军逃回,应将斩首以示将军的威严。”军正闳、长史安说:“不对。兵法说‘小部队坚强作战,也会被大部队擒住’。如今苏建以数千的军队抵挡单于数万人,奋战一天多,战士全部伤亡,仍然不敢有二心,独自返回。将其斩首,是告诉以后战败的将领不要再返回。所以不应斩杀苏建。”大将军说:“我卫青幸运以皇上亲信的身份为将带兵,不必担心没有威严。周霸劝我杀苏建以示威严,这不是臣的本意。况且,即使我有权斩杀将领,但作为大臣,地位尊贵,又受皇上的宠信,不敢擅自诛杀大将于境外,一切交给皇上,由皇上裁决,以显示作为臣子的不敢专权,不是更好吗!”军吏们都说:“好。”于是把苏建囚禁起来,送到汉武帝所在的地方。
初,平阳县霍仲孺给事平阳侯家,与青姊卫少儿私通,生霍去病 [1] 。去病年十八,为侍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击匈奴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2] 。于是天子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虏二千余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藉若侯产,生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封去病为冠军侯 [3] 。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捕斩首虏二千余级,封贤为众利侯 [4] 。”是岁,失两将军,亡翕侯,军功不多,故大将军不益封,止赐千金 [5] 。右将军建至,天子不诛,赎为庶人。
[1] 平阳县: 古县名。春秋晋置,治所在今山西临汾西南。秦、汉属河东郡。汉曾置为侯国。 霍仲孺(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霍去病、霍光之父。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人,曾为平阳县小吏,与平阳侯侍婢卫少儿私通而生霍去病。后霍仲孺还家娶妻,生子霍光,遂与少儿断绝往来,霍去病功成名就,始拜认其父。 给(jǐ)事: 供事,供职。 卫少儿(生卒年不详): 卫青、卫子夫的姐姐,霍去病之母。卫少儿在平阳公主府做侍婢时,与霍仲孺私通,生霍去病。后与霍仲孺失去来往,嫁于詹事陈掌。霍去病少年有成,卫少儿始告诉霍去病身世。 私通: 通奸。 霍去病(?—前117年): 河东平阳(山西临汾西南)人。武帝皇后卫子夫姊之子。年十八岁从军击匈奴,多立战功,官至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武帝时两次大败匈奴,控制河西地区。汉朝在该地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打开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又和卫青分别率军击败匈奴主力,使其远遁漠北。汉武帝为其修建府第,他谢绝说:“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前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严重威胁。
[2] 票姚校尉: 官名。汉置,位低于将军,掌领兵征伐或驻守。 过当(dàng): 超过相抵之数。
[3] 相国: 官职名。即宰相。春秋时齐景公始设左右相,至战国时赵国始置相国,此为“相国”一名之始。又称相邦、丞相,为百官之长。秦代有丞相,又有相国。为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汉初先置丞相,后改为相国,各诸侯王国也设过相国,后改称为相。东汉不设相,以大司徒任宰相之职。东汉末,献帝时始改司徒为丞相,曹操担任。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魏王置相国为属官。曹丕代汉后,改相国为司徒。两晋南北朝时期,废设不定,多为权臣担任,唐以后多用作实际任宰相者的尊称。 当户: 匈奴官名。有大当户、当户。大当户有左右之别,为匈奴高官,位在大将、大都尉之下。当户则为诸王、大臣自置官属。 藉若侯产(生卒年不详): 当时匈奴单于的祖父辈。其他不详。 罗姑比(生卒年不详): 匈奴单于叔叔。其他不详。 冠军: 犹言诸军之冠。
[4] 郝(hǎo)贤(生卒年不详): 西汉大臣。初任上谷太守。曾四次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汉武帝时因功封众利侯。后因在上谷太守任上收受戍卒财物,犯罪,国除。 众利: 西汉侯国。都今山东诸城(一说山东莒县)。
[5] 止: 仅,只。
当初,平阳县霍仲孺在平阳侯曹寿家做事,与卫青的姐姐卫少儿私通,生霍去病。霍去病十八岁时为侍中,他善于骑射,再次随从大将军卫青攻打匈奴时,被任命为票姚校尉,率轻骑兵八百人,离开大军数百里去寻找战机,斩杀俘获匈奴超过自己军队的损失。于是汉武帝说:“票姚校尉霍去病,斩首俘虏匈奴二千多人,生擒匈奴的相国、当户,斩杀匈奴单于的祖父藉若侯产,生擒叔父罗姑比,军功为全军之冠,封霍去病为冠军侯。上谷太守郝贤四次随从大将军卫青,捕捉、斩首匈奴二千多人,封郝贤为众利侯。”这一年,损失两位将军,翕侯赵信逃归匈奴,军功不多,所以不加封大将军卫青的食邑,只赏赐一千黄金。右将军苏建被押解到长安,汉武帝没杀他,赎身后为平民。
单于既得翕侯,以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与谋汉 [1] 。信教单于益北绝幕,以诱罢汉兵,徼极而取之,无近塞 [2] 。单于从其计。是时,汉比岁发十余万众击胡,斩捕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而汉军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转漕之费不与焉 [3] 。于是大司农经用竭,不足以奉战士 [4] 。六月,诏令民得买爵及赎禁锢免臧罪 [5] 。置赏官,名曰武功爵,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 [6] 。诸买武功爵至千夫者,得先除为吏 [7] 。吏道杂而多端,官职耗废矣 [8] 。
[1] 以: 使用,任用。
[2] 绝幕: 绝,横穿,越过。幕通“漠”,沙漠。越过沙漠。 徼(jiǎo)极: 徼,要。谓要其疲劳至极而袭取之。
[3] 与(yù): 加上。
[4] 大司农: 官名。汉景帝时改秦代治粟内史为大农令,武帝改称大司农,简称大农。秩中二千石,列位九卿。掌管全国租赋收入和国家财政开支,凡百官俸禄、军费、各级政府机构经费等皆由其支付,兼理各地仓储、水利、官府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经营,调运货物,管制物价等。有丞二员、部丞若干员。属官有太仓、均输、平准、都内、籍田五令丞,斡官、铁市两长丞。郡国诸仓、农监、都水六十五官长、丞皆属之,边郡的农都尉等屯田官员也归其统属。 奉: 通“俸”。俸禄。
[5] 爵: 指汉武帝为筹集军费,令民买爵而设的军功爵。共十一级,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左庶长,十一级曰军卫。 禁锢: 限制不准做官。 臧: 通“赃”。
[6] 赏官: 汉代行买爵制,纳一定数量钱,朝廷则赐以相应的官爵。
[7] 千夫: 汉武帝令民买爵而设的军功爵第七等。
[8] 多端: 繁多,杂乱。 耗废: 混乱荒废。
匈奴单于得到翕侯赵信之后,任命他为自次王,将自己的姐姐嫁给他为妻,和他一起谋划对付汉朝的策略。赵信教单于向北迁徙越过大沙漠,引诱汉军,使他们疲惫不堪时将其攻取,不要靠近汉朝的边塞。单于听从了赵信的计策。当时,汉朝连年征发十多万军队攻打匈奴,斩首或俘获匈奴的将士,赏赐黄金二十多万斤,而汉军士兵和马匹也死亡达十多万,还不包括兵器衣甲与运送粮草的费用。所以大司农国库的经费用尽,无力供应军需。元朔六年(前123年)六月,汉武帝颁布诏书,允许百姓可以买爵位及用钱赎取禁锢罪。又设置赏官,称为武功爵,每买一级,钱十七万,总共价值三十多万黄金。凡是购买武功爵到千夫的人,可优先担任官吏。自此之后,做官的途径多而繁杂,官职变得混乱。
元狩元年夏五月,匈奴万人入上谷,杀数百人。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夏季,五月,匈奴军队一万人入侵上谷郡,杀了数百人。
二年三月,霍去病为票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击匈奴 [1] 。历五王国,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余里,杀折兰王,斩卢侯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获首虏八千九百余级,收休屠王祭天金人 [2] 。诏益封去病二千户。
[1] 票骑(jì)将军: 即骠骑将军,将军名号。汉朝为重要武职,领兵征战,秩万石。后代多沿置,但执掌多有变化。
[2] 焉支山: 亦名燕支山、删丹山。即今甘肃山丹南大黄山。 折兰王(生卒年不详): 西域折兰国国王。 卢侯王(生卒年不详): 西汉时匈奴卢侯国之王。 浑邪王子(生卒年不详): 匈奴贵族。在与汉军作战中被俘。浑邪是匈奴一部。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破匈奴,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匈奴单于欲杀浑邪王。浑邪王和休屠王等遂降汉。 休屠王(生卒年不详): 匈奴诸王。与浑邪王同驻牧于今甘肃河西走廊。汉武帝时单于怒其与浑邪王屡为汉败,欲召诛之,两王惧,共谋附汉。以休屠王中悔,为浑邪王所杀。 祭天金人: 为匈奴人祭天所用的中心器物,其为何种形象,至今多有争论。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三月,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名骑兵出陇西地区,攻打匈奴。经过匈奴的五个王国,转战六天,越过焉支山千余里,杀了折兰王、卢侯王,俘获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共斩首俘获匈奴八千九百多人,并获取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汉武帝下诏书为霍去病增加二千户食邑。
夏,去病复与合骑侯公孙敖将数万骑俱出北地,异道 [1] 。卫尉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行,可数百里,骞将万骑在后。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 [2] 。广乃使其子敢独与数十骑驰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 [3] 。”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 [4] 。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 [5] 。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皆服其勇 [6] 。明日,复力战,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会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 [7] 。广军功自如,无赏。而票骑将军去病深入二千余里,与合骑侯失,不相得。票骑将军逾居延,过小月氏,至祁连山,得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者二千五百人,斩首虏三万二百级,获裨小王七十余人 [8] 。天子益封去病五千户,封其裨将有功者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辉渠侯 [9] 。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票骑会,当斩,赎为庶人 [10] 。是时,诸宿将所将士、马、兵皆不如票骑,票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 [11] 。而诸宿将常留落不偶,由此票骑日以亲贵,比大将军矣 [12] 。
[1] 异道: 分道。
[2] 左贤王: 匈奴贵族封号。在匈奴诸王侯中,地位最高,领匈奴东部地区,常以太子为之。
[3] 敢: 即李敢(?—前118年),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李广少子。武帝时以校尉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左贤王,赐爵关内侯,为郎中令。因怨大将军卫青令其父含恨而死,乃击伤之。后随武帝至甘泉宫行猎,为霍去病射杀。 贯: 穿过。 与: 敌,对付。
[4] 圜(yuán)陈: 圜通“圆”。陈后作“阵”。环形战阵。
[5] 矢: 兵器。即箭。 大黄: 弩弓名,用兽角制成,色黄体大,是当时射程最远的武器。
[6] 日暮: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意气自如: 比喻遇事神态自然,十分镇静。
[7] 留迟: 稽留延迟。 后期: 晚于所约定的期限到达,迟到。期,预定的时间;选定的日子;期限。
[8] 小月氏: 参见前“月氏”条注。 单桓(huán): 古西域国名。王治单桓城,在今新疆乌鲁木齐一带。汉时属西域都护。 酋涂王: 西汉时匈奴王名。
[9] 鹰击司马: 武官名号。赵破奴曾为“鹰击司马”。 高不识(生卒年不详): 西汉将领。初以校尉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有军功,武帝时封宜冠侯。后因进击匈奴增加兵员不实,犯罪当处斩,以米粮赎罪。国除。 宜冠: 侯国。食邑在今山东诸城。 仆多(生卒年不详): 匈奴人,后降汉。其他不详。 辉渠: 侯国。食邑在今河南鲁山。
[10] 行留: 行军时滞留不进。
[11] 宿将: 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
[12] 留落不偶: 漂泊穷困而无人相知。形容潦倒失意。偶,遇。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夏季,霍去病又与合骑侯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共同从北地郡分两路出发攻打匈奴。卫尉张骞和郎中令李广从右北平分两路出击。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先行,距大部队约有数百里,张骞率一万名骑兵跟随在后。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的先头部队,李广的军士都紧张起来。李广便派自己的儿子李敢独自率领数十名骑兵,飞马从匈奴阵营中穿行而过,又从左右两侧迅速返回军营,向李广报告说:“对付匈奴很容易。”军心才安定下来。李广令士兵布列成环形战阵面向敌人,匈奴兵猛烈地向汉军进行攻击,箭如雨下,汉军士兵死亡过半。汉兵箭几乎用尽,李广便命令士兵拉满弓弦,但不要发射,而李广自己用特大的黄色强弓射击匈奴的将领,一连杀死了好几名,匈奴的攻势才逐渐减弱。此时天色黑下来,汉军的官兵都面无人色,而李广却神情自如。他加紧调整军阵,准备再战,军中都佩服他的勇气。第二天,再次与敌人进行激战,死伤虽然过半,但敌人死亡的人数超过汉军死伤的人数。此时,博望侯张骞也率军赶到,匈奴军队退去。汉军已经非常疲惫,不能再去追击,只好撤军而归。根据汉朝的军法,博望侯张骞行动迟缓,贻误战机,应当处死,他缴纳赎金后,成为平民。李广的军队功过相当,因此不给封赏。而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匈奴境内二千多里,与合骑侯公孙敖失去联系,不能相互援助。骠骑将军越过居延,经过小月氏,到达祁连山,俘获单桓、酋涂王,相国、都尉也率部众二千五百人投降,斩首俘虏三万零二百人,俘获副王和小王七十多人。汉武帝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户,封他的副将建立军功的鹰击司马赵破奴为从票侯,校尉高不识为宜冠侯,校尉仆多为辉渠侯。合骑侯公孙敖行军缓慢,未能如期与骠骑军会合,应当斩首,缴纳赎金贬为平民。这时,各位老将所率领的将士、马匹、兵器都不如骠骑将军霍去病,骠骑将军所率领的官兵通常都经过挑选,敢深入匈奴腹地作战,经常率领精壮的骑兵走在大部队的前面,他的军队也很幸运,似乎得到老天的照顾,从未陷入困绝之境。而老将们落在后面不能建功,所以骠骑霍去病的地位日益亲信尊贵,可以和大将军卫青相比了。
匈奴入代、雁门,杀略数百人。
匈奴军队侵入代地和雁门郡,杀害掳掠几百人。
秋,匈奴浑邪王降。是时单于怒浑邪王、休屠王居西方为汉所杀虏数万人,欲召诛之。浑邪王与休屠王恐,谋降汉,先遣使向边境要遮汉人,令报天子 [1] 。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天子闻之,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票骑将军将兵往迎之。休屠王后悔,浑邪王杀之,并其众。票骑既渡河,与浑邪王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不欲降者,颇遁去。票骑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四万余人,号称十万。既至长安,天子所以赏赐者数十巨万。封浑邪王万户,为漯阴侯,封其裨王呼毒尼等四人皆为列侯 [2] 。益封票骑千七百户。
[1] 要(yāo)遮: 拦截,拦阻。要,拦截。
[2] 漯阴: 侯国。食邑在今山东禹城。 呼毒尼(生卒年不详): 西汉时匈奴裨王。又作苘毒尼。武帝时,从匈奴浑邪王归附汉朝,封下摩侯(又作下麾侯)。元鼎四年(前113年)卒,子伊即轩嗣,封炀侯。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秋季,匈奴浑邪王投降了汉朝。当时,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居住在西部地区,被汉军屠杀俘虏几万人,单于很生气,想召回他们,把他们处死。浑邪王与休屠王都很害怕,计划投降汉朝,先派使臣到边境拦截过往的汉人,让他们向汉武帝报告。就在这时,大行令李息率领士兵在黄河边上筑城,得到浑邪王使臣的消息后,快马急速向武帝报告。武帝听说后,担心是诈降,是为趁机偷袭边境,便派骠骑将军率兵前往迎接。休屠王后悔投降汉朝,浑邪王把他杀了,合并了他的部众。骠骑将军渡过黄河后,与浑邪王的部众遥遥相望。浑邪王的副将们见到汉军后,很多人不想投降,想要逃跑。骠骑将军霍去病纵马疾驰入浑邪王的军营,与浑邪王相见,将其部下想要逃跑的八千人斩杀,又遣送浑邪王一人乘传车到皇上的住地,又令其部众全部渡过黄河。投降的有四万多人,号称十万。浑邪王到长安后,武帝赏赐他们数十万。赐给浑邪王万户食邑,封为漯阴侯,封浑邪王的副王呼毒尼等四人为列侯。又给骠骑将军霍去病增加食邑一千七百户。
浑邪之降也,汉发车二万乘以迎之。县官无钱,从民贳马 [1] 。民或匿马,马不具。上怒,欲斩长安令,右内史汲黯曰:“长安令无罪,独斩臣黯,民乃肯出马 [2] 。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汉,汉徐以县次传之,何至令天下骚动,罢敝中国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 [3] 。及浑邪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余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 [4] 。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为奴婢,以赐从军死事者家;所卤获,因予之,以谢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 [5] 。今纵不能,浑邪率数万之众来降,虚府库赏赐,发良民侍养,譬若奉骄子 [6] 。愚民安知市买长安中物,而文吏绳以为阑出财物于边关乎 [7] ?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者五百余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8] 。”上默然,不许,曰:“吾久不闻汲黯之言,今又复妄发矣。”
[1] 贳(shì): 租赁。
[2] 右内史: 参见前“内史”条注。
[3] 默然: 沉默不语貌。
[4] 请间: 也作“请闲”。请求在空隙之时白事,不欲对众言之。 高门: 汉代未央宫中的高门殿。
[5] 愚: “我”的谦辞,用于下级对上级。 奴婢: 丧失自由被人无偿役使的人,男为奴,女为婢。 卤: 通“掳”。掠夺,抢劫。
[6] 譬(pì)若: 譬如。 骄子: 特别受宠的人。
[7] 绳: 纠正,制裁。 阑(lán)出: 未经许可擅自出边关。
[8] 微文: 繁苛的法律条文。 庇(bì): 遮蔽,掩护。
浑邪王投降后,汉朝征调二万乘车辆前去迎接。可是官府没有钱,便向民间租赁马匹。有的人将马藏起来,马匹不够用。汉武帝非常生气,想处斩长安县令,右内史汲黯说:“长安令没有罪,只有杀了我,百姓才肯献出马来。况且浑邪王背叛他的国主而投降了汉朝,汉朝按县的顺序往下传送,何必让天下人都不安,使中国疲惫不堪而去事奉夷狄之人呢!”汉武帝默默不语。等浑邪王到了长安,商人与市民和匈奴做买卖而犯罪被处死的有五百多人。汲黯请求汉武帝在空闲时到高门殿接见他,对汉武帝说:“匈奴人进攻我们,阻挡边疆要塞,断绝和亲,我们派兵去攻打,死伤人数数不清,耗费高达数百万。我原认为陛下得到匈奴人,都作为奴婢,赏赐给从军战死的家属;所获得的战利品,也一起赏赐他们,用以酬谢天下的愁苦,向天下百姓谢罪。现在纵然做不到,浑邪王率数万部众来投降,因赏赐而使国库空虚,征发善良的百姓侍养他们,如同侍奉骄横的孩子一样。那些无知的百姓哪里知道在长安与匈奴做买卖,执法的官吏以随便携带财物出关的罪名给予处罚呢?陛下既不能把匈奴的财物酬谢天下受苦的百姓,却利用民众不知晓的法律条文去杀死百姓五百多人,这就是常言说的为保护其叶子而伤害了树枝的做法,我私下里认为陛下这样做不可取。”皇上默然,没有允许,后来说:“我好久没听汲黯说话了,今天他又在乱发议论了。”
居顷之,乃分徙降者边五郡故塞外,而皆在河南,因其故俗为五属国 [1] 。而金城、河西,西并南山至盐泽,空无匈奴,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 [2] 。
[1] 顷之: 一会儿,不久,过些时候。 五郡: 此处指陇西郡、北地郡、上郡、朔方郡、云中郡。
[2] 候者: 斥候,军中任侦察之事者。 希: 少。
过了不久,汉武帝将降服的匈奴人分别迁徙到沿边五郡故塞之外,全都在黄河以南,保留他们原有的风俗习惯,分成五个属国。从此,金城县、河西地区,西抵祁连山到盐泽地带,没了匈奴的踪影,有时偶尔有匈奴的侦察骑兵出现,不过很少。
三年秋,匈奴入右北平、定襄各数万骑,杀略千余人。汉既得浑邪王地,陇西、北地、上郡益少胡寇,诏减三郡戍卒之半,以宽天下之繇 [1] 。
[1] 戍卒: 汉代的徭役之一。即守边之卒。汉时规定,天下男女每年均须戍边三天,律称为“徭戍”,也称为“更”。 宽: 减轻。
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年),秋季,匈奴率数万骑兵分别侵入右北平和定襄地区,杀死掳掠一千多人。汉朝得到浑邪王所管辖的土地后,陇西郡与北地郡及上郡等地,匈奴的侵扰日益减少,汉武帝下诏书命令三郡的戍卒减少一半,来减轻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
四年。上与诸将议曰:“翕侯赵信为单于画计,常以为汉兵不能度幕轻留 [1] 。今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乃粟马十万,令大将军青、票骑将军去病各将五万骑,私负从马复四万匹,步兵转者踵军后又数十万人,而敢力战深入之士皆属票骑。票骑始为出定襄,当单于。捕虏言单于东,乃更令票骑出代郡,令大将军出定襄。郎中令李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 [2] 。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都尉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皆属大将军 [3] 。赵信为单于谋曰:“汉兵既度幕,人马罢,匈奴可坐收虏耳。”乃悉远北其辎重,以精兵待幕北。
[1] 画计: 谋划。亦指筹谋计策。 度幕: 穿越沙漠。幕,沙漠。 轻留: 轻易进入而久留。
[2] 请行: 请求前往作战。
[3] 主爵都尉: 官名。西汉景帝时改主爵中尉为主爵都尉,掌封爵之事。武帝时更名为右扶风,职掌全异,治内史右地,成为三辅行政长官之一。 赵食其(yìjī)(生卒年不详): 西汉左内史,祋(duì)祤(yǔ)(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武帝时以主爵都尉从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后赐爵关内侯与右将军,复从卫青出定襄,迷失道,论法当斩,赎为庶人。 曹襄(生卒年不详): 沛县(今属江苏)人,曹参玄孙。前130年嗣位为平阳侯,后任后将军,从大将军卫青率兵出定襄击匈奴,出塞千余里。围匈奴单于,单于遁去,至窴颜山赵信城而返。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与各位将领商议说:“翕侯赵信为单于出谋划策,常常认为汉朝士兵不能轻装越过大沙漠,更不能在那里久留。现在派出大部队,一定能达到彻底消灭匈奴的目的。”于是决定挑选用粟米喂养的十万匹强壮的战马,命令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领五万名骑兵,还有私人跟随驮运行装的四万匹马,负责转运辎重跟在大部队后面的有数十万人,而勇敢善战能深入敌人腹地的勇士都隶属骠骑将军霍去病。开始,骠骑将军率军从定襄出发,抵挡单于。捕获的俘虏说单于在东方,便又命令骠骑将军率军从代郡出兵,命令大将军卫青率军从定襄出兵。郎中令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汉武帝认为他老了,不允许,过了很久才答应,任命李广为前将军。太仆公孙贺为左将军,主爵都尉赵食其为右将军,平阳侯曹襄为后将军,都归属于大将军卫青。赵信为单于谋划说:“汉朝军队穿过大沙漠,人马会疲劳困乏,匈奴到时候可以坐等俘虏汉军的兵马。”于是将辎重运到更远的北方,以精锐的部队在沙漠以北等候汉军的到来。
卫青、霍去病征匈奴作战经过示意图
大将军青既出塞,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前将军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回远而水草少,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 [1]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2] 。”大将军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3] 。而公孙敖新失侯,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知之,因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广不谢而起行,意甚愠怒 [4] 。
[1] 回远: 迂曲遥远。 徙: 改变,变化。
[2] 结发: 束发。指初成年时。
[3] 数奇(jī): 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古人认为偶数吉利,单数不吉,故将命运不佳,无法偶合者称为“数奇”。
[4] 谢: 辞别,离开。 愠(yùn)怒: 恼怒。
大将军卫青出塞后,从捕获的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居住地,自己便带着精兵前去攻打,命令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军队合并,从东路出发。因东路绕远,水草也少,李广主动请求说:“我部队为前将军的部队,现在大将军命令我改从东路出发。况且我从少年起就与匈奴作战,现在得到抵挡单于的机会,我愿做前锋,先与单于进行死战。”大将军卫青曾受到汉武帝的暗中告诫,认为李广年纪已老,命运又不好,不让他去与匈奴对战,担心他不能擒获单于。而公孙敖刚失去侯爵,大将军卫青也想让公孙敖与自己一起攻打单于,所以将前将军李广调离。李广知道后,拒绝大将军卫青的调动。但大将军不听,李广不与卫青告别就带兵出发,心中十分生气。
大将军出塞千余里,度幕,见单于兵陈而待。于是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而纵五千骑往当匈奴,匈奴亦纵可万骑 [1] 。会日且入,大风起,砂砾击面,两军不相见 [2] 。汉益纵左右翼绕单于 [3] 。单于视汉兵多而士马尚强,自度战不能如汉兵,单于遂乘六骡,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驰去 [4] 。时已昏,汉、匈奴相纷拏,杀伤大当 [5] 。汉军左校捕虏,言“单于未昏而去”,汉军发轻骑夜追之,大将军军因随其后,匈奴兵亦散走 [6] 。迟明,行二百余里,不得单于,捕斩首虏万九千级,送至窴颜山赵信城,得匈奴积粟食军,留一日,悉烧其城余粟而归 [7] 。
[1] 武刚车: 古代战车名。出现于汉朝,大将军卫青最早用之。
[2] 日且入: 太阳落山时。 砂砾(lì): 粗细不一的碎石。砾,小石、碎石。
[3] 绕: 迂回绕过。
[4] 自度: 自我揣量、忖度。 六骡: 匈奴单于所乘之六匹骡马。后以指入侵者的坐骑。
[5] 昏: 天刚黑的时候。 纷拏(rú): 同“纷挐”。混乱貌;混战。
[6] 左校: 官名。即左校尉。
[7] 迟明: 将近天明。 首虏: 首,首级;指斩下的人头。虏,俘虏。 窴(tián)颜山: 今蒙古国色楞格河南,哈努伊河、胡努伊河之间的巴彦鲁集克山脉。 赵信城: 地名。赵信降匈奴,匈奴筑城安置,故址在今蒙古国杭爱山南麓。赵信是西汉时匈奴人。汉武帝时以匈奴相国投降汉朝,封为翕侯。元朔六年(前123年),任前将军,与匈奴作战失败,遂奔降匈奴。
大将军卫青率军出塞一千余里,横穿过大沙漠,看到单于的军队正列阵以待。于是卫青下令利用兵车围成一周结成营阵,又令五千骑兵向匈奴出击,匈奴派出约一万名骑兵迎战。这时恰好太阳要落山,狂风骤起,砂砾打在脸上,两军相互看不见。汉军增派左右两翼的军队将单于包围。单于看到汉兵人数很多,而且兵马也很强,估计自己再战下去,也打不过汉兵,于是单于便乘坐六匹骡子拉的车,带着数百名精壮骑兵,冲出汉军的包围,向西北奔去。当时天色已黑,汉军与匈奴的将士正在搏斗,双方伤亡大体相当。汉军左校捕获的俘虏,说“单于在天未黑之前已经离去”,卫青又派汉军轻骑兵乘夜追击,大将军率军跟随其后,匈奴兵也四散逃走。近天明时,汉军已行程二百多里,没捉到单于,捕获斩杀匈奴一万九千多人,部队到了窴颜山赵信城,得到匈奴的存粮,供应军需,在此停留一日后,烧毁了城内所剩余的粮食,班师撤回。
前将军广与右将军食其军无导,惑失道,后大将军,不及单于战 [1] 。大将军引还,过幕南,乃遇二将军 [2] 。大将军使长吏责问广、食其失道状,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3] 。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4] 。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5] 。”遂引刀自刭。广为人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猿臂善射,度不中不发 [6] 。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士以此爱乐为用。及死,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7] 。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 [8] 。
[1] 失道: 迷失道路。
[2] 引还: 率军退回。
[3] 责问: 责备质问。 幕府: 军队出征,施用帐幕,所以古代将军的府署称“幕府”。 对簿: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谓受审讯或质讯。
[4] 麾(huī)下: 麾,古代用以指挥军队的旗帜。犹言在主帅的旌麾之下。
[5] 刀笔之吏: 刀笔吏指办理文书的小吏。
[6] 猿臂: 形容臂长如猿,灵活矫健。
[7] 垂涕: 哭泣流泪。
[8] 下吏: 交付司法官吏审讯。
前将军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所率领的部队由东路进军,没有向导,迷了路,落在大将军卫青的后面,没赶上与单于作战。直到大将军率军返回,经过大沙漠的南部时才遇到二位将军。大将军派长吏责问李广和赵食其两人迷失道路的情况,并命令李广马上到卫青处听候审讯。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我自到幕府接受审讯。”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时就与匈奴作过大小七十多次战斗。现在又幸运地跟随大将军出征与单于军作战,而大将军派我绕远道行进,又迷失了道路,这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经六十多岁,终究不能再去面对那些军法之吏。”于是拔刀自刎。李广为人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与士兵同饮食。身为二千石的官四十余年,家无余财。他的双臂像猿猴,善于骑射,估计射不中的就不发箭。率军陷入困境,找到水源,士兵们不喝够,李广不靠近水,士兵们不吃饱,李广不进食,因此士兵都乐意为他所用。李广死后,全军都哭了,百姓听到他的死讯,认识与不认识的,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都痛哭流涕。而右将军赵食其独自接受审讯,应当判处死罪,赎身后为平民。
单于之遁走,其兵往往与汉兵相乱而随单于,单于久不与其大众相得。其右谷蠡王以为单于死,乃自立为单于 [1] 。十余日,真单于复得其众,而右谷蠡王乃去其单于号。
[1] 右谷蠡(lí)王: 匈奴王号,位次左右贤王和左谷蠡王,而高于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渐将王等,有自己的部土,掌本部兵马人民等事,属官有骨都侯、尸逐骨都侯、日逐、且渠、当户等。
匈奴单于逃走后,他的部下许多人与汉兵混杂在一起追赶单于,单于很久没有与他的部众会合。右谷蠡王以为单于已死,便自立为单于。十几天后,真单于又与他的部众会合,而右谷蠡王便去掉单于称号。
票骑将军骑兵车重与大将军军等而无裨将,悉以李敢等为大校,当裨将,出代、右北平二千余里,绝大幕,直左方兵,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卤获七万四百四十三级 [1] 。天子以五千八百户益封票骑将军,又封其所部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为列侯,从票侯破奴等二人益封,校尉敢为关内侯,食邑,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 [2] 。而大将军不得益封,军吏卒皆无封侯者。
[1] 大校: 古代次于将军的将领。汉有此官职,地位相当于副将。 直: 相遇。 左方: 东方。匈奴分其国为左右,诸左王居东方。 屯头王、韩王: 皆为匈奴王。被汉军俘虏。其他不详。 封: 帝王筑坛祭天。 狼居胥(xū)山: 即今蒙古国之肯特山。 禅(shàn): 古代帝王的祭天祭地的典礼。 姑衍(yǎn): 即姑衍山。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土拉河上源附近之汗山。 登临: 登高望远。 瀚(hàn)海: 一作翰海。所指因时而异。两汉六朝时代指北方之海。
[2] 路博德(生卒年不详): 西汉西河(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平州人。武帝时,以右北平太守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击匈奴,封邳(pī)离侯。又以卫尉为伏波将军,破南越。后坐法失侯。太初三年(前102年),以强弩都尉屯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天汉四年(前97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大军出朔方击匈奴,乃将万余人与广利会师,不久引归。后卒于居延屯所。
骠骑将军霍去病所率骑兵、兵车与辎重都与大将军卫青相等,只是没有副将,便任命李敢等人为大校,充当副将,从代郡、右北平郡出塞二千多里,越过大沙漠,与匈奴左部军队相遇,捕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还有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在狼居胥山祭祀天神,于姑衍山祭祀地神,登瀚海旁的山峰眺望,俘获匈奴七万四百四十三人。汉武帝加封骠骑将军霍去病五千八百户食邑,又封他的部下右北平太守路博德等四人为列侯,从票侯赵破奴等两人增加食邑,校尉李敢为关内侯,赐食邑,军中士兵升官、受赏赐的很多。而大将军卫青没有增加赏赐,部下的官吏士兵都没有被封为侯的。
两军之出塞,塞阅官及私马凡十四万匹,而复入塞者不满三万匹。
卫青与霍去病两军出塞时,曾在边塞检阅官私马匹共计十四万匹,战后回塞时马匹已不到三万。
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票骑将军皆为大司马 [1] 。定令,令票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 [2] 。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票骑日益贵 [3] 。大将军故人门下士多去事票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 [4] 。
[1] 大司马: 官名。西汉武帝时设置为加官号,以冠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等。初授此官者多功勋卓著,以后则常授予显贵外戚,成为执掌国政中枢的中朝领袖官号。汉成帝时出居外朝,单置为官,不冠诸将军,赐金印紫绶,置官属,秩万石,位列三公之首,与丞相、御史大夫并为宰相,共同主持政务,其属官有长史、司直、主簿等,并设各曹分理政事。
[2] 秩禄: 俸禄。
[3] 退: 衰退。
[4] 任安(?—前91年): 西汉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人。字少卿。武帝时任益州刺史。与太史令司马迁相友善。迁被腐刑,曾予书责以古贤臣之义。迁报之,即《报任少卿书》。后为监北军使者。戾太子诛江充起兵,召发北军兵。安受节。闭军门,不肯应太子,太子事败,武帝以其受太子节有二心,遂腰斩。
汉武帝增设大司马职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同为大司马。并颁布命令,骠骑将军的官级与俸禄同大将军相等。从此之后,大将军的权势日渐衰退,而骠骑将军日益尊贵。原大将军门下很多的部将及门客去投靠骠骑将军,都得到官位,只有任安不肯这样做。
票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往 [1] 。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2] 。”天子为治第,令票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3] 。”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贵,不省士 [4] 。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 [5] 。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票骑尚穿域蹋鞠 [6] 。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喜士退让,以和柔自媚于上 [7] 。两人志操如此 [8] 。
[1] 敢往: 行事果敢而一无所顾。
[2] 孙: 即孙武(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字长卿。田完之后裔。田完五世孙田书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邑乐安。他自齐入吴,以所著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阖闾试其练兵之法后,任为将。吴攻楚,他率师,五战五胜,破楚之郢都。曾与阖闾对答,认为图强必须改革,预测晋国六卿兴亡前途,比较六卿实行的田制改革,认为亩大税轻者可成。所论得阖闾赏识,称之为“王者之道”(《孙子兵法·吴问》),所著《孙子兵法》一书为中国最早兵书。 吴: 即吴起(生卒年不详)。战国时军事家、政治家。卫国左氏人。少时家富,游仕不遂,遂破家去卫,就学曾子。曾子因其母死不归而与绝交。起乃学兵法以事鲁君。齐国攻鲁,起杀妻(齐女)求将,虽败齐兵,终遭见疑,只好离鲁至魏。魏文侯命为西河守,秦兵畏其名,不敢东向。文侯死,起在权臣谗忌下离魏至楚。初为宛令,不久升楚相,进行变法。楚国有所起色,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楚悼王死后,被害。他与魏文侯、魏武侯论兵的辑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与《孙子兵法》合称《孙吴兵法》或《孙吴兵书》。 顾: 注意,留意。 方略: 方法谋略。
[3] 治: 修筑。 第: 大官的住宅。本指古代按一定品级为王侯功臣建造的大宅院,后也通称上等房屋。
[4] 省: 体恤。
[5] 太官: 官署名。或作大官。战国秦置,秦汉沿置,掌供应宫廷膳食宴会及饮料果品,设令、丞为长贰,属少府。 粱肉: 精美的膳食。形容富贵人家享用优渥。
[6] 自振: 自救;自给。 穿域: 穿地为营域。 蹋(tà)鞠(jū): 鞠为古代的一种皮球,蹋鞠即踢球,是我国古代民间游戏之一。
[7] 退让: 谦退逊让。 和柔: 宽和柔顺。 媚: 逢迎取悦。
[8] 志操: 志向节操。
骠骑将军霍去病为人寡言稳重,有勇气敢担重任。汉武帝曾想教他学习《孙吴兵法》,他说:“作战只需考虑策略如何而已,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汉武帝为他建造府第,他看后,回答说:“匈奴没有消灭,不考虑自家。”从此,汉武帝更加敬重宠爱他了。然而霍去病少年显贵,不懂体恤士兵。他率军出征,汉武帝都派掌管供应宫廷膳食的太官带着数十辆装满食物的车随行,班师返回时,车上装满剩余的粮食和肉类,而士兵却有的忍饥挨饿。在塞外时,军队有时因缺乏粮食而吃不饱,他却下令修建蹋鞠场地进行游戏活动。这样的事有很多。而大将军卫青为人仁义善良,尊重士兵,谦虚退让,以温和柔顺博得汉武帝的喜爱。两人的志趣节操大抵是这样。
是时,汉所杀虏匈奴合八九万,而汉士卒物故亦数万。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1] 。汉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稍蚕食匈奴以北 [2] 。然亦以马少,不复大出击匈奴矣。
[1] 王庭: 匈奴等异族君长上朝的地方。
[2] 田官: 职官名。古代掌管农事、粮税的官吏。 蚕食: 比喻渐进式攻略土地。
这时,汉朝所俘虏斩杀匈奴共八九万人,而汉朝的士兵也死伤数万人。从这之后,匈奴逃到远方,而沙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王庭。汉军渡过黄河,从朔方县以西到令居县,开挖河渠,开垦农田,设置屯田的官吏,参加屯田的官兵达五六万人,逐渐蚕食匈奴以北的土地。然而因缺少马匹,不再大举攻击匈奴了。
匈奴用赵信计,遣使于汉,好辞请和亲 [1] 。天子下其议,或言和亲,或言遂臣之。丞相长史任敞曰:“匈奴新破困,宜可使为外臣,朝请于边 [2] 。”汉使任敞于单于,单于大怒,留之不遣。是时博士狄山议,以为和亲便 [3] 。上以问张汤,汤曰:“此愚儒无知 [4] 。”狄山曰:“臣固愚,愚忠 [5] 。若御史大夫汤,乃诈忠 [6] 。”于是上作色曰:“吾使生居一郡,能无使虏入盗乎 [7] ?”曰:“不能。”曰:“居一县。”对曰:“不能。”复曰:“居一障间 [8] 。”山自度辩穷且下吏,曰:“能。”于是上遣山乘障,至月余,匈奴斩山头而去 [9] 。自是以后,群臣震慑,无敢忤汤者 [10] 。
[1] 好辞: 逢迎讨好的言辞。
[2] 任敞(chǎng)(生卒年不详): 西汉大臣。武帝时为丞相长史。时匈奴遣使来朝,好辞请和亲,武帝交群臣议,有言和亲,有言使之臣。敞主张匈奴应臣属于汉。武帝命敞出使匈奴以说单于臣汉。单于大怒因留敞在匈奴,不使其回国。 外臣: 指藩属。 朝请: 汉制,诸侯春天朝见皇帝叫朝,秋天朝见皇帝叫请。泛指朝见皇帝。
[3] 博士: 古代学官名。六国时有博士,秦因之,诸子、诗赋、术数、方技皆立博士。汉文帝置一经博士,武帝时置“五经”博士,职责是教授、课试,或奉使、议政。晋置国子博士。唐有太学博士、太常博士、太医博士、律学博士、书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 狄(dí)山(?—约前135年): 西汉人。武帝时为博士。后在匈奴求和亲时,武帝召集群臣讨论,乃力主和亲,与侍御史张汤驳难。不久奉命至边塞守障,月余,为匈奴所杀。
[4] 愚儒: 昧于事理的儒者。
[5] 愚忠: 愚憨刚直的忠心,多为臣子尽忠的谦辞。
[6] 诈忠: 伪装忠诚。
[7] 作色: 改变脸色。指神态严肃或发怒。 居: 治理。
[8] 障: 古代边塞用于戍守的城堡。
[9] 乘(chéng): 防守。
[10] 震慑: 震惊恐惧。 忤(wǔ): 抵触、违逆。
匈奴采用赵信的建议,派使臣到汉朝,用花言巧语请求与汉朝和亲。汉武帝令群臣们商议,有人主张和亲,有人主张使匈奴臣服。丞相长史任敞说:“匈奴刚刚被击败,处于困境,可以趁机使它成为我们的藩属国,到边塞朝拜天子。”汉朝派任敞出使匈奴,单于大怒,将他扣留,不让他回来。这时博士狄山认为和亲对国家有利。皇上问张汤,张汤说:“狄山愚儒无知。”狄山说:“我固然愚笨,但我是愚忠。像御史大夫张汤,乃是诈忠。”于是皇上脸色沉下来说:“我派你镇守一个郡,你能使匈奴不入侵吗?”狄山说:“不能。”皇上说:“镇守一个县呢?”狄山回答说:“不能。”皇上又说:“镇守一个要塞呢?”狄山自己揣度,再穷辩下去回答不上来,将要受到制裁,便回答说:“能。”于是汉武帝派狄山去守要塞,过了一个多月之后,匈奴斩下狄山的头而去。从此之后,群臣们都感到震惊害怕,没有人敢不顺从张汤了。
六年秋九月,冠军景桓侯霍去病薨,天子甚悼之,为冢,像祁连山 [1] 。
[1] 景桓: 霍去病的谥号。意为布义行刚,辟土服远。 薨(hōng): 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亡。 悼(dào): 悲痛;哀伤。
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秋季,九月,冠军景桓侯霍去病去世,汉武帝非常悲痛,为他修建坟墓,其形状就像祁连山。
元鼎三年。匈奴伊稚斜单于死,子乌维单于立 [1] 。
[1] 乌维单于(?—前126年): 伊稚斜单于子。武帝时立。时汉方击两越,无暇北顾。匈奴亦不侵边。休养士马,习射猎,数遣使求和亲。后汉置酒泉郡以隔绝匈奴与羌人相通之路,又西通月氏、大夏,以宗室女妻乌孙王,分匈奴西方之援国。由是匈奴日衰。
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匈奴伊稚斜单于去世,他的儿子乌维即单于位。
元封元年冬十月,下诏曰:“南越、东瓯咸伏其辜,西蛮、北夷颇未辑睦 [1] 。朕将巡边垂,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 [2] 。”乃行,自云阳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至朔方临北河,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以见武节,威匈奴 [3] 。遣使者郭吉告单于曰:“南越王头已县于汉北阙 [4] 。今单于能战,天子自将待边;不能,即南面而臣于汉!何徒远走亡匿于幕北寒苦无水草之地,毋为也 [5] !”语卒,而单于大怒,立斩主客见者,而留郭吉,迁之北海上 [6] 。然匈奴亦詟,终不敢出,上乃还 [7] 。
[1] 东瓯(ōu): 亦称瓯越。越族的一支。相传为越王勾践后裔。秦汉时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灵江流域一带。楚汉战争时,首领摇率兵助汉王刘邦灭项羽。惠帝三年(前192年)封为东海王,都东瓯(今浙江温州),俗称东瓯王。汉武帝时,为闽越所攻,徙其族于江淮间。 伏其辜(gū): 服罪;承担罪责而死。 西蛮(mán): 古族名。位居今雅砻江中下游以西之地,与东蛮相对而言,故名。有磨些、东钦、弥羌、铄羌、胡从诸部落。以磨些最强大。 北夷: 泛指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辑睦: 和睦。
[2] 朕(zhèn): 古人自称朕,从秦始皇帝以后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边垂: 也作“边陲”。边疆地带。 躬: 亲自,亲身。 秉: 掌握、主持。 武节: 古代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代指军事。
[3] 云阳: 即云阳县。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四十里前头村北。汉属左冯翊。 西河: 即西河郡。西汉元朔四年(前125年)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治所在富昌县。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鄂尔多斯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芽山以西,石楼以北及陕西宜川以北黄河沿岸地带。 五原: 即五原郡。西汉武帝时置,治所在九原县(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黑柳子乡三顶帐房村古城)。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后套以东,阴山以南,包头以西和达拉特、准噶尔等旗地。 长城: 即汉长城。汉长城在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修缮,并新筑了部分长城。 单于台: 古地名。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 旌旗: 旗子的通称。 径: 通“竟”。
[4] 郭吉(生卒年不详): 西汉武帝时人。武帝时汉灭两越后,武帝巡边,勒兵十八万骑至朔方,向匈奴示威,同时派郭吉出使匈奴,令其急来臣服。乌维单于闻之大怒,将他拘留,谪居北海之边,但惧汉兵来伐,亦不敢出兵扰汉边境。
[5] 寒苦: 寒冻困苦。
[6] 主客见者: 负责引见客人会面的人。 北海: 即今贝加尔湖。
[7] 詟(zhé): 丧胆、惧怕。
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冬季,十月,汉武帝颁布诏书说:“南越、东瓯都服罪投降,西蛮、北夷还没有平定和睦。朕将要巡视边境地区,我亲自主持军事,设置十二部将军由朕统率。”汉武帝离开京城,自云阳郡北行,经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出长城,向北登上单于台,然后到朔方郡,靠近北河,统率十八万骑兵,千余里内旌旗飘扬,以显示军威,气势威震匈奴。汉武帝派遣使者郭吉通告单于说:“南越王的人头已悬挂在汉朝皇宫的北门上。现在如果单于有能力出战,天子亲自率军在边境上等候;如果不能出战,立即臣服于南面的汉朝!何必徒劳地远逃到大漠以北躲藏起来,那里寒冷、困苦又没有水草,何必这么苦呢!”话刚说完,单于便大怒,立即将引见郭吉的人斩首,并将郭吉扣留,把他押送到北海。然而匈奴也惧怕,始终不敢出战,汉武帝于是从边塞返回京师。
四年。匈奴自卫、霍度幕以来,希复为寇,远徙北方,休养士马,习射猎 [1] 。数使使于汉,好辞甘言,求请和亲 [2] 。汉使北地人王乌等窥匈奴,乌从其俗,去节入穹庐,单于爱之,佯许甘言,为遣其太子入汉为质 [3] 。汉使杨信于匈奴,信不肯从其俗,单于曰:“故约汉尝遣翁主,给缯絮、食物有品,以和亲,而匈奴亦不扰边 [4] 。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为质,无几矣 [5] !”信既归,汉又使王乌往,而单于复讇以甘言,欲多得汉财物,绐谓王乌曰:“吾欲入汉见天子,面相约为兄弟 [6] 。”王乌归报汉,汉为单于筑邸于长安 [7] 。匈奴曰:“非得汉贵人使,吾不与诚语 [8] 。”匈奴使其贵人至汉,病,汉予药,欲愈之,不幸而死 [9] 。汉使路充国佩二千石印绶往使,因送其丧,厚葬,直数千金,曰:“此汉贵人也 [10] 。”单于以为汉杀吾贵使者,乃留路充国不归。诸所言者,单于特空绐王乌,殊无意入汉及遣太子。于是匈奴数使奇兵侵犯汉边。乃拜郭昌为拔胡将军,及浞野侯屯朔方以东备胡。
[1] 卫、霍: 指卫青、霍去病。
[2] 好辞甘言: 甘言,甜美动听的语言。甜美动听的逢迎之辞。
[3] 王乌(生卒年不详): 西汉北地人。家近边境,熟习匈奴习俗。武帝时奉命出使匈奴。匈奴伪许愿以太子入质于汉,以求和亲。他返报,单于食言。汉又令其再使匈奴,单于欲多得汉财物,又诳言愿亲入见汉帝。回报,汉为单于专修邸舍于长安,单于又不至,仅派其贵臣入汉朝见。不久,匈奴贵臣病死于汉,汉遣使者送丧归匈奴,匈奴以为汉杀其使者,遂拘汉使并发兵侵掠汉边郡。 穹庐: 因匈奴多住穹庐,故以穹庐为匈奴的代称。
[4] 杨信(生卒年不详): 汉使,曾出使匈奴。 翁主: 汉代诸王之女为翁主,即后世之郡主。 缯(zēng)絮: 缯,古代纺织品的总称;絮,粗丝绵。缯帛丝绵。 品: 等差。
[5] 无几(jì): 无冀,没有希望。
[6] 讇(chǎn): 同“谄”。巴结、奉承。 绐(dài): 欺骗、欺诈。
[7] 筑邸(dǐ): 建造府邸。
[8] 诚语: 实言。
[9] 愈: 病好。
[10] 路充国(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汉武帝时匈奴贵人至汉病死,乃奉命佩二千石印绶使匈奴,送其丧葬。单于以为汉杀匈奴贵人,遂留之不归。前后七年,不降。太初四年(前101年),匈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因得遣返。
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匈奴自卫青、霍去病率军深入大漠以来,很少再对汉朝进行侵扰,而迁徙到北方很远的地方,休养生息,练习射猎。多次派使臣到汉朝来,以甜言蜜语请求与汉和亲。汉朝派北地人王乌等前往匈奴观察其虚实,王乌改从匈奴的习俗,放下使者的符节进入毡帐中,单于很喜欢他,编了一些好听的话许诺,声称派太子入汉朝做人质。汉朝又派杨信出使到匈奴,杨信不肯随从匈奴的习俗,单于说:“依照旧的盟约汉朝曾将藩王的女儿嫁给匈奴,并给各种缯絮和食物,以这种方式和亲,而匈奴也就不再侵扰边境。如今却要推翻以前的约定,命令我的太子去当人质,这是不可能的事。”杨信回来之后,汉朝又派王乌前往匈奴,而单于以甜言蜜语奉承他,想要多得到些汉朝的财物,于是欺骗王乌说:“我想到汉朝见天子,当面相互结为兄弟。”王乌回到汉朝报告给皇上,汉朝为单于在长安修建官邸。匈奴说:“除非汉朝派尊贵的人为使者前来,否则我们不会说实话。”匈奴派尊贵的人到汉朝来,来人生病了,汉朝给他药吃,想治好他的病,但他却不幸死了。汉朝派路充国佩戴二千石官员的印绶出使匈奴,护送匈奴使臣的灵柩回国,并送价值数千金的丧葬费,并说:“这位汉使就是汉朝尊贵的人。”单于认为汉朝杀了他的尊贵使臣,便扣留了路充国,不准他回国。以前所说的话都是单于特意用空话欺骗王乌的,他根本就无意到汉朝,也无意派太子到汉朝去。于是匈奴数次派遣军队侵犯汉朝边境。汉朝便派郭昌为拔胡将军,与浞野侯赵破奴率军屯兵于朔方,以防备匈奴。
六年。匈奴乌维单于死,子乌师庐立,年少,号儿单于 [1] 。自此之后,单于益西北徙,左方(丘)[兵]直云中,右方直酒泉、敦煌郡。
[1] 乌师庐(?—前102年): 匈奴单于。挛鞮氏,乌维子。又作詹师庐。汉遣两使,一吊乌维单于,一吊右贤王,欲离间之,单于怒而留汉使;匈奴使来,汉亦留之相当。立后冬季,匈奴大雪,畜多死;而单于年少,好杀伐,国中多不安。匈奴左大都尉欲杀单于降汉,汉筑受降城应之。后汉将赵破奴出朔方,期至浚稽山以应降事;左大都尉欲发而觉,单于诛之,发兵击破奴,破奴被擒,全军皆没。单于遣兵攻受降城不下,侵边而去。之后,单于亲率军攻受降城,未至,病死。
元封六年(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去世,他的儿子乌师庐即位,年纪幼少,号称儿单于。自此之后,单于逐渐向西北方向迁徙,左方的军队抵达云中郡地区,右方的军队抵达酒泉郡、敦煌郡一带。
太初元年。匈奴儿单于好杀伐,国人不安,又有天灾,畜多死。左大都尉使人间告汉曰:“我欲杀单于降汉,汉远,即兵来迎我,我即发 [1] 。”上乃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以应之 [2] 。
[1] 左大都尉: 匈奴官名。汉朝时匈奴有此官,位在诸王和左右大将之下,在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侯之上。 间(jiàn): 秘密,暗中。
[2] 因杅(yú)将军: 将军名号。汉置。因杅为匈奴地名,因汉军征战此地,故以此为将军之名。 受降城: 西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建,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东阴山北。一说在乌拉特后旗北。为匈奴降者所居。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匈奴儿单于喜好杀戮讨伐,国内人心都感到不安,又闹天灾,牲畜多数因此而死。左大都尉派人偷偷告诉汉朝说:“我想杀了单于投降汉朝,但汉朝离我们太远,如果派军队来接应我,我就立即发动。”汉武帝便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在塞外修筑受降城来接应他。
二年。上犹以受降城去匈奴远,遣浚稽将军赵破奴将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山而还 [1] 。浞野侯既至期,左大都尉欲发而觉,单于诛之,发左方兵击浞野侯。浞野侯行捕首虏,得数千人。还,未至受降城四百里,匈奴兵八万骑围之。浞野侯夜自出求水,匈奴间捕生得浞野侯,因急击其军。军吏畏亡将而诛,莫相劝归者,军遂没于匈奴 [2] 。儿单于大喜,因遣奇兵攻受降城,不能下,乃寇入边而去。
[1] 浚稽将军: 将军名号。汉置,武帝时赵破奴即任浚稽将军。浚稽即浚稽山,匈奴常以此为屏障,汉军攻匈奴,故以此为号。 浚稽山: 山名。在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推河、塔楚河之南的古尔班博克多山。在杭爱山之南。一说即推河上源地杭爱山。
[2] 没: 覆灭,败亡。
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汉武帝认为受降城与匈奴离得太远,就派浚稽将军赵破奴率领二万多骑兵从朔方郡出塞,向西北推进两千多里,约定到浚稽山接应左大都尉后返回。浞野侯赵破奴如期而至,匈奴左大都尉准备发动政变被察觉了,单于将他杀了,又派左方的军队攻击浞野侯。浞野侯一路捕杀俘获匈奴数千人。在返回途中,距离受降城四百里的地方,被匈奴八万骑兵所包围。浞野侯夜间亲自出来寻找水源,被匈奴侦察兵俘虏,匈奴趁机攻击汉军。汉军吏们害怕主将丧失回去后被杀,相互间没人劝告突围后逃回,于是全军覆没。儿单于非常高兴,又派出奇兵去攻打受降城,没攻下来,便侵入边塞掳掠后离去。
三年春正月,匈奴儿单于死,子年少,匈奴立其季父右贤王呴犂湖为单于 [1] 。
[1] 呴(hǒu)犂湖(生卒年不详): 即呴犁湖。匈奴单于。挛鞮氏,乌维单于弟。又作句犁湖。原为右贤王。汉武帝时,儿单于去世,子年少,遂立为单于,不久入侵掳掠云中、定襄、五原、朔方,杀掠数千人。次年病卒。
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年),春季,正月,匈奴儿单于去世,他的儿子年幼,匈奴立儿单于的叔父右贤王呴犁湖为单于。
上遣光禄勋徐自为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千余里,筑城、障、列亭,西北至庐朐,而使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屯其旁;使强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泽上 [1] 。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杀略数千人,败数二千石而去,行破坏光禄所筑城、列亭、障。又使右贤王入酒泉、张掖,略数千人。会军正任文击救,尽复失所得而去。
[1] 光禄勋(xūn): 官名。汉武帝时改郎中令置,掌管宫殿门户警卫,统诸大夫、郎官、谒者等侍从官员,并领期门(虎贲)、羽林等禁军。为九卿之一,秩中二千石。新莽时改称司中。 徐自为(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武帝时曾任光禄勋。太初三年(前102年),奉命筑五原塞外列城,西北至卢朐,不久为匈奴骑兵破坏。 列亭: 排列在边境上侦察敌情的瞭望所。 庐朐(qú): 即卢朐山。当今内蒙古西北阴山支脉。 韩说(?—前91年): 西汉人。韩王信后代。武帝时,以校尉从大将军卫青击匈奴有功,封龙頟侯。后坐酎金不如法失侯。复以待诏为横海将军,击破东越,封按道侯。太初中,为游击将军屯五原外列城。还为光禄勋,征和二年(前91年),与江充等掘蛊卫太子宫,为太子所杀。 强弩都尉: 官名。参见前“都尉”条注。 居延泽: 湖泊名。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
汉武帝派光禄勋徐自为自五原郡出塞数百里,最远达一千多里建筑城堡、要塞、瞭望所,从西北一直到卢朐山,并派游击将军韩说、长平侯卫伉率军驻扎在附近;又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上筑城防守。太初三年(前102年),秋季,匈奴骑兵大举侵入定襄郡和云中郡,诛杀掳掠数千人,打败了数名二千石官员离去,并且沿途破坏光禄勋徐自为所修筑的城堡要塞、瞭望所。又派右贤王侵入酒泉郡、张掖郡,掳掠数千人。这时,恰好军正任文率军前来救援汉人,匈奴失去全部掳掠所得的财物逃走。
四年冬,匈奴呴犂湖单于死,匈奴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为单于 [1] 。天子欲因伐宛之威遂困胡,乃下诏曰:“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昔齐襄公复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2] 。”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我儿子,安敢望汉天子。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3] 。”因尽归汉使之不降者路充国等,使使来献 [4] 。
[1] 且鞮(dī)侯: 即且鞮侯单于(?—前96年)。呴犁湖单于弟。原为左大都尉。汉武帝时立。初立时,恐汉袭击,乃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卑辞求和亲。武帝派中郎将苏武厚币赂遗,后益骄横,拘武等。汉便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等击之。后因病去世。
[2] 高后(?—前180年): 姓吕,名雉,字娥姁,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皇后。楚汉交兵之初被俘,项羽置其军中为人质,数年后释还。汉朝建立后,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她曾参与谋划。惠帝时以太后掌握朝政,杀戚夫人及其子赵王如意。惠帝死后,临朝称制,排抑刘姓宗室,封诸吕为王侯,掌南北军;任亲信审食其为左丞相,把持朝政前后十六年。死后,诸吕策划叛乱,被太尉周勃等所镇压。 悖(bèi)逆: 狂悖忤逆。 齐: 即齐国。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姜姓。开国君主吕尚,建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东北,旧临淄北)。春秋初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国力强盛,成为霸主。齐灵公时曾灭莱,领土扩大。春秋末年君权渐为大臣陈氏(即田氏)所夺。前386年周安王承认田和为诸侯。在齐威王时期,继续进行改革,国势强盛,屡败魏国,并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其后,长期与秦国东西对峙。前284年秦、魏、韩、燕、楚联合攻齐,燕将乐毅攻入齐都临淄,齐从此国力大损。前221年为秦所灭。 齐襄公(?—前686年): 春秋时齐国国君。公元前697年至前686年在位。名诸儿。齐厘公之子。在位期间,数次侵鲁伐卫。与其妹鲁桓公夫人通奸。齐襄公时,邀鲁桓公夫妇来齐观社,使公子彭生于车中杀桓公,又杀彭生向鲁谢过。后强迁纪国的郱(Píng)、郚(Wú)(皆在今山东临朐东南)、鄑(今昌邑西北)三邑之民而取其地。齐襄公八年,终灭纪。后大夫连称、管至父凭借公孙无知作乱,杀之而立公孙无知。 九世之仇: 春秋时期,纪侯向周夷王进谗言,夷王三年,齐侯因此被周夷王所杀,是为哀公。自哀公开始,传九世到齐襄公,出兵灭纪国,为哀公报仇。后多用以指久远的深仇。 《春秋》: 书名。春秋末期,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编写的《鲁春秋》,并参考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史官的记载修成。是现存最早的编年史。记述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内容为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如朝聘、会盟、战争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地震、水灾、旱灾、虫灾等。记事极简短,每条最多不过四十余字,最少仅一字。本为史书,自西汉以来,被儒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故又有《春秋经》之称。后人以此书记事所包括的时代,称为春秋时代。
[3] 丈人: 长老或老成的人。
[4] 献: 下对上、卑对尊的进献。
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冬季,匈奴呴犁湖单于去世,他的弟弟左大都尉且鞮侯立为单于。汉武帝打算趁伐大宛国胜利后的军威围困匈奴,于是下诏书说:“高皇帝给朕留下平城之围的忧患,高后时,匈奴单于送来的书信违天悖理。当年齐襄公报九代的仇恨,《春秋》大为赞赏。”且鞮侯单于刚刚即位,害怕汉朝来袭击他,便说:“我为儿子辈,怎敢和汉朝的天子相比。汉朝的天子,是我的长辈。”于是放回被扣留在匈奴的汉使臣路充国等人,又派使者前来进贡。
天汉元年三月,上嘉匈奴单于之义,遣中郎将苏武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1]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2]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1] 天汉: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前100年至前97年。 嘉: 夸奖,赞许。 苏武(?—前60年): 西汉京兆尹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字子卿。苏建之子。少以父任为郎,稍迁至栘(yí)中厩(jiù)监。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为中郎将出使匈奴。以副使张胜与匈奴缑(gōu)王图谋劫持单于母阏氏归汉事受牵连,被匈奴扣押幽置大窖中,断绝饮食,以雪和毡毛为食,数日不死。不久远徙北海(今贝加尔湖),以牧羊为生。前后十九年,秉持汉节,坚不投降。昭帝即位,与匈奴和亲,要求遣返苏武等汉使。始元六年(前81年)得归长安,任典属国。次年上官桀父子等谋反,因子参与其事,遂免。昭帝死后,以议立宣帝,赐爵关内侯,复为右曹典属国。后病卒。
[2] 张胜(生卒年不详): 西汉武帝时以副中郎将与苏武出使匈奴,与匈奴缑王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后事败,投降匈奴。 假吏: 临时代理职务的官吏。
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三月,汉武帝嘉奖匈奴单于的义举,也派中郎将苏武送回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报答他的善意。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一同前往,到了匈奴,将礼物送给了单于。发现单于更加傲慢,并不是汉朝所希望的样子。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1] 。卫律者,父故长水胡人,律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于匈奴,使还,闻延年家收,遂亡降匈奴 [2] 。单于爱之,与谋国事,立为丁灵王 [3]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4] 。吾母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 [5]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秋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6]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7] !”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8] 。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 [9]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10] 。
[1] 缑(gōu)王(生卒年不详): 汉代匈奴人。匈奴浑邪王姊子,与浑邪王一同降汉,后随浞野侯没匈奴中。 长水: 河流名。源出白鹿原,北入霸水。降汉的胡骑屯于此。 虞常(?—前100年): 西汉人。曾与汉副中郎将张胜相识,后逃亡归服匈奴。天汉元年(前100年),张胜随从苏武出使匈奴,并与张胜谋射杀匈奴丁零王卫律归汉。事败被杀。 卫律(?—约前80年): 西汉人。匈奴族。先世降汉为胡骑,世居长水。及长,与武帝时期臣协律都尉李延年友善,延年荐其出使匈奴。他使还,会延年被逮,惧连坐并诛,亡走降匈奴。为单于宠信,封丁灵王。武帝时苏武使匈奴被囚,以富贵相诱劝降,遭武斥责。后汉将李广利战败,降匈奴。狐鹿姑单于以女妻之,尊宠在其上。他以计除之。狐鹿姑单于死时遗嘱立弟右谷蠡王。他与颛(zhuān)渠阏氏谋,诈矫单于令,改立单于子为壶衍鞮单于。晚年常言和亲之利于单于,单于遂释苏武等归。 阏(yān)氏(zhī): 也作“焉提”。汉时匈奴王正妻的称号。
[2] 协律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置,李延年为之,佩二千石印绶,掌谱作新曲。寻省。 李延年(生卒年不详): 西汉中山(治所在今河北定州)人。与父母兄弟皆为乐师。后坐法腐刑,给事狗监。妹得幸于武帝,号李夫人。善歌,为新变声。时武帝耽于祠祀,令司马相如等作诗颂,他乃承意依诗为新声曲。及李夫人产昌邑王,由是贵为协律都尉,佩二千石印绶,与武帝同卧起。李夫人卒,其宠弛,后族诛。 荐言: 用言辞推荐。
[3] 丁灵: 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之一。汉时为匈奴属国,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或作“丁零”、“丁令”、“钉灵”。
[4] 相知: 知心的朋友。 候: 看望,问好。 伏弩: 埋伏弓箭手。
[5] 引: 牵连,攀供。
[6] 左伊秋訾: 匈奴官号。
[7] 受辞: 亦作“受词”。听取供词。此处指受审。 屈节辱命: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8] 坎: 坑,穴。 煴(yūn)火: 没有火焰的微火。 蹈: 踩,踏。
[9] 舆(yú): 运载。
[10] 收系: 逮捕监禁。
恰在这时,缑王与长水人虞常,以及卫律所率领投降匈奴的原汉朝人,暗中商议准备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回归汉朝。卫律的父亲是原居住在长水的匈奴人,卫律与汉朝协律都尉李延年关系要好,经李延年推荐卫律出使匈奴,卫律回来之后,听说李延年全家被捕杀,便逃到匈奴投降了。单于非常喜欢他,与他共商国事,封他为丁灵王。虞常在汉朝时与副使张胜关系一直密切,私下去拜访张胜说:“听说汉朝的天子非常怨恨卫律,我可以派伏兵用弓弩射杀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他们能得到赏赐。”张胜答应了虞常的要求,并给他一些财物。一个多月之后,单于出外打猎,只有他母亲阏氏和单于的子弟们留在王庭,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发动叛乱,其中有一人夜里逃跑,告发了这件事。单于的子弟们调兵与虞常等人作战,缑王等人都被诛杀,虞常被生擒。单于派卫律处理此事。张胜听说后,担心以前与虞常约定的事被泄露出去,便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到如此,必然会涉及到我,等到像罪犯一样被处死,会更加辜负国家。”苏武准备自杀,张胜、常惠都阻止他。后来虞常果然供出张胜。单于非常生气,召集许多贵族商议,准备将汉朝使者杀掉。左伊秋訾说:“既已谋杀到单于,又该如何加重处罚!应该让他们都投降。”单于派卫律召苏武来接受审问,苏武对常惠等人说:“屈节辱命,虽然活着,那还有什么脸面再回到汉朝呢!”说完拔出佩刀刺向自己。卫律大吃一惊,亲自抱起苏武,赶忙把医生叫来,在地上挖一个坑,燃起炭火,将苏武放在上面,用脚踩他的后背使淤血流出来。苏武昏死过去,半天才苏醒过来。常惠等人都痛哭不止,用车把他送回营地。单于非常佩服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而逮捕了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欲降之。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1]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2]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3]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4]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5] ?”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6] !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7] 。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 [8]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9]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10]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11]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曰:“羝乳乃得归 [12]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1] 会论: 会同判决罪犯死刑。 近臣: 君主身边的大臣。
[2] 相坐: 一人犯罪,连带他人一同治罪。
[3] 拟: 比划,指向。
[4] 弥: 满,遍。
[5] 膏: 使动词,使……肥沃。
[6] 汝: 你。
[7] 平心持正: 主持公正,无所偏倚。 祸败: 灾祸与失败。
[8] 朝鲜: 战国、秦汉时期的地区名。《战国策·燕策一》:“燕东有朝鲜、辽东。”《史记·朝鲜列传》记战国燕势力全盛时向东发展,“当略属真番、朝鲜,为置吏,筑鄣塞。”秦统一六国后,曾于燕故地东郭置辽西、辽东郡。汉初,燕人卫满走朝鲜,王之。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令涉何出使朝鲜,召谕其王卫右渠。涉何于归途刺杀送行使者,诡称杀朝鲜将以邀功,被拜为辽东东郭都尉。朝鲜发兵袭杀之。武帝遣水陆两军夹击王险城。次年,右渠死,城陷。汉在其地设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
[9] 胁: 威逼,用威力促使。
[10] 幽(yōu): 囚禁。 窖(jiào): 收藏东西的地洞或坑。
[11] 啮(niè): 咬。 旃(zhān): 通“毡”。
[12] 牧羝(dī): 放牧公羊。 乳: 生子。指鸟兽产卵、产子。
苏武的伤势逐渐好起来,单于派人去劝告苏武,想要他投降匈奴。正在这时,虞常已被定为死罪,打算趁机迫使苏武归降,卫律用剑砍下虞常的头之后,说:“汉朝使臣张胜谋杀单于的近臣,应当死罪;单于招募归降的人,赦免罪刑。”他举剑想要砍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正使应当连坐治罪。”苏武说:“我没参与预谋,与张胜也没亲属关系,为什么要连坐?”又举剑威胁苏武,苏武一动不动。卫律说:“苏君,卫律以前背弃汉朝投归匈奴,有幸蒙受单于的大恩,赐号称王,拥有部众数万,马匹牲畜满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投降,明日会和我一样。不然,就白白横尸荒野,有谁会知道你呢?”苏武默不回应。卫律说:“苏君听我的话投降,我与君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劝告,以后即使想见我,还有可能吗?”苏武大骂卫律说:“你身为汉朝的臣子,却不顾恩义,背叛国君,背离亲人,投降蛮夷,我为什么还要见你!况且单于相信你,使你有决定他人死活的权力,你不平心持正,反倒使两国的君主争斗下去,坐观两国的灾祸成败。南越杀了汉朝的使者,被汉灭掉后成为九个郡;大宛国王杀了汉使,其人头悬挂在长安的北门;朝鲜杀了汉朝的使者,很快被消灭;现在只有匈奴还没杀汉使。你知道我不会投降,却想借机挑起两国的相互攻击,匈奴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会受他的威胁,只得禀告单于。单于愈加想让他投降,便把苏武囚禁在大地窖中,断绝他的饮食。当时天下大雪,苏武躺在雪地上,吞吃羊毛和雪片,过了几天也没死。匈奴认为他是神,便把他放逐到无人烟的北海上,让他放一群公羊,并对他说:“等公羊产子后你才能回来。”与常惠随行的官属不肯投降,也分别被扣留,安置在其他地方。
浞野侯赵破奴自匈奴亡归。
浞野侯赵破奴从匈奴逃回汉朝。
二年夏五月,遣贰师将军广利以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胡首虏万余级而还 [1] 。匈奴大围贰师将军,汉军乏食数日,死伤者多。假司马陇西赵充国与壮士百余人溃围陷陈,贰师引兵随之,遂得解 [2] 。汉兵物故什六七,充国身被二十余创 [3] 。贰师奏状,诏征充国诣行在所,帝亲见,视其创,嗟叹之,拜为中郎 [4] 。汉复使因杅将军敖出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涿涂山,无所得 [5] 。
[1] 天山: 即今甘肃西部祁连山。
[2] 假司马: 官名。两汉常设军职,为军司马的副职。 赵充国(前137—前52年): 西汉陇西上邽(guī)(今甘肃天水)人,字翁孙。后迁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武帝时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勇武有谋略,熟悉匈奴与羌族事务。后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有功,拜中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以永衡都尉击匈奴,俘西祁王,擢后将军。因与大将军霍光迎立宣帝,封营平侯。将兵屯守边郡,匈奴不敢犯境。神爵元年(前61年)先零羌反汉,时年七十六岁,仍请领兵往击。后复为后将军、卫尉。后其子有罪自杀,遂罢官就第。然朝廷每议边事,仍常与谋划。 陷陈: 陷阵。
[3] 创(chuāng): 创伤。
[4] 嗟(jiē)叹: 赞叹。
[5] 涿(zhuō)涂山: 亦作涿邪山。在今内蒙古西南古尔班赛汗山。
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年),夏季,五月,汉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三万骑兵从酒泉郡出塞攻打在天山的匈奴右贤王,共斩杀匈奴一万多人后返回。途中匈奴将贰师将军所率部队包围,汉军缺乏粮食,被包围了数日,伤亡很多。假司马陇西郡人赵充国率壮士一百多人突破匈奴的重围,贰师将军率领军队跟随其后冲出包围圈。汉兵阵亡了十之六七,赵充国身受二十余处创伤。贰师将军将此情况奏报朝廷,汉武帝下诏书将赵充国召到所巡行的住所,亲自接见他,察看他的伤势,赞叹不已,封他为中郎。汉武帝又派因杅将军公孙敖率军出西河郡,与强弩都尉路博德会师在涿涂山,无功而返。
初,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爱人下士 [1] 。帝以为有广之风,拜骑都尉,使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备胡 [2] 。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 [3] 。愿得自当一队,到兰于山南以分单于兵,毋令专乡贰师军 [4] 。”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 [5] 。”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 [6] 。”上壮而许之,因诏路博德将兵半道迎陵军。博德亦羞为陵后距,奏言:“方秋,匈奴马肥,未可与战 [7] 。愿留陵至春俱出。”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书,乃诏博德引兵击匈奴于西河;诏陵以九月发,出遮虏障,至东浚稽山南龙勒水上,徘徊观虏,即无所见,还,抵受降城休士 [8] 。陵于是将其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北行三十日,至浚稽山止营,举图所过山川地形,使麾下骑陈步乐还以闻 [9] 。步乐召见,道陵将率得士死力,上甚悦,拜步乐为郎 [10] 。
[1] 陵: 即李陵(?—前74年)。西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北)人,字少卿。李广之孙。武帝时为侍中建章监,善骑射,拜骑都尉,教射酒泉、张掖将士,防备匈奴侵扰。后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自请率步卒五千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至浚稽山,为单于所率八万余骑包围。虽率军力战,终因粮尽矢绝、救援不继而投降。单于以女妻之,立为右校王,尊贵用事。后武帝听信谣传,以为陵教匈奴为兵,遂族灭其家。昭帝立,霍光遣使招之归汉,不还。居匈奴二十余年,病卒。
[2] 骑都尉: 官名。秦末汉初为统领骑兵之武职,无员,无固定职掌,不统兵时为侍卫武官。宣帝时以一人监羽林骑,又以一人领西域都护,秩比二千石,遂成定制。后又有领三辅胡越骑、监河堤事者。因亲近皇帝,多以侍中兼任。 丹阳: 亦作丹扬郡。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置,治所在宛陵县(今安徽宣州)。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长江以南、江苏宁镇山南北和浙江天目山以西、新安江中上游南北之地。
[3] 荆楚: 春秋战国时代的楚国,位于荆州,故称为“荆楚”。 剑客: 精于剑术的人。 扼: 抓住;掐住。
[4] 兰于山: 在今蒙古国西南戈壁省境。
[5] 女(rǔ): 人称代词。你,你们。后作“汝”。
[6] 涉: 入,进入。 庭: 古代指少数民族所辖区域或所都之处。也泛指边疆地方。
[7] 后距: 也作“后拒”。居后以抗敌。
[8] 遮虏障: 即居延塞。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 龙勒水: 今蒙古国西部古尔班博克多山脉南干河。 抵: 到达。 休士: 让士兵休息。
[9] 图: 画。 陈步乐(生卒年不详): 汉朝人。李陵部下,受命回长安汇报军情,得召见,拜为郎。
[10] 郎: 郎官泛称。官名。秦汉郎中令所属中郎、侍郎、郎中等都是郎官。除议郎外,凡郎官皆掌持戟值班,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或侍从左右。
当初,李广的孙子李陵任侍中,善于骑马射箭,爱惜他的部下。汉武帝认为他有李广的作风,任他为骑都尉,命他率丹阳郡和楚地的五千人,在酒泉郡、张掖郡地带教习射箭之术,以防备匈奴。当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时,汉武帝命李陵为贰师将军护送辎重。李陵叩头请求说:“臣所率领的是屯戍边塞的人,都是荆楚地区的勇士、奇才、剑客,其力大能抓虎,射箭百发百中。我愿自己率领一队人马,到兰于山以南地区,用来分散单于的兵力,使他不能全力阻击贰师将军的队伍。”汉武帝说:“你不愿做别人的下属?这次我调动的军队太多,没有马匹给你配备。”李陵回答说:“我不需战马,我愿以少击众,只凭步兵五千人直捣单于王庭。”汉武帝称赞他的豪情壮志,答应了他的请求,便命令路博德率部队在中途接应李陵的军队。路博德也羞于做李陵的后援部队,上奏说:“现在正逢秋季,匈奴马肥,不利于与匈奴作战。请把李陵留下,到明年春天一起出征。”汉武帝非常生气,怀疑李陵后悔不想出兵而让路博德上书,便命令路博德率军到西河郡攻打匈奴;命令李陵于九月从遮虏障出发,到东浚稽山以南的龙勒水边,观察敌人的动静,如果没有情况,便返回到受降城休息。李陵于是率领五千步兵出居延,向北走了三十天,到了浚稽山安营扎寨,并将沿途所经过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部下骑兵陈步乐送回长安上奏汉武帝。汉武帝召见了他,步乐报告说李陵率领士兵拼死效力,汉武帝非常高兴,任命陈步乐为郎官。
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军居两山间,以大车为营 [1] 。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 [2] 。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复斩首三千余级。引兵东南,循故龙城,道行四五日,抵大泽葭苇中,虏从上风纵火,陵亦令军中纵火以自救 [3] 。南行至山下,单于在南山上,使其子将骑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单于下走 [4] 。是日捕得虏,言“单于曰:‘此汉精兵,击之不能下,日夜引吾南近塞,得无有伏兵乎?’诸当户君长皆言:‘单于自将数万骑,击汉数千人不能灭,后无以复使边臣,令汉益轻匈奴。复力战山谷间,尚四五十里得平地,不能破,乃还。’”
[1] 相值: 相遇。
[2] 戟盾: 亦作“戟楯”。戟和盾。
[3] 葭(jiā)苇: 葭,初生的芦苇。芦苇。
[4] 步斗: 徒步战斗。
李陵到达浚稽山,与单于所率的军队相遇,匈奴以三万骑兵将李陵军包围,李陵军处在两山之间,以大车围成营寨。李陵率士兵出营寨外摆开阵势,前排的手持戟和盾,后排的手持弓弩。匈奴见汉军数量少,就直奔营前阵地。李陵军与敌人展开搏斗,他命令战士千弩齐发,匈奴兵应弦倒下。他们只好退到山上,汉军乘胜追击,斩杀匈奴数千人。单于大惊,聚集左右方的八万多名骑兵对李陵军实施攻击。李陵边战边向南撤退,数日后,退进了山谷中,由于与匈奴连续作战,士卒多数都身中箭伤,李陵命令有三处创伤的坐在车上,伤两处的驾车,伤一处的坚持作战,又斩杀三千余敌人。李陵率军沿着龙城旧路向东南方向撤退,走了四五天后,来到大片的沼泽芦苇当中,匈奴在上风处纵火,李陵也命令放火烧掉周围的芦苇以自救。汉军继续向南撤到山下,单于在南山上指挥,派他的儿子率领骑兵攻打李陵军。李陵率军在树林中徒步战斗,又杀死匈奴数千人,并用连弩射击单于,单于逃到山下。当天汉军从捕获俘虏得知“单于说:‘这是汉朝的精兵,我们猛攻也攻不破他们,他们日夜引诱我们向南靠近边塞,莫非有埋伏的军队?’当户、君长们都说:‘如今单于亲自率领数万骑兵,攻打汉军数千人而不能把他们消灭,以后则无法再命令防守边塞的官兵,也会使汉朝更加轻视我们,所以要在山谷中继续作战,前面还有四五十里的路才到平原地区,如果还不能攻破汉军,只好返回。’”
是时,陵军益急,匈奴骑多,战一日数十合,复伤杀虏二千余人。虏不利,欲去,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匈奴,具言:“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校尉成安侯韩延年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与白为帜,当使精骑射之,即破矣 [1] 。”单于得敢大喜,使骑并攻汉军,疾呼曰:“李陵、韩延年趣降 [2] !”遂遮道急攻陵。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即弃车去。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陿谷 [3] 。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 [4] 。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我,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 [5] !”于是尽斩旌旗及珍宝埋地中,陵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放,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令军士人持二升糒,一片冰,期至遮虏障者相待 [6] 。夜半时,击鼓吉士,鼓不鸣。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余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军人分散,脱至塞者四百余人。
[1] 军候: 军官官职,即军曲候。汉军部以下的编制单位称曲,曲设军候一人,秩比六百石。其余将领出兵也有部曲,有司马、军候等官。 管敢(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任李陵军候,为校尉所辱,投降匈奴,告以汉军虚实,导致李陵战败被俘。 成安: 侯国名。在今河南汝州。 韩延年(?—前99年): 颍川郏(今河南郏县)人。武帝时因父韩延秋击南越丞相吕嘉时战殁(mò),封为成安侯。后为太常,后坐法免官。天汉二年(前99年),以校尉随李陵击匈奴,兵败被杀。
[2] 趣(cù): 通“促”。赶快。
[3] 鞮汗山: 在今蒙古国西南南戈壁省境。西汉武帝时,李陵伐匈奴,败降于此。 车辐: 车的轮辐。 尺刀: 短刀。 陿(xiá): 古同“狭”。
[4] 乘隅: 借着山势(放石投人)。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垒石: 投击敌人的巨石。
[5] 太息: 即“叹气”。
[6] 糒(bèi): 干粮。
这时,李陵的军情更加危急,匈奴的骑兵多,一天交战数十个回合,汉军又杀伤匈奴二千多人。敌人作战形势不利,准备撤退,就在这时,李陵军中有一名叫管敢的军候,因被他的校尉所欺辱,逃亡到匈奴军中投降,并讲出实情:“李陵的部队并没有后援,箭矢很快就用完,只有李将军部下和校尉成安侯韩延年的各八百名士兵为前导,以黄色与白色旗子为标记,应当派精锐的骑兵射杀他们,汉军很快会被击破。”单于得到管敢,非常高兴,调集骑兵一起围攻汉军,大声呼叫:“李陵、韩延年快快投降!”于是又阻断汉军的后路,猛烈攻打。李陵被围困在山谷中,匈奴的部队在山上,四面八方的箭如雨般射下来。汉军向南撤退,还没到鞮汗山,五十万支箭全都用完,于是便丢弃辎重车辆。这时李陵军中还剩下三千多名士兵,他们砍下车的辐条拿在手中当武器,军吏拿着短刀一起与敌人决战,汉军退到狭谷中。单于率军堵住后路,指挥匈奴将山上的巨石滚下,汉军很多人被砸死,不能继续向前进。黄昏后,李陵穿上便衣独自走出军营,阻止左右的随从说:“不要跟随我,我要一个人擒拿单于!”过了许久,李陵回到军营,叹息着说:“我军已败,将要死在此地!”于是将所有的旌旗砍倒与珍宝一起埋在地下,李陵又叹息说:“如果再得到几十支箭,我们足以能够脱身了。现在没有武器再战下去,天亮后,只能坐等被擒了!不如各自逃命,有能逃回去的向天子报告。”于是下令,军中每个人各带二升干粮,一片冰块,约定逃到遮虏障去集合。到了半夜,李陵命令击鼓突围,战鼓已被击破,敲不出声音。李陵与韩延年一起上马,十几名壮士跟随在后,数千名匈奴骑兵在后面追赶。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没脸面回报皇帝陛下了!”于是投降了匈奴。其他人四处逃散,逃回边塞的有四百多人。
陵败处去塞百余里,边塞以闻。上欲陵死战,后闻陵降,上怒甚,责问陈步乐,步乐自杀。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 [1] 。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有国士之风 [2] 。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其短,诚可痛也 [3] 。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 [4] 。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 [5] 。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上以迁为诬罔,欲沮贰师为陵游说,下迁腐刑 [6] 。久之,上悔陵无救,曰:“陵当发出塞,乃诏强弩都尉令迎军;坐预诏之,得令老将生奸诈。”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7] 。
[1] 太史令: 官名。相传夏代置,掌文书。秦代置为奉常属官。西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隶太常,掌天文、历法及修撰史书。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二十岁时曾游历全国各地,考察风俗,采集历史遗闻。武帝时初为郎中,奉使巴蜀。前108年,继父职任太史令。曾与唐都、落下闳共制订《太初历》。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触怒武帝,被系狱处以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完成所著史籍,时称《太史公书》,后人称为《史记》。这书是我国第一部通史著作,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体例。
[2] 徇: 舍身。 国士之风: 指具有高贵的人格与风尚。
[3] 妻子: 妻子和儿女。 媒蘖(niè): 媒,酒母;蘖,曲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
[4] 提: 率领,调遣。 深蹂: 深入。 戎马: 比喻战乱。 抑: 抵挡。 救死扶伤: 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 暇: 空闲,闲暇。 转斗: 转战。 张: 拉开。 弮(quān): 弩弓。
[5] 摧败: 破敌。 暴(pù): 显露,显示。
[6] 诬罔(wǎng): 欺骗,欺诈。 沮(jǔ): 坏,败坏。 游说(shuì): 劝说别人采纳自己的意见。 腐刑: 即宫刑。中国古代五刑之一。残害男子生殖器,破坏妇女生殖机能(一说将妇女禁闭于宫中)的刑罚。约商周时期开始采用。最初用以惩罚“淫罪”,后来也适用于所谓谋反、叛逆等罪。
[7] 劳赐: 慰劳赏赐。
李陵兵败的地方距边塞只有一百多里,守边塞的人将消息报告给朝廷。汉武帝希望李陵拼死以战,后来听说李陵投降了,十分生气,责问陈步乐,陈步乐自杀了。群臣都归罪于李陵,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司马迁极力为李陵辩护说:“李陵孝顺父母,对待将士注重信义,常常能奋不顾身以赴国家急难,正是他平时积累的美德,有国士的风度。今天偶然不幸战败,那些保全自己性命与妻子儿女的臣子随便捏造诬陷他,实在令人痛心。况且李陵带领不满五千人的步卒,深入匈奴腹地,抵挡数万的敌军,打得匈奴救死扶伤都忙不过来,调动全国所有能举箭引弓的人一起围攻他,李陵转战搏斗了上千里,弓箭用尽,走投无路,战士们拉着空弓,冒着刀锋,依然向北与敌人死战,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虽然身陷强敌,然而他对敌人的打击也足以名扬于天下。李陵虽然没有自杀,是想寻求机会报效汉朝。”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诬陷欺骗朝廷,是想诋毁贰师将军李广利而为李陵游说,下令对司马迁处以宫刑。过了很久,汉武帝才后悔当初让李陵孤军深入,而没派兵救援,说:“应当在李陵率军出塞后,再派强弩都尉路博德去接应;而我却预先下诏书,使得路博德老将生出奸诈之术。”于是派使臣去慰劳赏赐逃回来的李陵余部。
三年秋,匈奴入雁门,太守坐畏懦弃市 [1] 。
[1] 畏懦: 胆怯软弱。
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秋季,匈奴入侵雁门郡,雁门郡太守因畏缩怯弱,被朝廷处以死刑。
四年春正月,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将骑六万、步兵七万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将万余人与贰师会;游击将军韩说将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公孙敖将骑万、步兵三万人出雁门 [1] 。匈奴闻之,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单于以兵十万待水南,与贰师接战 [2] 。贰师解而引归,与单于连斗十余日。游击无所得。因杅与左贤王战,不利,引归。时上遣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故臣无所得。”上于是族陵家。既而闻之,乃汉将降匈奴者李绪,非陵也 [3] 。陵使人刺杀绪,大阏氏欲杀陵,单于匿之北方;大阏氏死,乃还。单于以女妻陵,立为右校王,与卫律皆贵用事 [4] 。卫律常在单于左右,陵居外,有大事乃入议。
[1] 七科谪(zhé): 谪,即谪发,汉代的一种谪戍制度。始于秦。据《汉书·武帝纪》,天汉四年(前97年),发天下七科谪及勇敢士等出朔方击匈奴。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吏有罪一,亡命二,赘婿三,贾人四,故有市籍五,父母有市籍六,大父母有籍七。凡七科也。”七科谪之名,汉代仅此一见。因规定应强制服役的七种人,故名。
[2] 累(lèi)重: 家属、资产。 余吾水: 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支流土拉河。
[3] 李绪(生卒年不详): 西汉时人。本汉塞外都尉,居奚侯城,后降匈奴,单于颇器重。他曾教单于防备汉军之法,汉武帝误以为是李陵所为,故族李陵家,李陵痛其家因李绪而被诛,遂派人刺杀李绪。
[4] 右校王: 官名。汉时匈奴置。匈奴封李陵为右校王。 用事: 执政;当权。
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春季,正月,汉朝征发全国犯了罪的官吏、杀人犯、入赘的女婿、商贾及直系亲属等“七科谪”和勇敢之士,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骑兵六万和步兵七万从朔方郡出塞;派强弩都尉路博德率一万多人去与贰师会合;游击将军韩说率领步兵三万人从五原郡出塞;因杅将军公孙敖率领骑兵一万名、步兵三万名从雁门郡出塞,出击匈奴。匈奴听到消息,就将家属、资产全都运到余吾水以北地区,单于则亲率十万大军在余吾水以南,迎战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的部队。李广利军与单于军连续战斗十多天未能取胜,撤军而还。游击将军韩说也没收获。公孙敖与左贤王交战,失利,引兵而归。这时汉武帝派公孙敖深入匈奴腹地迎接李陵,公孙敖无功而还,上奏说:“捕获的匈奴俘虏,说李陵教单于训练军队以防备汉军,所以我没什么收获。”于是汉武帝下令杀了李陵的全家。以后又听说,是汉朝投降匈奴的李绪,并不是李陵。李陵派人刺杀了李绪,单于的母亲大阏氏想杀掉李陵,单于将他藏到北方去;直到大阏氏去世,李陵才回来。单于将女儿嫁给李陵为妻,立其为右校王,与卫律一样尊贵。卫律常在单于身边办事,李陵常在外地,有大事时才召他到王庭商议。
太始元年 [1] 。匈奴且鞮侯单于死。有两子,长为左贤王,次为左大将 [2] 。左贤王未至,贵人以为有病,更立左大将为单于。左贤王闻之,不敢进,左大将使人召左贤王而让位焉。左贤王辞以病,左大将不听,谓曰:“即不幸死,传之于我。”左贤王许之,遂立,为狐鹿姑单于,以左大将为左贤王。数年病死,其子先贤掸不得代,更以为日逐王,单于自以其子为左贤王 [3] 。
[1] 太始: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前96年至前93年。
[2] 左大将: 匈奴官号。在匈奴二十四长中,左大将位排名第五。
[3] 先贤掸(?—前33年): 匈奴贵族。其父为狐鹿姑单于之弟,任左贤王。狐鹿姑即位之初,答应以其位传于弟,但其弟死后,立己子为左贤王以继位,以他为日逐王。他遂率其众数万骑归汉,宣帝封之为归德侯。
汉武帝太始元年(前96年)。匈奴且鞮侯单于死了。且鞮侯有两个儿子,长子为左贤王,次子为左大将。因左贤王没有及时赶回王庭,匈奴贵族认为他病了,改立左大将为单于。左贤王听说这一消息后,不敢前往王庭,左大将派人将左贤王请来,把单于位让给他。左贤王推辞说自己有病,左大将不听,对他说:“如果真有病,不幸死去,再传位给我。”左贤王才同意,被立为狐鹿姑单于,后封左大将为左贤王。数年之后,左贤王病死,他的儿子先贤掸不得即位为左贤王,改任日逐王,单于封自己的儿子为左贤王。
征和二年九月,匈奴入上谷、五原,杀掠吏民 [1] 。
[1] 征和: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所用的年号。共计四年,即公元前92年至前89年。 杀掠: 屠杀抢掠。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九月,匈奴入侵上谷、五原二郡,屠杀掳掠当地的百姓和官吏。
三年春正月,匈奴入五原、酒泉,杀两都尉。三月,遣李广利将七万人出五原,商丘成将二万人出西河,马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击匈奴 [1] 。夏五月,匈奴单于闻汉兵大出,悉徙其辎重北邸郅居水,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单于自将精兵度姑且水 [2] 。商丘成军至,追邪径,无所见,还 [3] 。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转战九日,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4] 。马通军至天山,匈奴使大将偃渠将二万余骑要汉兵,见汉兵强,引去,通无所得失 [5] 。是时汉恐车师兵遮马通军,遣开陵侯成娩将楼兰、尉犂、危须等六国兵共围车师,尽得其王民众而还 [6] 。贰师将军出塞,匈奴使右大都尉与卫律将五千骑要击汉军于夫羊句山陿,贰师击破之,乘胜追北,至范夫人城,匈奴奔走,莫敢距敌 [7] 。
[1] 商丘成(?—前89年): 西汉大臣。任大鸿胪。征和二年(前91年),戾太子刘据起兵。他与莽通平定戾太子起事,力战有功,升御史大夫。次年,奉命率兵二万人出西河,与李广利、莽通分道征匈奴,至浚稽山,取胜而返。征和四年(前89年),因于庙中醉歌,获罪自杀。 马通(?—前88年): 即莽通。西汉人。武帝末年为侍郎。征和二年(前91年),卫太子起兵诛江充,使囚徒如侯持节发长水及宣曲胡骑。通以捕斩如侯有功,封重合侯。次年,将四万骑与李广利等分道出击匈奴。及武帝诛江充宗族党羽,因惧受牵连,遂于后元元年(前88年)与其弟侍中仆射马何罗矫制发兵谋反。事败,皆被处死。
[2] 邸: 抵达。 郅居水: 即今蒙古国色楞格河。 兜衔山: 山名。约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南,位于图拉河上游。 姑且水: 即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
[3] 追邪径: 亦作涿邪径。在今蒙古国西南巴彦洪戈尔省南境。
[4] 蒲(pú)奴水: 即今蒙古国西南之翁金河。源出前杭爱省阿尔拜雷西北,东南流至中戈壁省赛尔阿博东南入沙漠。
[5] 偃渠(生卒年不详): 匈奴大将。汉武帝时以汉遣贰师将军李广利等统军攻匈奴,受狐鹿姑单于命,与左右呼知王将两万余骑拦截汉重合侯莽通(马通)所率汉军于天山。见汉军势强,不战而退。
[6] 开陵: 侯国名。属临淮郡(治今江苏泗洪)。 成娩(生卒年不详): 匈奴介和王。降汉,曾统兵击车师,封开陵侯。
[7] 右大都尉: 官名。参见前“都尉”条注。 夫羊句山: 在今蒙古国南部南戈壁省布勒干一带。 乘胜追北: 趁着胜利追击败兵。 范夫人城: 地名。在今蒙古国南部南戈壁省古尔班赛汗山西部哈尔戛。
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春季,正月,匈奴侵入五原、酒泉二郡,杀死两郡都尉。三月,汉武帝派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郡,商丘成率二万人出西河郡,马通率四万骑兵出酒泉郡,去攻打匈奴。夏季,五月,匈奴单于听到汉军大举进攻的消息后,便把全部辎重向北转移到郅居水,左贤王驱赶他的部众渡过余吾水到达六七百里外的兜衔山,单于亲自率领精兵渡过姑且水。这时,商丘成率军来到追邪径,却未发现匈奴的踪迹,撤军而回。匈奴派大将与李陵率三万多骑兵追击汉军,转战九日,到蒲奴水,见形势对作战不利,退兵而去。马通军到了天山,匈奴派大将偃渠率二万多骑兵阻截汉军,见汉军强盛,也退回去,马通所率的部队没有什么损失。这时,汉军担心车师出兵拦截马通军,派开陵侯成娩率楼兰、尉犁、危须等六国的军队共同围攻车师,俘虏了车师王和当地的民众而还。贰师将军率军出塞后,匈奴派右大都尉与卫律率五千骑兵在夫羊句山的狭道上截击汉军,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匈奴军打败,乘胜向北追击到范夫人城,匈奴军奔逃,不敢再与汉军对阵。
初,贰师之出也,丞相刘屈氂为祖道,送至渭桥 [1] 。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 [2] !”屈牦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 [3] 。贰师女为屈牦子妻,故共欲立焉。会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祝诅上,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 [4] 。按验,罪至大逆不道 [5] 。六月,诏载屈牦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 [6] 。贰师妻子亦收。贰师闻之忧惧,其掾胡亚夫亦避罪从军,说贰师曰:“夫人、室家皆在吏,若还,不称意适与狱会,郅居以北,可复得见乎 [7] !”贰师由是狐疑,深入要功,遂北至郅居水上,虏已去 [8] 。贰师遣护军将二万骑度郅居之水,逢左贤王、左大将将二万骑,与汉军合战一日,汉军杀左大将,虏死伤甚众 [9] 。军长史与决眭都尉辉渠侯谋曰:“将军怀异心,欲危众求功,恐必败 [10] 。”谋共执贰师。贰师闻之,斩长史,引兵还。至燕然山,单于知汉军劳倦,自将五万骑遮击贰师,相杀伤甚众 [11] 。夜,堑汉军前深数尺,从后急击之,军大乱败,贰师遂降 [12] 。单于素知其汉大将,以女妻之,尊宠在卫律上。宗族遂灭 [13] 。
[1] 刘屈氂(máo)(?—前90年): 汉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征和二年(前91年)以涿郡太守征为左丞相,封澎侯。同年,卫太子因巫蛊(gǔ)事起兵,奉命率三辅近县兵讨伐太子,在长安城内混战五日,死者数万,太子兵败逃亡,后与姻亲贰师将军李广利谋立昌邑王为太子,被人告发,腰斩东市,妻子枭(xiāo)首示众。 祖道: 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饮宴送行。 渭(wèi)桥: 古桥名。汉、唐时首都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梁,有中渭桥、东渭桥和西渭桥。中渭桥为秦始皇建。本名横桥。为通渭水南北离宫而造。汉名渭桥。因其与长安城横门相对,而桥之北首垒石水中,故名横门桥、石柱桥。后增建东、西二桥,始有中渭桥之称。原址在秦咸阳城南、汉长安城北稍西,约在今陕西咸阳东北二十里。
[2] 君侯: 汉时对列侯的尊称。 昌邑王: 即刘贺(?—前59年)。汉武帝孙。武帝时嗣父爵为昌邑王。昭帝死后无嗣,被大将军霍光迎立为帝。不久遭废黜,归故国,赐汤沐邑二千户,国除,为山阳郡。宣帝即位后,以玺书密令山阳太守监护之。后封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就国豫章。因扬州刺史劾其与故太守卒史交通,削户三千。死后国除。昌邑,即今山东巨野。
[3] 女弟: 妹妹。
[4] 内者令: 官名。一名内谒者令。汉书中载:少府属官有内者令、丞,掌宫内卧具帷帐。 郭穰(ráng)(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任内者令,告发丞相刘屈牦夫人祝诅,使刘屈牦等被杀。 祝诅: 祝告鬼神,使加祸于人。 祷祠: 即向神求福及得福而后报赛以祭,也泛指祭祀。
[5] 按验: 亦作“案验”。验核其事,而治其罪。 大逆不道: 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
[6] 徇(xùn): 示众。 要(yāo)斩: 要,“腰”的古字。古代的一种酷刑,以斧砧断人之腰。 东市: 汉时长安道东西均有市场,处决犯人都在东市,后世遂用以称刑场。 枭(xiāo)首: 古代的酷刑。杀人取头悬挂在木杆上示众。 华阳街: 汉长安城八街之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7] 忧惧: 忧愁恐惧。 掾(yuàn): 古代对官府中辅佐官吏的通称。 胡亚夫(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李广利下属官员。 室家: 宗族。 称意: 如意、满意。
[8] 狐疑: 狐狸生性多疑,故以狐疑形容人因多疑而犹豫不决。 要(yāo)功: 也作邀功。求取功名。
[9] 护军: 秦汉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魏晋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 郅居之水: 即郅居水。
[10] 决眭(suī)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时设于军中;一说为匈奴官。
[11] 燕然山: 即今内蒙古杭爱山。 劳倦: 劳累、疲倦。
[12] 堑(qiàn): 挖掘壕沟、通道等。
[13] 宗族: 同宗同族之人。
当初,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塞时,丞相刘屈氂为他祭祀路神,并设宴饯行送到渭桥。李广利说:“希望您尽早上奏皇上立昌邑王为太子,如果他能即皇帝位,以后您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刘屈氂答应了。昌邑王是李广利妹妹李夫人的儿子。李广利的女儿是丞相刘屈氂的儿媳妇,所以他们都想立昌邑王为太子。就在这时,内者令郭穰告发说:“丞相夫人祈祷诅咒皇上,而且还和贰师将军一起祈祷神灵,要让昌邑王当皇帝。”皇帝派人调查此事,情况属实,判其为大逆不道的罪行。征和三年(前90年)六月,下令将刘屈氂装在载食物的车上游街示众,后将他腰斩于东市,妻子在华阳街被砍了头。贰师的妻子儿女也被逮捕。贰师听到消息后担忧害怕,他的副官胡亚夫也因逃避罪行而从军,对贰师说道:“您的夫人及家属都被逮捕入狱,您回去要是不合皇上心意,正好被这个案件牵连上,到那时候,您也被杀了,再去郅居水以北去投降匈奴,还有可能吗!”贰师由此狐疑不定,但仍然想深入匈奴腹地立功,使皇帝回心转意,于是率军北进到郅居水畔,匈奴已经离去。贰师便派护军将领率领二万骑兵渡过郅居水,正与匈奴左贤王、左大将率领的二万骑兵相遇,两军交战了一天,汉军杀了左大将,匈奴军死伤惨重。汉军长史与决眭都尉辉渠侯商议说:“将军怀有二心,想危害众人以求立功,恐怕必定要失败。”两人谋划,一起拘捕擒拿贰师。贰师听到消息后,杀了长史,率军撤退到燕然山,单于知道汉军已十分疲劳,便亲率五万骑兵拦击贰师,双方相互攻杀,伤亡都很惨重。夜里,匈奴军在汉军前进的路上挖了深数尺的壕沟,然后从汉军背后进行猛烈攻击,汉军大乱失败,贰师将军于是投降了匈奴。单于平时就知道李广利是汉朝大将,便将女儿嫁给他为妻,对他的尊宠超过卫律。李广利的家族也因此被皇上全部处以死刑。
四年(春三月)〔夏六月〕丁巳 ,以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富民侯 [1] 。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数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2] 。然为人敦厚,有智,居位自称,逾于前后数公 [3] 。先是,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轮台东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可遣屯田卒,置校尉三人分获,益种五谷 [4] 。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募民壮建敢徙者诣田所,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 [5]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 [6] 。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虽胜,降其王,以辽远乏食,道死者尚数千人,况益西乎 [7]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 [8] 。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 [9] 。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 [10] 。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公车、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 [11] 。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 [12] 。卦,诸将,贰师最吉’ [13] 。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 [14] 。重合侯得虏候者乃言‘缚马者,匈奴诅军事也’ [15] 。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耐饥渴,失一狼,走千羊’。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又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朕不忍闻 [16] !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此五伯所弗为也 [17] 。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岂得行其计乎 [18]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19] 。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由是不复出军,而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
[1] 田千秋: 即车千秋(?—前77年)。西汉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武帝时为高寝郎,因上书讼卫太子冤,召拜大鸿胪。后迁丞相,封富民侯。见武帝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臣下恐惧,乃建议施恩惠,缓刑罚,安定民心。武帝临终,与大将军霍光等受遗诏辅少主。昭帝时霍光专权,乃谨厚自守,政事一决于光。因年老,朝见时恩准得乘小车入宫,故号曰“车丞相”。后卒于官。
[2] 材能: 才智和能力。 术学: 古代关于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学问。 伐阅: 指功绩和资历。 功劳: 劳绩,对事业的贡献。语出《管子·明法解》。 一言寤(wù)意: 指用一句话,就使人醒悟。用喻言语中肯。寤通“悟”,醒悟,明白。 取: 得到;取得。 宰相: 参见前“相国”条注。
[3] 敦厚: 宽宏厚道。
[4] 轮台: 古地名。汉西域之地。本为轮台国,被李广利所灭。汉武帝为牵制匈奴,在此屯田。唐置县,并置府。即今新疆轮台。 溉田: 灌溉而种田。
[5] 骑假司马: 骑司马:为郡骑司马之简称,秦汉时一些郡所置骑兵军官。假:汉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贰之意。假司马即司马的副贰。余类此者甚多,如假候,即军候(军曲候)的副贰。 斥候: 假望、侦察之人。
[6] 陈: 述说。 既往: 以前。 重困: 加重困苦。
[7] 辽远: 遥远。
[8] 曩(nǎng)者: 过去、从前。 弘: 人名。西汉人,时任军候。其他不详。 秦人: 称中国人。 匄(gài): 古同“丐”。给予。 若: 人称代词,你、你们。
[9] 卿: 官名。西周至战国为天子、诸侯所置执掌军政的高级长官。秦汉为中央高级官员的尊称,位次三公。如太常(奉常)、光禄勋(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典客)、宗正、大司农(治粟内史、大农令)、少府、执金吾(中尉)等号称九卿,又与将作大匠、太后三卿、大长秋等并号列卿,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居其上,号上卿。 蓍(shī)龟: 蓍,一种草;龟,龟甲。古人以蓍草、龟甲占卜吉凶。
[10] 乃者: 犹言曩者,往日。 文学: 指辞章修养。
[11] 公车: 对入京应试举人之俗称。本意为官车。 太史: 官名。夏、商、周三代为史官和历官的长官。春秋时期,太史掌管起草文书,记录给诸侯、卿、大夫的命令等,记载史事,编写史书,还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祭祀等事,为朝廷大臣。 治星: 治天文之家。 望气: 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术。观察云气以预测吉凶。 太卜: 古代卜筮官之长。 龟蓍: 同“蓍龟”。
[12] 鬴(fǔ)山: 鬴,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斗四升为一鬴。鬴山是地名或山名,有争议。 克: 战胜,攻下。
[13] 卦: 占卜。
[14] 计谋: 计策,谋划。 反缪(miù): 错误。
[15] 重合侯: 即马通。参见前“马通”条注。重合为侯国名,在今山东乐陵。
[16] 亭隧: 即亭燧。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用作侦伺和举火报警。 扰劳: 劳苦烦扰。 优民: 善待百姓。
[17] 囚徒: 关在监狱的人犯。 报忿(fèn): 发泄怨恨。 五伯: 即“五霸”。春秋时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Hélǘ)、越王勾践。一说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18] 提掖: 谓挟住两腋将人拎起。
[19] 苛暴: 苛刻暴虐。 擅赋: 擅加赋税。 本农: 农业。古以农为本,故称。 马复令: 关于因养马而免去徭役、赋税的政令。它是汉初鼓励民间养马的一种政策,是由晁错提出的,具体的内容是民家养马一匹,可以复免三人不充徭役。鼓励养马是为了加强武备,准备抗击匈奴的侵扰,同时也有利于农业生产。文景两代,都大力推行马复令,民间养马数量大增,为武帝与匈奴的长期军事对抗创造了有利条件。 补缺: 弥补缺漏。 武备: 军事方面的设施。
汉武帝征和四年(前89年),夏季六月丁巳(二十五日),任命大鸿胪田千秋为丞相,封其为富民侯。田千秋没有其他的才干,也没有什么经历和功劳,只因一句话使汉武帝如梦初醒,就在数月之间取得宰相的职位,被封为侯,这是世上很少有的事。然而田千秋为人敦厚,有智慧,身居相位很称职,成绩超过前后的几位丞相。先前,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上奏说:“轮台东有可灌溉的农田五千顷以上,可以派屯田兵去垦荒种植,设置校尉三人分别进行管理,多种植五谷。由张掖、酒泉二郡派假司马带领侦察兵巡逻保护屯田,招募身体强壮敢于迁徙到边塞的人去灌溉垦荒,逐渐修筑亭燧,一直连起来向西延伸,用来威震西域诸国,辅助乌孙。”汉武帝便颁布诏书,陈述以往的所作所为,自己后悔不已,说:“前不久曾有职官上奏,请求增加赋税,百姓每人多缴三十钱,用来巩固边防,这就要增加老弱孤独者的负担。现在又请求派士兵到轮台屯田。轮台在车师国西面一千余里,以前开陵侯攻打车师时,虽然取得胜利,国王被降服,因路途遥远,缺乏粮食,死在路上的有数千人,更何况现在更往西呢?过去是朕的一时糊涂,由于听信军候弘的上书,说匈奴困住马的四蹄,扔到城下,扬言:‘中国人,我给你们马匹。’再加上汉朝的使者长久被扣留在匈奴,不肯放回,因此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兵征讨,想以此维护汉使的威信。古时候,与卿、大夫共谋大事,一般要参照占卜的结果,如果不吉利就不行动。所以我便将军候弘关于匈奴缚马的书信,交给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官等有文辞修养的官员,包括各郡、属国的都尉等传阅,都认为‘匈奴捆住他们的马匹,是很不吉祥的’。或是认为‘匈奴想向我们展示他的强盛,实际上是他的力量不足却要显示有余’。那些公车、方士、太史官、星象家、望气家和求神占卜的官员,都认为‘吉利,匈奴一定被击败,时机不可再得’。又说‘派军北伐,到了鬴山匈奴必然被攻克。卦辞显示诸将中贰师最吉利’。所以朕亲自派贰师率军前往鬴山,命令他不必深入。如今事实与计谋、卦兆截然相反。重合侯马通俘获的匈奴侦察兵说‘捆住马的四蹄,是匈奴人对汉军军事的诅咒’。匈奴常说‘汉朝极为广大,然而士卒不能忍耐饥渴,为追赶一只狼,而损失了千只羊’。以前李广利战败,将士们或战死,或被俘,或四处逃散,朕心中常常在悲痛。现在又请求到边远的轮台屯田,准备建亭燧,一定是扰劳天下的百姓,不是优惠天下的民众,朕不忍心听这些!大鸿胪等人又建议想招募囚徒护送匈奴使者返回,这明明是以封侯为赏赐引诱他们去刺杀匈奴单于,以发泄我们心中的怨愤,这是连春秋五霸都不肯做的事。况且匈奴得到汉朝的归降者,常常浑身搜查,详细地盘问,那种报仇的想法又怎能实施呢!当务之急是严禁对百姓的苛暴,禁止擅自增加赋税,全力务农,发展生产,恢复养马免除徭役赋税的法令,补充战马的空缺,不使国家军备缺乏而已。郡、国、二千石的官员,各自上报本地畜养战马补充边塞的实施计划,与呈送户籍和财政簿册的人员一起到京奏对。”从此,汉朝不再对外用兵,并封丞相田千秋为富民侯,以此表示,从今以后使百姓休息,希望能增加财富,养育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