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淮南谋反

【内容提要】

本篇主要叙述了汉高祖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后,淮南王谋反被平息的历史过程。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大封同姓诸侯王,使他们的封地扩大,势力增强。他们中有人倚仗与皇帝的亲密关系和所处的地位与实力,蓄意谋反。汉文帝刘恒继皇帝位之后,淮南王刘长自认为与皇上最亲近,桀骜不驯,常违反朝廷法令跟随文帝外出打猎,与皇上同乘一车,以皇上大哥自称。他双手举鼎力大过人,为徇私情击杀审食其后,文帝念其为母亲复仇的孝心,赦免了他擅杀的罪过。刘长在封国更加骄纵,出入乘车,一切制度都效仿天子。刘长自制法令,通行其封国,驱除朝廷设置的官吏,自行设置丞相等高级官员,杀害无辜百姓,屡次上书言辞不恭,与柴奇谋划反叛,调用战车谋袭都城,通使匈奴和闽越两国谋取帮助。淮南王阴谋暴露后,汉文帝赦免刘长死罪,废黜王号,将其流放到蜀郡。淮南王在途中愤恨绝食而死。

汉文帝对淮南王刘长死亡深感悲痛,继续对淮南王儿子授予爵位。文帝封淮南王儿子刘安等四人为侯爵。贾谊预料汉文帝会再封他们为王,上书劝告文帝,封叛逆诸侯之子为王,是送给仇人危害国家的资本,不利于国家的稳定。汉文帝没有采纳贾谊的意见,后仍封刘长之子刘安为淮南王,刘赐为衡山王。

汉朝廷对淮南王父子仁至义尽,刘安却未吸取父王教训并收敛图谋,仍谋求反叛。早在吴楚七国发动叛乱时就蓄意起兵响应,只是由于丞相坚守才没有得逞。汉武帝因刘安是叔父辈,对他非常尊重,赐刘安几案和手杖,恩准他不必进京朝见。刘安不感恩戴德,反而变本加厉,在吴楚七国叛乱被平定的形势下,仍与他人谋划叛乱。当朝廷派使者逮捕淮南王太子刘迁时,淮南王准备杀死使者起兵,后被人告发。汉武帝命宗正官制裁淮南王刘安。宗正官未到达淮南,刘安已自刎而死。淮南王后荼、太子刘迁被诛杀,所有参与谋反的人一律屠灭九族。

【原文】

汉文帝前三年 [1] 。初,赵王敖献美人于高祖,得幸,有娠 [2] 。及贯高事发,美人以坐系河内 [3] 。美人母弟赵兼,因辟阳侯审食其言吕后,吕后妒,弗肯白 [4] 。美人已生子,恚,即自杀 [5] 。吏奉其子诣上,上悔,名之曰长,令吕后母之,而葬其母真定 [6] 。后封长为淮南王 [7]

【注文】

[1] 文帝: 即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年)。西汉皇帝。公元前180年至前157年在位。高祖子。高帝时立为代王。诸吕之乱平定后,被迎立为帝,继续推行与民休息政策,劝课农桑,减省租赋,废除收孥(nú)相坐律令,免官奴婢为庶人。又募民实边,令民得纳粟拜爵。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分齐国和淮南国为小国。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全国户口有所增长。后世史家将其与景帝统治时期并称为文景之治。庙号太宗。 汉文帝前三年: 即公元前177年。

[2] 赵: 西汉初年封国。秦末汉初,张耳参加起义军,项羽大封诸侯时,张耳被封为恒山王(后世为避汉文帝讳,恒山皆作常山),定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后张耳投归刘邦,被封为赵王。张耳去世,张敖袭爵赵王,后因事贬爵宣平侯。 赵王敖(áo): 即赵王张敖(?—前182年)。西汉初人。张耳之子。秦末随父参加陈胜、吴广起义,封成都君。汉高祖时嗣爵为赵王,娶高祖长女鲁元公主。后在高祖过赵时,执子婿礼甚恭,反遭辱骂。赵相贯高等以此谋刺高祖,未遂,被牵连入狱。后因贯高极力辩白,得赦,尚鲁元公主如故,贬爵宣平侯。 高祖: 即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年)。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沛县人。曾任泗水亭长。秦二世时,陈胜起义,起兵响应,称沛公。初属项梁,后与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同为反秦主力,率军攻占咸阳,推翻秦朝统治,约法三章,废除秦的严刑苛法。在项羽大封诸侯王时,他被封为汉王,占有巴蜀、汉中之地。不久,即与项羽展开长达五年的战争。战胜项羽后,即皇帝位。在位期间,继承秦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先后消灭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迁六国旧贵族和地方豪强到关中,以加强控制;实行重本抑末政策,发展农业生产,打击商贾;以秦律为根据,制定《汉律》,使社会经济逐渐恢复,统一局面日趋巩固。 幸: 宠爱。 有娠(shēn): 怀孕。

[3] 贯高(?—前198年): 西汉初人。为赵王张耳客。后任赵相。以高祖过赵侮骂赵王张敖,乃图谋刺之。后事发,随王逮至长安。虽受酷刑,极力为王开脱。高祖感其至诚,乃赦王,欲任以官职,他以己实有谋弑之罪,自杀。 坐: 定罪,由……而获罪。 系(xì): 拘禁。 河内: 即河内郡。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改殷国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卫辉市)以西地区。

[4] 赵兼(生卒年不详): 淮南厉王刘长之舅。汉文帝时被封为周阳侯。后因罪国除。 辟阳: 县名。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置,治今河北冀州。 审食其(Shěnyìjī)(?—前177年): 秦末泗水沛县(今属江苏)人。二世时以舍人从刘邦起兵反秦。楚汉战争时,与刘邦父母及吕雉同为楚军所俘,以此得幸于吕雉。高帝时封辟阳侯。惠帝时,以行为不端,几被诛。高后元年(前187年),为左丞相,常监宫中,公卿皆因而决事。诸吕诛灭后,得以幸免。后为淮南王刘长所杀。 吕后: 即吕雉(zhì)(前241—前180年)。汉高祖皇后。名雉,字娥姁(xǔ)。楚汉战争初期为项羽所俘,后被释还。曾助刘邦剪除韩信、彭越等异姓诸侯王。后其子(惠帝)即位,她独揽大权,毒死赵王如意,残害戚夫人,惠帝死后,临朝称制,并分封诸吕为王侯,控制南北军,又以审食其为左丞相,掌握实权,公卿皆因而决事。她死后,诸吕阴谋作乱,为大臣周勃等平定。 白: 表明,说明。

[5] 恚(huì): 恨,怒。

[6] 诣(yì):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长: 即淮南厉王刘长(约前198—前174年)。汉高祖少子,母为赵王张敖所献美人。汉高祖时立为淮南王。文帝即位,自以为最亲,骄奢僭越,称制,自作法令。又擅杀辟阳侯审食其。文帝令薄昭数谏之,不听。后企图谋反,事发,召至长安,废处蜀严道(今四川荥经)。于途中绝食而死。后追谥厉王。 真定: 县名。汉高祖改东垣县置。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南。

[7] 淮南: 即淮南国。西汉高祖时以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置,治所在六县(今安徽六安),后徙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文帝时废。后以故淮南国九江郡复置。辖境相当于今安徽霍山、潜山以东的淮南(除天长县外)地区,河南东南角,湖北东部一小部分及江西省。元狩初国除为九江郡。

【译文】

汉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当初,赵王张敖向高祖献上一位美人,美人得宠幸怀孕。等到赵相贯高谋反被发觉,美人受株连被囚禁在河内。美人的弟弟赵兼,请辟阳侯审食其向吕后求情,吕后嫉妒美人,不愿为她说话。这时美人已生下儿子,心中感到愤恨,于是自杀身亡。官吏将美人的儿子送给高祖,高祖很后悔,为其取名刘长,命令吕后做他的母亲抚养他,将刘长的母亲葬在真定。后来,刘长被封为淮南王。

【原文】

淮南王蚤失母,常附吕后,故孝惠、吕后时无患 [1] 。而常心怨辟阳侯,以为不强争之于吕后,使其母恨而死也。及帝即位,淮南王自以最亲,骄蹇,数不奉法,上常宽假之 [2] 。是岁入朝,从上入苑囿猎,与上同车,常谓上“大兄” [3] 。王有材力,能扛鼎,乃往见辟阳侯,自袖铁椎椎辟阳侯,令从者魏敬刭之,驰走阙下,肉袒谢罪 [4] 。帝伤其志为亲故,赦弗治。当是时,薄太后及太子诸大臣皆惮淮南王,淮南王以此归国益骄恣,出入称警跸,称制,拟于天子 [5] 。袁盎谏曰:“诸侯太骄,必生患 [6] 。”上不听。

【注文】

[1] 蚤: 通“早”。 孝惠: 即汉惠帝刘盈(前210—前188年)。西汉皇帝。公元前195年至前188年在位。高祖子。年六岁,立为太子。生性懦弱,刘邦晚年想将他废掉,另立赵王如意为太子,以大臣反对而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即位,大权为吕后掌握。因对吕后毒死赵王和残害戚夫人不满,纵情酒色,不理朝政,忧郁病死。

[2] 帝: 此处指文帝刘恒。 骄蹇(jiǎn): 傲慢、不顺从。 奉法: 奉行或遵守法令。 宽假: 宽恕,宽容。

[3] 苑囿(yòu): 畜养禽兽的圈地。

[4] 椎(chuí): 捶击具。 魏敬(生卒年不详): 西汉人。淮南王刘长属下,受刘长令,砍下审食其头颅。 刭(jǐng): 用刀割颈。 驰走: 快跑,疾驰。驰,快跑(多指车马)。 阙下: 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 肉袒(tǎn): 去衣露体。古时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或惶恐。 谢罪: 向人认错,请求原谅。

[5] 薄太后: 即薄氏(?—前155年)。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汉高祖刘邦的嫔妃,其子即汉文帝刘恒。文帝即位后,尊为太后。太后:皇帝的母亲。 太子: 指被确定为继承王位的人,一般从帝王的儿子中选定。 惮: 怕,畏惧。 骄恣(jiāozì): 亦作“骄姿”。骄傲放纵。 警跸(bì): 警,警戒;跸,清道。谓皇帝出入经过的地方严加戒备,断绝行人。 称制: 代行皇帝的职权。

[6] 袁盎(?—前148年): 西汉内史,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文帝时为郎中。见淮南王刘长擅杀辟阳侯审食其,恐诸侯王太骄生患,建议削地以弱其势。文帝不听。后刘长果以谋反获罪,迁蜀绝食而死。乃请立其三子为王,由此名重朝廷。历任陇西都尉、齐相、吴相。素与晁错交恶。景帝时,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其受吴王财物事,遂被废为庶人。吴楚七国反,密劝景帝斩错以谢吴,后入吴,吴王刘濞欲杀之,得脱逃归。七国乱平,为楚相。后因事为梁孝王所怨,被刺死。 诸侯: 周代天子所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要服从王命,定期朝贡述职,并有出兵服役等义务,以屏藩王室。其所属上卿由天子任命。诸侯在封国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独立性很大,并世袭其统治权。春秋时期其权力逐步为卿大夫取代。此后封建社会分封的王侯,也可泛称为诸侯王。

【译文】

淮南王刘长年幼丧母,一直依附于吕后,所以在汉惠帝、吕后临朝时平安无事。而他心里却怨恨辟阳侯,认为辟阳侯没有力争向吕后说情,才使他母亲含恨而死。到文帝即位,淮南王自以为与他最亲近而傲慢不顺从,数次违反法令,文帝经常宽恕他。这一年,淮南王入朝,随从文帝去苑囿打猎,与文帝同坐一辆车,常常称皇上为“大哥”。淮南王强壮有力,能举大鼎,他去拜见辟阳侯审食其,从自己的袖中掏出铁椎将辟阳侯击倒,命令随从魏敬砍下他的头,然后,跑到皇宫前,袒露胸背向皇上请罪。皇帝哀怜他为母亲复仇的孝心,没治他罪。当时,薄太后及太子和大臣们都害怕淮南王,自此淮南王回到封国后更加骄纵,出入称警跸,一切制度都仿照天子。袁盎劝告皇上说:“诸侯王过于骄纵,必生祸患。”皇上不听。

【原文】

六年。淮南王长自作法令行于其国,逐汉所置吏,请自置相、二千石,帝曲意从之 [1] 。又擅刑杀不辜及爵人至关内侯 [2] 。数上书,不逊顺 [3] 。帝重自切责之,乃令薄昭与书风谕之,引管、蔡及代顷王、济北王兴居以为儆戒 [4]

【注文】

[1] 相: 官职名,也称丞相、相国。为百官之长,系辅佐君主的最高官职。汉初先置丞相,后改为相国,各诸侯王国也设过相国,后改称为相。 二千石(dàn): 官秩等级,因所得俸禄以米谷为准,故以“石”称之。汉代二千石为中央政府机构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将作大匠、詹事、水衡都尉、内史等列卿,以及州郡牧守、诸侯王国相一级官员。月俸谷一百二十斛,一年得谷一千四百四十斛。 曲意: 违反己意,去迁就他人。

[2] 擅: 超越职权,自作主张。 不辜: 无罪的人。

[3] 逊顺: 谦恭顺从。

[4] 重: 为难,难以。 切责: 严厉责备。切,言辞责备。 薄昭(?—前170年): 西汉人。文帝生母薄太后之弟。汉高帝七年(前200年)为郎。从军十七年,后以中大夫迎文帝于代,迁车骑将军,封轵(zhǐ)侯。曾奉命予书谏劝淮南王刘长。文帝十年(前170年)坐杀使者,被勒令自杀。 与: 给,送。 管: 即管叔(生卒年不详)。管或作“关”,又称叔鲜。西周初三监之一。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武王灭商后被封于管(今河南郑州),以监视武庚及殷遗民。武王死,成王年幼继位,周公代摄国政,同武庚作乱。周公东征,经三年乱平,被杀,一说自杀。 蔡: 周武王弟。姬姓,名度。武王灭商后,封其于蔡(今河南上蔡)。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因成王年幼,由周公旦代为摄政,他与管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周公旦率师东征,经三年平定叛乱,将其放逐。 代顷王: 即刘仲(生卒年不详)。秦末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之兄。汉朝建立,被立为代王。匈奴攻代,他不能坚守,弃国私逃,至洛阳。汉高祖不忍以法处治,废为合阳侯。后因儿子刘濞封王,被追谥为代顷王。 济北: 即济北国。西汉封置,治卢县(今山东济南长清区西南)。 兴居: 即济北王刘兴居(?—前177年)。西汉宗室。齐悼惠王刘肥之子。高后六年(前182年)封东牟侯,宿卫长安。高后死,与大臣诛灭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文帝二年(前178年)立为济北王。次年,趁文帝亲征匈奴,发兵谋反。兵败被俘,自杀,国除。 儆(jǐng)戒: 同“警戒”。告诫,使注意改正错误。

【译文】

汉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淮南王刘长自制法令,通行于封国,驱逐朝廷所设置的官员,请求由他自己设置丞相与二千石的官吏,皇帝违心地同意了他的要求。他又擅自刑杀无辜的人和擅自封赏爵位,最高封到关内侯。数次上书皇上,言辞都不谦逊恭顺。皇帝难以亲自严厉地责备他,便命令薄昭写信给他,婉言相劝,引用周初管叔、蔡叔和代顷王刘仲、济北王刘兴居被杀的事,请他警戒醒悟。

【原文】

王不说,令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太子奇谋,以辇车四十乘反谷口,令人使闽越、匈奴 [1]

【注文】

[1] 大夫: 官名。掌谏议、顾问。秦汉置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光禄大夫、谏大夫等,皆无定员。侍奉皇帝左右,备咨询应对,谏诤议政,为皇帝的高级顾问。亦奉皇帝之命出使四方。地位尊崇,多由贵戚大臣、名儒或有军功者充任。西汉中期以后,渐成安排免职或不能任事官员的闲职,唯谏议大夫仍任谏官,金曾任谏院长官。 但: 人名。生平事迹不详。 士伍: 兵卒的行列。 开章(生卒年不详): 淮南王刘长的谋士。事迹不详。 棘蒲: 县名,即平棘。西汉初置县,治今河北赵县。 柴武(生卒年不详): 西汉大臣。一作陈武。初以将军身份在汉前率将三千五百人起事于薛,别救东阿,至霸上。后归汉,攻击齐历下军田既。高祖时参与垓下之战。后封棘蒲侯。文帝时为大将军,奉命率兵攻破济北王刘兴居。死后,谥号刚侯。 太子奇: 即西汉棘蒲侯柴武嗣子。其父死后,因嗣子谋反,国除。 辇(niǎn)车: 古代用人挽拉的辎重车。 乘: 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一辆为一乘。 谷口: 亦名“瓠(hù)口”。战国秦邑。在今陕西礼泉东北五十里。 闽(mǐn)越: 中国古代西南民族。古越族一支。秦汉时分布在今福建、浙江的部分地区。秦以其地为闽中郡。汉初首领无诸受封为闽越王。治所东冶(今福建福州)。后分为繇(yáo)和东越两部。汉武帝时东越王余善反抗汉朝统治失败,部分族人被迫迁入江淮地区。 匈奴: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商朝时称鬼方,周朝时称玁,战国时始称匈奴,亦称胡。秦汉之际,匈奴国势强大。冒顿单于统一各部,势力强盛,统治了大漠南北广大地区。汉初,屡次南侵,逼迫汉朝实行消极的“和亲”政策。汉武帝时,屡为汉军所败,其势渐衰。汉宣帝时内讧,五单于分立。后呼韩邪单于附汉。

【译文】

淮南王接到薄昭的信,心里很不高兴,命令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七十人,与棘蒲侯柴武及太子柴奇谋划用辇车四十辆在谷口进行反叛,并派人与闽越、匈奴联络。

【原文】

事觉,有司治之,使使召淮南王 [1] 。王至长安,丞相张苍、典客冯敬、行御史大夫事与宗正、廷尉奏长罪当弃市 [2] 。制曰:“其赦长死罪,废勿王,徙处蜀郡严道邛邮 [3] 。”尽诛所与谋者 [4] 。载长以辎车,令县以次传之 [5]

【注文】

[1] 有司: 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2] 丞相: 官名。初置于战国时的秦悼王,为百官之首,亦称相邦(楚国称令尹)。秦代以后为国家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帮助皇帝综理万机。汉初置相国,后复改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汉末改丞相为大司徒。 张苍(?—前152年): 汉历算家。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汉初,任代、赵相,封北平侯。迁为计相,以列侯居相府,主持郡国上计。后为丞相十余年,曾改定音律历法。年百余岁乃卒。 典客: 官名。汉沿秦置,主要职掌为接待少数民族等事。 冯敬(生卒年不详): 西汉臣。文帝时任御史大夫、典客。齐太仓令淳于意之女上书后,文帝拟废除肉刑,他与丞相张苍为之制定具体法令,规定当黥者,髠钳为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斩左趾者笞五百。结果犯罪被笞的人多被打死,外有轻刑之名,实际上被处死的人更多。 宗正: 官名。西周至战国已置,掌君主宗室亲族事务。秦、汉列位九卿,秩中二千石,例由宗室担任,管理皇族外戚事务,掌其名籍,分别嫡庶亲疏,编纂世系谱牒,参与审理诸侯王犯法案件。凡宗室亲贵有罪,须向其先请,方得处治。有丞,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官长丞及诸公主官属。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改名宗伯。 廷尉: 官名。战国时秦国始置,秦、西汉沿置,为九卿之一。掌刑狱,秦汉至北齐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改名大理,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恢复旧称﹐汉哀帝元寿二年(前1年)又改为大理。新莽时改名作士﹐东汉时复称廷尉。汉末复为大理。属官有廷尉正和左、右监。汉宣帝时又增廷尉左、右平。 弃市: 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于街头,称为弃市。语出《礼记·王制》。

[3] 制: 古代帝王的命令。 徙: 古代称流放的刑罚。 严道: 即严道县。秦置,属蜀郡。治所在今四川荥经西五里古城坪。一说即今荥经县。 邛(qióng)邮: 在今四川荥经西南大相岭。

[4] 与(yù)谋: 与,参加,参与。参与谋划。

[5] 辎(zī)车: 古代有帷盖的车子。 以次: 按次序。

【译文】

反叛的事被察觉,司法部门请求依法治罪,汉文帝派人召淮南王进京。淮南王到了长安,丞相张苍、典客冯敬、御史大夫与宗正、廷尉等上奏:“刘长当处死刑。”文帝命令:“赦免刘长的死罪,废除王号,把他流放到蜀郡严道的邛邮。”和他一起谋反的人全都处死。将刘长装进辎车,命令沿途各县依次传送。

【原文】

袁盎谏曰:“上素骄淮南王,弗为置严傅、相,以故至此 [1] 。淮南王为人刚,今暴摧折之,臣恐卒逢雾露病死,陛下有杀弟之名,奈何? [2] ”上曰:“吾特苦之耳,今复之。”淮南王果愤恚,不食死 [3] 。县传至雍,雍令发封,以死闻 [4] 。上哭甚悲,谓袁盎曰:“吾不听公言,卒亡淮南王。今为奈何?”盎曰:“独斩丞相御史以谢天下,乃可 [5] 。”上即令丞相、御史逮考诸县传送淮南王不发封馈侍者,皆弃市 [6] 。以列侯葬淮南王于雍,置守冢三十户 [7]

【注文】

[1] 素: 平素,往常,旧时。 傅: 即太傅,官名。西汉诸侯国置,掌管辅导、监督国王。

[2] 刚: 倔强,固执。 暴: 急骤,猛烈。 摧折: 打倒。 卒: 最后。 雾露: 借指伤寒。

[3] 愤恚: 痛恨,怨恨。

[4] 县传: 驿传。也指驿站上所备的马匹车辆。此所用车为带帷盖的辎车。 雍: 即雍县。本春秋秦雍邑,秦德公至灵公时都于此,后为县。治今陕西凤翔西南之南古城。 发: 打开,开启。 封: 用加盖印章的纸条贴在门、箱或其他容器的口上以防开启。

[5] 独: 唯独,仅仅。 御史: 此处指御史大夫。

[6] 馈(kuì): 进食于人。

[7] 冢(zhǒng): 坟墓。

【译文】

袁盎劝告说:“皇上一向骄纵淮南王,不给他配置严厉的师傅和相,所以才到了这种地步。淮南王为人性情刚烈,现在这样猛烈地折磨他,我担心突然遭受风霜会生病死在途中,陛下将留下杀弟的罪名,该如何是好?”皇上说:“我只想让他吃点苦头而已,现在就召他回来。”淮南王果然怨恨绝食而死。辎车传送到雍县,雍县县令打开封闭的车,发现淮南王已经死了。上报朝廷,皇上哭得非常伤心,对袁盎说:“我没听你的话,最终使淮南王死了。如今该怎么办?”袁盎说:“只能斩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向天下谢罪才行。”汉文帝立即命令丞相、御史大夫逮捕拷问沿路各县传送淮南王的官员,没有开启封门馈送食物的,将他们都处以死刑。以列侯的礼仪把淮南王埋葬在雍县,设置三十户百姓为他守墓。

【原文】

七年。民有歌淮南王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 [1] 。兄弟二人不相容。”帝闻而病之 [2]

【注文】

[1] 尚: 还,仍然。 粟: 谷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小而密集,籽实去皮后就是小米。旧时泛称谷类。 舂(chōng): 捣去皮壳或捣碎。

[2] 病: 忧虑,担心,不安。

【译文】

汉文帝前元七年(前173年)。民间传唱着关于淮南王的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汉文帝听到后感到不安。

【原文】

八年夏,封淮南厉王子安等四人为列侯 [1] 。贾谊知上必将复王之也,上疏谏曰:“淮南王之悖逆无道,天下孰不知其罪!陛下幸而赦迁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当!今奉尊罪人之子,适足以负谤于天下耳 [2] 。此人少壮,岂能忘其父哉 [3] 。白公胜所为父报仇者,大父与叔父也 [4] 。白公为乱,非欲取国代主,发忿快志,剡手以冲仇人之匈,固为俱靡而已 [5] 。淮南虽小,黥布尝用之矣;汉存,特幸耳 [6] 。夫擅仇人足以危汉之资,于策不便。予之众积之财,此非有子胥、白公报于广都之中,即疑有剸诸、荆轲起于两柱之间,所谓‘假贼兵为虎翼’者也,愿陛下少留计 [7] 。”上弗听。

【注文】

[1] 厉王: 即刘长。参见前“长”条注。 安: 即刘安(前179—前122年)。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长之子。始封阜陵侯,后袭父封为淮南王。因文才出众而得武帝宠。后因谋反事泄,自杀。其所作《离骚传》是最早评析《离骚》的著作。曾招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编成《内书》二十一篇、《外书》三十三篇、《中篇》八卷,后世称为《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原有集二卷,后散失。 列侯: 爵名。战国楚、秦皆置。秦称彻侯,为二十等爵最高一级。西汉沿置,因避武帝名讳,改称通侯、列侯。

[2] 贾谊(前200—前168年): 西汉大臣、政论家。雒阳(今河南洛阳)人。十八岁时即以文才出名。二十岁被文帝招为博士,一年后升太中大夫。因主张改革政治,为周勃等权贵忌妒、毁谤,贬为长沙王太傅、梁怀王太傅。曾多次上书,建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劝农立本,使无业游民转归农亩。其政论文有《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等。因政治抱负无从施展,甚不得意。年三十三岁,忧郁而死。 上疏: 臣子向帝王进呈奏章。 悖逆(bèi): 指违反正道,犯上作乱。 无道: 不行正道;做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 奉尊: 犹尊重。 适: 正好,恰好。 负谤: 蒙受责难。

[3] 少壮: 年轻力强的人。

[4] 白公胜(?—前479年): 春秋时楚国公子。名胜。也称王孙胜。楚平王孙。因其父建在郑国被杀,随伍子胥奔吴。后被召回,任巢(今安徽寿县南)大夫,号白公。楚惠王十年(前479年),起兵杀死令尹子西、司马子期,控制楚都。后被叶公子高打败,自缢死。 大父: 祖父。

[5] 发忿: 发怒,愤慨。忿,今作“愤”,生气,恨。 剡(yǎn): 尖,锐利。 匈: 胸膛,后作“胸”。 固: 本来。 靡(mǐ): 倒下。

[6] 黥(qíng)布: 即英布(?—前195年)。汉初诸侯王。六县(今安徽六安东北)人。早年犯法,处黥刑,故又名黥布。秦末率骊山刑徒起义,属项羽,作战常为前锋,封九江王。楚汉战争中归汉,封淮南王,从刘邦击灭项羽于垓(gāi)下(今安徽灵璧南)。汉初,以彭越、韩信相继为刘邦所杀,举兵反,战败逃到江南,被长沙王(吴芮子成王臣)诱杀。

[7] 子胥(?—前484年): 春秋时期吴国大臣。名员,字子胥。楚大夫伍奢次子,伍尚弟。楚平王七年(前522年),伍奢遭费无忌谗害被杀,他经宋、郑等国入吴,后助阖闾刺死吴王僚,夺取王位,整顿政治,训练军队,国势日强。前506年,与将军孙武率兵攻破楚国,直入郢都。以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吴王夫差时,因反对吴王接受越国求和与出兵伐齐,受伯嚭(pǐ)谗毁,渐被疏远,后吴王夫差赐剑命他自杀。 广都: 大城。 剸(zhuān)诸(?—前515年): 即“专诸”,亦称“鱄设诸”,春秋时吴国堂邑(今江苏六合)人。伍子胥由楚奔吴,与其结交。吴公子光(即吴王阖闾)欲杀王僚自立,伍子胥将其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专诸乃当场刺杀吴王僚,自己亦被杀。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 荆轲(?—前227年): 又称荆卿、庆卿。战国时卫国人。好读书击剑,游说至燕,与击筑者高渐离、处士田光友善。田光推荐于燕太子丹。丹尊之为上卿,舍上舍。与丹共谋劫刺秦王政。当时秦将樊於期逃亡于燕,秦王购求甚急。他乃往见樊将军,陈说刺秦王事。樊将军愿以己之首级为饵,以利行事,即自刭死。燕王喜二十八年(前227年),他携带樊将军首级,以献燕督亢地图为名,往刺秦王。既见秦王,献图,“图穷而匕首见”,遂以淬毒匕首击秦王不中,反为所杀。 两柱之间: 指朝堂君主听政正坐之处。 少: 稍稍,稍微。

【译文】

汉文帝前元八年(前172年),夏季,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儿子刘安等四人为列侯。贾谊预料皇上一定会再封他们为王,便上疏劝告说:“淮南王悖理叛逆无道德,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他的罪恶!陛下免他死罪,将他流放,他自己生病而死,天下的人有谁认为他死得不应该!现在尊奉罪人的儿子,恰恰会背负责难。这些人长大后,怎能忘记他们父亲死亡的事。春秋时期楚国的白公胜为他父亲报仇的对象是他的祖父和叔父。白公胜发动叛乱,并不是夺取国家取代国君,只是发泄心中的愤恨,为满足内心的快意,手拿利刃插进仇人的胸膛,想与仇人同归于尽而已。淮南地方虽不大,黥布曾利用它反叛过,汉朝廷能保存下来,实在是万幸。让仇人专权是给了他危害朝廷的资本,这个决策不利于国家。给予他们大量的财物,他们不会像伍子胥、白公胜那样在广阔的都市报仇雪恨,就可能像专诸、荆轲那样在宫廷上行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把兵器借给盗贼,为猛虎添上翅膀’,希望陛下稍加考虑。”文帝没听他的劝告。

【原文】

十一年夏六月,徙城阳王喜为淮南王 [1]

【注文】

[1] 徙: 官员调任。 城阳: 汉代封国。公元前178年,汉文帝封刘章为城阳王,定都于莒(今山东莒县)。前169年,刘章之子刘喜被改封为淮南王。 喜: 即城阳共王刘喜(生卒年不详)。西汉沛县(今属江苏)人。刘邦曾孙,刘章子。继其父为王,前168年徙为淮南王,越五年,复返为城阳王,在位三十三年,子刘延嗣。

【译文】

汉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夏季六月,改封城阳王刘喜为淮南王。

【原文】

十六年夏四月,徙淮南王喜复为城阳王,立淮南厉王子阜陵侯安为淮南王 [1]

【注文】

[1] 阜陵: 西汉侯国。汉文帝八年(前172年),封淮南厉王刘长子刘安为阜陵侯,都今安徽全椒。

【译文】

汉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夏季,四月,改封淮南王刘喜为城阳王,封淮南厉王的儿子阜陵侯刘安为淮南王。

【原文】

景帝前四年 [1] 。初,七国反,淮南王欲发兵应之,其相将兵城守,不听王而为汉,淮南以故得完 [2] 。事见《七国之叛》 [3]

【注文】

[1] 景帝: 即汉景帝刘启(前188—前141年)。公元前157年至前141年在位。即位后,继续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发展。田租由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成为汉朝的制度。他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又下令把诸侯王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以巩固中央集权。历史上将他和文帝并称为“文景之治”。

[2] 七国: 指吴、楚、赵、胶西、济南、淄川、胶东七国。

[3] 七国之叛: 汉景帝即位后,为维护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采纳御史大夫晁错的“削藩”建议,削夺诸侯王的部分封地,划归中央直接管辖。“削藩”引起诸侯王的强烈反对,汉景帝三年(前154年),吴王濞联合胶西王、楚王、赵王、济南王、淄川王、胶东王共七国同时起兵,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景帝决定用武力平叛,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军迎击,大破叛军,吴王于丹徒(今江苏镇江)被杀,其余叛乱诸王亦自杀或伏诛。景帝在平定叛乱后,将诸侯王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自此诸侯国地位与郡县无异,西汉中央集权得以强化,并为后来汉武帝彻底解决诸侯国问题奠定了基础。

【译文】

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当初,吴楚七国反叛,淮南王刘安想要发兵响应,他的丞相率军据城坚守,不听淮南王刘安的命令,却站在汉朝一边,因此淮南王没受反叛的牵连,得到保全。事见《七国之叛》。

【原文】

武帝建元二年冬十月,淮南王安来朝 [1] 。上以安属为诸父而材高,甚尊重之,每宴见谈语,昏暮然后罢 [2] 。安雅善武安侯田蚡,其入朝,武安侯迎之霸上,与语曰:“上无太子,王亲高皇帝孙,行仁义,天下莫不闻 [3] 。宫车一日晏驾,非王尚谁立者? [4] ”安大喜,厚遗蚡金钱财物。

【注文】

[1] 建元: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所用的第一个年号。共计六年,即公元前140年至前135年。建元六年,即公元前135年。 来朝: 前来朝觐(jìn)。

[2] 诸父: 指伯父和叔父。 材高: 才识卓著。 昏暮: 黄昏,傍晚。

[3] 雅善: 推崇。 武安: 县名、侯国名。在今河北武安。 田蚡(fén): 西汉大臣。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汉景帝王皇后弟,好儒术。武帝即位,封武安侯,拜太尉,后迁丞相。后黄河改道,洪水泛滥,十六郡皆遭水灾。他封邑于鄃(今山东平原西南),位于旧河道以北,不受洪水之害,故竭力反对治理黄河。任官骄横专断。曾诬杀窦婴及灌夫。不久病死。 霸上: 又作灞上、霸头。在今陕西西安东。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故名。

[4] 宫车一日晏驾: 皇上一旦去逝。宫车晏驾,帝王死亡的讳辞。宫车,帝王坐的车。晏驾,古代帝王死亡的讳辞。本意为臣子以为皇帝的宫车晚出。

【译文】

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冬季十月,淮南王刘安来朝见天子。武帝以刘安的辈分为叔父,很有才华,非常尊重他,每次宴会见面谈话,都到黄昏后才结束。刘安与武安侯田蚡关系密切,他进京朝见,武安侯到霸上迎接他,对他说:“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是高皇帝的亲孙子,又行仁义,天下没有不知道的。皇上一旦去世,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继帝位呢?”刘安听了很高兴,送给田蚡很多金钱财物。

【原文】

元朔二年冬,赐淮南王几仗,毋朝 [1]

【注文】

[1] 几仗: 老人居则坐几,行则携杖。古时常用以表示敬老。

【译文】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冬季,武帝赐给淮南王几案和手仗,特许他不必来京朝见。

【原文】

五年。初,淮南王安好读书属文,喜立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 [1] 。其群臣、宾客多江、淮间轻薄士,常以厉王迁死感激安 [2] 。建元六年,彗星见,或说王曰:“先吴军时,彗星出长数尺,然尚流血千里 [3] 。今彗星竟天,天下兵当大起 [4] 。”王心以为然,乃益治攻战具,积金钱。

【注文】

[1] 好: 喜爱。 属文: 连缀字句而成文,指写文章。 方术之士: 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后也泛指医、卜、星、相之流为方士。

[2] 江、淮: 指长江、淮河。 轻薄: 言行不庄重、不敦厚。 感激: 使愤激或恼恨。

[3] 彗星: 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体积很大,密度很小。通常称扫帚星。 见(xiàn): 古同“现”,出现,显露。 或: 指示代词。有人,有的。

[4] 竟天: 满天。

【译文】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当初,淮南王刘安喜好读书写文章,喜欢树立自己的名誉,招致四方宾客和方士数千人。他的群臣、宾客多数都是江淮间的轻薄之士,常常用厉王刘长被流放致死刺激刘安。建元六年(前135年),有彗星出现,有人对刘安说:“以前吴军反叛时,彗星出现,才长数尺,然而流血数千里。如今彗星竟贯穿了天空,天下将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淮南王信以为真,便加紧准备进攻的武器,积蓄金钱。

【原文】

郎中雷被获罪于太子迁 [1] 。时有诏,欲从军者辄诣长安,被即愿奋击匈奴。太子恶被于王,斥免之,欲以禁后。是岁,被亡之长安,上书自明 [2] 。事下廷尉治,踪迹连王,公卿请逮捕治王 [3] 。太子迁谋令人衣卫士衣,持戟居王旁,汉使有非是者即杀之 [4] 。因发兵反。天子使中尉宏即讯王,王视中尉颜色和,遂不发 [5] 。公卿奏:“安壅阏奋击匈奴者,格明诏,当弃市 [6] 。”诏削二县。既而安自伤曰:“吾行仁义,反见削地,耻之 [7] 。”于是为反谋益甚。

【注文】

[1] 郎中: 官名。始于战国。汉代沿置,属郎中令(后改光禄勋),管理车、骑、门户,并内充侍卫,外从作战。初分为车郎、户郎、骑郎三类,长官设有车户骑三将,其后类别逐渐泯除。 雷被(生卒年不详): 西汉士人。曾为淮南王刘安门下高士,参与编纂《淮南子》,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伍被、毛被、晋昌七人,合称为淮南八公。后因得罪太子刘迁,自请赴长安随军击匈奴,为刘安所疑忌,被免职。雷被遂逃至长安上书自明。汉武帝借机剥夺了刘安封地,不久后刘安因谋反被诛。 太子迁: 即刘迁(?—前122年)。西汉人。淮南王刘安太子。武帝时其父刘安修治攻战之具,欲图帝位,他与其母荼、妹陵积极参与谋划。好舞剑,与郎中雷被习剑戏斗,被误伤。刘迁大怒。雷恐被害,逃往长安上书告其谋反。后太子庶兄子刘建因失宠亦使人上书告反,武帝命廷尉穷治,遂被诛。

[2] 亡: 逃离,出走。 自明: 自己说(证)明清白。明,阐明,表明。

[3] 踪迹: 追踪找寻。 公卿: 三公九卿的简称,泛指高级官职。

[4] 衣: 穿衣。 持戟(jǐ): 即执戟。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持戟,故名。

[5] 中尉: 官名。战国时赵国初置。秦汉时为武职,掌京师治安警卫。武帝时,改称执金吾。 宏: 人名。西汉官员。武帝时为中尉。生平事迹不详。

[6] 壅(yōng): 堵塞。 阏(è): 阻止,堵塞。 格: 受阻碍,被阻隔。 明诏(zhào): 英明的诏示。诏,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

[7] 既而: 不久,一会儿。

【译文】

郎中雷被得罪了淮南王的太子刘迁。这时汉武帝颁布诏书,让想从军的人到长安应征,雷被表示愿意参军去攻打匈奴。刘迁向淮南王说雷被的坏话,所以雷被遭到刘安的斥责,将其免职,想以此告诫后人。这一年,雷被逃到长安,上书朝廷说明自己的情况。汉武帝将此事交给廷尉审理,事情牵连到淮南王,公卿请求逮捕刘安治罪。太子刘迁设计,令人穿卫士的衣服,拿着长戟站在淮南王身旁,汉朝使者如果治罪刘安立即就杀了他,然后起兵反叛。汉武帝派中尉段宏到淮南询问案情,淮南王看中尉和颜悦色,便没发动。公卿上奏:“刘安阻挠有志抗击匈奴的人,是犯阻碍诏令的大罪,当处死刑。”皇上下诏书削减淮南王两个县的封地。刘安既而悲伤地说:“我行仁义,反被削减封地,很耻辱。”于是加紧了谋反的准备。

【原文】

安与衡山王赐相责望,礼节间不相能 [1] 。衡山王闻淮南王有反谋,恐为所并,亦结宾客为反具 [2] 。以为淮南已西,欲发兵定江、淮之间而有之。衡山王后徐来谮太子爽于王,欲废之而立其弟孝 [3] 。王囚太子而佩孝以王印,令招致宾客。宾客来者微知淮南、衡山有逆计,日夜从容劝之 [4] 。王乃使孝客江都人枚赫、陈喜作輣车锻矢,刻天子玺、将相军吏印 [5] 。秋,衡山王当入朝,过淮南,淮南王乃昆弟语,除前隙,约束反具 [6] 。衡山王即上书谢病,上赐书不朝 [7]

【注文】

[1] 衡山: 郡、国名。秦置,治邾县(今湖北黄冈)。相当于今鄂、豫、皖交界大别山脉周围一带。前206年,楚义帝置衡山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废为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复置衡山国,仍治邾县。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又废为郡。次年,废郡。衡山也为山名。即今安徽潜山境内的天柱山,秦时名衡山,汉改天柱山。 赐: 即淮南厉王刘长之子刘赐(?—前122年)。汉文帝时封阳周侯。后立为庐江王(都今安徽舒县)。景帝时因与南越国相交往,改封衡山王。武帝初年,王国内史奏其侵夺人田,破坏别人冢墓以为田等犯法事,有司请求逮捕法治,武帝不许,为其设置官吏二百石以上。遂心怀怨望,阴谋反叛。后事发,自杀。王后、太子弃市,国除为郡。 责望: 责怪埋怨。

[2] 反具: 叛乱用的器物。

[3] 徐来(?—前122年): 汉衡山王刘赐王后,刘赐以谋反被迫自杀,她亦被杀。 谮(zèn): 说坏话诬陷别人。 太子爽(?—前122年): 西汉衡山王刘赐的长子,被立为太子。后因其父欲废其太子位,他遂派人到京城告发其家反状,其父被迫自杀,他亦被杀。 孝: 即刘孝(?—前122年)。衡山王刘赐之子,以谋反之名被杀。

[4] 微知: 暗中探悉。 逆: 叛乱,谋反。 从容(sǒngyǒng): 同“怂恿”。从旁劝诱或鼓动。

[5] 江都: 县名。位于今江苏扬州。 枚赫、陈喜(?—约前122年): 皆为西汉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刘孝宾客。曾为衡山王刘赐谋反制兵具,刻天子玺、将相印。后因事泄被杀。 輣(péng)车: 古代有望楼的战车。 锻矢: 利箭。 玺: 印,自秦代以后专指帝王的印。

[6] 昆弟: 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 隙: 感情的裂痕。 约束: 共订契约。

[7] 谢病: 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译文】

刘安与衡山王刘赐互相指责怨恨,礼节疏远,不能相容。衡山王听说淮南王有谋反的打算,害怕被吞并,也去结交宾客准备武器。认为自己在淮南以西,准备找时机发兵平定江、淮之间便可占据。衡山王王后徐来在刘赐面前说太子刘爽的坏话,准备废掉刘爽而立其弟刘孝为太子。衡山王将刘爽囚禁起来,把王印交给刘孝,命令他招徕宾客。前来的宾客暗中探悉淮南王、衡山王有谋反的计划,便日夜慢慢地劝他们起兵。刘赐派刘孝的宾客江都人枚赫、陈喜制作战车,锻造箭矢,篆刻天子御玺、将相军吏的印信。秋季,衡山王应当入朝拜见皇上,路过淮南国,淮南王对衡山王以亲兄弟的态度交谈,消除了以前的隔阂,共订契约,准备叛乱的器物。衡山王上书皇上,谎称自己生病,皇上赐他书信,允许他不必上朝拜见。

【原文】

元狩元年。淮南王安与宾客左吴等日夜为反谋,案舆地图,部署兵所从入 [1] 。诸使者道长安来,为妄言,言“上无男,汉不治”,即喜;即言“汉廷治,有男”,王怒,以为妄言,非也 [2] 。王召中郎伍被与谋反事,被曰:“王安得此亡国之语乎!臣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3] 。”王怒,系伍被父母,囚之。三月,复召问之,被曰:“昔秦为无道,穷奢极虐,百姓思乱者十家而六七 [4] 。高皇帝起于行陈之中,立为天子,此所谓蹈瑕候间,因秦之亡而动者也 [5] 。今大王见高皇帝得天下之易也,独不观近世之吴、楚乎 [6] ?夫吴王王四郡,国富民众,计定谋成,举兵而西;然破于大梁,奔走而东,身死祀绝者何 [7] ?诚逆天道而不知时也。方今大王之兵,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天下安宁,万倍吴、楚之时。大王不从臣之计,今见大王弃千乘之君,赐绝命之书,为群臣先死于东宫也 [8] 。”王涕泣而起 [9]

【注文】

[1] 左吴(生卒年不详): 西汉士人。淮南王刘安门下高士,为淮南八公之一,曾参与刘安叛乱谋划。 舆: 详尽记载之意。

[2] 妄言: 胡说,随便说说。妄,胡乱,荒诞不合理。 中郎: 官名。秦置,西汉沿置,为郎官之一,位侍郎、郎中上,秩比六百石。给事禁中,宿卫宫禁,出充车骑,侍从皇帝左右、参议政事。隶郎中令(光禄勋),由五官,左、右中郎将分别统领。 伍被(?—前122年): 西汉楚人。武帝时任淮南中郎,以才能为淮南王刘安宾客之冠。见刘安图谋作乱,屡以吴楚七国事谏之。安不听,并囚禁其父母,逼其出谋划策。后事发,武帝遣使至淮南案究,遂诣吏自告与王谋反。武帝欲赦之,张汤以其实为首谋,罪无赦,后被杀。

[3] 沾: 浸湿。

[4] 昔: 以前,从前。

[5] 行陈(xíngchén): 巡行军阵。陈通“阵”。 蹈瑕候间(jiàn): 利用对方失误,抓住机会。蹈瑕,利用过失。间,缝隙,空隙。

[6] 吴: 古国名。也称句吴。姬姓。始祖是周太王之子太伯、仲雍。据有今安徽、江苏、浙江省部分地区,建都于吴(江苏苏州)。至寿梦继位,吴渐兴盛并称王,始与中原来往。春秋时,吴王阖闾数与楚相战,曾一度攻破楚国。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中),迫使越王勾践投降。继而北上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山东莱芜东北),会诸侯于黄池(河南封丘西南),与晋争夺霸权。前473年为越所灭。 楚: 即楚国。芈(mǐ)姓。西周时都丹阳,周人称其为荆蛮。后迁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春秋时兼并小国,与晋争霸。疆域西北到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东到昭关(今安徽含山北),北到今河南南阳,南到洞庭湖南。战国时为七雄之一。后又迁都陈(今河南淮阳)与寿春(今安徽寿县)。前223年为秦所灭。

[7] 吴王: 即刘濞(bì)(前215—前154年)。汉高祖的侄子。于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封为吴王,其封地为吴国(都广陵,今江苏扬州),在封国内铸钱、煮盐,招纳天下逃亡的人,扩张势力。后以杀晁错为名,联合楚、赵等国叛乱,失败后,逃到东越被杀。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大梁: 都城名。在今河南开封西北。战国时魏国的都城。魏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一说魏惠王六年或九年),自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都于此。秦王政时秦将王贲攻魏,引河水、大沟水灌其城,城毁,魏王请降,魏亡。 奔走: 很快地走,急行。

[8] 千乘: 古邑名。春秋战国时的齐邑。在今山东高青东北。因齐景公有马千驷,猎于境内的青田而得名。秦置千乘县于此。 绝命: 死亡。 东宫: 淮南王所居宫殿。

[9] 涕泣: 哭泣,流泪。

【译文】

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与宾客左吴等日夜做谋反的准备,详尽记录地图,部署进兵长安的路线。派往长安的使者回来,谎言“皇上没有儿子,朝政混乱”,刘安就高兴;如果说“朝政治理得好,皇上有儿子”,刘安就发怒,认为是胡说。淮南王召来中郎伍被一起商议谋反的事,伍被说:“大王怎能说这种亡国的话呢?我已经见到宫中生满荆棘,露水沾衣的凄惨景象了。”淮南王大怒,将伍被的父母囚禁起来。三月后,又召见伍被问他,伍被说:“从前秦朝无道,极尽奢侈暴虐,百姓十之六七都想造反。高皇帝在行伍中起兵,最终立为天子,这正是利用了对方的弱点,把握时机,趁秦朝灭亡的时候兴举大业。现在大王见到高皇帝得天下容易,却看不到不久前吴、楚七国的败亡吗?吴王刘濞占有四个郡的封地,国家富裕,人口众多,计谋也定好了,准备举兵向西;然而战败于大梁,向东逃亡,落得身死,祭祀断绝,这是为什么呢?是他逆天道而行,不知时机。当前大王的兵力,还不到吴、楚之国的十分之一;可天下安宁的形势又是吴、楚叛乱时的一万倍。大王不听从我的劝告,将会看到您丢掉千乘之国的君位,天子赐您死的书信,在群臣之前死在东宫。”刘安听后,泪流满面站了起来。

【原文】

王有孽子不害,最长,王弗爱,王后、太子皆不以为子、兄数 [1] 。不害有子建,材高有气,常怨望太子,阴使人告太子谋杀汉中尉事,下廷尉治 [2] 。王患之,欲发,复问伍被曰:“公以为吴兴兵是邪?非邪?”被曰:“非也。臣闻吴王悔之甚,愿王无为吴王之所悔。”王曰:“吴何知反!汉将一日过成皋者四十余人,今我绝成皋之口,据三川之险,招山东之兵,举事如此,左吴、赵贤、朱骄如皆以为什事九成,公独以为有祸无福,何也 [3] ?必如公言,不可徼幸邪 [4] ?”被曰:“必不得已,被有愚计 [5] 。当今诸侯无异心,百姓无怨气,可伪为丞相、御史请书,徙郡国豪桀、高赀于朔方,益发甲卒,急其会日 [6] 。又伪为诏狱书,逮诸侯、太子、幸臣 [7] 。如此,则民怨、诸侯惧,即使辩士随而说之,傥可徼幸什得一乎 [8] !”王曰:“此可也。虽然,吾以为不至若此。”

【注文】

[1] 孽子: 庶子,非嫡妻所生之子。 不害: 即刘不害。淮南王刘安庶子。生平事迹不详。

[2] 建: 即刘建(生卒年不详)。刘不害之子。曾告太子刘迁谋杀汉中尉事。 怨望: 怨恨;心怀不满。 阴: 暗中,暗地里。

[3] 成皋(gāo): 古邑名。春秋时郑邑。原名虎牢,后改成皋。战国属韩。在今河南荥阳汜(sì)水镇西。此地形势险要。西汉时置县。 三川: 指伊河、洛河、黄河。 举事: 倡议起兵,夺取政权;起义。 赵贤、朱骄如(生卒年皆不详): 皆为淮南王刘安的谋士,曾赞成淮南王刘安谋反。

[4] 徼(jiǎo)幸: 徼通“侥”。希望获得意外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5] 愚计: 愚拙之计。自谦之词。

[6] 异心: 二心,背叛的心意。 怨气: 心中怨愤的情绪。 伪为: 假装。 请书: 奏书。 徙: 指人的迁移。 豪桀: 即“豪杰”。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高赀(zī): 资财雄厚。

[7] 诏狱: 奉皇帝命令拘押犯人的监狱。狱,罪案,官司。 幸臣: 得宠的臣子。

[8] 惧: 害怕。 辩士: 能言善辩之士,游说之士。 傥(tǎng): 同“倘”。假使、如果。

【译文】

淮南王刘安有个庶出的儿子名叫刘不害,年龄最大,刘安不喜欢他,王后也不把他当儿子看待,太子也不把他视为兄长。刘不害的儿子刘建,才高且气盛,常常怨恨太子看不起他的父亲,暗中派人告发太子要谋杀朝廷中尉,汉武帝将此事交廷尉审理。淮南王很害怕,想要举兵反叛,再次问伍被说:“你认为吴王兴兵反叛是对?是错?”伍被说:“不对。我听说吴王事后很后悔,希望您不要做吴王那样后悔的事。”淮南王说:“吴王懂得什么是造反!当时朝廷一天就有四十多将领经过成皋,现在我切断成皋的通道,占据三川险要,招集崤山以东的兵马,这样便可举事,左吴、赵贤、朱骄如都认为有九成的把握,只有你认为有祸无福,是为什么呢?难道会像你说的那样,不能侥幸获取成功吗?”伍被说:“您一定要反的话,我有一愚计。当今各诸侯王对朝廷都没有二心,民众也没怨气,大王可伪造丞相、御史上奏书,请求皇上把各郡国的豪杰、富户迁到朔方郡,大量征发士兵,紧急集合限期出发。再伪造诏狱书,声称逮捕各国的诸侯、太子和宠臣。这样一来,就会百姓怨恨、诸侯恐惧,再派能言善辩的人去游说,或许侥幸有十分之一的可能!”淮南王说:“可以这样做。不过,我认为不必这样麻烦。”

【原文】

于是王乃作皇帝玺,丞相、御史大夫、将军、军吏、中二千石及旁近郡太守、都尉印,汉使节。欲使人伪得罪而西,事大将军,一日发兵,即刺杀大将军 [1] 。且曰:“汉廷大臣,独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等,如发蒙振落耳 [2] 。”王欲发国中兵,恐其相、二千石不听,王乃与伍被谋先杀相、二千石。又欲令人衣求盗衣,持羽檄从东方来,呼曰:“南越兵入界 [3] !”欲因以发兵 [4]

【注文】

[1] 大将军: 官名。高级军事统帅。战国、秦、汉皆置,非常时期设置,遇有战事,临时委任统兵,事毕即罢。此处大将军指卫青(?—前106年)。西汉名将。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卫皇后弟。本平阳公主家奴。后为汉武帝重用,官至大将军,封长平侯。西汉初年起,匈奴不断攻扰北方诸郡。武帝时他率军大败匈奴,控制了河套地区。后又和霍去病共同打败匈奴主力。他前后七次出击,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2] 汲黯(Jí A)(?—前112年): 西汉名臣。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武帝时,任东海太守,继为主爵都尉,好黄老之术,常直言切谏,并反对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后出为淮阳太守,在任十年死。 直谏: 直言规谏;耿直劝谏。 弘: 即公孙弘。 发蒙振落: 蒙,覆盖物。振,摇动。比喻事情易做。

[3] 羽檄(xí): 犹羽书。古时征调军队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速递。

[4] 因: 趁机。

【译文】

于是淮南王命令制作皇帝的印玺及丞相、御史大夫、将军、军吏、中二千石和附近各郡太守、都尉的印信与朝廷使者用的符节。又准备派人伪装在淮南国犯法向西逃到长安,投奔到大将军卫青的门下,一旦发兵谋反,立即刺杀大将军卫青。并且说:“汉朝廷大臣中,只有汲黯能直言敢谏,严守气节,为忠义而死,难以迷惑他,至于劝说丞相公孙弘等人,就像摘掉覆盖在头上的毛巾、摇掉树上的枯叶一样容易。”淮南王想征调本国的军队,担心丞相、二千石的官员不听,淮南王便与伍被谋划先杀了丞相、二千石的官员。同时准备派人穿上捕盗士兵的衣服,手拿紧急军事文书,从东方跑来大声呼喊:“南越兵侵入我国边界啦!”想借此机会起兵。

【原文】

会廷尉逮捕淮南太子,淮南王闻之,与太子谋,召相、二千石,欲杀而发兵 [1] 。召相,相至,内史、中尉皆不至 [2] 。王念独杀相无益也,即罢相 [3] 。王犹豫,计未决。太子即自刭,不殊 [4]

【注文】

[1] 会: 恰好,正好。 淮南太子: 即刘迁。参见前“太子迁”条注。

[2] 内史: 官名。内史之职掌,历代有所差异。西周置。又称作册内史、作命内史。掌管著作简册,策命诸侯卿大夫,以及爵禄的废置。春秋时沿置。战国秦置,为京师地方行政长官。秦、西汉初沿置。又景帝前时分置左、右,武帝时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yì),与右扶风合称“三辅”。

[3] 罢: 遣返,释放。

[4] 自刭(jǐng): 用刀自割其颈,自杀。刭,脖子。 殊: 死。

【译文】

正在这时,廷尉来逮捕淮南王太子刘迁,淮南王听到消息后,便与太子密谋,召集相和二千石官员前来,准备杀了他们然后起兵造反。召相,只有相一人前来,内史、中尉都没到。刘安觉得只杀相一人也没有什么益处,就放了他。淮南王犹豫不决。太子刘迁刎颈自杀,可是没死成。

【原文】

伍被自诣吏,告与淮南主谋反,踪迹如此。吏因捕太子、王后,围王宫,尽求捕王所与谋反宾客在国中者,索得反具,以闻。上下公卿治其党与,使宗正以符节治王 [1] 。未至,十一月,淮南王安自刭,杀王后荼、太子迁,诸所与谋反者皆族 [2] 。天子以伍被雅辞多引汉之美,欲勿诛 [3] 。廷尉汤曰:“被首为王画反计,罪不可赦 [4] 。”乃诛被。侍中庄助素与淮南王相结交,私论议,王厚赂遗助;上薄其罪,欲勿诛 [5] 。张汤争,以为“助出入禁门,腹心之臣,而外与诸侯交私如此,不诛,后不可治 [6] ”。助竟弃市 [7]

【注文】

[1] 党与: 同党之人。 符节: 参见前“节”条注。

[2] 王后荼(?—前122年): 即淮南王刘安王后,太子刘迁生母。受到刘安宠幸。与刘迁及刘陵等操纵国权,侵夺百姓田宅,妄致拘禁。刘安自杀,她亦被杀。 族: 灭族。把罪犯的家族成员全部处死。

[3] 雅辞: 平素的言语。

[4] 汤: 即张汤(?—前115年)。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初为长安吏,后历任廷尉、御史大夫。曾与赵禹共同编定律令,并主办许多重大刑狱案件,阿顺帝意,用法严峻。建议铸造白金(银币)及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支持打击富商大贾政策,制定“告缗令”(奖励告发工商业者具报财产不实及偷漏财产税的法令),锄灭横行不法的豪强地主。后为丞相长史所告,自杀。

[5] 侍中: 官名。秦代始置,即原丞相史,往来殿中奏事,故名。西汉为加官,凡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以至郎中,加此即可入侍宫禁。多授外戚、亲信、文学侍从、材武之士、武臣子弟等。侍从皇帝左右,侍奉生活起居,无定员,以功高者一人为仆射(yè)。武帝以后常授重臣儒者,与闻朝政,顾问应对,平议尚书奏事,为朝中要职。武帝末年因侍中马(也作莽)何罗挟刃谋逆,令出居宫禁外,有事召入,事毕即出,虽尊显日甚,亲近则逊于前。 庄助(生卒年不详): 西汉臣。会稽吴(今江苏苏州)人。武帝初即位,郡举贤良对策,提为中大夫,后为会稽太守,寻回长安,任侍中。后闽越围东瓯,东瓯求救。帝遣其持信节到会稽调派军队。太守欲抗命,遂杀一司马,才得军渡海救东瓯。素与淮南王刘安善,后坐刘安谋反事,被杀。 赂遗: 赠送财物。 薄(bó): 轻视。

[6] 禁门: 警卫森严的宫门。 腹心: 比喻极亲切可深信的人。 交私: 暗中勾结。

[7] 竟: 终于。

【译文】

伍被亲自到廷尉那里,报告与淮南王刘安谋反的情节。于是廷尉派人逮捕了淮南王太子与王后,并包围了王宫,搜捕淮南国内所有参与淮南王谋反的宾客,搜出谋反的证据,上奏朝廷。汉武帝下令公卿处治刘安的党羽,派宗正官持皇帝的符节制裁淮南王。没等宗正到来,元狩元年(前122年)十一月,淮南王刘安自杀身亡,王后荼、太子刘迁被处死,凡是参与谋反的人一律灭族。汉武帝认为伍被平日的言辞常常赞颂朝廷,不想杀他。廷尉张汤说:“伍被是最早与淮南王策划谋反的,其罪不可赦免。”于是伍被也被杀。侍中庄助平时与淮南王关系密切,曾私下议论朝政,淮南王以厚礼贿赂庄助,皇上认为这是小罪,不想杀他。张汤力争,认为“庄助出入宫廷,是皇上的心腹之臣,却外与诸侯如此私交,如果不杀他,以后类似这样的事就不好处置”。庄助也被处死。

【原文】

衡山王上书请废太子爽,立其弟孝为太子。爽闻,即遣所善白嬴之长安上书,言孝作輣车锻矢,与王御者奸,欲以败孝 [1] 。会有司捕所与淮南谋反者,得陈喜于衡山王子孝家。吏劾孝首匿喜,孝闻律“先自告除其罪”,即先自告所与谋反者枚赫、陈喜等 [2] 。公卿请逮捕衡山王治之,王自刭死。王后徐来、太子爽及孝皆弃市,所与谋反者皆族。凡淮南、衡山二狱,所连引列侯、二千石、豪杰等死者数万人。

【注文】

[1] 白嬴(yíng)(生卒年不详): 人名。曾与衡山王太子刘爽友善。元朔六年(前123年),为刘爽所使至长安,上书告衡山王刘赐欲叛逆。书未及上,即被官吏逮捕。刘赐听说后,担心被告发,遂上书告刘爽不孝。 之: 往、到。到……去。 御者: 侍从。

[2] 劾(hé): 揭发罪状。

【译文】

衡山王刘赐上书朝廷,请求废除太子刘爽,立刘爽的弟弟刘孝为太子。刘爽听说后,立即派遣他的好友白嬴到长安上奏,揭发刘孝私自制作兵车利箭,与父亲的姬妾通奸,想利用这种办法除掉刘孝。恰在这时,主管官员追捕参与淮南王计划谋反的人,在刘孝的家中将陈喜抓获。官员弹劾刘孝窝藏陈喜,刘孝听说法律规定“先自首的可免除其罪”,便立即向朝廷告发与自己密谋反叛的枚赫、陈喜等人。公卿请求逮捕衡山王给予治罪,衡山王自刎而死。王后徐来、太子刘爽和刘孝都被斩首,所有参与谋反的人一律灭族。淮南王、衡山王两案,所牵连的列侯、二千石、豪杰等人被处死的总计有数万人。 6FzWUFRdPfcJGNRBGVw+69ujfxh9ebZoJNNQJiUvdZrwA2vzpKSjSLA0S/tlLN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