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梁孝王骄纵

【内容提要】

本篇主要叙述了汉文帝刘恒为加强王室地位,扩大梁孝王封地、提高接待礼遇,致使梁孝王骄横放纵的历史过程。

汉朝统治时期曾采取排斥异性诸侯王,大封同姓诸侯王的做法,使朝廷与封国之间关系紧张。梁国太傅贾谊根据国情上书汉文帝,强调:封国过于强大,会产生朝廷与封国之间的疑忌,不利于朝廷的安定;应削弱原封国的势力,把原封国再分成若干小封国,加强中央对封国的控制。贾谊这个治国之策并没有引起汉文帝的重视,结果导致齐国之乱的发生。但汉文帝却采纳了贾谊的另一个建议,充实、加强作为藩屏的梁国和淮阳国的实力,阻止东方大国势力的西进,改封淮阳王刘武为梁王,使梁国的疆域统辖北至泰山,西到高阳四十多个大县。

梁孝王刘武作为窦太后的亲生儿子,汉景帝的亲弟弟,得到重封之后,行为更为骄纵。梁孝王不但封地扩大,还占据天下最肥沃的土地,得到的赏赐不计其数,府库里的金钱上百万千,拥有的珠宝玉器超过京城。他还在梁国修筑东苑,方圆三百余里,扩建睢阳城纵横七十里。他大兴土木兴建宫室、建筑双层道路,从王宫连通平台长达三十余里。广泛招聘四方豪杰。每次朝见天子,汉景帝刘启都派使臣到函谷关迎接,入宫与皇上同乘一车。他财力雄厚、政治地位优越,其他封国无人能比。对于不同意他继承帝位的袁盎等大臣,则派人采取刺杀手段将其致死。诸多行为反映出梁孝王骄纵到了无法无天的地步。

梁孝王的骄纵行为及后果使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窦太后寝食难安,景帝担忧。梁孝王派羊胜、公孙诡将袁盎等大臣杀害,凶手逃走。景帝怀疑是梁孝王所为,派田叔和吕季主去梁国逮捕羊胜和公孙诡,派多批使者督察梁国高官限期破案。梁国内使韩安国得知公孙诡和羊胜藏在梁孝王后宫后劝解梁孝王,梁孝王感动流泪并答应交出公孙诡、羊胜二人。梁孝王命公、羊二人自杀后将尸体交出。汉景帝怨恨梁孝王。田叔调查梁国案归来,烧毁取证材料见景帝,要皇上不要再过问梁国事。汉景帝认为所言极是,要他见太后说明杀袁盎与梁孝王无关,梁孝王安好。窦太后听后恢复平静。

从此,汉景帝对梁孝王刘武逐渐疏远,不再同乘一车。梁孝王郁闷而死。

【原文】

汉文帝前二年春三月,有司请立皇子为诸侯王。诏立皇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王,揖为梁王 [1]

【注文】

[1] 武: 即刘武,参见前“淮阳王武”条注。 参: 即刘参(?—前162年)。汉文帝刘恒之子。文帝二年(前178年),立为太原王。次年更为代王。 揖(yī): 即梁怀王刘揖(?—前169年),汉文帝少子。文帝二年(前178年)立为梁王,好诗书,为帝所爱。后坠马而死。无子,国除。谥怀王。

【译文】

汉文帝刘恒前元二年(前178年)春季三月,有关部门请求立皇子为诸侯王,文帝颁诏封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刘揖为梁王。

【原文】

五年。初,帝分代为二国,立皇子武为代王,参为太原王。是岁,徙代王武为淮阳王,以太原王参为代王,尽得故地。

【译文】

汉文帝刘恒前元五年(前175年)。最初,文帝将代国分为两个封国,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刘参为太原王。这一年,代王刘武改封为淮阳王;太原王改封为代王,得到原代国的全部封地。

【原文】

六年,梁太傅贾谊上疏曰:

【译文】

汉文帝刘恒前元六年(前174年),梁王太傅贾谊上疏文帝说:

【原文】

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 [1] 。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因谓之安 [2] 。方今之势何以异此!陛下何不壹令臣得熟数之于前,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 [3]

【注文】

[1] 谀(yú): 谄媚,巴结、奉承。

[2] 抱火厝(cuò)之积薪: 把火放在柴堆底下,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3] 熟: 深透,周详。 详择: 审察采择。

【译文】

那些向皇上进言的人都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已经治理好了”,而我却认为还没做到。那些认为天下已经安定、已治理好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奉承,实际上都不了解国家治乱的真正本质。有人将火种放在柴堆下,自己又躺在上面,在火还没燃烧起来的时候,他认为是平安的,这与现在国家的形势有什么不同!陛下为什么不允许我向您详细说明这些情况,指出使国家真正长治久安的计策,以供您仔细斟酌选择试用呢!

【原文】

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 [1] 。乐与今同,而加之诸侯轨道,兵革不动,匈奴宾服,百姓素朴,生为明帝,没为明神,名誉之美垂于无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与汉亡极,立经陈纪,为万世法,虽有愚幼不肖之嗣,犹得蒙业而安 [2] 。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致此非难也 [3]

【注文】

[1] 智虑: 指智慧与思虑。

[2] 轨道: 遵循法制。 素朴: 朴实;质朴无华。 没(mò): 同“殁”。死。 顾成之庙: 即顾成庙。西汉文帝时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东。 陈纪: 指法度、法制、准则。 不肖: 品行不好。

[3] 明达: 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通达。 治体: 治国的纲领、要旨。

【译文】

如果提出治理国家的方法,使您劳神焦虑,苦累身体,失去享受钟、鼓所奏音乐的乐趣,陛下可以不采纳。如果我的治国策略与享受乐趣和现在相同,能使诸侯国遵守法规,没有战争,匈奴自动归顺,百姓朴素安定,陛下在世时被称为贤明的皇帝,死后也成为圣明的神灵,美名盛誉永传后世,使陛下的顾成庙成为太宗庙,上配太祖,与大汉王朝天下永存,创设国家纲纪,为万世效法,即使后世出现愚昧幼稚、品行不好的继承人,仍能承蒙您的庇护而安如泰山。凭着陛下的精明通达,使稍微懂得治国之道的人辅佐,达到这一目标并不困难。

【原文】

夫树国固必相疑之势,下数被其殃,上数爽其忧,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亲兄之子西乡而击,今吴又见告矣。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权力且十此者乎 [1] !然而天下少安,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 [2] 。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之为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 [3]

【注文】

[1] 春秋鼎盛: 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出自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德泽有加焉。” 德泽: 恩德,恩惠。

[2] 冠: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血气方刚: 血气,精力;方,正;刚,强劲。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出自《论语·季氏》:“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丞(chéng): 即郡丞。官名。秦汉郡置,为郡守(太守)副贰,佐郡守掌众事。边郡别有长史,掌兵马。秩皆六百石,由朝廷任命。

[3] 淮南: 这里指淮南王刘安。 济北: 代指济北王刘志。 舜(shùn)(生卒年不详): 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姚姓(一说妫姓),名重华。号有虞氏,也称虞舜。被四岳荐为尧的继承人。接位后,耕田、打鱼、制陶,深受大众爱戴。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又巡视四方,以禹治洪水,并经洪水考验,将禹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在位期间,继续对三苗等用兵,巩固华夏族的地位。晚年在南巡中病卒。

【译文】

所封的诸侯国过于强大,势必产生国君与诸侯王之间的上下猜疑,封王遭受怀疑就经常受到灾祸,国君因疑虑诸侯的谋反也常常忧虑不安,这不是安定朝廷保全封国的办法。如今皇上的亲弟弟图谋东方称帝,皇上的亲侄子也反叛,向西发动进攻;目前又有人告发吴王要谋反。现在陛下年富力强,所作所为没有过失,广施恩德,他们尚且谋反,更何况大的诸侯国了,其权力超过一般诸侯十倍呢!然而现在天下依然稍稍安宁,是什么原因?这是因许多诸侯王还年幼,未成年,汉朝廷所任命的太傅、丞相掌握大权的缘故。过上几年,诸侯王大都成年,血气方刚,朝廷所任命的太傅、丞相只能以生病为由而被罢免,诸侯王的封地内,将郡丞、郡尉以上的官员,都会安置他自己的人。如果是这样,与淮南王、济北王有什么不同呀?到那时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即使是尧、舜也没办法。

【原文】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 [1] 。”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蚤为,已乃堕骨肉之属而抗刭之,岂有异秦之季世乎 [2] !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而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征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 [3]

【注文】

[1] 黄帝: 古代传说中的华夏始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居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长居姬水(约位于今陕西渭河流域),故又姓姬,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也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相传炎帝欺凌各部落,黄帝在阪泉打败炎帝;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也逐渐融合,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脉。后蚩尤作乱,黄帝又率领各部落与蚩尤在涿鹿激战,并杀死蚩尤。黄帝由此声威大震,被拥戴为部落联盟领袖。此外传说有很多发明,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数等。 熭(wèi): 也作“彗”。晒、晒干。

[2] 堕(duò): 掉下来,坠落。 抗刭: 斩首。 季世: 末代;衰败时期。

[3] 殃祸: 灾祸。

【译文】

黄帝说:“太阳到中午时,要尽快暴晒东西;手中握刀时,赶快切割东西。否则机会失去。”现在照这个道理去治理,保全国家安定很容易做到,如果不早这样做,等亲情骨肉犯了罪,再去诛杀他们,这与秦朝末年君臣兄弟的残杀有什么不同!那些自恃强大而又反叛的异姓诸侯,朝廷已经打败了他们,但不能改变异姓王反叛的条件;同姓诸侯王也会效法图谋叛乱,现已有征兆了,形势与以前一样。灾祸的变化,不知向何处发展,像您这样如此英明的皇帝在位,社会都不能获得安定,后世人又该怎么办呢!

【原文】

臣窃迹前事,大抵强者先反。长沙乃二万五千户耳,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 [1] 。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今虽以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虽至今存可也 [2] 。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 [3] 。欲臣子勿菹醢,则莫若令如樊、郦等 [4]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5] 。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 [6] 。割地定制,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尽而止 [7] 。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举使君之。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如此则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植遗腹朝委裘而天下不乱 [8] 。当时大治,后世诵圣,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

【注文】

[1] 长沙: 代指长沙王。

[2] 樊、郦、绛、灌: 樊哙、郦商、周勃、灌婴。 残亡: 灭亡。 信、越: 韩信、彭越。 伦: 辈,类。

[3] 忠附: 犹忠顺。

[4] 菹(zū)醢(hǎi): 古代酷刑。把人剁成肉酱。

[5] 邪心: 不正当的念头。

[6] 辐凑(còu): 形容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在车毂(gǔ,车轮中心)上。

[7] 悼惠王: 即齐悼惠王刘肥(生卒年不详)。汉高祖庶长子。高祖时立为齐王,食七十余城。惠帝二年(前193年)入朝,几次为吕太后所害,因献城阳郡,尊鲁元公主为齐王太后,才得以回国,死后谥号悼惠王。 幽王: 即赵幽王刘友。 元王: 即楚元王刘交。

[8] 植: 通“置”,放置。 遗腹: 父亲死后才出生的子女。 委裘: 任用贤能。

【译文】

我私下追寻从前的史事,多是势力强大的诸侯王先起来反叛。长沙王仅有二万五千户百姓,功劳最小,封国却最完整地保存下来,与朝廷的关系最疏远,却对朝廷最忠诚,这不是他的个性与其他诸侯王不同,是因国小势弱形势不允许他那样去做。假如当初封樊哙、郦商、周勃、灌婴各自占有数十城而为王,到今天可能全都残灭了;如果让韩信、彭越这类人物,封为彻侯而安居,他们即使保全到今天,也是有可能的。由此可知,治理天下的根本大计了。要使诸侯王都忠诚朝廷,最好让他们都像长沙王那样国小势弱。若使臣子不因反叛遭受被剁成肉酱的惩罚,最好就要像樊哙、郦商等人那样。要想使天下长治久安,最好的方法是多建诸侯国削弱他们的权力。权力小容易用礼仪规范,封地狭小就不会有叛乱的野心。使四海之内的形势,就像身体指挥胳臂,胳臂指挥手指一样,都能服从,诸侯国的国君不敢心怀二意,大家都像车辐聚集到车毂那样听从天子的指挥。所以应该分割封国的土地,订立制度,将齐、赵、楚各国分为若干个小国,使齐悼惠王、赵幽王、楚元王的子孙按次序得到祖先的一份土地,土地全都分割完为止。对于那些封地多,而子孙少的封国,先建立若干个小国,空设在那里,等到有了子孙再让他们任封国的国君。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百姓,天子从中都不获得好处,这样做能真正安治天下。这样一来,即使让婴儿做皇帝,天下仍然太平安宁,甚至皇帝去世了,只留下遗腹之子,群臣只拜先帝的衣冠,天下也不会发生混乱。这样,当世不仅实现天下大治,后世也称颂国君圣明,陛下还担心什么,迟迟不这样办呢!

【原文】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伸,一二指慉 [1] 。身虑无聊。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2] 。病非徒瘇也,又苦 [3] 。元王之子,帝之从弟也,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 [4] 。惠王之子,亲兄子也,今之王者,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分地以安天下,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 盭。可痛哭者此病是也。

【注文】

[1] 瘇(zhǒng): 脚肿病。 胫(jìng): 小腿,从膝盖到脚跟的一段。 要(yāo): “腰”的本字。 股: 大腿。 慉(chù): 同“搐”,牵痛。

[2] 锢(gù)疾: 经久难治愈的疾病。 扁鹊(生卒年不详): 姓秦,名越人。因古代有良医号扁鹊,时人也称他为扁鹊。战国时渤海郡鄚县(今河北任丘)人。学医于长桑君,精通各科,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曾周游各地行医,在赵为妇科医生,至周作五官科医生,入秦为儿科医生,随俗而变。能望色、听声、观形言病之所在,诊断并治愈许多危急疑难病症,医名遍于诸侯。他主张对病应防微杜渐,反对讳疾忌医与巫术治病。后为秦太医李醯妒忌,使人杀害。

[3] (zhí)盭(lì): ,跖的古字,为脚掌。此处指脚掌反转。

[4] 今之王者: 即齐惠王刘肥的儿子刘襄。

【译文】

现在天下的形势,好比人得了脚肿病一样,一只小腿肿得好像腰一样粗,一个脚趾肿得像大腿一样粗,平常都不能弯曲伸直了,一两个脚趾抽搐,全身都感到不舒服。错过今天医治的机会,必定会成为难以治疗的顽疾,以后即使请来扁鹊那样的神医,也无能力挽救。况且目前的病不仅仅是浮肿,还有脚掌反转不能行走的痛苦。楚元王的儿子,是陛下堂弟,现在坐居王位的又是陛下从弟的儿子。齐悼惠王的儿子是陛下亲哥哥的儿子,现在居王位的是他的儿子,与陛下血缘关系很近的人,有的还没封立为王,以稳定朝廷安宁天下,那些与陛下血缘关系疏远的人,却手握大权威逼天子。所以我说国家形势的现状,不仅是患了浮肿病,而且还患有脚掌反转的怪疾。使人痛哭流涕的,就是这种疾病。

【原文】

十一年夏六月,梁怀王揖薨,无子。贾谊复上疏曰:“陛下即不定制,如今之势,不过一传再传,诸侯犹且人人恣而不制,豪植而大强,汉法不得行矣 [1] 。陛下所以为蕃扞及皇太子之所恃者,唯淮阳、代二国耳 [2] 。代北边匈奴,与强敌为邻,能自完则足矣。而淮阳之比大诸侯,廑如黑子之著面,适足以饵大国,而不足以有所禁御 [3] 。方今制在陛下,制国而令子适足以为饵,岂可谓工哉!臣之愚计,愿举淮南地以益淮阳,而为梁王立后,割淮阳北边二三列城与东郡以益梁。不可者可徙代王而都睢阳。梁起于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揵之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 [4] 。梁足以扞齐、赵,淮阳足以禁吴、楚,陛下高枕,终无山东之忧矣,此二世之利也。当今恬然,适遇诸侯之皆少,数岁之后,陛下且见之矣 [5] 。夫秦日夜苦心劳力,以除六国之祸。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高拱以成六国之祸,难以言智 [6] 。苟身无事,畜乱、宿祸,熟视而不定,万年之后,传之老母、弱子,将使不宁,不可谓仁 [7] 。”帝于是从谊计,徙淮阳王武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 [8] 。后岁余,贾谊亦死。死时年三十三矣。

【注文】

[1] 豪植: 豪门私自培植势力。

[2] 蕃(fán)扞(hàn): 藩屏、护卫。

[3] 廑(jǐn): 通“仅”。 禁御: 禁止;制止。

[4] 新郪(qī): 即新郪县。西汉置,在今安徽省太和县倪丘镇,初属陈郡。文帝时改属汝南郡。王莽改为新延县。 揵(jiàn): 连接。 破胆: 吓破了胆。形容惊怖之至。

[5] 恬(tián)然: 安然,不在意貌。

[6] 颐指: 指以下巴的动向示意,来指挥人。常以形容指挥别人时的傲慢态度。 高拱: 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

[7] 宿祸: 留下隐患。

[8] 高阳: 古邑名。战国时燕邑,因在高河之阳,故名。在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西汉初设置高阳县。

【译文】

汉文帝刘恒前元十一年(前169年)夏季六月,梁怀王刘揖去世,他没有儿子继承王位。贾谊又上书说:“陛下如不确立封国的制度,从现今的形势看,封国不过才传一代或二代,诸侯尚且放纵朝廷无法控制,势力再扩张,朝廷的法令就难以实行了。陛下可倚为屏障及皇太子能依仗的只有淮阳国与代国罢了。代国,北部与匈奴相邻,与强敌接壤,能保全自己就足够了。淮阳国与大的诸侯国相比,仅仅如同附在脸上的一个黑痣,只会成为引诱大国吞并小国的欲望,不能构成对大国的威胁,现在陛下有制定政策的权力,封立王国却使自己的儿子成为被别人吞并的诱饵,这怎么会说设计得好呢!依我愚笨的计策,请陛下把淮南国的封地分给淮阳王以扩大其封地,再替梁王立下继承人,然后把淮阳北面的二三个城与东郡划给梁国,以扩大梁国的封地,如果认为不妥,可改徙封代王为梁王,以睢阳为都城。梁国封地从新郪开始,北面直达黄河,淮阳国的封地包括陈国,南部连接长江,这样即使大的诸侯国有反叛之心,也会心惊胆破不敢谋反了。梁国足以抵御齐国和赵国,淮阳国足以阻止吴国和楚国,陛下从此可以高枕无忧,就不会担心崤山以东的形势了。这是两代人的利益。现在宁静无事,恰巧诸侯王年纪都还小,几年之后,陛下就会见到他们带来危机。秦始皇日夜耗费苦心,以铲除六国灾祸。现在陛下控制着天下,事事如意,却拱手安坐,造成新的六国之祸,很难说您足智多谋。即使您一生平安无事,可是已经种下酿成灾难的祸根,对这些危机早就看到了却不解决,那么陛下万年之后,将给老母、幼弱的儿子留下祸乱的根源,这不能说您仁道。”汉文帝于是采纳了贾谊的建议,把睢阳王刘武改封为梁王,梁国的封地北到泰山,西到高阳,统辖四十多个大县。过了一年多,贾谊去世,死时才三十三岁。

【原文】

景帝二年,梁孝王以窦太后少子故,有宠,王四十余城,居天下膏腴地。赏赐不可胜道,府库金钱且百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筑东苑,方三百余里 [1] 。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招延四方豪俊之士,如吴人枚乘、严忌、齐人羊胜、公孙诡、邹阳、蜀人司马相如之属皆从之游 [2] 。每入朝,上使使持节,以乘舆驷马迎梁王于阙下 [3] 。既至,宠幸无比,入则侍上同辇,出则同车,射猎上林中 [4] 。因上疏请留,且半岁。梁侍中、郎、谒者著籍引,出入天子殿门,与汉宦官无异 [5]

【注文】

[1] 东苑: 亦名梁苑、兔苑、竹圃、修竹园。在今河南商丘东南十里。

[2] 招延: 招请,延请。 豪俊: 指才智杰出的人。 枚乘(?—前140年): 西汉淮阴(今江苏淮阴南)人,字叔。最初为吴王刘濞管理车、骑、侍卫,对外随从作战。见刘濞阴谋叛乱,奏书规劝,吴王不听,到梁国。后吴、楚反,又劝吴王罢兵。七国乱平,由是知名。武帝即位,以安车蒲轮征入京,因年老力衰,死于途中。 严忌(生卒年不详): 西汉会稽吴(今属江苏)人。本姓庄,东汉时避明帝刘庄讳,改为严。善于辞赋,后为梁孝王的门客。 羊胜(?—前150年): 西汉齐(治今山东淄博东)人。曾与公孙诡、邹阳等人游至梁国。因与梁孝王刺杀大臣袁盎(àng),遭景帝追捕,孝帝令其自杀。 公孙诡(guǐ)(?—前148年): 西汉齐国人。梁孝王门客。多计谋,官至中尉,号称“公孙将军”。窦太后欲以孝王为景帝嗣,因袁盎等大臣谏阻而作罢。乃与孝王密谋,遣人刺杀盎等。景帝遣使至梁国缉捕,梁王不得已令其自杀。 邹阳(生卒年不详): 西汉齐人。初与严忌、枚乘俱仕吴,皆以文辩著名。见吴王濞称病不朝,阴谋叛乱,乃以亡秦为喻,道齐、赵、淮南之难,奏书谏之。王不听,遂去吴至梁,为孝王门客。后被羊胜、公孙诡陷害入狱,乃上书自陈,得释。孝王与胜、诡使人刺杀汉谋臣袁盎等事发,曾亲赴长安疏通,使王得免于追究。 司马相如(前179—前117年): 西汉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字长卿。因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景帝时为武骑常侍,因病免。去梁,从枚乘等游。善辞赋。作《子虚赋》。为武帝所赏识,因得召见,又作《上林赋》,武帝用为郎。曾奉使西南,后为孝文园令。不久病免。

[3] 乘舆: 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泛指皇帝用的器物。 驷马: 指显贵者所乘的驾四匹马的高车。表示地位显赫。 阙下: 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

[4] 同辇: 指与天子同车。辇,天子之车。 上林: 古宫苑名。秦旧苑,汉初荒废,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户县界。

[5] 著籍: 记姓名于宫门的门籍。汉制,门籍有其姓名者,方得入宫。

【译文】

汉景帝刘启前元二年(前155年),梁孝王因是窦太后小儿子的缘故,受到宠爱,封给梁国统辖的有四十多座城,封地是天下最肥沃的土地。给他的赏赐不计其数,库中所藏金钱近百万,珠玉宝器超过京城。修建的东苑方圆三百余里,扩建的睢阳城纵横七十里,大规模兴建宫室,建双层道路,从王宫连接到平台长达三十余里。招揽引进四方豪杰,如吴国人枚乘、严忌,齐国人羊胜、公孙诡、邹阳,蜀国人司马相如之辈,都追随他。每当梁王入朝时,皇上都派使者持符节用四匹马拉的车,到阙下宫城的外门迎接梁王。到了长安之后,所受到的宠幸无人可与相比;进入皇宫与皇帝同坐一辆辇车,出宫与皇帝同坐一辆御车,到上林苑射猎。还借机向景帝上书,请求留居长安,一住就是半年。梁王的侍中、郎官、谒者都登记在名册,出入天子的殿门和朝廷宦官并无区别。

【原文】

三年冬十月,梁王来朝。时上未置太子,与梁王宴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 [1] 。太后亦然。詹事窦婴引卮酒进上曰:“天下者 [2] ,高祖之天下,父子相传,汉之约也,上何以得传梁王。”太后由此憎婴 [3] 。婴因病免,太后除婴门籍,不得朝请 [4] 。梁王以此益骄。

【注文】

[1] 至言: 直言;真实的话。

[2] 詹事: 即给事、执事。 卮(zhī): 古代一种盛酒器。

[3] 憎(zēng): 恨,厌恶,嫌。

[4] 门籍: 古代悬挂在宫殿门前的记名牌。长二尺,竹制,各书官员姓名、年龄、身份等。后改竹籍为簿册。册籍上有名方可出入。

【译文】

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冬季十月,梁王到长安朝拜景帝。当时皇上还没有立太子,与梁王一起饮酒时,景帝不慌不忙地说:“等我死了之后,把帝位传给你。”梁王客气地推辞道谢,虽然知道皇帝说的不是真心话,但内心还是很高兴。窦太后也是这样。詹事窦婴为景帝捧上一杯酒向前献给皇上说:“天下,是高祖(刘邦)打下的,帝位父子相传,这是祖宗的规定,皇上怎么能传给梁王呢!”窦太后由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借机以生病为由辞职,窦太后在宫廷出入的名册上除去窦婴的姓名,不准他进宫朝见。梁王从此更加骄傲放纵。

【原文】

中(一)[二]年。初,梁孝王以至亲有功,吴、楚攻梁,梁王城守,事见《七国之叛》。 [1] 得赐天子旌旗,从千乘万骑,出跸、入警 [2] 。王宠信羊胜、公孙诡,以诡为中尉。胜、诡多奇邪计,欲使王求为汉嗣 [3] 。栗太子之废也,太后意欲以梁王为嗣,尝因置酒谓帝曰:“安车大驾,用梁王为寄 [4] 。”帝跪席举身曰:“诺。”罢酒,帝以访诸大臣。大臣袁盎等曰:“不可。昔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以生祸乱,五世不绝 [5] 。小不忍害大义,故《春秋》大居正 [6] 。”由是太后议格,遂不复言。王又尝上书,愿赐容车之地,径至长乐宫,自使梁国士众筑作甬道,朝太后 [7] 。袁盎等皆建以为不可。

【注文】

[1] 事见《七国之叛》: 即详情见本书第二卷。

[2] 旌(jīng)旗: 亦作“旌旂”“旍旂”“旍旗”。旗帜的总称。 跸(bì): 古代帝王出行时,清扫道路,禁止行人通过。

[3] 奇邪: 诡诈,邪伪不正。

[4] 栗太子: 即汉景帝长子刘荣(?—前148年)。景帝时立为皇太子。后废为临江王。景帝时,坐侵太宗庙壖垣为宫,召至中尉府责讯,即自杀,国除为南郡。

[5] 宋宣公(?—前729年): 春秋时宋国国君。公元前747至前729年在位。宋武公之子。死前曾遗嘱由弟和即位,太子与夷不得即位,认为父死子继、兄死弟及是天下通义。死后由弟和即位。

[6] 《春秋》: 书名。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参考周王室及各诸侯国史官的记载修成。记述自鲁隐公至鲁哀公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内容为周王室及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活动如朝聘、会盟、战争等,以及一些自然现象如日食、地震、水灾、旱灾、虫灾等。记事极简短,每条最多不过四十余字,最少仅一字。本为史书,自西汉以来,被儒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一,故又有《春秋经》之称。后人以此书记事所包括的时代,称为春秋时代。 大居正: 以恪守正道为贵。大,尊尚。

[7] 容车: 古代妇女乘坐的小车。

【译文】

汉景帝刘启中元二年(前148年)。当初,梁孝王因是景帝同母弟弟,关系密切,又有平定吴楚之乱的功劳,得到皇帝赐予天子用的旗子,随从车辆有成千上万,出则跸,入则警,开路清道,戒备森严。梁孝王宠信羊胜、公孙诡,任命公孙诡为中尉。羊胜、公孙诡都有很多奇谋邪计,想让梁孝王成为皇帝的继承人。当栗太子刘荣被废后,窦太后想确定梁王为皇帝的继承人,曾经特设酒宴对景帝说:“你出入乘安车和大驾,让梁王陪你身旁。”景帝跪在席上挺起身子说:“是。”酒宴结束,景帝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大臣袁盎等人说:“不可以。当年宋宣公传给弟弟不传给儿子,由此产生祸乱,祸乱持续五代不得安宁。小处不忍,会违背大义,所以《春秋》主张大义为主宰。”因此窦太后的意见被阻断,再也不提梁王即位这件事了。梁王曾经上书,要求赐给他一条通道的土地,让他直接到长乐宫,他自己派梁国的士兵修一条封闭式通道,以便随时朝见太后。袁盎等大臣们都建议说不可以。

【原文】

梁王由此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谋,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未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所为。上遣田叔、吕季主往按梁事,捕公孙诡、羊胜。诡、胜匿王后宫 [1] 。使者十余辈至梁,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以下举国大索,月余弗得 [2] 。安国闻诡、胜匿王所,乃入见王而泣曰:“主辱者臣死。大王无良臣,故纷纷至此。今胜、诡不得,请辞,赐死。”王曰:“何至此?”安国泣数行下,曰:“大王自度于皇帝孰与临江王亲?”王曰:“弗如也。”安国曰:“临江王适长太子,以一言过,废王临江;用宫垣事,卒自杀中尉府 [3] 。何者?治天下终不用私乱公。今大王列在诸侯, 邪臣浮说,犯上禁,挠明法 [4] 。天子以太后故,不忍致法于大王。太后日夜涕泣,幸大王自改,大王终不觉 。有如太后宫车即晏驾,大王尚谁攀乎 [5] !”语未卒,王泣数行,而下谢安国曰:“吾今出胜、诡。”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上由此怨望梁王。

【注文】

[1] 田叔(生卒年不详): 西汉赵国陉城(今河北无极东北)人。赵相贯高等谋叛事发,乃与孟舒等衣赭衣,自髡钳,随王到长安。赵王事得释,高帝召叔与语,以为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遂任为汉中守。文帝时,坐法失官。后复为鲁相。数岁,卒于官。 吕季主(生卒年不详): 西汉景帝时人。曾受景帝委派,与田叔一起到梁国追查袁盎被刺杀的案件。

[2] 轩(xuān)丘豹(生卒年不详): 梁孝王时任丞相。公孙诡、羊胜谋杀袁盎等人后藏匿在王宫。朝廷限期破案。轩丘豹与韩安国进宫规劝梁王,梁王令羊胜、公孙诡自杀并交出了尸体。

[3] 宫垣: 特指皇宫的围墙。

[4] (xù): 引诱、诱惑;恫吓。 浮说: 虚浮不实的言谈。

[5] 晏(yàn)驾: 车驾晚出。古代称帝王死亡的讳辞。

【译文】

梁王从此怨恨袁盎及参加议论的朝廷大臣,便与羊胜、公孙诡商议,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和参与议论的十余位大臣。刺客逃跑,没被抓到。汉景帝怀疑是梁王干的,便追查刺客的行踪,发现果然是梁王派去的。景帝派田叔和吕季主到梁国追查案情,准备逮捕公孙诡和羊胜。公孙诡和羊胜都藏在梁王的后宫内,朝廷派去的十几批使者先后来到梁国,严厉督察二千石的官员,限期破此案。梁国的丞相轩丘豹及内史韩安国与以下官员,对梁国进行大搜捕,过了一个多月,还没结果。后来韩安国听说公孙诡、羊胜都藏在梁王的后宫中,便进宫求见梁王,哭着说:“今天君主遭受耻辱,臣子该死。大王身旁没有良臣,所以使者们才纷纷到这来。现在抓不到羊胜和公孙诡,我向您诀别,赐我去死!”梁王说:“到这种程度了吗?”韩安国泪流满面地说:“大王自己想想与皇上的关系,比起临江王,哪个更亲?”梁王说:“我当然不如临江王。”韩安国说:“临江王是皇太子,只因说错一句话,被废去太子,贬到临江;又因修建王宫侵占围墙的事,被迫在中尉府自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皇上治理天下不能因私事而扰乱公事。现在大王身为诸侯王,却听信邪臣的胡言,违反皇上的禁令,扰乱严明的法律。因为太后非常疼爱您的缘故,皇上才不忍心用国法来惩罚您。太后因为您日夜哭泣,希望大王能悔过自新,大王却始终没有觉悟。如果太后即将去世,大王将依靠谁呢?”话还没有说完,梁王已经泪流满面,向韩安国谢罪说:“我现在就交出羊胜和公孙诡。”梁王命令羊胜和公孙诡都自杀,然后交出他们的尸体。景帝从此怨恨梁王。

【原文】

梁王恐,使邹阳入长安见皇后兄王信,说曰:“长君弟得幸于上,后宫莫及,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者 [1] 。今袁盎事即穷竟,梁王伏诛,太后无所发怒,切齿侧目于贵臣,窃为足下忧之 [2] 。”长君曰:“为之奈何?”阳曰:“长君诚能精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长君必固自结于太后,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庳 [3] 。夫仁人之于兄弟,无藏怒,无宿怨,厚亲爱而已,是以后世称之 [4] 。以是说天子,徼幸梁事不奏 [5] 。”长君曰:“诺。”乘间入言之,帝怒稍解 [6]

【注文】

[1] 王信(?—前132年): 西汉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人。景帝皇后的哥哥。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封盖侯。武帝时曾任太常。 长君: 对他人长兄的尊称。 弟: 古代也或称妹为“弟”。

[2] 穷竟: 彻底追究。 切齿: 上下牙齿紧紧地咬住,表示极端愤怒。

[3] 象(生卒年不详): 舜的弟弟,曾用阴谋诡计加害于舜,舜并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 有庳(bì): 古地名。一名有鼻,又名鼻墟、鼻亭。在今湖南道县北,接永州市界。相传舜封象于此。

[4] 藏怒: 怀藏怒火;怀恨于心。 宿怨: 过去的嫌怨。即怀恨于心。

[5] 徼(jiǎo)幸: 徼通“侥”。希望获得意外成功;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6] 乘间: 利用机会;趁空子。

【译文】

梁王心里害怕,派邹阳到长安去见皇后的哥哥王信说:“您的妹妹受到皇上的宠爱,在后宫没人可与相比,可是您的行为有许多地方不合道理。现在如果袁盎被杀的事被朝廷追查到底,梁王如果依法被处死,太后的怒火无处发泄,就会切齿痛恨你们这些权贵大臣,我私下替您担忧。”王信说:“那该怎么办?”邹阳说:“如果您真心地去劝告皇上,要他不再去追查梁王的事,您一定会得到太后的信任,太后也会从内心深深地感激您的恩德,这样太后和皇上都会宠爱您的妹妹,皇后的地位就像金城般的稳固。从前,舜的弟弟象,天天想杀害舜,后来舜做了天子,把他封到有庳。奉行仁义的人对自己的兄弟,不隐藏怒火,不结怨愁,只是宽厚地待他,所以后世的人称赞他,请用这番道理去说服天子,梁王的事可能会侥幸得到宽待。”王信说:“好吧。”他寻找机会劝说了皇上,景帝的怒气渐渐消解了。

【原文】

是时太后忧梁事不食,日夜泣不止,帝亦患之。会田叔等按梁事来,还至霸昌厩,取火悉烧梁之狱辞,空手来见帝 [1] 。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问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2] 。”上大然之,使叔等谒太后,且曰:“梁王不知也,造为之者,独在幸臣羊胜、公孙诡之属为之耳,谨已伏诛死。梁王无恙也 [3] 。”太后闻之,立起坐餐,气平复 [4]

【注文】

[1] 霸昌厩(jiù): 地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三十八里。 狱辞: 亦作“狱词”。犹供词。

[2] 卧不安席: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出自《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3] 无恙(yàng): 无灾祸。

[4] 平复: 恢复平静;使平静。

【译文】

这时,窦太后担心梁王的事,已经不进饮食,日夜哭泣不停,景帝也很担心。恰好田叔查办完梁王的事回到长安,到了霸昌厩,田叔用火烧毁了从梁国办案取得的证词材料,空手来见景帝。景帝问:“梁王有罪吗?”田叔回答说:“不但有罪,而且是死罪!”景帝问:“证据在哪里?”田叔说:“请您不要再过问梁王的事了。”景帝问:“为什么?”田叔说:“罪证有了,如果不杀梁王,汉朝的法律就废弃了;如果杀死梁王,太后会伤心得吃不下东西,睡不好觉,陛下也会忧愁起来。”景帝赞同他说的话,便派田叔等人去拜见太后,并且说:“梁王根本不知道此事,是梁王的宠臣羊胜、公孙诡之流阴谋策划的,他们都依照法令被处死了,梁王没有任何事情。”太后听了这些话,立即坐起吃饭,心情也平静下来。

【原文】

梁王因上书请朝。既至关,茅兰说王,使乘布车、从两骑入,匿于长公主园 [1] 。汉使使迎王,王已入关,车骑尽居外,不知王处。太后泣曰:“帝果杀吾子。”帝忧恐 [2] 。于是梁王伏斧质于阙下谢罪,太后、帝大喜,相泣,复如故 [3] 。悉召王从官入关。然帝益疏王,不与同车辇矣。帝以田叔为贤,擢为鲁相 [4]

【注文】

[1] 关: 即函谷关。或称新关。在今河南新安县东一里。汉武帝自灵宝县移此。 茅兰: 西汉人。梁孝王臣。生平事迹不详。

[2] 忧恐: 忧愁恐惧。

[3] 斧质: 即“斧锧”,古代一种腰斩刑具。将人放在质(砧板)上,用斧砍断。

[4] 擢(zhuó): 拔、提拔、提升。

【译文】

梁王乘机上书请求进京朝见景帝。到了函谷关,茅兰劝说梁王,让他乘坐民间使用的布车,由两名骑兵随从入关,藏匿在长公主的花园内。朝廷派使臣前去函谷关迎接梁王,梁王已进关,随从的车辆仍在关外,却不知道梁王在何处。窦太后哭着说:“我的儿子果然让皇上杀了!”景帝忧愁担心。这时,梁王来到宫门前,解衣露体伏在刑具上表示认罪,请求处罚。太后、景帝都非常高兴,对着哭泣,又和好如初,把留在关外的随从官员都召入关。然而,景帝越来越疏远梁王,不再同他乘坐一辆车了。景帝认为田叔有贤能,擢升他做了鲁国的丞相。

【原文】

六年冬十月,梁王来朝。上疏欲留,上弗许。王归国,意忽忽不乐 [1]

【注文】

[1] 忽忽不乐: 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出自《史记·梁孝王世家》:“三十五年冬,复朝。上疏欲留,上弗许。归国,意勿勿不乐。”

【译文】

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年)冬季十月,梁王进京朝见天子。上书给景帝想请求在长安多留一段时间,景帝没有允许。梁王返回封国,心中闷闷不乐。

【原文】

夏四月,梁孝王薨。窦太后闻之,哭极哀,不食,曰:“帝果杀吾子 [1] 。”帝哀惧不知所为 [2] 。与长公主计之,乃分梁为五国,尽立孝王男五人为王:买为梁王,明为济川王,彭离为济东王,定为山阳王,不识为济阴王 [3] 。女五人,皆食汤沐邑 [4] 。奏之太后,太后乃说,为帝加一餐。孝王未死时,财以巨万计,及死,藏府余黄金尚四十余万斤,他物称是。

【注文】

[1] 极哀: 极其悲哀;最大的悲哀。

[2] 哀惧: 悲伤恐惧。

[3] 买: 即梁恭王刘买(?—前137年)其父死后,嗣封梁王,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死,谥“恭”。 明: 即济川王刘明(生卒年不详)。梁孝王子,其父死后,他被封济川王。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因杀人犯罪,武帝废其为庶人,国除。 彭离: 即济东王刘彭离(生卒年不详)。梁孝王子。梁孝王死后,被立为济东王。因骄悍不法,武帝将他废为庶人,国除。 定: 即梁孝王的儿子刘定(生卒年不详),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分封梁国时设山阳国,刘定封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刘定去世,无后,国除为郡。汉武帝天汉四年(前97年)更为昌邑国,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南。 不识: 即梁孝王儿子刘不识(生卒年不详)。西汉景帝时分封梁国时设济阴国,封刘不识为济阴王,都定陶县(今山东定陶西北),辖境约当今山东菏泽、定陶、东明、鄄城、巨野等地。不久国除为郡。东汉时曾一度恢复济阴国,后又除为郡。

[4] 汤沐邑: 即一种食邑制度,主要指国君、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特权的私邑。

【译文】

汉景帝刘启中元六年(前144年)夏季四月,梁孝王去世。窦太后知道后,哭得非常伤心,不吃东西,说:“皇上果然杀了我儿子!”景帝悲痛恐惧,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便与长公主商议,将梁国分成五国,把梁王的五个儿子全都封为诸侯王:刘买封为梁王,刘明封为济川王,刘彭离封为济东王,刘定封为山阳王,刘不识封为济阴王。梁王的五个女儿都封有汤沐邑。汉景帝将这一情况禀报窦太后,太后才高兴起来,为皇上的这个做法吃了一顿饭。梁孝王生前就有数以万计的财产,他死后,府库所藏剩余的黄金还有四十多万斤,其他财物与其一样多。 I5YK8fB6j5TvR1n9gEZWt8snUTzod1wUz0ttniFPqzFxiSwHoDND6qJkkBkIwl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