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推荐序二
中国公共外交任重道远

我与义桅教授因公共外交而结缘。

2009年夏,我发起创立了察哈尔学会,义桅教授成为我会的创会高级研究员。在学会承办的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创刊杂志《公共外交通讯》(次年更名为《公共外交季刊》)上,他每期连续发文,大力支持新兴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因此,提到早期的中国公共外交研究,一个避不开的人物就是义桅教授。

其后,在察哈尔学会,我们见面的机会就多了。他与荷兰国际关系研究所外交学家梅里森发起中欧美公共外交对话,推动公共外交比较研究。2014年11月19日,他和察哈尔学会的另两位国际咨询委员赵启正和黄友义都参加了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京主持召开的“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座谈会并作主题为“中国故事的传播之道”发言,系仅有受邀并发言的两名学者之一。

得知他要出版二十年从事公共外交研究的结晶,我十分高兴。通览全书,深感此书具有鲜明的三大特色:

一是理论与实践的很好结合。义桅对中国公共外交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的批判性研究尤其难能可贵。与别的学者相比,义桅还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8—2011年在中国驻欧盟使团担任外交官,分别在政治处、新闻与公共外交处得到一线公共外交实战锻炼,经历中西方心理大碰撞的洗礼。本书是他多年研究与实践的结晶。

二是全球视野与历史底蕴的有机统一。本书开篇从“高更之问”开始,将中国公共外交的时空背景放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凸显其深度和厚度。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其全球视野和历史底蕴不是空洞的,而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完美呈现。

三是中国立场的深刻阐述。我十分欣赏义桅一直倡导公共外交之道,超越了术与势的层面。本书鲜明提出中国公共外交悖论命题,主张超越主体-客体模式,超越自我-他者的二分法,一定程度上还超越国家,超越外交,关注整体、心灵,做到知行合一,和合共生。为此,书中确立了公共外交的“三认原则”:认识、认可、认同,形成中国与世界的共识、共鸣、共振。这“三认原则”和“三共主张”为中国公共外交研究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书对于理解国家外交战略、中国公共外交智慧,都具有重要启发,还可作为大专院校外交学及公共外交教材,以及关心中国形象、致力于民心相通的各界人士的参考书,特此推荐。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察哈尔学会会长 r63V6sx9i9b/lYs87Zk3mk/EJwSHIRKIoaxbHoRCWF3ta8/TBqtABZG1MMbeHd3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