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硬盘诞生的那一天起,除了容量在不断地呈几何级数增加以外,它的接口技术也在随着周边硬件速度的变化而不断地革新。目前最具魅力的是串行ATA接口技术。
串行ATA接口又叫SATA接口,SATA是Serial 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的简称。该接口形式于2000年11月由英特尔公司率先提出,至此取代了旧时PATA接口(IDE接口)。该接口标准采用串行数据传输方式,速度比以往的PATA接口标准更加快捷,并支持热插拔,可在电脑运行时插上或拔除硬件。图6-14展示了SATA接口的官方标志。
图6-14 SATA接口官方标志
SATA总线使用了嵌入式时钟频率信号,具备了比以往更强的纠错能力,能对传输指令(不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不过,SATA和以往最明显的区别是用上了较细的排线,这有利于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整个平台的稳定性。
SATA接口有3种规格:SATA1.0、SATA2.0和SATA 3.0。表6-1展示了这3种SATA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对比。
表6-1 3种SATA接口的数据传输速率对比表
图6-15展示了连接硬盘与主板的串行ATA接口(SATA接口)和SATA数据线接口。
图6-15 串行ATA接口及数据线接口
传统的PATA(如IDE)接口形式使用单模信号放大系统,噪声会随着正常信号一起传输、放大,不易被抑制。为了有效地减少噪声的干扰,只好使用高达5V电压传送正常信号,以抑制噪声,但成本也因此上升,而且限制了高速。而新的SATA接口形式,使用差动信号系统,它能有效地将噪声从正常信号中滤除,所以只需0.5V的工作电压,并且速度不受限制。
目前串行ATA接口最高标准为SATA3.0。SATA3.0接口标准于2012年5月正式发布,是最新的硬盘接口。该接口形式向下兼容SATA2.0和SATA 1.0,数据接口和数据线与前两版规范相同,并没有变动。由于其具有低成本、低功耗的特点,所以很受消费者的追捧。另外,此规格在若干方面得到加强,可实现更佳的功能。这些增强功能如下:
1)全新原生指令队列(NCQ)串流指令,以便为需要大量带宽的音频和视频应用实现等时数据传输。
2)NCQ管理功能通过对未执行的NCQ指令进行主机处理和管理,帮助优化性能。
3)改进了电源管理功能。
4)适合更紧凑型1.8英寸存储装置的小型低插力(LIF)接头。
5)旨在让更薄、更轻的笔记本电脑容纳7毫米光驱的接头。
6)符合INCITS ATA8-ACS标准。
7)完全向下兼容,新规范产品与旧规范产品相连时速度会自动将至3Gbps或1.5Gbps。
8)可在存储单元、磁盘驱动器、光学和磁带驱动器、主机总线适配器(HBA)之间提供6Gbps速度的链路速度,并保证新的网络性能水平。6Gbps只是理论值,事实上SATA接口发送信息的速度为600MB/s,而受制于系统各部件的影响,实际速度会更低一些,而且不同环境差异会很大。
购买选择硬盘时,要注意硬盘的接口形式和版本。但是现在,硬盘的接口方面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虽然现在市场上有SATA2.0、SATA3.0和SCSI等接口标准,但是最后一种SCSI接口价格相对昂贵,无法适合普通用户的使用。所以SATA2.0和SATA3.0接口硬盘是市场的主流接口产品。图6-16展示了SATA接口硬盘。
图6-16 SATA接口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