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的主频是内存性能参数中的一项,它代表内存所能达到的标注工作频率,实际上就是内存的工作速度。所以说,内存的主频越高,内存的性能就越强,电脑的整体速度就会越高。因为当CPU需要处理数据,从内存中调取的时候,若是内存工作频率高,那么数据传输的速度就快。内存主频是以MHz(兆赫)为单位来计量的,目前市场上主流的DDR4内存的主频为3200MHz、2400MHz、2133MHz等。
为什么内存主频不是它的实际工作频率呢?
众所周知,电脑系统中时钟速度是以频率来衡量的。而这种时钟频率是由晶体振荡器控制的,而内存本身没有这种晶体振荡器,因此内存的时钟信号由主板芯片组北桥或者直接由主板的时钟发生器来提供,这就是说,内存无法决定自身的工作频率,其实际工作频率是由主板来决定的。但是由主板决定的这个时钟频率,不会超过内存的最大工作频率。
另外,内存工作时有两种工作模式,分别是同步工作模式和异步工作模式。在这两种工作模式下,内存的工作频率是不同的。
1)同步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内存的实际功率与CPU的外频是一致的。而大部分主板都采用这种默认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比较大众化。
2)异步模式:在这种工作模式下,允许内存的工作频率与CPU的外频存在一定的差异,它可以让内存工作在高出或低于系统总线速度33MHz,又或者让内存和外频以3∶4、4∶5等定比例的频率工作。这种技术模式可以避免以往超频导致的内存瓶颈问题,适合于超频用户。不同的工作模式对电脑的性能会有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