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适度自虐法:对抗坏情绪的“邪派武功”

如果这是一本武侠小说,那么心理学无疑是我们这个江湖里的名门正派。本书的目标是带你一窥心理学各大名门正派新近创制的绝技,助你修炼心智内功。不过在这一节里,我想先绕过这些名门正派,谈一谈处理负面情绪的一种“邪派武功”。

这门“邪派武功”的创立者不是哪个心理学门派,而是一个古老的哲学流派:诞生在古希腊时期的 斯多葛哲学 。斯多葛哲学家这套调适情绪的武功有点像明教的乾坤大挪移,“来路不正”却威力无穷。

对抗坏情绪的两种思路

斯多葛哲学家的“邪”,体现在他们处理情绪问题的思路上有一点与心理学家针锋相对的意味。

我们先来看武林正道的心理学家是如何对付坏情绪的。如果你心烦意乱,打算向心理学家求助,那么你接下来遇到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的:

你先遇到的心理学家A对你说:“来,我帮你抽丝剥茧,分析一下你遇到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看看能不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没准看问题的角度改变了,情绪就跟着改变了。”

接着你又遇到心理学家B,他对你说:“请闭上眼睛跟我做深呼吸,做伸展运动。心情其实是跟随身体状态变化的,只要学会放松身体,心情也就跟着放松下来啦。”

这两位心理学家一个从改变认知的角度出发,一个从身心互动的角度出发,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乍一看完全不同,但是他们在最根本的出发点上却完全一致:他们都试图 把坏心情转变成好心情 ,都是要让你感受好起来。

那邪派高手斯多葛哲学家又会怎么做呢?这一回,你穿越到古希腊去找一个斯多葛哲学家做心理咨询,那他多半会这么告诉你:

“遇到麻烦事心情不好,这难道不是人生常态吗?不是所有麻烦事都一定能妥善解决,也不是所有坏心情都一定能转变成好心情。与其改变坏心情,不如习惯它。正确的做法不是让自己感觉好起来,而是要让自己习惯‘感觉不好’。要做到:即便心情不好,也不影响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

多数心理学家的思路是 转变坏心情 ,而斯多葛哲学家的思路却是让我们 与坏心情共处 。这有点像治疗癌症的两种方案:一种是力图把癌细胞彻底根除;另一种是“与癌共存”,不求彻底消灭癌细胞,而是想办法让身体与癌细胞尽可能长久地共处。虽然“根除坏心情”的做法可能更符合人们的期望,但我们也得承认斯多葛哲学家的洞见有合理之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去学习如何与坏心情共处。

那么到底该如何学习与坏心情共处呢?斯多葛哲学家发明了三种招法: 自虐 修墙 观想死亡 。一招比一招“邪门”。

邪功第一招:自虐

斯多葛哲学家亮出的第一招,是“自虐”,即刻意让自己经常跟坏心情相处,有事没事虐一虐自己,直到习惯这种处境。

斯多葛哲学家主张的自虐不是非得像印度苦行僧那样戏剧化,没有必要把自己饿得皮包骨头,没有必要时不时用鞭子抽自己一顿,“适度”自虐即可。一些小事就能起到训练的效果,比如说

刻意不吃美食: 外出吃饭,面前摆着一份诱人的餐后甜点。这时候的你并没有吃得太饱,完全有能力把它解决;你身材也很好,并不在减肥。换句话说,你没有任何必要不吃它。在这种场合,你就可以启动自虐练习——把这份小甜点放在面前,盯着它,努力抵制诱惑,不把它吃到嘴里。

刻意少穿一件衣服: 在天气转冷时,虽然没有任何必要挨冻,但是这时你也可以启动自虐练习,刻意少穿一件衣服,让自己微微觉得有点冷,不那么暖和地工作、生活一天。

刻意淋雨: 碰到下雨天,本来可以叫网约车载自己回家,方便舒适。这时你也可以启动自虐练习:你偏不让自己那么舒适,你撑着伞,骑了辆共享单车回家。

特别强调一下,这些行动都是在没有任何必要的前提下刻意去做的。也就是说:不是生活要虐你,而是你要虐你自己。

两者的区别在于你能不能感受到 控制感 。人很在意控制感,如果感觉身边的事物受自己控制,我们就会感到平静和愉悦;如果总是感觉无法左右身边事,那我们很可能变得抑郁,甚至连身体健康状况都会恶化。所以,“我是在锻炼自己,是 我自己 让自己不舒服”,这个主动的意念非常重要。

适度自虐实际上是一种心理层面的“体育锻炼”。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需要承受一定的痛苦,这种痛苦使身体启动某些应激机制,这些生化反应长期来看会增进身体的机能。“心理锻炼”也是如此,当你以锻炼的心态定期给心理施加一个适当的、不大不小的压力后,你会逐渐享受到它的益处:它会增强承受负面情绪的心理韧性,习惯自虐的人在未来真的遇上什么坏事时,也不那么容易恐惧和焦虑。

就这样,通过自虐练习,你慢慢学会了与内心的不适感和平相处。当负面情绪再出现时,它就不再占据你的整个心神,你仿佛成了一个旁观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个负面情绪怎么来去自如。你并没有消灭负面情绪,但你把它驯化了。它还在你心里,但它已在你的控制之下。

邪功第二招:修墙

斯多葛哲学家亮出的第二招是“修墙”:修一道把各种负面情绪圈起来的防火墙。如果负面情绪能与心智的其他部分产生某种隔绝,那么它的消极影响也就被限制住了。如何修建这道情绪防火墙呢?

修墙材料1:分清可控或不可控的理性思考

斯多葛哲学家非常看重理性思考的价值。关于如何充分利用理性思维来指导行动,最著名的一条行动指南是古罗马斯多葛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提出的。爱比克泰德认为,理性思考的关键是区分一个事件中 哪些部分受自己控制,哪些部分自己完全无能为力 。对于可以控制和不可以控制的部分,我们应该以完全不同的心态分别应对。

如果你发现钱包被偷了,那接下来该做些什么呢?丢钱包之后,你可以控制的部分是把身份证件和银行卡挂失、报案,接着去申请新的证件与银行卡。你完全应该一边适度焦虑,一边着手处理这几件事。这时,你的负面情绪(适当的焦虑)是有益的,它形成了一种压力,督促你赶快把该做的事做完,把损失降到最低。

一旦完成这几个可控的行动之后,你的心情应该立刻恢复得跟钱包被偷之前一模一样。丢钱包之前你正在谈笑风生,那么这时候你应该继续谈笑风生。因为在事件后续发展中,不再有任何一件事由你控制,丢钱包的事实无法改变,能否抓到小偷也不是你可以左右的,此时再被任何负面情绪影响都纯属浪费生命。

如果你能遵照爱比克泰德的建议来理性思考,那么事件可控和不可控部分的分界处就自然形成了一道情绪防火墙,把你的负面情绪圈定在了那些可控事件的范围内。

修墙材料2:用外语思考

想要与情绪拉开距离,还可以试用一种你不熟悉的语言来思考

如果英语对你来说是不太熟悉的语言,那么面对同一个难题时如果用英语来思考,做出的决策通常会比用中文思考时更加理性。情绪通常发生得很快,而理性需要慢条斯理的精细推理。使用不熟练的外语时,思考过程自然会放慢,这为“慢腾腾”的理性思考提供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于是,借助外语的思考过程就构筑起了一道情绪防火墙。

修墙材料3:旁观者视角

人很容易夸大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坏事。捡到一百块钱只会开心半小时,但丢了一百块钱可能伤心半个月;上台演讲,一个包袱没抖好冷场了,台下观众茫然的眼神让你在接下来一个月里都觉得无比尴尬。

但是,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呢?如果你朋友因为丢了一百块钱郁郁寡欢,你肯定拍拍他的肩膀说:“至于吗?”你也会跟那个演讲出丑的朋友说:“你看,《中国好声音》上的×××导师不照样说各种冷笑话吗?那还是电视上播出来的,可谁在乎呢?”如果把自己变成一个旁观者,隔着一段距离来看自己,负面情绪的影响也就会变小。

遇到坏事情时想一想,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你朋友身上,你会怎么劝他——“旁观者清”就是修建情绪防火墙的第三种方法。

慈母与严父

看完上面这两招之后,你对斯多葛哲学家做何感想?他们有没有给你一点冷冰冰的感觉?

心理学家像一位慈母。你心情不好时,妈妈多半会一边安慰你,一边鼓励你。在慈母身边,你感受到的是阳光般的温暖。而斯多葛哲学家像一位严父。你如果在爸爸面前哭,他多半会板起脸来对你说:“人哪有不受苦的?哭能解决问题吗?”在严父身边,你感受到的凛冬的寒风。

斯多葛哲学家为什么会这样自带《权力的游戏》里史塔克家族的BGM呢?这是因为斯多葛哲学家大都信奉一句拉丁格言——Memento mori,翻译成中文是:

记住,凡人终有一死。

“记住你会死”,这是斯多葛哲学中最核心的观念。基于这个观念,斯多葛哲学家发明了一个对抗负面情绪的大杀招—— 观想死亡 。下一节,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终极大杀招是如何调控情绪的。

行动指南:自虐练习

拿出纸笔,写下9个刻意自虐的任务,可以参考本节中举过的例子,当然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在未来的3周里,每周都从里面挑出3个自虐任务来完成(难度和强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

扩展阅读

[1] Brinkmann,S.Stand firm:Resisting the self-improvement craze[M].Hoboken:John Wiley & Sons,2017. EwFZs9R/wk2w+In1FykNSWOBHzEf7jTUkXtn9HU3ZuR/qZmIStOIWuqx2Fk2ahi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