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群体的观念、推理和想象力

1.群体的观念。基本和次要观念/什么原因使相互矛盾的观念并存/被群众接受的经过改造的高深观念/观念的社会影响与真理的关系。

2.群体的推理能力。群体的推理能力低下/群体不受理性影响/群体接受的相似性只有表面的相似性。

3.群体的想象力。群体的想象力极其强大/群体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无关/群体容易感动于神奇的事物/以事实的方式触动群体的想象力。

一 群体的观念

我在前一本著作《民族演变的心理规律》中,在研究各国发展受群体观念影响时已经指出了,每一种文明,其实都只是几个基本观念的产物,而且是有数的几个,这些观念很少变化和革新。我们说过,在群体心中,这些观念是多么深刻,多么根深蒂固,而且想要影响这一过程,会是多么艰难,同时也讲了这种观念一旦形成,会有多么大的力量。在最后我们又得出结论,正是因为这些观念的变化,引发了历史的大动荡。

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上,已经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在这里,我就不想赘述了。我只想就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这一问题,简单谈一谈,同时谈一下群体在领会这些观念时,会以怎样的方式。

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去匆匆的观念,它只受一时的环境影响而产生。比如那些只会让某种理论着迷的观念,或者让个人着迷的观念。第二类是基本的观念,在遗传规律、公众意见和环境的影响下,这些观念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像现在的社会主义、民主主义观念,以及过去的宗教观念等,都属于第二类基本观念的范畴。

我们刚才所说的那些基本观念,在我们的父辈中,是被他们视为人生支柱的,但是现在这些观念却发生了动摇,开始摇摇欲坠。这些基本观念的稳定性已经丧失了,同样,在这些观念上建立的制度和政权,也开始严重动摇。刚才我说的第一类,那种来去匆匆的观念,每天都在大量地形成,但是因为其受到一时的环境影响,它们很少具有生命力,也很少能够发挥长久的影响。

群体能够接受的观念,不管是什么观念,想要产生有效的影响,这些观念就必须具有简单明了、毫不妥协的形式,并且是绝对的。他们会以披上形象化的外衣这种方式,被群众接受。这些形象化的观念,就像操纵者从幻灯机中取出的一张又一张幻灯片一样,它们可以互相取代,在它们之间,也没有任何逻辑上的连续性和相似性。这就解释了一种现象,我们会看到非常矛盾的不同观念,却在群体中同时存在,并被相传。群体缺乏判断能力,他们总是处于一种观念的影响下,而这种观念,只是众多不同观念中的一种,是这个群体的理解力能够理解的。所以,群体会干出很多完全相反的事情。也正是因为群体没有批判精神,所以他们完全觉察不出这些观念的矛盾之处。

并不是群体才有这种现象,在孤立的个人中,也会看到这些现象。这些个人可不只是野蛮人,而是在智力上的某个方面,与原始人接近的所有人,比如某些宗教信仰的狂热宗派。我曾经看到一些印度人,他们在我们欧洲的大学里接受教育,有很好的教养,并且拿了文凭,可是在他们身上,也表现出了这种现象,很是让人费解。一些西方观念,会附着于第二类基本观念,或者社会观念上,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观念都会表现出来,并且表现出来的那个人,他的言谈举止会显得极为矛盾。但是,与其说这些矛盾真的存在,还不如说这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因为想要对孤立的个人产生足够的影响,只有那种一成不变的、世代相传的基本观念,只有这种观念才能变成他的行为动机。一个人的行为想要真正表现出截然对立,只能是这个人在不同的种族通婚下,受到不同的传统观念影响。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虽然十分重要,但是我却不想过多地纠缠,讨论的篇幅再大也没有意义,因为想要真正理解它们,至少要在世界各地周游一番,并花上至少十年的时间。

群体所能接受的观念,必须是简单明了的,所以,一种观念想要变得通俗易懂,就必须经过一番深刻的改造。我们甚至会看到,在群体低下的智力水平下,一些高深莫测的哲学和科学观念,想要被群体接受,需要进行多么深刻的改造。这些改造是不同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但基本上都是使观念变得低俗和简单,而且是由群体和群体所属的种族性质所决定。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高下之分的观念,也就是很少存在等级制的观念。一种观念的产生,不管它刚出现时有多么高深和伟大的成分,不管它多么伟大,仅仅是因为它进入了群体这一个理由,处在群体低下智力的范围,并对群体产生影响,就让这种观念的伟大成分丧失殆尽。

如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观念的等级价值,必须考虑这种观念所产生的效果,所以,观念的等级所固有的价值,并不怎么重要。比如今天的社会主义观念,以及18世纪的民主观念,还有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都算不上十分高明的观念。并且,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观念只能是一些让人叹息的错误,但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它将以十分强大的威力,作为最基本的因素,去影响各个国家的行动。

一种观念,只有经过彻底的改造,并进入无意识领域,变成一种情感,才能被群体接受。而且,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产生影响。从观念改造到影响群体,这其中涉及各种过程,我们在下文中会做深刻讨论。

千万不要有这样一种想法,认为一种观念只要是正确的,那么它至少就会让一些有教养的人接受,产生影响。想要搞清楚这个事实,我们只要看一下几个确凿的证据,这些证据对大多数人的影响,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有教养的人也许会接受那些十分明显的证据,但是,那些信徒们,他们的无意识思想,很快会将他们重新带回原点。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发现,这些人又恢复了过去的样子,用他之前的语言解释他过去的证明。实际上,这种旧有的观念,已经变成了情感,那些人仍被这些旧有的观念影响着,并且,我们最隐秘的言行举止的动机,只能被这种观念影响。在群体中,这样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不管观念是通过什么方式深入群体的头脑中,只要观念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影响,那么再和它对抗,将会是徒劳的、毫无意义的。比如那些引发了法国大革命的哲学观念,它们深入群体的心中,花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可是只要它们变得根深蒂固,那么它就是不可抗拒的,它所产生的威力,被世人尽知。为了社会平等,为了实现理想主义与抽象的权利,整个民族所做出的追求,将使整个王室恐怖不已,变得摇摇欲坠,更让整个西方世界陷入动荡之中。在20年的时间内,各个国家都在内讧,就因为一种观念的传播,造成了大规模的屠杀,这种发生在欧洲的事情,就是让成吉思汗或者帖木儿看到了,都会胆战心惊。

一种观念,想根深蒂固地扎根在群体的头脑中,需要长久的时间,而消除群体头脑中的这种观念,也将花费长久的时间。所以,如果仅仅对观念来说,群体的观念会落后于哲学家、博学之士等聪明人很久,甚至是几代人的时间。所以,现在的掌权者,那些政客,对于那些基本观念中的错误,虽然十分清楚,但是因为这些观念根深蒂固,依然有着十分强大的影响力,所以他们在进行统治的时候,也不得不根据这些错误的观念。

二 群体的推理能力

我们前面讲了群体的无意识状态,被别人支配,但是我们也不能十分绝对地说,群体是没有理性的,群体不会受到理性的影响。

在所有的论证中,能够被它接受,或者能够影响它的论证,在逻辑上划分,其实只属于十分拙劣的一类。我们只能用一种比喻的形式,将它称之为推理。

任何推理,不管是高级的推理,还是群体的拙劣的推理,都、需要借助他们头脑中的观念,但是有所差别的是,群体用来推理的各种观念之间,没有逻辑性,只有表面的连续性和相似性。群体的推理方式比较拙劣,有点类似于爱斯基摩人,他们的推理是从经验中得知的。比如,透明的冰,冰块放在嘴里可以融化,于是他们推理得出,玻璃也是透明的,放在嘴里也能被融化。又比如,有一些野蛮人,会认为只要吃了勇敢的敌人的心脏,那么他自己也就有了敌人的胆量。又比如一些苦力,一直受雇主的剥削,那么他就理所当然地认为,天底下所有的雇主,都是博学者。

把彼此不同的事物,只在表面上有一些相似性的事物混合在一起,同时让具体的事物普遍化,这就是群体推理的一个特点。对于那些操纵群体的人,他们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提供给群体的论证,也都是这样的。这样的论证是唯一可以影响群体的,因为那些包含一系列逻辑推理的论证,是群体不可接受的,是不能理解的。我们可以这样说,群体只会错误地推理,或者他们就不会推理,也不接受推理的过程。通过演说家的某些演说词,我们只要读一下,就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演说词有多少弱点,可是就是这样的演说词,却能够深深地影响观众。如果你这样去想,那么你肯定遗忘了一点儿,这些演说词是用来说服群体的,而不是给科学家、哲学家阅读的!成功的演说家往往同群体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知道什么样的形象对群体有诱惑力,知道如何去激发这一点,而且,只要他成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实现了他的目的。如果拿20条经过认真思考的论证相比,它们对群体产生的影响,还不如几句简单而有说服力的话管用。

群体有没有推理能力,我们不需要再做深入的讨论。群体没有推理能力,也就没有任何批判精神,群体没有辨别真伪的能力,没法正确地判断一些事物。但是群体会接受判断,只不过这些判断是强加给他们的,并不是群体经过讨论、推理、采纳后得出的判断。在这些方面,不只是群体,有些孤立的个人,在推理上同样不高明,人们会轻易接受一些意见。他们之所以会接受,会普遍赞同,是因为他们觉得通过自己的推理,不能形成其他的、自己独特的看法。

三 群体的想象力

对于缺乏推理能力的人,比如说群体,由于推理能力的缺乏,他们的想象力就变得强大并且非常活跃,甚至异常敏感。简单的一个人、很小的一件事,都可以在他们的头脑中唤起栩栩如生的形象。从某种意义上来解释这件事的话,群体的理性可以说是被暂时停滞了,以至于他的头脑中产生的形象特别鲜明,但是如果他开始进行思考,头脑中的鲜明形象就会随着理性的出现而逐渐消失,就好比睡眠中的人逐渐清醒过来一样。正是因为群体缺乏思考和推理能力,这就使得他们没有畏惧,觉得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可能的,根本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事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不可能的事情往往是最为惊人的事情,这就是他们的认知。如同历史上,如果一个事件具有不同寻常的传奇的一面,那么这些传奇的方面往往会给人们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记忆力也最为清晰长久。事实上,正是这些不同寻常的传奇的内容,成为这种文明最坚实的存在基础。由此,我们可以说,这些表象的存在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往往比真相更加重要,就如同现实因素的存在往往比不上非现实因素的意义更大一样。

对于只会形象思维的群体来说,形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他们一般也只能被形象打动。这些形象可以吸引或者恐吓群体,自然而然就成为群体行动的最直接动机。

基于以上我们对群体对形象的认知分析,不难想到,那些戏剧往往会对群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因为戏剧大多都可以将人物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这正是群体所需要的。在罗马,民众的理想和幸福可以说是特别简单的,只需要有面包和宏伟壮观的表演,他们就满足了,别无所求。以至于到了以后的所有时代,这种理想也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可以说戏剧表演为群体的想象力提供了很多帮助。同样的戏剧情感,却有无数的观众同时体验着,可是这些情感并没有让观众立刻做出相应的行动,这是因为即使是最无意识的观众,也知道戏剧不过是一个个幻觉的牺牲品,为了那些想象中的离奇故事,观众奉献了太多的笑声和泪水。但是,就如同暗示对人们所起的作用一样,那些因为戏剧形象所暗示的情感存在,也对人们起到了同样的作用,最终使人们倾向于相类似的行动。这样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如果剧场刚刚上演了一场让人情绪低落的戏码,当那些扮演叛徒坏人的演员在戏终离开剧场的时候,为了避免观众因为对叛徒义愤填膺的感情而做出对演员的暴力攻击,剧场的经理只能扮演一次保镖的角色,护送这个演员离开,虽然这些演员并不是真的罪恶之徒,那些罪行也仅仅是想象的产物而已,但这样的事情还是会经常发生的。在这样的故事情节里,我们看到的是群体的心理状态,是对其施加技巧影响后显著的表现。也就是说,那些虚幻的因素对人们的影响一点都不比现实小,对于两者的心理倾向,人们基本上不会做任何区分。

在群体想象力的基础上,一代代的侵略者有了自己的权利以及国家的威力。要想很好地领导一个群体,那么领导者就必须在群体的想象力这一方面下很大的功夫去研究。历史上有许多重大的事件,比如我们熟知的佛教、基督教或者是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改革,法国发生的大革命,当今社会主义的出现,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受到了这种群体想象力的强烈影响而发生的。

另外,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时代、所有国家的著名政客和君王,也都必须将群体的想象力视为自己权利的基础所在,不敢轻易与这种群体想象力做对抗。我们在其他记载中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拿破仑对国会说:“我之所以可以终止旺代战争,主要是因为改变了天主教;通过将自己变成一个穆斯林教徒,我得以在埃及站稳脚跟;为了赢得意大利神父的支持,我让自己成为一个信奉教皇至上的人;那么,如果想要统治一个犹太人的国家,最好的方法就是重修所罗门神庙。”可以说亚历山大和恺撒是最为了解如何理解和利用群众的想象力的人,他们始终全神贯注地研究并运用着这种强大的想象力。有记载称,不仅是在屠杀或者胜利演讲的时候,他们会把利用想象力这种观点铭记于心,甚至在他们临死之时,也没有忘记群体的想象力对自己的帮助。

既然群体的想象力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自然会问,如何才能影响群体的想象力?这个我们很快便会在研究中了解到。在这里,我们可以先告诉读者,要想真正掌握这种本领,最不可取的方法便是借助智力和推理,也就是不能采用论证的方法。安东尼曾让民众反对谋杀恺撒的人,他没有利用所谓机智的说理演讲来说服人们,而是用手指着恺撒被谋杀的尸体,让人们意识到他有这种想法和意志。

我们先不去想到底是什么可以有效地刺激群众的想象力,往往那些最令人吃惊的鲜明形象最为有用。有了这些鲜明的形象,并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解释,仅仅加上几个不同寻常的神奇事实,就足以刺激群众的想象力了。这些不同寻常的神奇事实,有时是一场非常伟大的历史性胜利,有时是一种令人震惊的奇迹,或者是令人痛恨的大罪恶。我们知道,一次大罪或者是一个大事件和上百次小罪相比较而言,所造成的伤害要小得多,但却可以深深地触动民众的想象力,其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和留下的深刻印象远胜于那数百次小罪。几年前,巴黎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流行性感冒,这次疫情难以想象地造成了5000人死亡,但这样严重的疫情却对民众的想象力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其实原因很好理解,这种真实的大规模死亡虽然很震撼,但并没有以某个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人们得以知道事情的真相和死亡数量,都是通过每周公布出来的数据信息,这就类似于好多次小的死亡给人们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一样。相反,如果这次死亡的人数不是5000人,仅仅是500人,但这样的死亡人数是在一天内发生的,而不是数周的累积,那么便自然会成为一件令人瞩目的重大事件,会对民众的想象力造成极大的影响,就如同埃菲尔铁塔突然倒塌一样令人震撼。曾经由于信息的滞后,人们以为一艘汽轮在穿越大西洋时沉没了,这件事在民众的心里造成了整整一周的影响和关注。但据统计,1894年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有850条船和203艘汽轮在海上出事,如果从事件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来看,这样的事件要比上边提到的那次汽轮沉没事件更加严重,但却没有引起民众足够的反响。

由此我们知道,可以影响民众想象力的,是事件发生以及引起人们注意力的方式,并不仅仅是事件的真实本身。也可以这么说,只有对这些事件进行一定的浓缩加工以后,它们才会形成一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异常惊人的形象。要想掌握统治民众的艺术,就必须先掌握影响民众想象力的方法艺术,这才是正确有效的方法。 EZ38FmJezJJ6ePiY72sxin6zElc4REjkbbv6VA/027x7nQhhuZ7B5zO1HrUIc2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