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群体的普遍特征和群体思维

什么是群体/群体是由什么构成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的构成/聚集在一起的众多个人,是否就能够构成一个群体/一个群体有着怎样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进入一个群体,他的个人的思想感情是否会发生变化/他们的个性是否会消失/支配群体的因素是无意识的/智力的下降和感情的变化/变化的感情,会比个人的感情更好,也可能变坏。

从通常意义上理解“群体”,指的是一群个人聚集在一起,不管这些个人都有什么样的职业,也不管他们的民族、性别是否相同,也不去考虑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但是他们走到一起,就形成了一个群体。

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群体”这个概念就不是那么简单了,相反它却有着十分重要的含义。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只有在这种条件下,组成群体的个人才会有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与群体中的个人的具体特点是不同的。那么这个特点是什么呢?我们这样解释,聚集成一个群体的人,个人的感情和思想会向着一个群体的方向发展,他们会有一个相同的指向,而且,处于群体中,他们的自觉性、个性消失了。这个群体的所有人都有了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肯定是暂时的,但是很明显,这群人所表现出的状态,有着很强的、很明确的特点。

所以,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些人形成了一个有组织性的群体。换个说法,就是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而这个群体是受整个群体的精神统一定律支配的。

大家肯定知道这一点,一群人偶然站在了一起,而且他们彼此间没有任何关联,就比如一千个人同时站在广场上,或者某个公共场所,但是他们没有任何相同的目的或者明确的目标,他们仅仅是站在了一起。对于这个事实,并不能让他们形成一个群体,不能形成一个组织化的群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些人根本就不算一个群体,他们没有群体的特征。想要形成群体,必须存在一个特定的前提条件。

我们上面所说的,个人的自觉的个性消失,并且感情和思想要和其他人一起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这是想要组成群体的个人所必须表现的特征。我们只是说要这些人有这样的特征,并不是说要他们必须站在一起,必须聚在某一个场所。比如有这样一个特定条件,在国家政策或者国际大环境下产生的某种感情,这种感情会影响成千上万的个体,让他们都具备心理群体的特征。此时他们并没有聚集在一起,可是再次出现一个小的条件或者某个事由时,他们便会迅速聚集在一起,满足心理群体必要的条件,形成一个心理群体。有时候五六个人就能形成一个心理群体,但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数千上万人聚集在一起,同样不能形成群体。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想要让整个民族聚在一起,几乎是不可能的,它涉及太多的个体。如果出现一种霸道的感情的影响,它同样会变成一个心理群体。

心理群体一经在合适的条件下形成,就会拥有一些暂时性的但又非常明确的普遍性特征。除了这些普遍性的特征外,它还会具有另外一些附带产生的特性,这些特性的具体表现会由于组成群体的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它的精神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对心理群体进行合适的分类。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这个问题的话,就会有这样的发现,一个异质的群体(也就是由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会很容易表现出与同质群体(也就是由大体相同的成分,比如等级、阶层或者宗派而组成的群体)相似的特征。但除了这些相似的共同特征外,他们还会具有一些不同的自身特点,从而用以区分这两类群体。

不过,在深入研究这些不同类型的群体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考察一下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如果让博物学家从事这项研究工作,他们总是会选择先研究一个科的全体成员的共同特性,然后再将研究扩展到将该科所包含的属、种区别开来的具体特性。同样,我们接下来的研究也会借鉴这种方法,将研究开展下去。

事实上,对群体心理是不易做出精准的描述的,因为它的组织在种族和构成方式上都有所不同,而且,用以支配群体的刺激因素也在性质和强度上各有不同。同样的,个体心理学的研究也会面临同样的困难。一个人,走完自己一生的整个旅途,性格始终保持不变的情况,一般只有在小说或者电视里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只有环境实现了单一性,才有可能造成性格的明显单一性。在我的其他著作中可以看到,一切的精神结构都会包含各种不同性格的可能性,而环境的突然变化,就会使得这些可能性表现出来。这就很好地解释了法国国民公会中,那些原来很谦和的公民为何会成为后来最野蛮的成员。在正常的环境下,他们是一些平和的公证人或者善良的官员。而风暴过后,他们依然会恢复平常的性格,是一些安静并且守法的好公民。拿破仑就在他们中间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最恭顺的臣民。

我们没法做到对群体强弱完全不同的组织程度进行全面研究,那会是很大的工作量,这里我们只专注于研究那些已经达到完全组织化程度的群体。这样,我们的主要研究就会看到群体最终可以变成什么样子,而不是他们一成不变的最初样子。只有组织化达到一定的发达阶段,种族不变的那些主要的特征才会出现某些新的特点,赋予新的意义。到了这个时候,集体的全部感情思想所展现出来的新的变化,就会朝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展现出来。也就是只有达到这样的状态,前面说过的群体的精神统一性的心理学规律才有可能产生有意义的作用。

在群体的心理特征研究中,有的特征可能与完全孤立的个体没有什么不同之处,而另外一些特征则完全是群体才会有的,也就是这些特征只有在群体中才可以被看到。我们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这些特征,并且逐渐揭示它们存在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一个心理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最令人吃惊的特征主要如下:构成这个群体的个人有很多,但不管是谁,不管他们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智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是相同还是完全不同,但有一个事实是他们变成了一个群体,相应地就会产生一种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使得他们的感情和思想行为变得同自己单独一个人时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若不是存在于一个群体之中,有些感情念头是不会在某个人身上发生的,或者说不会付诸行动。心理群体可以说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这种现象是由异质成分组成的,当这些异质成分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成为一种新的存在,从而构成一个新的生命体,进而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与他们个体时所具有的特点存在很大差异的。

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曾经说过,在形成一个群体的所有人群中,并不存在这些人群的总和以及平均值。但我们的研究实际表现出来的结果却是不同的,一个群体是由于产生了新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组合,就如同某些化学成分放到一起会发生反应形成一种新的化学物质一样,新的组合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不同于使它形成此群体的个体特性的。

事实上,组成一个群体的个人是不同于完全孤立的个人的,这个不难证明。但是要找到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要想继续研究这些原因的存在,我们就不能脱离现代心理学已经确认的一个真理:无意识现象不但存在于有机体的生活中,而且存在于智力活动中,并发挥着一种完全压倒性的重要作用。与精神生活中存在的无意识因素相比较而言,有意识因素其实只发挥着很小的作用。就连最细心的分析学家和最敏锐的观察家,也只能找到很少一点可以支配他行为的有意识的动机。我们有意识的动机,主要是受遗传影响造成的无意识的深层心理结构的产物。这个深层心理结构中,包含着无数的世代相传的共同特征,也就是这些共同特征,展现了一个种族先天禀性的存在。在一些可以说明原因的行为背后,必然隐藏着我们无法说明的原因。也可以说,我们大多数的日常行为,都是我们无法观察到的一些隐藏的动机所造成的结果。

种族的先天禀性是由无意识构成的。在无意识方面,属于该种族的个人之间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而造成他们之间有所不同的,主要是他们性格中存在的那些有意识的方面,比如教育的结果,最重要的是他们独特的遗传条件。事实上,人们在智力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但在本能和情感方面是很相似的。在宗教道德、政治、爱恨情仇这些属于情感领域的每件事情上,就连最杰出的能人异士也无法做到比凡夫俗子高明多少。但从智力水平上说,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与他的车夫相比,就可能会存在天壤之别,而性格差异却几乎无异。

这些普遍存在的性格特征,主要受我们无意识的因素所支配。一个种族中,大部分普通人可以说在同等程度上都具备这些特征。也可以理解为,正是这些特征的存在,成为一个群体的共同属性。在集体的心理中,个人的才智是被削弱的,个性也同样被削弱了。也就是异质性被同质性吞没,无意识的特性品质占据了上风。

一个群体一般情况下只有很普通的品质,这也是它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完成需要高智力的工作。对于涉及普遍利益的重要决定,一般是在由杰出人士所组成的会议上做出的,但是各个行业的专家事实上并不比一群蠢人的决定更加高明。事实上,他们在通常情况下,也只能用普通人生来就有的平庸才智来处理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可以说,群体中可以累加的一般只有愚蠢而不是天生的智慧。如果我们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群体,那整个世界并不会比伏尔泰更高明,相反,伏尔泰可以说比整个世界更聪明。

如果像上面说的那样,群体中的每个个人只是把他们拥有的共同的寻常品质集中在一起,那么这个群体所拥有的只能是明显的平庸,而无法创造出新的特点。那么我们最早提到的一些新的特点,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呢?这便是我们接下来要真正研究的问题。

对这些为一个群体所独有、孤立的个体并不具备的特点,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是很多的。第一个原因,仅仅从数量上考虑的话,群体便会比个体拥有一种势不可当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群体发泄自己本能的欲望。而如果是独立的个人,他是不敢发泄某些欲望的,只能加以限制。当处于群体中时,某个个人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念头:群体不同于个人,是个无名氏,是不需要同个人一样承担责任的。有了这样的念头,那些约束着个人不敢发泄欲望的责任感就彻底消失了。

第二个原因是传染现象的存在,也是对群体的特点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同时还决定着一种接受性的倾向。传染实际上是一种现象,我们很容易辨别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但要解释清楚这种现象却不容易。我们可以把传染这种现象看作一种催眠的方法加以研究。在一个群体中,每一种感情和行为都是具有传染性的,这种传染的程度足以使每个个人随时可以准备好,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掉自己的个人利益。这种倾向是与他的天性相对立存在的,如果不是因为存在于群体之中,他是不会具备这样的倾向和能力的。

对于第三个原因,也是决定群体特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它同孤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特点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个原因便是易于接受暗示,这个原因是上面第二个原因互相传染所造成的结果。

我们可以通过最近的一些心理学来解释这种现象。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讲,我们已经知道,经过不同的过程,群体中的个人会被带入一种状态,使他失去独立的人格意识,并且他对将他带入这种状态的人唯命是从,不会想着再去改变,这就使他会做出一些与自己的习惯和性格非常矛盾的举动。通过长时间的细致观察,似乎已经可以做出这种证明:孤立的个人如果长时间融入群体活动,不久之后就会发现,他进入了某种状态!使他进入这种状态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群体发挥了催眠影响,或许是一些连我们也不知道的原因,表现得非常像一个人在催眠大师的催眠下,进入被催眠状态,进入迷幻状态。这个被催眠的人大脑意识已经麻木,他的神经中枢被催眠大师控制,他变成一个无意识的奴隶,他的意志和辨别力荡然无存,他的感情和思想不再受自己支配,而是听从催眠大师的差遣。

或许,处于心理群体中的个人,他所处的状态和这个相似,他已经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像被催眠了一样,一些自主的能力遭到破坏,但是另一些特殊的能力却得到了强化和提升。在群体的某个暗示下,他会突然非常冲动,一定要采取某个行动。相比被催眠的人的冲动性和群体中的这种冲动,群体的冲动更难以让人抗拒,这是因为处于群体中的每个人都会有这种冲动,在彼此的影响下,这种冲动的力量更加强大。而且在群体中,想凭借个性的强大来抵抗这种冲动,这种人是寥寥无几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有个人逆着群体的意识而行动。充其量说,这种人的行动只会因不同的暗示而改弦易辙。举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一句悦耳的话,或者一个被及时唤醒的形象,有可能阻止一场群体性的血腥暴动。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知道,群体中的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无意识人格的强势,有意识人格的消失,通过暗示和相互传染的作用,人的思想和感情会向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发展,并且会立刻将这种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这个人便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自己的意志受别人控制的玩偶。

进一步讲,这个孤立的个人,单单成为有机群体中的一员这一件事,便使他在文明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好多。孤立的个人可能是个有教养、有涵养的人,但是一旦进入群体,他便成了一个野蛮人,他的行为只受本能的支配。他开始变得身不由己,他的感情开始狂热并且残暴,他的表现趋向于原始人,并表现出个人英雄主义。与原始人的表现比较相似的一点是,他心甘情愿被别人的言辞和形象影响。可是这个个人,如果没有进入群体,还是孤立的个人,他便不会受这些言辞和形象的影响。一个群体中的人,他会身不由己做出一些与明显的利益和习惯截然相反的行动。一个群体中的人,只是茫茫沙漠众多沙砾中的一个,在风的吹动下,会飘到任何地方。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陪审团做出的判决并不是每个陪审员都赞同的,而议会实施的法律和措施,也并不是每个议员都同意的。更有甚至,在法国大革命的时期,组成群体的国民工会的委员们,当他们还是孤立的个人的时候,都是有教养、举止温顺的良好公民,可是当他们处于国民公会这个群体的时候,他们却毫不犹豫、没有任何质疑地去执行一些非常野蛮的决定,他们把一些无辜的百姓送上断头台,让百姓失去美好的生命,并且他们失去理智,放弃了自身应有的权利,抛弃自己不可侵犯的原则,在他们自己人中间也滥杀无辜。

处于群体中的个人,和孤立的同一个人,不但在行动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就连他的独立性完全丧失之前,他的感情、他的思想,就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让一个懦夫变成英雄豪杰,也可以让一个老实憨厚的人变成罪犯,还可以让一个怀疑论者变成忠实的信徒,甚至可以让一个吝啬的守财奴变成挥霍无度的公子。

1789年8月4日,那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天。那天晚上,法国的广大贵族,一时间豪情万丈,他们通过投票,毅然放弃了自己的特权。但是事后想想,如果他们当时没有处于那个群体,一定会好好考虑这件事,也许没有一个人会同意这么做!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智力上,群体总是会比孤立的个人低,但是从感情上和群体激起的行动上看,群体的表现会比个人更好,也有可能更差。这种更好或者更差,完全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是什么性质的,也就是说,要看环境是什么样的。研究犯罪群体的作家经常会有这样的误区,他们没有能够理解。虽然群体经常会是犯罪的群体,但也不完全是,也会存在英雄主义的群体,不能一概而论。

正是因为有群体,而不单单是孤立的个人,才能够让人不顾一切地以死为代价去行动,去维护一种教义,去保证一个观念的凯旋,会让一个人为了赢得荣誉,而满怀热情地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最好的例子就是十字军那个时代,在他们面对没有粮草、没有装备的极端恶劣情况下,依然向异教徒宣战,讨还原本属于基督的墓地。还有个例子是1793年,人们捍卫自己的祖国。毫无疑问,这些表现出的英雄主义,肯定存在无意识的成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些英雄主义,恰恰创造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如果人们只会冷酷无情,只会盲目地干大事,毫无疑问,世界史上将不会留下他们的身影,不会留有他们的记录。 pT8k2FPvgz0NoYKDCkAEoMv06n4SvSi/hphh3KevydVo9mRVXYpgKLDEa8B54EN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